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洗禮之後的通州百廢待興,東齊軍馬的休整即將告一段落。
兵員的補充並不盡如人意,想想也算正常。
大戰之前蕭遠山征調的民夫占去通州青壯大半,十有八九都死在那一戰。滿城縞素之下,哪還有人能加入軍隊。
各軍都在愁人的情況下,騎軍卻補充將近兩千人,這是楊象升鼎力支持的結果,親自從嫡係鉤鐮軍分出五百人上馬,才將騎軍補足六千。
唐永武身故之後,新的主將並未任命,楊象升好似忘記騎軍無主一般,既沒有往上要求提拔誰,也沒有指派人負責騎軍。
但騎軍一切如常,並未動亂。各司其職之中若是偶有爭執,便會去找削為宣節校尉的徐子東決斷,隱隱間有唯徐子東馬首是瞻的意思。
有人就此向楊象升提過意見,楊象升卻是置若不聞。這些人才明白,大將軍的寶貝騎軍姓徐了。
徐子東偶爾抱怨,拿著正八品的錢,幹著從三品的事,老子是不是天生的勞累命,得不到清閑?
不過他也僅僅隻是抱怨,該管的事不會不管,該罵的人不會不罵。
正因如此,騎軍經常會看到一個八品小校尉單獨在前,幾個品秩更高的將軍跟在屁股後麵。偶爾還能看到八品小校跳著腳的罵人,五品官身的將軍唯唯諾諾,不敢還嘴。
不知道的還以為徐子東是哪家大人物的後代,才敢在這裝腔作勢。
今日會有四千冀州騎軍到達通州,這是補充的人馬。
還有三萬人正在路上,約莫三五日便能到達,等到這三萬人入城,大軍便會開拔,向著虎牢關挺進,這是薑浩言的意思。
私底下徐子東請教過周武陵,為什麽薑浩言不打禦金,反而要西進虎牢。
對天下局勢了然在胸的周武陵認為薑浩言想畢其功於一役,一戰挑落西梁。這種孤注一擲的豪賭周武陵不甚看好,想不明白薑浩言為何如此心急。
日頭正好,通州的白雪正在融化,徐子東領著杜從文幾人出城,去迎接即將到來的騎軍。
打馬出城,天上的爭鬥還在繼續。
二品境界的徐子東對於武道的理解比起往日要強不少,對於一氣長短的重要性十分清楚,早就不是幾年前在劍閣看謝不言大戰王千陽時的心態。
通州之戰已經結束三天,天上的四個人一直沒有停下,偶爾有人落迴地麵,也是舒小心被鄧春琳打落凡間。
三日下來,通州城外大大小小幾百個坑,都是舒小心的傑作。
徐子東眼前就有一個三丈來深,一丈來寬的大坑。
駐馬看坑,少年心中暗歎,若是自己砸這麽大一個坑,不說粉身碎骨,最起碼也是一命歸西。自己和陸地神仙的差距,就算沒有十萬八千裏,把八千裏去掉也還是有的。本想著等鄧春琳打完親自道謝,目下看來,大軍揮師之前怕是沒那機會。
目光移開大坑,前方有一人獨立在還未完全消散的雪中,這個人徐子東也認識,雖然沒打過招唿,卻也知道他的名頭。
大眼雷公羅有文,武當七俠排名第三。
左右無事,冀州的騎軍也還沒到,徐子東翻身下馬向著羅有文走去。
走到近前,徐子東一眼便看到羅有文深黑又紅腫的眼圈。即便是眼睛不黑不腫,羅有文的那一雙大眼就已經足夠吸引目光,如今更加惹人注目。
難怪叫大眼雷公,這雙眼睛當真夠大,徐子東覺得自己兩個眼睛合在一起也不會比羅有文一隻眼睛大。
一直盯著別人眼睛看不太禮貌,微微放低目光,徐子東抱拳道:“羅兄一直沒睡?”
羅有文疲憊的轉頭,勉強笑道:“徐兄弟,師傅和師叔還在上麵,有文不敢睡。”
徐子東抬頭看向天空,打趣道:“人說不吃不睡活神仙,羅兄莫不是想靠這個成就陸地神仙之位?”
