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離人一邊看著比鬥,一邊望著上山的石階,武當掌教算得今日會有佛門弟子上山,卻沒有算出上山的具體時間。
佛門此來敵友難分,自古以來佛道兩家便有爭端,道家作為本土勢力卻被佛家壓了半頭。
武當雖不願與人爭鬥,奈何他人不作此想,當年龍虎式微之時,嵩山少林曾有高僧來武當論道,致使那代武當掌教吐血而亡,若不是陳師省異軍突起,一力扛下佛門高手,武當道統可能就斷了。
那次之後少林沒有善罷甘休,嵩山八大金剛,十三羅漢集體出動,聲勢浩蕩的奔向武當,目的何在,人所共知。
隻是少林人到了武當之時,陳師省和鍾不疑正在大戰,陳師省一劍劈落玉柱峰山體,鍾不疑也是洞穿大小寶珠峰,兩人最終不分勝負。
陳師省當著佛門來人的麵在那玉柱峰絕壁上寫下真武當興四個字,再加上鍾不疑從旁助陣,這才震懾住少林和尚,保住武當道統。
五百年後,真武當興依舊劍氣縱橫,而那嵩山少林早已是斷壁殘垣。
蔣瑞覆沒少林之時,武當,龍虎,唯我道門,青城劍派都是出了不少力氣。
如今佛門登山,難道當日之事將要再來一次?
張離人不怕,卻是不喜。能夠讓武當安穩的連香火錢都要自掏腰包的掌教,怎會喜歡爭端和虛名?
他張離人要是想出名,單憑當日一指斷江的本事便能在江湖出大風頭,有的是人來武當看神仙,送香火錢。
可他就是不願。
眼見那石階上沒有僧侶出現,張離人又把目光投向戰場。
河西裴家的武道偏於儒學,近於劍道。裴家老祖君子劍裴幾殊是江湖上公認的第一個劍仙,也是當時第二個登上十八樓的絕頂高手,與趙家老祖伯仲之間。
君子劍裴幾殊以儒學入劍,以劍道讀書,以至於劍中皆是浩然正氣,仁義禮三劍威震天下。
禮劍友四海,義劍交六合,仁劍平八方。
三劍遞出便是真武。
隻是裴鼎文天賦有限隻學會了禮劍和義劍,沒有學會那鬼神皆驚的仁劍,是以沒能登上人間絕頂的十八樓。
裴鼎文一劍在手,浩然正氣由劍而生,讓人有自慚形穢的錯覺,仿佛自己此生不知禮教為何物,待人接物都有不妥。
劍未動,招式已到,禮劍友四海,原來是攻心之劍。
一劍遞出,場中不少人已經流下悔恨的眼淚,原來裴鼎文這招是無差別攻擊。
可是這一招對於楚東流卻是沒有什麽影響,陸地神仙的心境,哪裏是一品能夠左右的。
巋然不動的楚東流緩緩拔出手中霸刀,刀鞘隨意丟在一旁。
霸刀出鞘,刀氣迸發,裴鼎文以劍攻心,那楚東流便以刀氣迴擊,刀氣唿嘯而至,持劍而立的裴鼎文一個踉蹌,口吐鮮血。
這就是一品和真武的差距,不曾短兵相接,便已有人負傷。
不等裴鼎文再出招,楚東流便已舉刀劈下。
在場的江湖人對於沒有資格搶那續命金丹已是大遺憾,如今看到江湖最有名的那麽幾人出手,那些許遺憾早已被十分滿足替代。
那可是楚東流啊,江東霸刀楚東流,天下四大宗師之一。
人生不過幾十載寒暑,能夠看到引領江湖風流的大高手已是萬幸,再能看到高手過招,此生還有何求?
