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頭傳來稟告聲。


    乾清宮來了人。


    不是別人,正是魏珠,是來賞一品鍋與吉祥盤的。


    一品鍋是飛龍湯鍋。


    熱氣騰騰的,是從禦膳上賜下來的。


    吉祥盤裏是五個青蘋果、紅棗、栗子、磨盤柿子,取其“清平五福、早早立子、事事如意”之意。


    魏珠進了屋子,有些意外。


    堂屋空蕩蕩的,沒有膳桌,可屋子裏的飯菜味還沒有散盡。


    魏珠曉得這是來賞菜晚了,隻做不知,道:“估摸皇上與娘娘們二更前去寧壽宮‘辭歲’……”


    舒舒明白,這是提醒他們。


    九阿哥是成年皇子,除了生母之外,宮妃都要按製規避。


    要不然的話,就是衝撞,壞了規矩。


    他們需要在帝妃“辭歲”前去寧壽宮。


    九阿哥笑著拍了拍魏珠的肩膀,領了他的人情,想起一件事,道:“乾清宮的炮仗什麽時候開始放?”


    因為宮裏防火,平日不允許放炮竹。


    過年期間除外,從臘月十七開始,到正月二十日,允許在宮裏放炮仗。


    不過也有各種規矩限著。


    魏珠躬身道:“照例要子初二刻開始,放到子正二刻,隻放響炮,花炮要元宵節一起放……”


    九阿哥點頭,低頭看了看身上,今天沒有掛荷包。


    舒舒早已示意核桃取了荷包,塞給九阿哥。


    九阿哥覺得沉甸甸的壓手,捏了捏,心裏有了大概,裏麵是兩枚金如意,是外頭孝敬進來的年禮。


    跟那些幾錢、一兩的金錁子不同,這一對金如意加起來四兩。


    這可不是尋常賞封。


    不過想著大過年的,九阿哥也就不心疼了,就痛快的丟到魏珠懷裏道:“今年得了不少孝敬,這是分潤你的!爺前頭還留了兩箱坐地小花炮,現下也用不上了,你要是得閑,可以拿去放了……”


    魏珠再穩重也隻有十四歲,得了賞高興,聽說要放炮更歡喜,道:“奴才正好那個時候交班,到時候要是九爺不嫌鬧騰,奴才就帶兩人在花園門口放了……”