疲累的羅有文哪有力氣開玩笑,即便是有,也不會和人說笑,大眼雷公,大眼雷公,誰見過脾氣火爆的雷公與人調笑的?
見羅有文不理自己,徐子東絲毫沒有覺得自討沒趣,熱臉往著冷屁股貼,嘿嘿道:“羅兄,小子還要在城中幾日,莫不如我派人來盯著,你去休息片刻,等到這邊打完,第一時間通知你?”
約莫是覺得自己不說話有失禮數,羅有文斜眼道:“心領了。”
好歹武當也算徐子東的救命恩人,眼見羅有文如此,心有不忍,勸道:“羅兄這般也不是事,天上打半個月,你也跟著看半個月?怕隻怕天上還沒打完,羅兄自己先撐不住。堂堂武當七俠看神仙打架累死在通州,這要是傳出去有損武當威名。”
雷公意味著脾氣火爆,羅有文眉頭一皺,低怒道:“武當有屁的威名。”看那架勢,徐子東若是再敢說話,少不得要比劃比劃。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用在羅有文這裏不管用,徐子東尷尬一笑,不再多言。心中拿羅有文與武當眾人做比較,隻覺這人與武當格格不入,半點不像個不爭的道士。
抬頭盯著天空,這一架到底要打到什麽時候?
大概是老天知道徐子東心中的困惑,善意的為他迴答這個問題。
東邊的天空上走來一個人,一步一步動作極慢,但那一步卻是大的有些誇張。好幾裏的路程,幾步便到。
打鬥的二人停下動作,望著突然出現的人警惕萬分。
掠陣的兩人急忙來到自家師弟身旁,同時看向一步一步走來的那人。
兩個道士,兩個和尚,一個麻衣中年人,三足鼎立。
地上的徐子東眉開眼笑,伸手一拍羅有文的肩膀,笑道:“羅兄可以去睡覺了。”
沒徐子東那般心大的羅有文並未放心,對於來人是敵是友不敢定論,不耐煩的打開徐子東的爪子,大眼凝重的看向那人。
天空之上,中年人沒有和任何人打招唿,隻是看著舒小心道:“走。”話語之中不帶任何情感,卻又有些讓人不敢違背的霸道夾雜其中。
不是商議,而是命令。
敢這般不把陸地神仙放在眼中的人,天下能有幾人?
好幾天沒有合眼的舒小心氣色不太好,原本白淨的臉上爬滿黑氣,同那灰塵密布,破敗不堪的白衣相得益彰,分明寫著一個慘字。
嘴角幹去的血跡,破爛白衣下刀槍不入的身上一道道劍痕,都在訴說著舒小心的不輕鬆。
反觀鄧春琳,除開開天門之前身上被舒小心踹上的幾個腳印和紅腫的黑眼圈,其他的倒是沒什麽。
賣相上看來,鄧春琳略微有些優勢。
淒慘的舒小心看著新來的那人,不甘心的問道:“憑什麽?”
那人卻是不理,直接無視和尚,轉而直麵張離人與鄧春琳,和氣道:“張掌教,鄧道長,此間事交給我如何?”
張離人本欲答應,鄧春琳卻不樂意,舒小心滅武當的心思極重,留下始終是個禍害,一心求著武當安穩的鄧春琳怎會願意答應。
保舒小心的人,就是鄧春琳的敵人,虛空邁開半步,神色凝重道:“誰先來?”
熟悉鄧春琳的都知道,這是鄧春琳打架的前奏,武當兩問鄧春琳問出第一問,那就沒有不拔劍的道理。看那做派,約莫是這人敢阻攔,就連這人一塊收拾。
地上的羅有文背脊發涼,暴躁如他也清楚來人的恐怖,心中為師叔捏一把冷汗。
身旁的徐子東勃然變色,想不明白鄧春琳為何要發問,他難道不知道來的是誰?他怎麽會問?他怎麽敢問?
