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整整燒了一夜,滿院子都是斷垣殘壁,一股子煙味刺鼻,燒毀的最嚴重的院子就是映雪院和蘅水院。
消息是第二日傳入宮的,德貴妃正在用早膳,聽聞後,手裏的羹匙沒拿住,啪嗒一聲掉迴碗中。
“你說什麽,昨夜國公府起火了?”
玉蓮點點頭,“昨夜宮門口關了,剛才侍衛來稟報,昨夜國公府無故起了一場大火,國公府燒壞了不少。”
“那魏懷瑾和詠陽郡主,魏姎幾個人怎麽樣?”德貴妃追問。
“暫時還不知。”
德貴妃眼皮跳的厲害,“昨兒魏姎才迴去,半夜就著火了,說是巧合本宮可不信,再說那幫人是酒囊飯袋嗎,怎麽會任由火燒了起來!”
這把火燒的太不是時候了,是燒給誰瞧的?
當然是駐紮在京都城的那支鐵騎看的!
德貴妃沒了心思用膳,擺擺手,讓人將飯菜盡快撤下,緊繃著臉,不一會顧夫人求見。
“快宣進來!”
很快顧夫人進來,先是給德貴妃請安,德貴妃忙扶著顧夫人站起身,“母親不必多禮,外麵究竟是什麽情況?”
“是你父親讓我來找娘娘的,昨兒國公府無端起了一場大火,這火勢不小,剛才來時還濃煙滾滾,怕是要壞事。”顧夫人一臉擔憂,魏家沒多少地位,隻是如鯁在喉,咽不下又不能吐出來,隻能硬生生的挺著。
“事到這個地步,就看皇上什麽意思了。”
德貴妃心裏憋著口氣,不必猜肯定是魏姎幹的好事!
不一會,有宮女來稟說是朝堂不少大臣紛紛上奏,追查這件事的來源,國公府無端端的怎麽會著了火,簡直匪夷所思。
國公府的下人隻有寥寥無幾,剩下的全部都是顧家派過去的,這筆賬遲早要算在顧家頭上。
德貴妃猛然一拍桌子,“本宮小瞧了魏姎這丫頭,當真是心狠手辣,竟然來了這麽一招釜底抽薪!”
“娘娘的意思是這件事和朝華公主有關?”顧夫人詫異,她一直沒見過魏姎,隻是聽聞是個難纏的主兒。
“除了她還能有誰,國公府這一年都沒見過發生什麽幺蛾子,偏她一迴來,杖斃了李嬤嬤和幾個丫鬟,手段何其殘忍!”德貴妃深沉墨色的眸光緊眯著,“魏家兄妹都是個隱患,必須要鏟除。”
“可眼下魏懷瑾那邊都沒消息,皇上不輕易對魏家下手。”
顧夫人雖是女流之輩,但也會聽丈夫提及一二,魏懷瑾的態度不明,南梁帝投鼠忌器,明麵上不敢有什麽太大的動作。
這個時候讓南梁帝除掉魏家,是沒可能的。
除非解決了內憂外患,南梁帝手握兵權,興許可以一戰。
母女兩靜坐了大半天,終於等來了結果,顧尚書被連貶五等,成了從七品。
德貴妃眼前一陣發暈,“怎麽罰的這樣厲害?”
顧夫人亦是臉色鐵青,立馬安撫德貴妃,“貴妃娘娘不要動怒,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早晚有一日你父親會官複原職的,隻要娘娘沉住氣,千萬別亂了分寸,保重好身子,守住小皇子,顧家就屹立不倒。”
緩了緩,德貴妃緊咬著牙,“母親說的極是,本宮不能有事。”
接踵而來的還有更壞的消息,昨夜大火燃燒,魏懷瑾身受重傷,至今昏迷不醒,整個太醫院的人都去了國公府。
另外南梁帝還特意賜了一座新的宅院給魏家安置,動作頻頻,分明就是妥協了。
那倒黴的就是顧家。
顧尚書親自去了一趟新的國公府賠罪,眉宇深沉,有些發愁,廊下站著一名少女,衣著有些狼狽,發鬢也是亂糟糟的,可就這麽站在那裏一動不動,卻給人一種高攀不上的氣魄。
一雙漆黑烏亮的瞳孔隨意淡然,眺望不遠處的天際,仿佛這一切都和她沒有關係。
“朝華公主。”顧知彥靜靜的打量這個少女,若是他女兒德貴妃有魏姎一半的聰慧,將來必定前途無量,顧家亦是可以扶搖直上。
魏姎眼眸一挑,淡淡的瞥向了顧知彥,“顧尚書何意?”
