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的功夫,高斌在外頭也找到山東巡撫府的人,可惜的是,貢餘早就被人搶光了。


    那人倒是機靈,曉得是九皇子的人要采買,就給推薦了濟南會館的魯商,長跑京城的。


    魯商收了定金,答應打發人迴濟南,采選這幾樣。


    濟南到京城的距離,快了的話,一個月就可以往返。


    九阿哥就暫時放下此事,叫人也去弄了玉米跟土豆的種子。


    這兩樣也打算秋冬試一茬。


    “可惜了,這兩樣洞子裏種出來,產量也不作數,就是先了解一二罷了……”


    九阿哥跟舒舒道。


    舒舒道:“是在花園南邊蓋暖房麽?”


    “嗯!”


    九阿哥道:“到時候方便查看……”


    要不然全都交給旁人不放心,自己要是查看的話,寒冬臘月跑城外莊子也不方便。


    舒舒聽了,很是心動,道:“那也可以自己種些洞子菜試試?”


    九阿哥點頭道:“是啊,菠菜、油菜、小蘿卜纓子都種些,到時候涮鍋子吃。”


    因為福鬆要預備鄉試,皇子府那邊的活計,九阿哥也不派給他,多是交代給高斌。


    舒舒道:“那等到咱們年底出去,給高斌補個府缺麽?”


    府裏還有典儀的文官缺。


    九阿哥搖頭道:“上迴去馬齊家拜師後,關係馬齊兒子爺在禦前提了一迴,提過典儀,被汗阿瑪給否了,說要安排老成人過來做典儀,到時候看吧!”


    高斌到底是內務府子弟,未必要一直跟著他。


    等到過幾年曆練出來,補內務府的缺比在外頭更順當些。


    見九阿哥心中有數,舒舒就不說了。


    隻能說八旗的製度有所局限。


    曹順也好,高斌也好,隻要不劃在九阿哥的名下,那就都是暫用,長久不了。


    可是誰都曉得,內務府包衣的前程,跟下五旗王公包衣的前程,不是一迴事。


    像核桃這樣的人家,是包衣中的平民,無所謂上三旗還是下五旗。


    像曹家、高家這樣的內務府包衣中的世宦人家,是不會樂意跟著下旗的。


    種子到位,盯著的人就是邢全父子了,直接從百望山傳了迴來,闔家安置在皇子府。


    皇子府後頭的院子,就分了個一進院子安置他們一家。


    邢全跟他的長子負責花園的試驗田。


    邢全的次子、三子也都半大不小了,暫時安排在門房上。


    邢嬤嬤是王府包衣出身,則暫時料理些雜務。


    一家人都用上了。


    九阿哥這裏,則是常往慈寧宮跑。


    宜妃的點翠簪子送了過去,也留了描影。


    九阿哥除了在琺琅作,就還去了金玉作。


    他倒是沉得住氣,沒有直接表明來意,還是先看了那邊的成品陳列。


    金匠這邊的工藝,主要還是以鎏金、花絲鑲嵌、捶揲、掐絲、炸珠、鏨刻、累絲為主,並沒有點翠相關的匠人。


    他曉得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倒是不著急了。


    先等著琺琅作那邊的成品。


    因為有點翠發簪做參照,琺琅作這邊的匠人就調製了好幾種與其接近的藍色。


    安卓蘋果均可。】


    幾日的功夫,出爐了一批試驗品。


    半數是金器,半數是銀器。


    都是戒指、牌子、團花這樣的小件。


    九阿哥對比一遍,終於明白為什麽之前的琺琅器用銀子打底的多了。


    銀子上麵的色彩更柔和些。


    金器上的不夠靈動。


    “再試試吧,實在不行釉色薄些,一層層燒……”


    九阿哥覺得可以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是銀胚上,然後外頭厚鎏金,可以作為內造之物,後宮使用。


    一半還是金胚,顏色再調整調整,專門銷往蒙古。


    雖說在明白人眼中,會曉得工藝更貴重,有些鎏金器物不比純金的便宜,可是蒙古人不會理會那些。


    他們會覺得鎏金就是銀,要是按照黃金的價格賣,那就是騙人。


    而後又燒了兩爐出來,除了燒藍,還有一部分燒紅。


    出了幾樣不錯的成品牌子。


    一塊壽字燒紅金牌子,一塊燒藍六字真言金牌,一枚燒藍金葫蘆,還有一紅一藍金團花,一枚烤藍龍紋扳指。


    總共湊成六樣,裝了錦盒。


    九阿哥還寫了關於烤藍首飾的折子,附上相關的計劃書。


    聖駕如今正在口外方向,每日兵部車馬司都要安排人往禦前送折子。


    於是,九阿哥的折子跟錦盒數日之後,就到了禦前。


    *


    烏喇岱昂阿,聖駕行營。


    康熙看著錦盒,挑了挑眉。


    內務府的請安折子,之前是五日一遞,並沒有什麽大事。


    不過趙昌的折子卻是每日都過來的。


    所以康熙即便不在宮裏,也知曉了九阿哥這二十來天的行動,恨不得長在慈寧宮了,差不多要隔一日一去。


    去了琺琅作、琉璃作跟金玉作,這是做出什麽好東西了?