因為謝不言的關係,來人對武當頗有好感,並未因為鄧春琳的宣戰而動怒,反而帶著商議的口氣道:“張掌教,有些事我本不想攪合,隻是有人不想舒小心死在東齊,離開東齊地界,打死打活我都不會管。張掌教可否賣個麵子,不在這裏打?”
一聽到來人並不是要保舒小心,隻是保舒小心不死在東齊,鄧春琳的神色稍微緩和,長劍緩緩放下,偏頭看向張離人。
張離人輕輕點頭,鄧春琳緩步向後,長劍收迴,卻是沒有問出第二問,因為今日他還沒勝。
武當收手,佛家卻是不願,被無視的舒小心雙目噴火,吼道:“要舒小心的命就來,東齊和南楚有什麽區別,有本事就現在殺我。”
明明是有道高僧,卻像個刀頭舔血的滾刀漢子一般,話中無禪,唯有仇殺。
麻衣中年人不動聲色的上前一步,一步跨過十數丈的距離。舒小心根本就沒反應過來,便被中年人突進到身前。
下一刻,一道人影向著南方激射而去,瞬間消失。
直到此刻,站在舒小心身旁三尺的中原和尚才發現師弟不見蹤跡,原本師弟站立的位置隻剩下那個與他算同僚的中年人。
以他陸地神仙的修為,竟然沒有看到來人什麽時候動的手,怎麽動的手。
心中升起一股無力的挫敗感,真正明白自己與他的距離猶如天地。
天空之上,隻留四人在場,挫敗的和尚黯然飛掠,幾個縱身,消失在東邊。
沒去管離去的中原,沒去管不見的舒小心,初登天門的鄧春琳握劍的手微微有些發抖,中原覺得挫敗,鄧春琳何嚐不是?
和他打的難解難分的舒小心敵不住一招,他鄧春琳難道敵得住?
站在鄧春琳身後的張離人看著那漸漸佝僂的背影,隻覺得自家師弟心中的傲氣正在崩碎,這是幾十年來從未見過的情形,即便是被謝不言打敗的時候,也沒見到鄧春琳這般絕望。
“還有誰?”
突兀的叫喊響徹雲霄,中年人一愣,隻覺莫名其妙。
直到看見鄧春琳迷茫的雙眼,中年人才明白其中原因,淡笑搖頭,自言自語道:“看來以後出手得留些力氣,給別人留點念想。”
絕望又沮喪的鄧春琳突然聽到這一聲喊,不知所措的看向張離人,鬧不明白師兄為何會學自己,注意力一分散,心中的無力與恐懼竟然減弱不少。
目的達到,張離人微笑看向師弟,並未因為自家師弟疑惑的目光而做出解釋。
後知後覺的鄧春琳這才明白師兄為何要喊,感激的看著師兄。
佝僂的身子迴複筆直,那股子傲氣躍然上臉,看到這樣的師弟,張離人滿意點頭,沒有傲氣的鄧春琳,還是武當兩問?
自覺多餘的中年人轉身打算離去,卻又在看到那把六尺長劍之後停下腳步,欲言不言,很是掙紮。
斟酌再三,中年人還是決定開口:“鄧道長,天上的劍握在你手上,他日若是天上的人不講規矩,你是同天上一道,還是同人間一道?”
舉起手中血脈相連的長劍,鄧春琳不解道:“有何不同?”
中年人迴憶片刻,鄭重道:“早前去天上走過一遭,李長生前輩留下的碑文邊有一把刀和一個劍鞘。刀在,劍不在,碑文上說李長生以刀劍隔開天地,定下人間不長生的規矩,想來就是你手中的長劍。我不知道這劍怎麽會出現在人間,但我知道天上的人一直不安分。我同李長生前輩一樣,不願見人間有長生,卻不知你是什麽想法?”
鄧春琳哂然一笑,沒有直接迴答,反而問道:“長生有什麽好?聽你說過幾次李長生,應該是個了不得的人物。他李長生名長生都不長生,我要那長生作甚?”
中年人也沒有迴答鄧春琳的問題,而是含笑點頭道:“多謝。”話音未落,人已不見。
五個陸地神仙,三人離去,留下的隻有武當兩人。
張離人遞過無量劍,問道:“迴去,還是繼續走江湖?”
