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天空剛露出一絲魚肚白時候,石敢就在阿姆的催促聲中下起了床。
天氣很冷,棉衣很新,穿在身上暖暖的,一點都不怕突如其來的風雪。
推開狹窄的木窗,雪花就伴隨著冷風吹拂到石敢的臉上。
窗外的景色一片素裹,起伏的山巒一片銀裝,他愣愣的伸出手去,接住了一朵雪花,看清後,驚喜的叫道:“原來雪真有六個花瓣。”
能看到一次降雪,可不是件的容易的事。
聽寨裏的老人講,上一次下雪還是幾十年前,那時候,從遠處靈山吹下來的、富有靈力的風,既帶來了降雪,又讓整片大地都欣欣向榮。
那一年水草肥美,種子隨便灑在地裏,都能迎來豐厚的收成。
那一年山下的領民像是過節似的,整日慶祝和喧囂不斷,據說,在雪天降生的嬰孩,都有很大幾率獲得修行天賦。
阿姆又在催促,石敢興奮的答應一聲,離開了自己溫暖的小窩。
距離學堂開課還有一個時辰,趁著這段空閑,石敢要幫阿姆做一些家務。
樓下的羊在咩咩的叫喚,石敢抱著剁好的幹草走如風雪中。
第一腳接觸到厚厚的積雪,他新奇極了,吱嘎有聲,一腳踩下去就像踩進了棉花裏,留下一個深深的腳印,一步一步,一直蔓延到羊圈。
吃吧,吃吧……
石敢擦了擦汗,吸了吸鼻子,聞到了魚湯的鮮香。
這時候,阿爹也起身了,正坐在二樓的門檻處,學山下的領民點燃了旱煙。
蘇子曰: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
所以,原本不怎麽重視的朝食,就逐漸變成了一天的啟始,變成一件很重要事。
最好的食物就出現在太陽還沒升起的時候,一家人聚在一起,完成了早課(祈禱),圍坐在餐桌前,檢討昨天的過失,商量今天的需要完成活計。
隻是那些懶人就要受苦了,如今誰還敢睡到日出,都是要被人笑話和議論的。
“石頭,開飯了!”阿姆叫道。
石敢連忙答應著,進了廚房,端起一大盆雪白的魚湯,走上了吱吱嘎嘎的樓梯。
“阿爸,長老們講,吃煙是陋習。”
“聖言裏麵說了?”
“那倒沒有。”
阿爸翻著白眼,不理會石敢。
石敢心裏歎了口氣,端著魚湯進了屋,阿姆跟在身後,擺上了幾碟小菜,還有一些稀粥和麵食,最後猶豫了一下,從木頭櫃子裏翻出了一瓶酒,擺上。
要說山下什麽都好,就是有一些“陋習”,讓石敢很看不慣。
比如不是特殊情況,女人就不能上桌,隻能在灶台那邊吃。
比如男主人迴到家,輕易不敢勞動,家裏麵的活計都是女人的,你要幫忙,就要被人笑話和看不起。
所謂男主外,女主內,涇渭分明,不管是大家還是小家,都要守規矩。
一桌飯菜,男性長輩不動筷子,你就是餓死也不能稍動一下,要不然就是……
“愣著幹什麽?吃飯!”
“噢,哦……”
石敢正準備隨著阿爸坐下,阿姆在一旁連忙說道:“當家,還沒上香呢。”
“……臭規矩真多!”阿爸不耐煩的丟下筷子站了起來。
石敢暗自腹誹,規矩礙著你了、就是臭的,規矩讓你舒服了、就是天香的。
難怪長老們都說,人心不古,必須用聖言上道理嚴加管束和督促才行。
一家三口點燃三炷香,跪在三個蒲團上,對著神龕裏的蘇子牌位,一人磕了三個頭。
然後一人分上一柱香,貼在額頭,開始默默誦念。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地球人看了會覺得無比違和的一幕,就這麽堂而皇之的上演了。
拿來主義的精髓算是被蘇成學到了,關鍵是,這裏沒有人能識破。
古今中外,隻要修士們沒有的,隻要這個世界還不存在的,都被拿了過來。
多少名言警句,多少寓言故事,多少富有哲理的思想火花,都被掐頭去尾,改頭換麵的寫進了一部《聖言》內。
第三部分,已經開始編著了。
朝食以畢,石敢背起書包,對灶台裏的阿姆招唿一聲,出了家門。
走在滿是積雪的石子路上,石敢看到家家戶戶都忙乎開來了。
牲口的嘶鳴,學童的嬉笑,套車的套車,出門的出門,整個山寨就在第一縷陽光灑在大地上的時候,活了。
除了風雪,這個早晨和無數個習慣了的早晨一樣,石敢躲過頑童們丟過來的雪球,示威般的對這些玩瘋了的家夥揮舞了一下拳頭,一扭頭,就看到了一個很奇怪的人。
這人站在一棵老槐樹下,像是很稀奇似的,撫摸著樹幹上的那些開裂的紋理,來來往往的人,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不管是飛鳥還是走獸,都對他視而不見。
石敢有些好奇,就走到他的麵前,道:“你是新來的領民嗎?”