做人最該知足常樂。
楚東流腳步未動,霸刀舉過頭頂,一道三十丈刀芒憑空顯現,隨著楚東流的動作重重劈下。
裴鼎文看著那恐怖的一刀,心中淒楚萬分,直接放棄了第二劍,這一刀如今的他根本接不住,義劍交六合也接不住,也許仁劍平八方可以,可惜裴鼎文天賦不夠,沒有悟到那一招。
一身浩然正氣的裴鼎文,突然之間沒了半分氣勢,麵色平靜,合上雙眼。
死在這裏也好,如今的裴家早已不是當年的裴家,迴去之後就能鬥得過陳友諒的虎狼爪牙?眼不見心不煩,就算對不起列祖列宗也沒有辦法了。
死了好,死了一了百了。
張離人看到了裴鼎文等死的那一幕,卻沒打算出手相救,圍觀人群也有那麽一小部分人為他擔心,卻也僅僅隻能擔心而已,這一場勝負已分。
輸了半招的謝燮沒有認輸,追雲逐日之後,還有兩招未出,怎麽可能就此認輸。
謝靈雲天下奇才,若非死在塞外,必然能破入真武。
隻是人死,劍不死,兩百年後,謝靈雲的劍招終於江湖再現。
謝燮手中朱雀突然化身千萬,一劍一劍又一劍,看得人眼花繚亂。
明明隻有一個謝燮,一把朱雀,偏給人千萬朱雀握在謝燮手中的錯覺。
這數不清的朱雀之中,自然隻有一把是真的,其餘的都是幻象,天下武功大多逃不過一個快字,謝燮這一手星光漫天,與那康正的快刀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以速度壓人。
早已不再輕視謝燮的薑城安,此刻才知自己終究是低估了這女娃,連他自己也找不出真正的朱雀在哪裏。
不過薑城安倒是不怕,找不出來,不找就是。
你要以速度取勝,那我便以力壓人,隻是這般做了控製不好便會傷了那女子,自家侄子這般看重的女子,若是傷了,來日做叔叔的都不好意思,偏好武當不爭的薑城安自不會如此,收起手中長劍笑道:“我認輸。”
謝燮有些不解,停下手中劍,疑惑的看著薑城安。
東齊一品微微一笑退場,沒有留下半點解釋。
奔向蘇信的廉童終究沒有七劍來的快。
左手雌刃上下格擋彈開六劍,右手雄刃離蘇信喉嚨還有半尺,卻被不離刺穿右手少海。鮮血順著肘部落下,右手再也抓不住彎月刃,跌落在地。
好在廉童急速後退,開口認輸,蘇信不得已停下七柄飛劍。
七柄三寸小劍懸在空中,直指廉童要害,不離劍身還有血珠滑落。
蘇信暗道一聲可惜,按他本意是想將廉童斬殺在這武當,來日好幫皇兄收拾李家。可惜廉童認輸,蘇信便不好再出手。今日在場的人太多,要是別人認輸了還咄咄逼人,那江湖人會怎麽看蜀中劍閣,又怎麽看西蜀皇室蘇家?
走江湖的人都要一個臉麵,要是被整個江湖的人罵他蘇信卑鄙無恥,就算蘇信不在意,劍閣也會在意,李婷茗更加在意,所以蘇信不得不停手。
四五個康正將獨孤一方圍在中間,手持算盤的獨孤一方雙目圓睜,眼珠不停轉動,不時原地轉身,想要找到康正所在。雖然看著有四五個康正,但實際上哪裏會有那麽多,多出來的都是康正快到極致的殘影。
獨孤一方撥動算珠,每撥動算珠一次便有一道勁氣飛向康正,隻是每一次都擊穿了康正的虛影,沒有碰到康正本尊。
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每一個單位對應一個武道品秩,獨孤一方能夠撥動億位,便是人間一品,若是有一天能夠撥動兆位的算珠,那他獨孤一方就能成為陸地神仙。
可惜他做不到,不然也不會和康正僵持不下。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快速移動的康正消耗略大於獨孤一方,時間越久,對康正越是不利。快刀本就講究速戰速決,今次這般已經實屬無奈,擅長偷襲的康正正麵對決一品,能有幾分勝算?
不敢繼續消耗下去的康正隻能孤注一擲,縮小了對獨孤一方的包圍,圈子越小,殘影也就越多,可是被獨孤一方勁氣擊中的概率卻也越大。
等到圈子縮小到直徑兩丈之時,康正突然發難,一前一後兩個康正俱是拿著蟬翼刀向著獨孤一方砍來。
精於數算的獨孤一方看著麵前的康正,輕輕的撥動億位的算珠,勁氣噴射而出,重重的擊打在康正的胸前,一口鮮血噴向空中,獨孤一方背後的殘影也隨之消散。
本以為獨孤一方會轉身向後,去攻擊身後的虛影,沒想到獨孤一方居然會看穿自己,他到底怎麽做到的?