接過原本的佩劍,鄧春琳想起前任掌教說過的話,心中有些難受,他不想離開武當。可這些話又不能和張離人講明,鄧春琳有些左右為難。
眼見鄧春琳不答,張離人疑問道:“不想迴去?”
想,怎麽不想?可迴得去麽?
鄧春琳心中苦澀,臉上卻是帶著笑意道:“還沒遇到屁股大能生養的婆娘,迴去指不定要被陳師兄臭罵,還是再走走看。”
大概是想到陳可求罵人的恐怖,張離人臉色一變,試探道:“外麵怎麽樣?要不我同你一起?”
鄧春琳一樂,苦澀減去幾分,真誠笑道:“武當總要有人坐鎮不是?”
武當掌教麵容一苦,淒涼道:“我有罪受了。”
“大師兄,你又不是打不過陳師兄,他敢多話,你打他啊!”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打了他誰來煉丹?不煉丹拿什麽去換銀子?不換銀子拿什麽去買香火?”
“要不去賭場,孫上官不是號稱賭場真武?”
“那是長久之計?萬一輸了,不是幾年沒香火?”
鄧春琳想起自己輸光身家,黯然點頭。
感歎著自己命苦,張離人向著武當飛去。
“不迴武當,便算離開武當,師傅,鄧春琳這般做不算違背誓言吧?”獨自留在天空的鄧春琳自言自語,目送張離人遠去。
半晌迴神,鄧春琳高聲喝道:“羅大眼,下一站,澤州。”長空飛縱,也不管師侄跟不跟的上,向澤州飛去。
地上的羅有文急忙追趕,口中喊道:“等等我啊!師叔。”
半點沒有與徐子東說話時的冷漠與暴躁。
人的性格原來也會因為麵對的人不同而有所區別,徐子東自嘲一笑,正要迴身去找杜從文,卻聽見遠遠傳來的馬蹄聲。
尋聲看去,一片塵土飛揚。
四千騎軍已到,三萬兵馬將至。
下一戰,虎牢
兵員的補充並不盡如人意,想想也算正常。
大戰之前蕭遠山征調的民夫占去通州青壯大半,十有八九都死在那一戰。滿城縞素之下,哪還有人能加入軍隊。
各軍都在愁人的情況下,騎軍卻補充將近兩千人,這是楊象升鼎力支持的結果,親自從嫡係鉤鐮軍分出五百人上馬,才將騎軍補足六千。
唐永武身故之後,新的主將並未任命,楊象升好似忘記騎軍無主一般,既沒有往上要求提拔誰,也沒有指派人負責騎軍。
但騎軍一切如常,並未動亂。各司其職之中若是偶有爭執,便會去找削為宣節校尉的徐子東決斷,隱隱間有唯徐子東馬首是瞻的意思。
有人就此向楊象升提過意見,楊象升卻是置若不聞。這些人才明白,大將軍的寶貝騎軍姓徐了。
徐子東偶爾抱怨,拿著正八品的錢,幹著從三品的事,老子是不是天生的勞累命,得不到清閑?