    阿哥所這邊的甬道出去,就是禦花園門口。


    九阿哥點點頭,那樣的話,他可以帶了舒舒在旁邊看著。


    雖然不能自己放花炮玩,也能過個眼癮。


    魏珠剛走,寧壽宮的賞到了。


    一個珠寶盒。


    是個三層的圓木盒,外頭鑲嵌著珍珠、寶石,看著很是華麗。


    這個名為珠寶盒,實際上是消夜盒,守歲用的。


    第一層是糖,鬆子糖、酥糖、八寶糖、核桃沾等。


    第二層是各色奶點心,有奶餅、奶豆、奶卷、奶條等。


    第三層是幹果蜜餞,鬆子、榛子、山核桃、葡萄幹、柿餅、蜜棗等。


    舒舒與九阿哥也沒有耽擱,先打發何玉柱去幾個阿哥所催催,隨後兩人也穿戴起來。


    大家要去寧壽宮“辭歲”。


    至於宜妃那裏,這兩天是宮裏團圓宴,跟著嬪妃陪皇上,暫時沒時間搭理兒子兒媳。


    兩口子初一上午過去磕頭就行。


    等到何玉柱迴來,曉得幾個阿哥都準備好了,出來了,夫妻倆也從二所出來。


    整個阿哥所的甬道,都是燈火通明。


    今晚各處懸掛的宮燈要點通宵,也比平常日子掛的稠密。


    舒舒迴頭看了眼二所門口。


    白底彩畫的門神,白底黑字的對聯。


    這不是因為夫妻倆孝期什麽的,而是滿人在關外尚白忌紅的緣故。


    也可能因為宮裏都是紅彤彤的,各個宮殿都是紅色大門門框,貼了紅對子也不顯,就自然而然將關外的習俗融合進宮中,掛的是白色對聯。


    大家都穿的嚴嚴實實的,隨行太監挑著燈籠,一路溜達到寧壽宮。


    寧壽宮裏十分熱鬧。


    原來是搭建了戲台。


    有教坊司的小太監們在演猴戲,金猴鬧春。


    這是沿用明代教坊司舊俗,也設了教坊司,用於節慶大典活動時的獻戲。


    隻是從順治朝開始,停止了教坊司婦女入宮奏樂,改用太監承應。


    太後這邊的年夜飯還在進行中。


    太後在太妃與格格們陪伴下,沒有幾個動快子的,都在興致勃勃的看戲。


    老人家不愛聽那些伊伊呀呀帶台詞的,就喜歡這種看著歡快的。


    “賞!”


    隨著老太太的放賞聲,有太監將準備好的新錢放在托盤裏捧了,直接撒到看台上。


    “嘩啦嘩啦”的銅錢落地聲,小猴子都對著太後作揖。


    眼見著孫子、孫媳婦到了,太後笑著對他們招手。


    大家上前,之前坐著的格格們早已經起了。


    有人鋪了錦墊,大家都跪了。


    太後笑著叫起,道:“壓歲錢早準備好了!”


    白嬤嬤在旁,端了個托盤,上麵是幾個金色寧緞荷包。


    其中一對鴛鴦樣式的是舒舒與九阿哥的,其他幾個繡著蝙蝠的,是幾個小阿哥的。


    沉甸甸的,不用想也曉得是金子。


    十四阿哥站在旁邊,腰上也掛著蝙蝠荷包。


    原來他早就過來了,剛才去後台看熱鬧去了。


    這會兒功夫,外頭就有太監進來稟告。


    太子、太子妃帶著皇孫來“辭歲”。


    太後連忙叫進。


    隨後,太子與太子妃進來,後頭跟著兩個嬤嬤,牽著兩位年長的皇孫。


    太子與太子妃都是吉服。


    身後的皇孫穿著寶藍色彩褂。


    為首的小阿哥已經八、九歲年紀,就是太子長子,被稱為“毓慶宮大阿哥”。


    身邊站著的,是他的同母兄弟,看著比十五阿哥還小些。


    見到那小阿哥時候,舒舒多看了幾眼,這就是後世鼎鼎大名的嫡長孫弘皙。


    現在還隻是個奶娃娃的。


    他自詡嫡皇孫也不算錯,其父是太子,其生母後來為太子側福晉。


    按照滿洲舊俗,在胞兄殤了後,他確實算上嫡長孫。


    太子妃的嫡長女,還有一位庶出的三阿哥,應該是年歲小的緣故,沒有帶出來。


    因為要避讓宮妃,太子一家來的匆匆,去的匆匆,也是磕了頭,領了壓歲荷包。


    而後,是太子妃給諸位小叔子、小姑子準備的荷包。


    舒舒這個小嫂子,從了太子妃的例,也派了一圈荷包出去。


    她還多預備了幾個,就是給毓慶宮四位小阿哥、小格格的。


    等到大家從寧壽宮出來,就聽到乾清宮方向傳來炮仗聲。


    這是年節期間聖駕出行,過一道門,就要放一次炮仗。


    相當於用炮仗取代了響鞭。


    舒舒一行就沒有耽擱,直接迴到阿哥所這邊了。


    大家要迴各所守歲,九阿哥提醒幾個弟弟道:“我那先頭收著兩筐花炮,一會兒魏珠過來放炮,你們吃完餃子記得出來……”