今日之後,滿腹疑問的康正半年之內休想與人動手。
趙計元手中的折扇與姬玄典手中的囚龍棍多次交擊,不算年輕的趙計元在姬玄典麵前卻是年輕的不能再年輕的年輕人,隻因這姬玄典活的太久,久到大新覆沒都已過去了八十年。
趙計元不想姬玄典得到丹藥,但他更想留下姬玄典的命,若是姬玄典身死,那姬存秀就算得到丹藥也活不過今年。
同樣的,姬玄典何嚐不想把趙計元永遠的留在武當,就算得不到那丹藥,就算身死,也要留下趙計元的命。
如今的北周是趙計元之心路人皆知,誰都知道趙計元想要坐北周的龍椅,就是在等姬存秀身死。
朝堂之中早已分化多派,出身趙家的文武自然對趙家忠心耿耿,另一部分人保持中立,隔岸觀火,誰打贏了就聽誰的。還有一些保皇黨,人數雖然不多,卻都是實權人物。若不是這些忠於姬家的人,和那些不想看趙家做大的人在,趙計元早就動手了。
不過,武當之後,等到他趙計元迴到北周,三年之內必會動手,不管姬存秀和姬玄典是否在世,他趙計元都不會再等了,因為那忠於姬家的北周神策將軍也活不過三年了,隻要他一死,姬家就再也沒有抗衡趙家的實力了。
老而不死是為賊也。
心有不臣是為賊也。
兩個都想將對方至於死地的人,一招一式都是奔著要害而去,精鋼扇數次接近姬玄典的喉嚨都是差之毫厘。而那囚龍棍也是棍棍向著趙計元的頭部打去,卻都被這死胖子靈巧的避開。
隻是趙計元想要殺死姬玄典卻不願自己受傷,姬玄典卻是願意以命搏命,三五十招下來,趙計元漸漸被那不要命的打法逼入下風。
若是以傷換傷,沒準趙計元一咬牙一跺腳也就換了,偏他娘的姬玄典是以命換命,趙計元怎麽肯?
這個老不死的瘋子。
趙計元知道自己殺不掉姬玄典,反正楚東流在,姬玄典肯定得不到那丹藥,索性一招虛晃,跳出戰場,開口認輸。等到武當事了,再拉上獨孤家和李家的人劫殺這老賊。
姬玄典沒想到趙計元會認輸,本還想繼續攻擊,隻是眾目睽睽之下,他不得不作罷,先不說自己能不能殺趙計元,就算能殺,已經認輸的趙計元完全可以不講江湖規矩圍攻他,那也是姬玄典活該,雖然心有不甘,卻也無可奈何。
轉過頭看著法天象地的齊玄遠心中又是苦澀,也許這丹藥與他姬家注定無緣。
佛門此來敵友難分,自古以來佛道兩家便有爭端,道家作為本土勢力卻被佛家壓了半頭。
武當雖不願與人爭鬥,奈何他人不作此想,當年龍虎式微之時,嵩山少林曾有高僧來武當論道,致使那代武當掌教吐血而亡,若不是陳師省異軍突起,一力扛下佛門高手,武當道統可能就斷了。
那次之後少林沒有善罷甘休,嵩山八大金剛,十三羅漢集體出動,聲勢浩蕩的奔向武當,目的何在,人所共知。
隻是少林人到了武當之時,陳師省和鍾不疑正在大戰,陳師省一劍劈落玉柱峰山體,鍾不疑也是洞穿大小寶珠峰,兩人最終不分勝負。
陳師省當著佛門來人的麵在那玉柱峰絕壁上寫下真武當興四個字,再加上鍾不疑從旁助陣,這才震懾住少林和尚,保住武當道統。
五百年後,真武當興依舊劍氣縱橫,而那嵩山少林早已是斷壁殘垣。
蔣瑞覆沒少林之時,武當,龍虎,唯我道門,青城劍派都是出了不少力氣。
如今佛門登山,難道當日之事將要再來一次?
張離人不怕,卻是不喜。能夠讓武當安穩的連香火錢都要自掏腰包的掌教,怎會喜歡爭端和虛名?