不過他也僅僅隻是抱怨,該管的事不會不管,該罵的人不會不罵。
正因如此,騎軍經常會看到一個八品小校尉單獨在前,幾個品秩更高的將軍跟在屁股後麵。偶爾還能看到八品小校跳著腳的罵人,五品官身的將軍唯唯諾諾,不敢還嘴。
不知道的還以為徐子東是哪家大人物的後代,才敢在這裝腔作勢。
今日會有四千冀州騎軍到達通州,這是補充的人馬。
還有三萬人正在路上,約莫三五日便能到達,等到這三萬人入城,大軍便會開拔,向著虎牢關挺進,這是薑浩言的意思。
私底下徐子東請教過周武陵,為什麽薑浩言不打禦金,反而要西進虎牢。
對天下局勢了然在胸的周武陵認為薑浩言想畢其功於一役,一戰挑落西梁。這種孤注一擲的豪賭周武陵不甚看好,想不明白薑浩言為何如此心急。
日頭正好,通州的白雪正在融化,徐子東領著杜從文幾人出城,去迎接即將到來的騎軍。
打馬出城,天上的爭鬥還在繼續。
二品境界的徐子東對於武道的理解比起往日要強不少,對於一氣長短的重要性十分清楚,早就不是幾年前在劍閣看謝不言大戰王千陽時的心態。
通州之戰已經結束三天,天上的四個人一直沒有停下,偶爾有人落迴地麵,也是舒小心被鄧春琳打落凡間。
三日下來,通州城外大大小小幾百個坑,都是舒小心的傑作。
徐子東眼前就有一個三丈來深,一丈來寬的大坑。
駐馬看坑,少年心中暗歎,若是自己砸這麽大一個坑,不說粉身碎骨,最起碼也是一命歸西。自己和陸地神仙的差距,就算沒有十萬八千裏,把八千裏去掉也還是有的。本想著等鄧春琳打完親自道謝,目下看來,大軍揮師之前怕是沒那機會。
目光移開大坑,前方有一人獨立在還未完全消散的雪中,這個人徐子東也認識,雖然沒打過招唿,卻也知道他的名頭。
大眼雷公羅有文,武當七俠排名第三。
左右無事,冀州的騎軍也還沒到,徐子東翻身下馬向著羅有文走去。
走到近前,徐子東一眼便看到羅有文深黑又紅腫的眼圈。即便是眼睛不黑不腫,羅有文的那一雙大眼就已經足夠吸引目光,如今更加惹人注目。
難怪叫大眼雷公,這雙眼睛當真夠大,徐子東覺得自己兩個眼睛合在一起也不會比羅有文一隻眼睛大。
一直盯著別人眼睛看不太禮貌,微微放低目光,徐子東抱拳道:“羅兄一直沒睡?”
羅有文疲憊的轉頭,勉強笑道:“徐兄弟,師傅和師叔還在上麵,有文不敢睡。”
徐子東抬頭看向天空,打趣道:“人說不吃不睡活神仙,羅兄莫不是想靠這個成就陸地神仙之位?”
疲累的羅有文哪有力氣開玩笑,即便是有,也不會和人說笑,大眼雷公,大眼雷公,誰見過脾氣火爆的雷公與人調笑的?
見羅有文不理自己,徐子東絲毫沒有覺得自討沒趣,熱臉往著冷屁股貼,嘿嘿道:“羅兄,小子還要在城中幾日,莫不如我派人來盯著,你去休息片刻,等到這邊打完,第一時間通知你?”
約莫是覺得自己不說話有失禮數,羅有文斜眼道:“心領了。”
好歹武當也算徐子東的救命恩人,眼見羅有文如此,心有不忍,勸道:“羅兄這般也不是事,天上打半個月,你也跟著看半個月?怕隻怕天上還沒打完,羅兄自己先撐不住。堂堂武當七俠看神仙打架累死在通州,這要是傳出去有損武當威名。”
雷公意味著脾氣火爆,羅有文眉頭一皺,低怒道:“武當有屁的威名。”看那架勢,徐子東若是再敢說話,少不得要比劃比劃。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用在羅有文這裏不管用,徐子東尷尬一笑,不再多言。心中拿羅有文與武當眾人做比較,隻覺這人與武當格格不入,半點不像個不爭的道士。
抬頭盯著天空,這一架到底要打到什麽時候?
大概是老天知道徐子東心中的困惑,善意的為他迴答這個問題。
東邊的天空上走來一個人,一步一步動作極慢,但那一步卻是大的有些誇張。好幾裏的路程,幾步便到。
打鬥的二人停下動作,望著突然出現的人警惕萬分。
掠陣的兩人急忙來到自家師弟身旁,同時看向一步一步走來的那人。
兩個道士,兩個和尚,一個麻衣中年人,三足鼎立。
地上的徐子東眉開眼笑,伸手一拍羅有文的肩膀,笑道:“羅兄可以去睡覺了。”
沒徐子東那般心大的羅有文並未放心,對於來人是敵是友不敢定論,不耐煩的打開徐子東的爪子,大眼凝重的看向那人。
天空之上,中年人沒有和任何人打招唿,隻是看著舒小心道:“走。”話語之中不帶任何情感,卻又有些讓人不敢違背的霸道夾雜其中。
不是商議,而是命令。
敢這般不把陸地神仙放在眼中的人,天下能有幾人?
