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妃站在嬤嬤身邊,看著繈褓裏的孩子,笑了,道:“小家夥,看著跟老九小時候一樣一樣的”


    舒舒很是好奇,也往惠妃身邊去了。


    等到探著頭,看清楚繈褓中的小嬰兒,她沉默了。


    她見過初生的嬰兒。


    珠亮隻比她小兩歲,出生的時候她不記得了,下頭的幾個可記得清清楚楚。


    就是紅彤彤、皺巴巴的,看著跟小老頭似的,十來天才能舒展開。


    等到滿月了,就是個白胖娃娃。


    眼前這個也是紅透透的,可是頭皮、臉上像是抹了奶油,是個小油膩。


    看著髒兮兮的。


    九阿哥小時候就這樣?


    惠妃已經去看小阿哥的小手、小腳,又看了眼座鍾,而後對梁九功道:“跟皇上說,宜妃妹妹申初一刻,誕下十八阿哥,母子平安,阿哥嗓門洪亮,手長腳長,養得好。”


    梁九功也看了兩眼,道:“奴才這就迴去給皇上跟九爺報喜。”


    梁九功走了。


    舒舒坐在東次間,仿佛都能聞到西屋傳出的血腥味兒。


    除了味道,還有宜妃隱忍的呻吟聲。


    好一會兒,呻吟聲才止住的。


    一個嬤嬤出來。


    嬤嬤手中端著個木盆,裏麵紅彤彤。


    舒舒看了一眼,就不敢再看。


    不過也猜到是什麽東西。


    果然那嬤嬤直接端到外頭,在喜坑裏埋了。


    那是胎盤。


    這會兒功夫,佩蘭也出來。


    舒舒忙問道:“娘娘如何?”


    佩蘭臉色有些泛白,額頭的汗都是一綹一綹的,道:“娘娘說要吃燕窩。”


    舒舒聽了,提著的心放下。


    惠妃見狀,笑著說道:“能惦記著吃東西,這就是精神還足著,咱們過去看看。”


    舒舒道:“九爺惦記著呢,我多看娘娘兩眼,迴頭也跟九爺好好說說。”


    惠妃點頭道:“挺好的,都是孝順的好孩子。”


    陳貴人也跟著起身。


    說話的功夫,幾人到了東稍間。


    舒舒強忍著,才沒有變了臉色。


    撲鼻而來的血腥味兒熏得人能摔一跟頭。


    宜妃半坐在褥子上,臉上如同水洗的一般。


    之前編好的頭發,也都濕得透透的。


    她臉上有些白,帶了虛弱對惠妃笑了笑,道:“不服老是不行了,之前生老五、老九的時候疼得厲害些,可也不耽誤下地,現下虛了,手軟腳軟的……”


    惠妃道:“當著我的麵,說什麽老?之前你那是年輕逞能,本就是元氣大傷之事可要好好調理調理……”


    說到這裏,她道:“雖說你生了一個,不是一對雙,可你自己也說身體虛了,那就坐四十天月子,好好補補。”


    宜妃點頭道:“嗯,這迴不逞強了,我還想長命百歲,看著兒孫滿堂呢。”


    惠妃遲疑了一下,道:“要是你舍不得小十八,就跟皇上求個恩典,此一時彼一時,也不是非要抱到兆祥所不可。”


    宮裏的規矩,剛落地的小皇子與小皇女,等到滿月後,都送到兆祥所,等到周歲了再迴到生母身邊,或指派合適的養母,隨居東西六宮。


    等到六歲,再挪宮出來到阿哥所與公主所。


    宜妃是四妃之一,也不是年輕不懂得撫養皇子的小嬪妃,這樣的資曆,想要親自撫育幼子,求個恩典,臉麵還是有的。


    當初宮裏弄了兆祥所,也是因當時夭折的皇子太多,後宮妃嬪也多年輕的緣故。


    如今惠妃、宜妃她們在一撥,不僅資曆老,也都是做婆婆的人了。


    宜妃搖搖頭道:“還是遵照著規矩來,有皇上跟姐姐在,沒有不放心的。”


    兆祥所的太監首領,是康熙選派。


    平日裏其他雜事,都是由惠妃兼管。


    惠妃就不再說什麽。


    宜妃又望向舒舒,道:“我這裏沒什麽事了,接下來就是吃了睡、睡了吃,你也不用老過來,隔三差五打發人過來就是,我有什麽想吃的,也會打發人直接去二所取告訴老九,我這好著呢,讓他好好當差。”j。


    舒舒仔細聽了,應了下來。


    *


    乾清宮,西暖閣。


    除了康熙與九阿哥得了消息的五阿哥也進宮了。


    等聽到梁九功報喜,康熙放聲大笑,道:“好,好,朕有了十八阿哥”


    五阿哥也跟著笑。


    身在皇家,皇子比皇女更自在些。


    九阿哥也是咧嘴笑,心裏卻酸酸澀澀。


    他有一個秘密,之前連妻子都沒有說,那就是這次在江南去名寺古刹拜佛的時候在心裏也多了一個祈求。


    那就是讓十一阿哥重新投胎到娘娘肚子裏,他這次做個好哥哥。


    如今,也是心想事成了!


    他帶了幾分迫不及待,道:“那兒子們什麽時候能去看看小十八?”


    他想要看看,小十八跟十一像不像。


    康熙道:“小兒體弱,不能常見外人,容易驚到,要是想看,等到百日後再去兆祥所”


    九阿哥在心裏算了一下,今天是五月三十,百日後,就要重陽節附近了。


    “那兒子迴去跟福晉商量商量,好好給小十八準備份見麵禮。”


    五阿哥聽了,遲疑了一下,道:“準備什麽,要再準備一份麽?”