    十阿哥與十三阿哥聽了,都帶了興趣。


    十二阿哥也點頭應了。


    夫妻兩個迴了二所,去了外頭衣裳,外頭響起了二更鼓聲。


    今晚要守歲。


    到了半夜,還要吃一頓長壽菜餡的素餃子。


    東次間炕桌上,擺著兩份吉祥盤與消夜盒。


    一份是乾清宮與寧壽宮賜的,一份是二所自己預備的。


    夫妻倆對坐,都有些無聊。


    九阿哥掐著手指頭道:“還有一個半時辰才吃餃子、看放炮,然後就要熬到天亮……”


    既是守歲,自然是守到五更畢才算完。


    次日正旦有朝賀,隨後跟著皇上去寧壽宮磕頭,中午的時候就是乾清宮的宗親宴。


    九阿哥都要跟著,中間還要抽空迴來一趟,帶舒舒去翊坤宮磕頭。


    舒舒這裏,隻需要去翊坤宮,然後就沒事了。


    小椿進來了,是崔公公帶了何玉柱他們要來給主子們“辭歲”。


    九阿哥點頭叫見。


    崔總管進來就要磕頭,九阿哥直接叫何玉柱扶了,道:“諳達就別動胳膊腿了,讓崔百歲那小子代磕吧!”


    之前舒舒吩咐李銀,要補幾個太監,最後定了兩個。


    其中一個是崔公公的同鄉,還是同姓晚輩,就是這個崔百歲。


    年歲與何玉柱他們相彷,看著老實木訥,現在負責二所門禁。


    雖沒有認什麽幹爹、師傅之類的,可是崔百歲也待崔公公極恭敬。


    九阿哥見了,也是樂見其成。


    崔總管沒有堅持,就由崔百歲代他給主子們行禮。


    除了崔百歲,還有個禦膳房調來的太監,是孫金同年入宮的小夥伴,叫周鬆,看著胖乎乎的,長了個好脾氣的模樣。


    九阿哥覺得兩人的名字不錯,就沒有改名,依舊讓他們用了原名。


    舒舒在銀錢上從不小氣,尤其是手下人。


    不過今年二所定了新的獎賞製度,那就不好破例。


    因此幾位太監的賞就分了三等。


    頭一等是何玉柱、孫金兩個,兩人跟著主子出門,操勞辛苦,年賞就是雙倍,一人四個荷包。


    崔總管與李銀這裏,看家有功,本來也應該是雙倍賞,可是因門戶不嚴,出了紕漏,年賞就減成了單份,一人兩個荷包。


    崔百歲與周鬆初來乍到,沒有什麽功勞,就隻有半份年賞,一人一個荷包。


    舒舒之前就發過話,改了之前的賞賜規矩,今天也沒有囉嗦去解釋什麽。


    隻是在眾人退出去前,將幾桉上的吉祥盒賜了崔總管。


    早在除夕前,給齊嬤嬤預備衣裳的時候,舒舒也叫人給崔總管預備了一份。


    至今為止,主仆還算默契,也不擔心他會為賞銀減半心生不滿。


    從崔總管這個大頭頭執行新規矩,下邊小的也都跟著老實了。


    等到太監們下去,齊嬤嬤帶著八個丫頭來了。


    有崔總管的例在前,舒舒也沒有讓齊嬤嬤跪拜,讓小棠替了。


    而後,核桃、小榆、小棠、小鬆都是四個荷包。


    齊嬤嬤與小椿、花生、桂圓、榛子是兩個。


    等到眾人下去,小椿與核桃想要留著服侍茶水。


    舒舒指了指炕幾上二所預備的消夜盒,道:“不用你們守著,去陪嬤嬤守歲吧……”


    *


    上一章有個bug,初一是乾清宮宗親宴,初二才是朝臣宴,已修改。


    明天開始第一更改成早上九點。


    下一章會在9月14號早9點更新,本書首發起點,歡迎大家來起點ap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公公叫康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九並收藏我的公公叫康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