好幾天沒有合眼的舒小心氣色不太好,原本白淨的臉上爬滿黑氣,同那灰塵密布,破敗不堪的白衣相得益彰,分明寫著一個慘字。
嘴角幹去的血跡,破爛白衣下刀槍不入的身上一道道劍痕,都在訴說著舒小心的不輕鬆。
反觀鄧春琳,除開開天門之前身上被舒小心踹上的幾個腳印和紅腫的黑眼圈,其他的倒是沒什麽。
賣相上看來,鄧春琳略微有些優勢。
淒慘的舒小心看著新來的那人,不甘心的問道:“憑什麽?”
那人卻是不理,直接無視和尚,轉而直麵張離人與鄧春琳,和氣道:“張掌教,鄧道長,此間事交給我如何?”
張離人本欲答應,鄧春琳卻不樂意,舒小心滅武當的心思極重,留下始終是個禍害,一心求著武當安穩的鄧春琳怎會願意答應。
保舒小心的人,就是鄧春琳的敵人,虛空邁開半步,神色凝重道:“誰先來?”
熟悉鄧春琳的都知道,這是鄧春琳打架的前奏,武當兩問鄧春琳問出第一問,那就沒有不拔劍的道理。看那做派,約莫是這人敢阻攔,就連這人一塊收拾。
地上的羅有文背脊發涼,暴躁如他也清楚來人的恐怖,心中為師叔捏一把冷汗。
身旁的徐子東勃然變色,想不明白鄧春琳為何要發問,他難道不知道來的是誰?他怎麽會問?他怎麽敢問?
因為謝不言的關係,來人對武當頗有好感,並未因為鄧春琳的宣戰而動怒,反而帶著商議的口氣道:“張掌教,有些事我本不想攪合,隻是有人不想舒小心死在東齊,離開東齊地界,打死打活我都不會管。張掌教可否賣個麵子,不在這裏打?”
一聽到來人並不是要保舒小心,隻是保舒小心不死在東齊,鄧春琳的神色稍微緩和,長劍緩緩放下,偏頭看向張離人。
張離人輕輕點頭,鄧春琳緩步向後,長劍收迴,卻是沒有問出第二問,因為今日他還沒勝。
武當收手,佛家卻是不願,被無視的舒小心雙目噴火,吼道:“要舒小心的命就來,東齊和南楚有什麽區別,有本事就現在殺我。”
明明是有道高僧,卻像個刀頭舔血的滾刀漢子一般,話中無禪,唯有仇殺。
麻衣中年人不動聲色的上前一步,一步跨過十數丈的距離。舒小心根本就沒反應過來,便被中年人突進到身前。
下一刻,一道人影向著南方激射而去,瞬間消失。
直到此刻,站在舒小心身旁三尺的中原和尚才發現師弟不見蹤跡,原本師弟站立的位置隻剩下那個與他算同僚的中年人。
以他陸地神仙的修為,竟然沒有看到來人什麽時候動的手,怎麽動的手。
心中升起一股無力的挫敗感,真正明白自己與他的距離猶如天地。
天空之上,隻留四人在場,挫敗的和尚黯然飛掠,幾個縱身,消失在東邊。
沒去管離去的中原,沒去管不見的舒小心,初登天門的鄧春琳握劍的手微微有些發抖,中原覺得挫敗,鄧春琳何嚐不是?
和他打的難解難分的舒小心敵不住一招,他鄧春琳難道敵得住?
站在鄧春琳身後的張離人看著那漸漸佝僂的背影,隻覺得自家師弟心中的傲氣正在崩碎,這是幾十年來從未見過的情形,即便是被謝不言打敗的時候,也沒見到鄧春琳這般絕望。
“還有誰?”