男子聞言轉身,新奇的看著石敢,微笑道:“你……在跟我說話?”
“當然了,這裏就你一個人。”石敢迴答。
他覺得這個人有些奇怪,明明站在麵前,卻好像,好像……好像天上雲,水中的月,夜空的星辰。
冥冥之中,又有一股很奇怪的感覺,就像麵對,麵對一個很親近的人……
“噢,我不是領民,我是寨民。”男子這樣說道。
“寨民?”石敢想了想,片刻後恍然大悟的說道:“原來你是遠來的族人,來取經的?”
取經?
男子的臉色一陣怪異,支吾著點頭,“對,取經,就是《聖言》。”
“可我怎麽沒有見過你?”石敢歪著頭用力的迴想,“你叫什麽名字?”
男子含笑,伸手接住一片雪花……
石敢更奇怪了,兩個月前,蘇族閃靈部的一支被拆分到遠方的侗主,帶著一百多族人來到山寨,烏古用盛大的儀式迎接了他們,當時石敢還作為學堂的代表,為遠來的族人講解聖言。
記得當時沒有這個人……
“石頭,石頭,你一個人呆在樹下幹什麽?快,今天有堂考。”
“噢,來了!”石敢答應著,準備跟男子說句道別的話,誰知道一扭頭的功夫,那名男子就不見了。
石敢揉了揉眼睛,疑惑了左右尋找。
“人呢?”他這麽輕聲嘀咕。
天氣很冷,棉衣很新,穿在身上暖暖的,一點都不怕突如其來的風雪。
推開狹窄的木窗,雪花就伴隨著冷風吹拂到石敢的臉上。
窗外的景色一片素裹,起伏的山巒一片銀裝,他愣愣的伸出手去,接住了一朵雪花,看清後,驚喜的叫道:“原來雪真有六個花瓣。”
能看到一次降雪,可不是件的容易的事。
聽寨裏的老人講,上一次下雪還是幾十年前,那時候,從遠處靈山吹下來的、富有靈力的風,既帶來了降雪,又讓整片大地都欣欣向榮。
那一年水草肥美,種子隨便灑在地裏,都能迎來豐厚的收成。
那一年山下的領民像是過節似的,整日慶祝和喧囂不斷,據說,在雪天降生的嬰孩,都有很大幾率獲得修行天賦。
阿姆又在催促,石敢興奮的答應一聲,離開了自己溫暖的小窩。
距離學堂開課還有一個時辰,趁著這段空閑,石敢要幫阿姆做一些家務。
樓下的羊在咩咩的叫喚,石敢抱著剁好的幹草走如風雪中。
第一腳接觸到厚厚的積雪,他新奇極了,吱嘎有聲,一腳踩下去就像踩進了棉花裏,留下一個深深的腳印,一步一步,一直蔓延到羊圈。
吃吧,吃吧……
石敢擦了擦汗,吸了吸鼻子,聞到了魚湯的鮮香。
這時候,阿爹也起身了,正坐在二樓的門檻處,學山下的領民點燃了旱煙。
蘇子曰: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
所以,原本不怎麽重視的朝食,就逐漸變成了一天的啟始,變成一件很重要事。
最好的食物就出現在太陽還沒升起的時候,一家人聚在一起,完成了早課(祈禱),圍坐在餐桌前,檢討昨天的過失,商量今天的需要完成活計。
隻是那些懶人就要受苦了,如今誰還敢睡到日出,都是要被人笑話和議論的。
“石頭,開飯了!”阿姆叫道。
石敢連忙答應著,進了廚房,端起一大盆雪白的魚湯,走上了吱吱嘎嘎的樓梯。
“阿爸,長老們講,吃煙是陋習。”
“聖言裏麵說了?”