顧知彥有些不自然的清了清嗓子,“公主,下官已經不是尚書了,昨夜之事是下官失職……”
“這麽說顧大人是來向我請罪來了?”
順杆爬說的就是魏姎,一點也不客氣,接了顧知彥的話,顧知彥微弓身,“下官有罪。”
“有罪可不是動動嘴皮就可以解決的,若不是顧大人失職,我們一家三口險些被燒死,如今我父親重傷在榻,顧大人卻好好的站在這裏,身為人女,可沒那麽大度輕易饒過顧大人。”
顧知彥嘴角一抽,眼前的少女看上去不過才十幾歲,卻渾身是刺,可又不得不說,魏姎很有魄力,行為果敢,可以劍走偏鋒,置之死地而後生,有勇有謀。
這一刻顧知彥並沒有把對方當成一個半大的孩子,而是一個對手。
“公主……”
“顧大人,昨兒夜裏的一群酒囊飯袋也還沒處置,你可想好了怎麽處置?”
顧知彥聽著這話有些不舒服,說的好像是指著他鼻尖辱罵他。
“是下官管教不束,本該是保護國公府上下,卻不想這般無用,公主打算如何處罰?”
魏姎仰著頭看了眼晴朗無雲的天氣,語氣極淡,“顧大人的人自然由顧大人自己處置。”
這些人犯了大錯,本就留不住,可魏姎偏不自己提出來,讓顧知彥主動去責罰。
少女的心思令人琢磨不透。
顧知彥一愣,隨即點頭,“每人杖打五十軍棍,公主可滿意?”
魏姎轉過身對著顧知彥微微笑,“顧大人英明。”
五十軍棍打下來,基本打殘了一半,還有幾個當場就去了,顧知彥心都在哆嗦,這些人可都是顧知彥親手調教的。
那些丫鬟婆子一個都沒逃過,挨了打不說還要被發賣,連個求情的人都沒有。
碧紅悄悄抬頭看了眼魏姎,“姑娘,咱們下一步該怎麽辦?”
“顧家隻是暫時沒了權,隻要德貴妃在一日,早晚有一日會東山再起,德貴妃,留不得。”
至於小皇子,年紀尚小,三年五載也成不了什麽氣候,可以暫時忽略不計。
“立即派人快馬加鞭去了一趟邊城找大哥,替我送一封書信。”魏姎說。
“是!”
接下來的日子很安寧,每日陪著魏懷瑾治腿傷,耳根子也清淨不少,再沒有亂七八糟的人在眼前晃悠了。
詠陽郡主至今還心有餘悸,“小七,若是皇上不妥協,那又該如何是好。”
“皇上這麽在乎江山社稷,不敢不妥協,在皇上眼皮子底下出事,大哥隻能找皇上算賬。”魏姎伸手拉住了詠陽郡主,“若不是魏家在京都城,大哥早已經自立為王,皇上不敢賭。”
至今想想,魏姎的手心裏也全都是細密的汗,她在賭。
詠陽郡主震驚的看著魏姎,“你說什麽?”
魏姎跪在詠陽郡主腳下,仰著頭,“大哥已經有了心思,隻是還欠缺一個理由,如今皇上陷入絕境,前後夾攻,咱們若是有什麽三長兩短,不必大哥親自動手,隻需要放任,必定動搖皇位。”
於是魏姎又把這一年在北縉的事說了,詠陽郡主愣了半響,魏姎安慰詠陽郡主,“母親放心,皇上暫時還不知道這件事,女兒做的隱晦。”
詠陽郡主怎麽能想到一雙兒女膽子這樣大,伸手扶著魏姎站起身,“若不是你大哥在外惦記著家裏,哪還有咱們的容身之處,但願你大哥不要背負千古罪名。”
“母親放心,大哥那般聰慧怎麽會背負千古罪名呢。”
對魏白瀟,魏姎一直都是信誓旦旦,壓根就沒有擔心過,況且魏白瀟也不是一個人,私底下和蕭湛走的也很近,兩隻狐狸在一塊,不算計旁人就不錯了。
接下來一個多月,魏姎靜下心來給魏懷瑾治腿,藥材什麽的都不缺,日日泡藥浴,已經有了些氣色。
這日,聞嬤嬤來探望魏懷瑾,順便召了魏姎進宮住兩日。
“太後一個人在宮裏孤單著呢,心裏始終惦記著公主,這不,讓老奴過來接公主入宮。”
魏姎笑,“我也惦記母後,這就去。”
換了一身衣裳,順便將需要的注意事項告訴了碧青,帶著碧紅入宮,聞嬤嬤頗為心疼,“一個月不見,公主消瘦了許多,菩薩保佑,國公爺轉危為安並無大礙。”
“身為人子,隻要父母康健無恙,什麽都不求了。”
很快到了二宮門處,碰巧和上官夫人遇見了,遠遠的兩個人相互笑了笑,算是打了個招唿。
一年多不見,上官夫人疲憊了許多,在諸位夫人中魏姎最敬佩的就是上官夫人,英姿颯爽,有勇有謀,人也極好相處。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魏姎並沒有上前打招唿,轉過頭問聞嬤嬤,“嬤嬤,上官貴人近來可好?”