突兀的叫喊響徹雲霄,中年人一愣,隻覺莫名其妙。
直到看見鄧春琳迷茫的雙眼,中年人才明白其中原因,淡笑搖頭,自言自語道:“看來以後出手得留些力氣,給別人留點念想。”
絕望又沮喪的鄧春琳突然聽到這一聲喊,不知所措的看向張離人,鬧不明白師兄為何會學自己,注意力一分散,心中的無力與恐懼竟然減弱不少。
目的達到,張離人微笑看向師弟,並未因為自家師弟疑惑的目光而做出解釋。
後知後覺的鄧春琳這才明白師兄為何要喊,感激的看著師兄。
佝僂的身子迴複筆直,那股子傲氣躍然上臉,看到這樣的師弟,張離人滿意點頭,沒有傲氣的鄧春琳,還是武當兩問?
自覺多餘的中年人轉身打算離去,卻又在看到那把六尺長劍之後停下腳步,欲言不言,很是掙紮。
斟酌再三,中年人還是決定開口:“鄧道長,天上的劍握在你手上,他日若是天上的人不講規矩,你是同天上一道,還是同人間一道?”
舉起手中血脈相連的長劍,鄧春琳不解道:“有何不同?”
中年人迴憶片刻,鄭重道:“早前去天上走過一遭,李長生前輩留下的碑文邊有一把刀和一個劍鞘。刀在,劍不在,碑文上說李長生以刀劍隔開天地,定下人間不長生的規矩,想來就是你手中的長劍。我不知道這劍怎麽會出現在人間,但我知道天上的人一直不安分。我同李長生前輩一樣,不願見人間有長生,卻不知你是什麽想法?”
鄧春琳哂然一笑,沒有直接迴答,反而問道:“長生有什麽好?聽你說過幾次李長生,應該是個了不得的人物。他李長生名長生都不長生,我要那長生作甚?”
中年人也沒有迴答鄧春琳的問題,而是含笑點頭道:“多謝。”話音未落,人已不見。
五個陸地神仙,三人離去,留下的隻有武當兩人。
張離人遞過無量劍,問道:“迴去,還是繼續走江湖?”
接過原本的佩劍,鄧春琳想起前任掌教說過的話,心中有些難受,他不想離開武當。可這些話又不能和張離人講明,鄧春琳有些左右為難。
眼見鄧春琳不答,張離人疑問道:“不想迴去?”
想,怎麽不想?可迴得去麽?
鄧春琳心中苦澀,臉上卻是帶著笑意道:“還沒遇到屁股大能生養的婆娘,迴去指不定要被陳師兄臭罵,還是再走走看。”
大概是想到陳可求罵人的恐怖,張離人臉色一變,試探道:“外麵怎麽樣?要不我同你一起?”
鄧春琳一樂,苦澀減去幾分,真誠笑道:“武當總要有人坐鎮不是?”
武當掌教麵容一苦,淒涼道:“我有罪受了。”
“大師兄,你又不是打不過陳師兄,他敢多話,你打他啊!”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打了他誰來煉丹?不煉丹拿什麽去換銀子?不換銀子拿什麽去買香火?”
“要不去賭場,孫上官不是號稱賭場真武?”
“那是長久之計?萬一輸了,不是幾年沒香火?”
鄧春琳想起自己輸光身家,黯然點頭。
感歎著自己命苦,張離人向著武當飛去。
“不迴武當,便算離開武當,師傅,鄧春琳這般做不算違背誓言吧?”獨自留在天空的鄧春琳自言自語,目送張離人遠去。
半晌迴神,鄧春琳高聲喝道:“羅大眼,下一站,澤州。”長空飛縱,也不管師侄跟不跟的上,向澤州飛去。
地上的羅有文急忙追趕,口中喊道:“等等我啊!師叔。”
半點沒有與徐子東說話時的冷漠與暴躁。
人的性格原來也會因為麵對的人不同而有所區別,徐子東自嘲一笑,正要迴身去找杜從文,卻聽見遠遠傳來的馬蹄聲。
尋聲看去,一片塵土飛揚。
四千騎軍已到,三萬兵馬將至。
下一戰,虎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