他張離人要是想出名,單憑當日一指斷江的本事便能在江湖出大風頭,有的是人來武當看神仙,送香火錢。
可他就是不願。
眼見那石階上沒有僧侶出現,張離人又把目光投向戰場。
河西裴家的武道偏於儒學,近於劍道。裴家老祖君子劍裴幾殊是江湖上公認的第一個劍仙,也是當時第二個登上十八樓的絕頂高手,與趙家老祖伯仲之間。
君子劍裴幾殊以儒學入劍,以劍道讀書,以至於劍中皆是浩然正氣,仁義禮三劍威震天下。
禮劍友四海,義劍交六合,仁劍平八方。
三劍遞出便是真武。
隻是裴鼎文天賦有限隻學會了禮劍和義劍,沒有學會那鬼神皆驚的仁劍,是以沒能登上人間絕頂的十八樓。
裴鼎文一劍在手,浩然正氣由劍而生,讓人有自慚形穢的錯覺,仿佛自己此生不知禮教為何物,待人接物都有不妥。
劍未動,招式已到,禮劍友四海,原來是攻心之劍。
一劍遞出,場中不少人已經流下悔恨的眼淚,原來裴鼎文這招是無差別攻擊。
可是這一招對於楚東流卻是沒有什麽影響,陸地神仙的心境,哪裏是一品能夠左右的。
巋然不動的楚東流緩緩拔出手中霸刀,刀鞘隨意丟在一旁。
霸刀出鞘,刀氣迸發,裴鼎文以劍攻心,那楚東流便以刀氣迴擊,刀氣唿嘯而至,持劍而立的裴鼎文一個踉蹌,口吐鮮血。
這就是一品和真武的差距,不曾短兵相接,便已有人負傷。
不等裴鼎文再出招,楚東流便已舉刀劈下。
在場的江湖人對於沒有資格搶那續命金丹已是大遺憾,如今看到江湖最有名的那麽幾人出手,那些許遺憾早已被十分滿足替代。
那可是楚東流啊,江東霸刀楚東流,天下四大宗師之一。
人生不過幾十載寒暑,能夠看到引領江湖風流的大高手已是萬幸,再能看到高手過招,此生還有何求?
做人最該知足常樂。
楚東流腳步未動,霸刀舉過頭頂,一道三十丈刀芒憑空顯現,隨著楚東流的動作重重劈下。
裴鼎文看著那恐怖的一刀,心中淒楚萬分,直接放棄了第二劍,這一刀如今的他根本接不住,義劍交六合也接不住,也許仁劍平八方可以,可惜裴鼎文天賦不夠,沒有悟到那一招。
一身浩然正氣的裴鼎文,突然之間沒了半分氣勢,麵色平靜,合上雙眼。
死在這裏也好,如今的裴家早已不是當年的裴家,迴去之後就能鬥得過陳友諒的虎狼爪牙?眼不見心不煩,就算對不起列祖列宗也沒有辦法了。
死了好,死了一了百了。
張離人看到了裴鼎文等死的那一幕,卻沒打算出手相救,圍觀人群也有那麽一小部分人為他擔心,卻也僅僅隻能擔心而已,這一場勝負已分。
輸了半招的謝燮沒有認輸,追雲逐日之後,還有兩招未出,怎麽可能就此認輸。
謝靈雲天下奇才,若非死在塞外,必然能破入真武。
隻是人死,劍不死,兩百年後,謝靈雲的劍招終於江湖再現。
謝燮手中朱雀突然化身千萬,一劍一劍又一劍,看得人眼花繚亂。
明明隻有一個謝燮,一把朱雀,偏給人千萬朱雀握在謝燮手中的錯覺。
這數不清的朱雀之中,自然隻有一把是真的,其餘的都是幻象,天下武功大多逃不過一個快字,謝燮這一手星光漫天,與那康正的快刀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以速度壓人。
早已不再輕視謝燮的薑城安,此刻才知自己終究是低估了這女娃,連他自己也找不出真正的朱雀在哪裏。
不過薑城安倒是不怕,找不出來,不找就是。
你要以速度取勝,那我便以力壓人,隻是這般做了控製不好便會傷了那女子,自家侄子這般看重的女子,若是傷了,來日做叔叔的都不好意思,偏好武當不爭的薑城安自不會如此,收起手中長劍笑道:“我認輸。”
謝燮有些不解,停下手中劍,疑惑的看著薑城安。
東齊一品微微一笑退場,沒有留下半點解釋。
奔向蘇信的廉童終究沒有七劍來的快。
左手雌刃上下格擋彈開六劍,右手雄刃離蘇信喉嚨還有半尺,卻被不離刺穿右手少海。鮮血順著肘部落下,右手再也抓不住彎月刃,跌落在地。
好在廉童急速後退,開口認輸,蘇信不得已停下七柄飛劍。
七柄三寸小劍懸在空中,直指廉童要害,不離劍身還有血珠滑落。
蘇信暗道一聲可惜,按他本意是想將廉童斬殺在這武當,來日好幫皇兄收拾李家。可惜廉童認輸,蘇信便不好再出手。今日在場的人太多,要是別人認輸了還咄咄逼人,那江湖人會怎麽看蜀中劍閣,又怎麽看西蜀皇室蘇家?