    康熙也望向九阿哥。


    直到此時,他才想起十八阿哥已經是宜妃的第三子,上頭有兩個胞兄。


    曾經宜妃膝下也是有三子的。


    康熙想起了十一阿哥。


    十一阿哥殤的時候已經十二歲,要是活著現下都十五了……


    九阿哥理所當然道:“當然要再準備一份,這是老疙瘩,是汗阿瑪幼子,當然不一樣。”


    提及送禮,他想起中午跟妻子的閑話,道:“五哥,你太丈人升京堂,你們預備什麽賀儀?我們送什麽?這都沒有個例,我福晉都為難死了,原想著問四哥、七哥來著,可我仔細想想,他們應該也沒有這個例。”


    幾個皇子的嶽父,太子那邊的不用說了,沒熬到太子妃入宮就病故了。


    大阿哥那邊,老丈人是高官,剛得了皇子女婿,就被人構陷黨附明珠,免了尚書。


    三阿哥那邊,丈人爵位沒變動,可是卻丟了正紅旗滿洲都統,後來重新做了正紅旗蒙古都統,也不是什麽可欣喜之事。


    四阿哥這裏,不用說,也是老丈人早就拉倒的。


    五阿哥的丈人,就是張保住,三十好幾的人得了他的照顧才得了個五品郎中,也是鳥悄的,不曾賀喜過。


    七阿哥的丈人,沒有挪窩,還是正紅旗滿洲副都統。


    八阿哥的丈人,都埋了小二十年。


    剩下九阿哥這裏,丈人也是幾年沒動窩了。


    這去哪裏找賀儀的先例去?


    五阿哥想了想,道:“你五嫂那邊預備的兩盒高麗參、一掛懷表,我這邊預備的是四封銀子……”


    京城的人情拋費大。


    布雅努在外是封疆大吏,可是在京城,一個侍郎,各種官場交際也要走起來。


    “這我們可參照不了”


    九阿哥道。


    五阿哥夫婦是孫女與孫女婿,能直接送銀封,可是外人這樣的話就顯得輕慢了。


    “算了,我再琢磨琢磨吧。”


    九阿哥道。


    康熙讚賞的看了他一眼,道:“不錯,都曉得人情世故了……”


    九阿哥呲牙道:“這不都是汗阿瑪教導的好。”


    康熙覺得這個兒子不禁誇,低頭想了想,吩咐梁九功,道:“朕記得雲南去年的年貢裏有薄荷膏,拿兩盒出來賞翊坤宮……夏日天熱,南巡時杭州織造進的‘慶太平)拿兩匹賞翊坤宮,還有南陽貢的玉山,也挑一尊賞翊坤宮,外加沉香如意一柄”


    夏日做月子難熬,又不能用冰。


    這幾樣或用或擺。


    梁九功仔細在心裏記了,就去乾清宮庫房尋東西去了。


    五阿哥在旁笑。


    這裏頭沒有金銀,也沒有什麽奇珍異寶,可這才是汗阿瑪的用心與體恤。


    九阿哥則是想起了自己收著的十匹“慶太平”


    留著,必須留著。


    總共就有二十匹,他們得了十匹!


    如今汗阿瑪放賞都緊巴巴的,他們也不好大喇喇的用這個送人走禮。


    倒是可以給娘娘預備下兩匹。


    要是娘娘用的好,也私下裏孝敬了。


    等到從乾清宮出來,九阿哥就迫不及待的迴了二所。


    舒舒正歪著。


    之前在翊坤宮陪產,幹坐了將近兩個時辰。


    雖說是軟凳,可是也坐得人腰酸。


    如今她簡單梳洗了,去了外頭衣裳,就在榻上躺了。


    小鬆坐在她身後,幫她揉著腰。


    九阿哥進來,帶了關切,道:“辛苦了,這是累壞了吧?”


    舒舒擺擺手打發小鬆下去,道:“宮人們早就預備的好好的,我過去,就是幹坐著,什麽也沒做,就是當時懸著心,精神綁得緊,坐的也直溜,現下有些乏……”


    說著,她就將過去翊坤宮的見聞仔細描述了一遍。


    還有宜妃生產之前的淡定與樂觀,與生產之後辛苦與虛弱。


    還有惠妃坐鎮之事。


    九阿哥聽著,又跟著擔心了,道:“那怎麽辦?四十天能補過來麽,實在不行就直接雙月子好了?”


    舒舒道:“娘娘心裏有數。”


    九阿哥摸著下巴,思路有些跑偏,不知想到什麽,眼睛暗搓搓的瞄舒舒。


    舒舒道:“爺尋思什麽呢?”


    九阿哥帶了疑惑道:“娘娘跟惠妃母是怎麽迴事?怎麽這麽親近,看著跟姊妹似的,不是該爭個烏眼青麽?刀。”


    兩人一個排行第一,一個排行第二。


    之前一個管著東六宮,一個管著西六宮。


    “不單單是跟惠妃母如此,現下想想,當初貴妃母在時,也跟娘娘極好。”


    九阿哥道:“這同一個男人,不爭麽?”


    舒舒想了想,道:“許是都是妃的緣故?還有娘娘是真豁達,待人以誠·夢。”


    要是有了妻妾之別,肯定不會是這樣和諧場麵。


    都是妃,都有自己的兒子,後頭還有源源不斷的小妃嬪,她們升到頂了,還有什麽可爭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公公叫康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九並收藏我的公公叫康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