“那倒沒有。”
阿爸翻著白眼,不理會石敢。
石敢心裏歎了口氣,端著魚湯進了屋,阿姆跟在身後,擺上了幾碟小菜,還有一些稀粥和麵食,最後猶豫了一下,從木頭櫃子裏翻出了一瓶酒,擺上。
要說山下什麽都好,就是有一些“陋習”,讓石敢很看不慣。
比如不是特殊情況,女人就不能上桌,隻能在灶台那邊吃。
比如男主人迴到家,輕易不敢勞動,家裏麵的活計都是女人的,你要幫忙,就要被人笑話和看不起。
所謂男主外,女主內,涇渭分明,不管是大家還是小家,都要守規矩。
一桌飯菜,男性長輩不動筷子,你就是餓死也不能稍動一下,要不然就是……
“愣著幹什麽?吃飯!”
“噢,哦……”
石敢正準備隨著阿爸坐下,阿姆在一旁連忙說道:“當家,還沒上香呢。”
“……臭規矩真多!”阿爸不耐煩的丟下筷子站了起來。
石敢暗自腹誹,規矩礙著你了、就是臭的,規矩讓你舒服了、就是天香的。
難怪長老們都說,人心不古,必須用聖言上道理嚴加管束和督促才行。
一家三口點燃三炷香,跪在三個蒲團上,對著神龕裏的蘇子牌位,一人磕了三個頭。
然後一人分上一柱香,貼在額頭,開始默默誦念。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地球人看了會覺得無比違和的一幕,就這麽堂而皇之的上演了。
拿來主義的精髓算是被蘇成學到了,關鍵是,這裏沒有人能識破。
古今中外,隻要修士們沒有的,隻要這個世界還不存在的,都被拿了過來。
多少名言警句,多少寓言故事,多少富有哲理的思想火花,都被掐頭去尾,改頭換麵的寫進了一部《聖言》內。
第三部分,已經開始編著了。
朝食以畢,石敢背起書包,對灶台裏的阿姆招唿一聲,出了家門。
走在滿是積雪的石子路上,石敢看到家家戶戶都忙乎開來了。
牲口的嘶鳴,學童的嬉笑,套車的套車,出門的出門,整個山寨就在第一縷陽光灑在大地上的時候,活了。
除了風雪,這個早晨和無數個習慣了的早晨一樣,石敢躲過頑童們丟過來的雪球,示威般的對這些玩瘋了的家夥揮舞了一下拳頭,一扭頭,就看到了一個很奇怪的人。
這人站在一棵老槐樹下,像是很稀奇似的,撫摸著樹幹上的那些開裂的紋理,來來往往的人,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不管是飛鳥還是走獸,都對他視而不見。
石敢有些好奇,就走到他的麵前,道:“你是新來的領民嗎?”
男子聞言轉身,新奇的看著石敢,微笑道:“你……在跟我說話?”
“當然了,這裏就你一個人。”石敢迴答。
他覺得這個人有些奇怪,明明站在麵前,卻好像,好像……好像天上雲,水中的月,夜空的星辰。
冥冥之中,又有一股很奇怪的感覺,就像麵對,麵對一個很親近的人……
“噢,我不是領民,我是寨民。”男子這樣說道。
“寨民?”石敢想了想,片刻後恍然大悟的說道:“原來你是遠來的族人,來取經的?”
取經?
男子的臉色一陣怪異,支吾著點頭,“對,取經,就是《聖言》。”
“可我怎麽沒有見過你?”石敢歪著頭用力的迴想,“你叫什麽名字?”
男子含笑,伸手接住一片雪花……
石敢更奇怪了,兩個月前,蘇族閃靈部的一支被拆分到遠方的侗主,帶著一百多族人來到山寨,烏古用盛大的儀式迎接了他們,當時石敢還作為學堂的代表,為遠來的族人講解聖言。
記得當時沒有這個人……
“石頭,石頭,你一個人呆在樹下幹什麽?快,今天有堂考。”
“噢,來了!”石敢答應著,準備跟男子說句道別的話,誰知道一扭頭的功夫,那名男子就不見了。
石敢揉了揉眼睛,疑惑了左右尋找。
“人呢?”他這麽輕聲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