“楚王所言不錯,未來的戰場定然是火槍取勝,神兵營就是將來大唐軍隊的雛形。”李淵一笑,讓身邊的錦衣衛拿來燧發槍遞給李孝恭。


    “多謝陛下。”李孝恭接過燧發槍,仔細的打量了起來。


    這支燧發槍打造精良,冰冷的槍身已經黑黝黝的槍管,還有木製的手托,最讓李孝恭在意的還是在槍側的三棱軍刺,開著血槽,看著就有些滲人。


    李孝恭接過彈藥,試著打了一槍,讚歎道:“此火器可比弓箭厲害的多,再加上三段擊,縱使敵方有萬人,也比不上三隊神兵營士兵。”


    “這還沒完。”李淵拍了拍手,宦官呈上三個木柄手雷。


    他拉開引線,往校場的無人區用力一扔,隻聽砰的一聲巨響,校場地麵被炸出一個大坑。


    要知道校場地麵可是夯土,而且上麵鋪了一層石板、


    “微臣敢下軍令狀,若有此二者相助,明日一戰定可拿下占城。”李孝恭跪地立下軍令狀,信誓旦旦道。


    “若是此次楚王勝了,朕可以將林邑一半國土劃為楚王食邑,世襲罔替,割土封國。”李淵許諾道。


    世襲一般分為兩種,普通世襲和世襲罔替,前者每次繼承爵位就會降一等級,後者後輩子孫都是這個爵位,不會更替。


    假如說楚王李孝恭現在死的話,爵位繼承就是郡王,再下麵就是國公,直到縣男最低爵位。


    而將林邑一般國土封給李孝恭,李淵是有考慮的,古代交通並不便利,華夏以秦疆域為大一統,已經到了可以掌控的極限,再大的疆土很難一直維持,最好的方法就是如同蒙古分成一個個汗國,或者如日不落帝國設置殖民地。


    但華夏和英國不同,英國地小民寡,難以統治那麽多地盤,可是華夏不同,它的噸位足以消化各個國家,但難在中央難以治理,所以現在用周天子那一套將蠻夷之邦分封給宗室功臣就很不錯。


    思想從來沒有落後一言,有的隻是適用不適用。


    “臣......多謝陛下厚恩。”李孝恭瞬間激動道,裂土封國這是無數文臣武將夢寐以求的事情,也是至高的榮耀。


    但可惜的是自從漢高祖斬白馬立下盟約,非劉氏子孫封王者,天下共擊之。


    他雖然是宗室,但朝廷曆來忌憚裂土封王,重新迴到周天子那一套,中央集權基本成了主流。


    周圍臣子也羨慕的看著李孝恭,但所有人都沒有異議,李孝恭是皇帝的侄子,在開國之時就立下戰功無數,又在太上皇危難之機,重新奉迎皇帝,這是從龍之功,而且在南唐地位能比肩李孝恭的,沒有一個人。


    “諸位不用激動,隻要你們能在此次討伐蠻夷立下戰功,封國......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李淵掃了一下眾臣,聲音停頓。


    朝廷諸臣眼巴巴的望著太上皇,土地的渴望已經占據了他們的內心。


    前麵說的那麽好,就怕一個但是。


    “但是朝廷固有之領土,一寸之地仍不可割裂,數蠻夷之邦化為諸夏之國,周天子以關中為國之根基,四方侯國拱衛,朕以故秦之地為基,外邦之地護之。


    夏商五百年,獨周有八百年社稷之久,自漢以來,無有三百年之國運,或為異族滅之,或為權臣篡之......


    何也?若曹魏有親王拱衛,豈能落入權臣之手?有人說西晉因宗親叛亂而滅之,難道因此就不立封國了嗎?“李淵道。


    曆史很詭異,是個輪迴。


    秦朝徹底滅亡了分封製,然後西漢又重新建立了分封製,到了漢武帝時候雖然削弱了封國實力,但是漢朝依舊分封受的是實地。


    司馬炎篡了曹魏,因為憂慮會和曹魏一樣因為沒有宗親拱衛而讓權臣篡國,然後分封宗室......


    所以說封國存在於不存在是個矛盾的問題。


    害怕朝廷內的權臣獨攬朝政,又害怕藩王做大。


    “陛下聖明!”群臣紛紛下拜。


    很少會有人和李斯一樣,嚴詞拒絕太上皇的意見。


    大家都是出來混的,就是圖個衣著光鮮,富貴。


    哪有人會站著說話不腰疼。


    反正太上皇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分封的是番邦的國土,而這些國土還需要他們打下來,到時候正好作為他們的賞賜,不然像楚王一樣,封無可封,隻有賜死一條道路。


    .......


    次日,天空出現一抹魚肚白。


    在黎明的薄光下,占城的輪廓下依稀可以辨認,斑駁破舊的城牆印刻著曆史的匆匆,但是這也意味著它們是多麽的脆弱,不堪一擊。


    占城作為林邑國的都城,城牆約有一丈半高,整體是夯土牆,和長安金陵這等都城不同,長安的城牆內裏是夯土,外麵裹著一層青磚。


    在城牆的四角矗立著高聳的角樓,巨弩上弦的狼毒箭閃耀著銀色的光芒,刺骨陰寒。


    角樓的右側則是低矮的馬麵,這是依一定距離在城牆外側建凸出的墩台,平麵有長方形和半圓形,因外觀狹長如馬麵,故名馬麵。它一般寬度為12~20米,凸出牆垣外表麵8~20米,間距為20~250米(一般為70米),能夠有效充分利用弓箭弩機的射程。


    而在城牆前麵則是寬愈十步的護城河,以往供行商進入的吊橋已經升起,護在城門前麵。


    在戰爭前夕,林邑國上下加緊時間修建占城的防禦係統,終於在唐軍來臨之前堪堪修築完成。


    所有的林邑國士兵整裝待戈,目光目視前方,為了家國,這一次戰爭必須勝利,他們已經損失了一半國土。


    在占城西北五裏處的唐軍踩著步子,有序的向前進發,林邑國準備充分,但唐軍也並不遜色於他們。


    唐軍的前軍則是用推車做成的巨盾,每一個士兵隨身攜帶著圓盾,中軍則是抬著雲梯和緩緩前進滿載士兵的衝車,在後軍則是幾十架投石機和砲車。


    轟轟轟~


    投石機和砲車率先發威,拋射出一個個的小型陶罐,陶罐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在接觸到占城城頭的片刻,轟然爆開,裏麵含著的鐵釘、碎石、玻璃渣子向四周射出,刹那之間,占城士兵死傷無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太上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苦澀的柿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苦澀的柿子並收藏貞觀太上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