聞嬤嬤歎息一聲,“還是老樣子,前些日子病了一陣兒,反反複複,不過也不是什麽大病,養養就好了。”
魏姎了然。
“倒是德貴妃這邊出了事……”
魏姎故作不知的看向聞嬤嬤,一臉好奇,正想著遠遠的就看見顧夫人紅著眼跪在禦花園的鵝卵石上。
“這不是顧夫人?”
聞嬤嬤點頭,“可不就是顧夫人。”
許是聽見了背後的聲音,顧夫人抬頭看見了廊坊下的魏姎,緊緊攥著手中拳頭,高喊了一聲,“朝華公主請留步。”
魏姎斜了眼顧夫人,還未開口,聞嬤嬤道,“這個時辰太後應該是在休息,一時半會未必會醒。”
魏姎眼皮一挑,心如明鏡,這不是去往慈和宮的必經之路,聞嬤嬤卻故意帶著她繞了一圈遇見了顧夫人,魏姎並未戳破,朝著顧夫人方向走去。
“顧夫人。”
顧夫人彎腰俯身衝著魏姎磕頭,魏姎及時避讓,“顧夫人這是何意?”
“求朝華公主高抬貴手,饒了顧家吧,臣婦顧氏在這裏向朝華公主賠罪了。”顧夫人砰砰磕了好幾個頭,白皙的額頭都磕紅了印記,魏姎挑挑眉。
“不知顧夫人何意?”
顧夫人不信魏姎不知情,今兒早上東陵國送來了八百裏文書,還送了一名公主過來和親,又點了名要德貴妃去和親,這不是逼著德貴妃去死嗎,侍寢的妃子怎麽能去侍奉另一位君主?
此刻文武百官吵的不可開交,文臣是支持德貴妃去和親換取暫時的安寧,武將卻恨不得馬上和東陵國開戰。
雖是兩國之事,是個明眼人都知道這是魏白瀟的主意,魏白瀟前不久剛剛攻下小半個東陵國,國公府一出事,東陵國就要求娶德貴妃,若說不是刻意,鬼都不信。
顧夫人縱然心裏有氣,卻也不敢明說,隻恨魏家出手太狠,欺人太甚。
魏姎詫異,自然是抵死不承認,“還有這種事?”
“求朝華公主開恩。”顧夫人牙都快要碎了,還要裝作一副不計較的樣子,求著別人高抬貴手。
“顧夫人好生奇怪,這是兩國之間的大事,與我有何關係,我隻是一個小小公主,幫不了這個忙,顧夫人求錯人了。”
“朝華公主,明人不說暗話,我知道這件事和魏家有關……”
“顧夫人!”魏姎冷著臉訓斥,居高臨下不悅的看向了股份,“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直在府上守著病榻上的父親,外麵發生什麽更是一無所知,你可不要胡亂詆毀魏家!”
顧夫人的指尖緊緊掐進掌心,氣惱不已,明明就是魏家幹的好事,還抵死不承認。
魏姎緩緩彎腰蹲下身,視線和顧夫人平齊,壓低了聲音,“我聽說一年前顧夫人曾經在我母親入宮時羞辱過我母親,還拿我已逝的姐姐說事,不知何有此事?”
顧夫人背脊一涼,怔怔的看著魏姎,“我……”
“顧夫人膝下也不是隻有德貴妃一個女兒,沒了德貴妃不是還有其他女兒嘛,繼續送入宮不就行了,何必舍不得這個女兒,惹了皇上不悅,我要是顧夫人,就不會傻傻的跪在這裏和皇上以及文武百官抗衡,國家事大,一人事小,顧夫人也該為了兩位顧公子著想才是啊。”
後半句話威脅的意味十分明顯,顧夫人猛然抬頭看向魏姎,“你敢動顧家,我饒不了你!”
魏姎勾唇輕笑,緩緩站起身,聲音依舊極小,“我記著兩個月之前的顧家可是風光的很呢,怎麽,這才短短兩個月,先是顧尚書丟了官位,如今又是德貴妃要被送去和親保邊界平安,顧夫人還是看開些才好,別氣壞了身子,睜大眼睛好好瞧著!”