走江湖的人都要一個臉麵,要是被整個江湖的人罵他蘇信卑鄙無恥,就算蘇信不在意,劍閣也會在意,李婷茗更加在意,所以蘇信不得不停手。
四五個康正將獨孤一方圍在中間,手持算盤的獨孤一方雙目圓睜,眼珠不停轉動,不時原地轉身,想要找到康正所在。雖然看著有四五個康正,但實際上哪裏會有那麽多,多出來的都是康正快到極致的殘影。
獨孤一方撥動算珠,每撥動算珠一次便有一道勁氣飛向康正,隻是每一次都擊穿了康正的虛影,沒有碰到康正本尊。
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每一個單位對應一個武道品秩,獨孤一方能夠撥動億位,便是人間一品,若是有一天能夠撥動兆位的算珠,那他獨孤一方就能成為陸地神仙。
可惜他做不到,不然也不會和康正僵持不下。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快速移動的康正消耗略大於獨孤一方,時間越久,對康正越是不利。快刀本就講究速戰速決,今次這般已經實屬無奈,擅長偷襲的康正正麵對決一品,能有幾分勝算?
不敢繼續消耗下去的康正隻能孤注一擲,縮小了對獨孤一方的包圍,圈子越小,殘影也就越多,可是被獨孤一方勁氣擊中的概率卻也越大。
等到圈子縮小到直徑兩丈之時,康正突然發難,一前一後兩個康正俱是拿著蟬翼刀向著獨孤一方砍來。
精於數算的獨孤一方看著麵前的康正,輕輕的撥動億位的算珠,勁氣噴射而出,重重的擊打在康正的胸前,一口鮮血噴向空中,獨孤一方背後的殘影也隨之消散。
本以為獨孤一方會轉身向後,去攻擊身後的虛影,沒想到獨孤一方居然會看穿自己,他到底怎麽做到的?
今日之後,滿腹疑問的康正半年之內休想與人動手。
趙計元手中的折扇與姬玄典手中的囚龍棍多次交擊,不算年輕的趙計元在姬玄典麵前卻是年輕的不能再年輕的年輕人,隻因這姬玄典活的太久,久到大新覆沒都已過去了八十年。
趙計元不想姬玄典得到丹藥,但他更想留下姬玄典的命,若是姬玄典身死,那姬存秀就算得到丹藥也活不過今年。
同樣的,姬玄典何嚐不想把趙計元永遠的留在武當,就算得不到那丹藥,就算身死,也要留下趙計元的命。
如今的北周是趙計元之心路人皆知,誰都知道趙計元想要坐北周的龍椅,就是在等姬存秀身死。
朝堂之中早已分化多派,出身趙家的文武自然對趙家忠心耿耿,另一部分人保持中立,隔岸觀火,誰打贏了就聽誰的。還有一些保皇黨,人數雖然不多,卻都是實權人物。若不是這些忠於姬家的人,和那些不想看趙家做大的人在,趙計元早就動手了。
不過,武當之後,等到他趙計元迴到北周,三年之內必會動手,不管姬存秀和姬玄典是否在世,他趙計元都不會再等了,因為那忠於姬家的北周神策將軍也活不過三年了,隻要他一死,姬家就再也沒有抗衡趙家的實力了。
老而不死是為賊也。
心有不臣是為賊也。
兩個都想將對方至於死地的人,一招一式都是奔著要害而去,精鋼扇數次接近姬玄典的喉嚨都是差之毫厘。而那囚龍棍也是棍棍向著趙計元的頭部打去,卻都被這死胖子靈巧的避開。
隻是趙計元想要殺死姬玄典卻不願自己受傷,姬玄典卻是願意以命搏命,三五十招下來,趙計元漸漸被那不要命的打法逼入下風。
若是以傷換傷,沒準趙計元一咬牙一跺腳也就換了,偏他娘的姬玄典是以命換命,趙計元怎麽肯?
這個老不死的瘋子。
趙計元知道自己殺不掉姬玄典,反正楚東流在,姬玄典肯定得不到那丹藥,索性一招虛晃,跳出戰場,開口認輸。等到武當事了,再拉上獨孤家和李家的人劫殺這老賊。
姬玄典沒想到趙計元會認輸,本還想繼續攻擊,隻是眾目睽睽之下,他不得不作罷,先不說自己能不能殺趙計元,就算能殺,已經認輸的趙計元完全可以不講江湖規矩圍攻他,那也是姬玄典活該,雖然心有不甘,卻也無可奈何。
轉過頭看著法天象地的齊玄遠心中又是苦澀,也許這丹藥與他姬家注定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