    康熙沒有急著打開錦盒,而是先拿了九阿哥的折子。


    九阿哥的折子上,還總結了去歲到今年上半年“黃金腰帶”的總賬,是一筆不菲的數字。


    不過為了保持內造之物的金貴,即便還有些蒙古王公想要黃金腰帶,事情也告一段落,徹底停了。


    這燒藍琺琅跟燒紅琺琅,可以取代黃金腰帶。


    九阿哥說的直白,康熙不由失笑。


    他想起了去年北巡之事,從喀喇沁到科爾沁,再到圍場,九阿哥沒少折騰,黃金腰帶、衍子丸。


    前後一個多月的功夫,就弄出那麽多花樣。


    等到迴到京城,就又打起羊毛跟羊絨的主意。


    今年更是,人都沒有跟著出來,還不忘從蒙古王公腰包裏掏銀子。


    這混小子上輩子怕不是個陶朱公?


    康熙腹誹著,打開錦盒,立時被裏麵的幾件小物件吸引。


    其中幾件燒藍飾品的藍色,已經很接近點翠的藍。


    要知道大清水德,服飾尚青尚藍。


    寶石上,藍寶石與青金石也頗為看重,隻是成色不等,難出上品。


    還有烤紅,這個紅色是正紅。


    上等的紅寶石也不會有這樣的絢麗色澤。


    康熙臉上露出笑容,雖然九阿哥有時候做事天馬行空的,可是隻要關係到經濟,還是有些靠譜的。


    他又拿起九阿哥的折子,視線落在最後兩句上。


    最後提及是否如去歲之例。


    康熙輕哼了一聲,撂下折子。


    這又是惦記著自己給他搭台子?


    混賬東西!


    康熙想了想,看著梁九功道:“傳幾位阿哥過來!”


    梁九功應聲下去,少一時,得了傳喚的幾位隨行皇子陸續來了禦帳。


    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


    康熙指了指錦盒,道:“你們都過來瞧瞧……”


    大家就圍了過來。


    大阿哥看不出什麽,道:“顏色鮮亮,就是太小巧了些。”


    三阿哥則是小心的拿起燒紅牌子,道:“這上麵的紅是怎麽來的,是紅寶石壓粉還是其他?看著更加貴重……”


    就算原料是紅寶石,也不虧,相當於將雜色紅寶石升級成一等紅寶石了。


    四阿哥沒有上手,可是也覺得顏色搭配的合適。


    從沒有想到金色跟紅色、藍色這樣搭配。


    “看著確實新奇!”四阿哥道。


    五阿哥跟著點頭道:“好看,好看,皇祖母應該會喜歡……”


    七阿哥沒有說話,隻微微頷首,算是附和五阿哥的話。


    八阿哥則道:“除了龍紋扳指,總共有五件飾品,是汗阿瑪給來朝的幾位公主預備的賞賜麽?”


    眾人望向康熙。


    如今聖駕隊伍中,確實有五位公主。


    科爾沁部的和碩端敏長公主、和碩純禧公主,喀喇沁部的和碩端靜公主,巴林部的固倫淑慧大長公主與和碩榮憲公主。


    都是至親。


    一位皇姑,一位皇姐,三位皇女。


    康熙不置可否,望向十三阿哥與十四阿哥。


    十三阿哥是親身經曆去年的黃金腰帶事件的,立時想到九阿哥身上,道:“這應該是一物難求的內造首飾吧,跟去年的黃金腰帶似的,金貴著……”


    大阿哥、三阿哥、五阿哥、七阿哥也是去年隨扈的皇子,聽了十三阿哥的話,大致明白過來。


    大阿哥笑道:“九阿哥這總管當得還真是盡心盡責!”


    三阿哥撇撇嘴。


    俗,怎麽老談錢?!


    還真是錢耙子,人都沒跟來,都不肯消停。


    四阿哥也是一言難盡模樣。


    去年的金腰帶跟衍子丸,除了從各部換了不少金銀之外,還有大量的羊毛羊絨。


    如今從通州碼頭運羊絨到江寧的官船每月兩船,那是多少羊絨?


    現在京城的西洋呢是什麽價?


    或許明年後年,各處就是大清產的呢子。


    內務府的買賣,不單單是斂財,還涉及到其他。


    草場是固定的,羊毛值錢了,養的羊就多了,馬就少了,那會有什麽影響?


    這黃金腰帶才結束沒幾個月,就又有黃金琺琅首飾了。


    四阿哥的眼神在燒紅琺琅上定了定。


    要說九阿哥不是故意針對蒙古部落誰信呢?


    蒙古很多個部落尚紅。


    這偏才,也是偏財啊。


    五阿哥與有榮焉道:“九弟其實聰明著呢,也能幹。”


    七阿哥挑挑眉,依舊緘默。


    八阿哥跟著笑了,竟是不知道說什麽。


    去歲的時候他隻影影綽綽聽過,知曉的並不算很多。


    十四阿哥笑嘻嘻道:“那等到迴京,我要去跟九哥討個牌子,要燒小龍的……”


    康熙的視線從幾個兒子臉上掠過。


    感覺都不大機靈。


    去年北巡的時候,九阿哥跟十阿哥一唱一和的,將蒙古王公都收入囊中。


    現在這幾個,老大性子直爽不合適,老三這行事自己不放心,老四太正經了,老五容易被人湖弄,老七不怎麽與人打交道……


    還真是老八交際多些,可是也不大合適。


    剩下十三阿哥與十四阿哥又太小。


    康熙猶豫了一下,而是落在五阿哥身上,而後吩咐十三阿哥道:“十三阿哥這兩日跟五阿哥跑腿,往各處送賞賜……”


    正如八阿哥所說的,現在行營裏五位公主,可以一處賞賜一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公公叫康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九並收藏我的公公叫康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