“你!”顧夫人身子晃了晃,被氣狠了。
魏姎麵上卻是故作無奈,揚聲,“顧夫人還是看開些,不要在這裏逼著皇上了,朝廷自有決斷。”
說罷,魏姎揚長而去。
顧夫人喉嚨發緊,有一股腥味隨時都要吐出來,硬是被她咬著牙咽了下去,日頭明晃晃的曬著,顧夫人臉色有些難堪,嘴裏喃喃的念叨著,“顧家,顧家……”
永壽宮
德貴妃氣的將一屋子的擺設砸了個稀巴爛,紅著眼氣急了,一個月之前她還信誓旦旦的可以穩坐高位,隻差一步之遙就可以登上後位,母儀天下。
可誰又能想得到,短短一個月就落得個這樣的下場。
玉蓮看著德貴妃發了瘋似的模樣,恨不得躲的遠遠的,哪裏還敢上前勸。
“皇上下朝了嗎?”德貴妃厲聲問。
玉蓮搖頭,“迴皇上話,還在議政殿議事。”
又過了一會,侍衛來稟,“迴貴妃娘娘,夫人暈在禦花園。”
德貴妃瞳孔猛的一縮,“究竟是怎麽迴事,剛才不是好好的嗎,怎麽暈了?”
“迴貴妃娘娘,剛才夫人和朝華公主說了幾句話。”
朝華公主?
“又是魏姎!”德貴妃此刻殺人的心都有了,沒好氣的大喊,“還愣著幹什麽,扶本宮去瞧瞧!”
顧夫人鐵青著臉躺在塌上,唇緊抿著,身子抖的厲害,德貴妃忙問,“夫人究竟如何?”
“迴貴妃娘娘話,夫人這是怒極攻心所致,微臣已經用了藥調理,過幾個時辰夫人就會醒來。”
德貴妃紅著眼,絕對是被氣的,坐在凳子上,胸脯一上一下不停起伏。
“魏姎,這筆賬本宮勢必要算個清楚!”
……
慈和宮
昭明太後正在和魏姎下棋,嘴角笑意吟吟的,看上去心情不錯,手裏把玩著幾顆瑩白如玉的棋子。
“顧夫人都和你說了什麽?”
魏姎一隻手托著下巴,緊盯著棋盤,苦惱下一步該走哪裏,聞言笑,“顧夫人還以為讓德貴妃和親這件事和朝華有關,可若不是顧夫人提及,朝華哪裏知道還有這麽一樁事,想必是關心則亂,顧夫人亂了分寸了。”
昭明太後點點頭,“的確求錯了人,朝華以為皇上會怎麽做?”
若是真的派德貴妃去和親,丟的就是南梁的麵子,若不派去和親,少不得東陵還要犯上作亂,給南梁扣上一條瞧不起東陵的罪名,極容易挑起事端。
南梁帝也是左右為難。
“沒有什麽兩全之策,為了兩國邊界和平皇上隻能應允,不過德貴妃身份不同,出了邊關若能誓死保住貞潔,全了皇上的顏麵,東陵國可就追究不到南梁頭上了,少不得皇上還要犒勞顧家。”
可魏姎覺得,德貴妃舍不得死,那就隻能下藥了,讓德貴妃死在邊關城交界處。
昭明太後笑了笑,“你倒是通透,可皇上未必會這麽做,德貴妃可是小皇子的生母。”
皇上正值壯年,將來膝下也不可能隻有一個小皇子,況且曆朝曆代也不是沒有把皇子養在其他妃嬪膝下的例子。
隻是這話魏姎不能提,一臉茫然的搖搖頭,“母後之意,難道是皇上不會答應和親?”
昭明太後意味深長的看了眼魏姎,落下一顆棋子,“聖意難測,誰知道皇上的心思呢,該你了。”
魏姎低著頭看了眼棋局,揉了揉眉心,“朝華輸了,往前往後都是死路一條。”
“你這丫頭!”昭明太後爽朗一笑。
“太後,剛才顧夫人暈倒在禦花園,說是……”聞嬤嬤頓了頓,目光斜看一眼魏姎,“說是怒極攻心。”
昭明太後神色淡淡,“顧夫人倒是個氣大的,這事兒還沒譜呢,在禦花園跪著像什麽樣子,逼著皇上妥協麽,不自量力!”
魏姎不語,對顧家是一點也沒有同情,都是顧家自找的!
“上官貴人病了一些日子,你代哀家去瞧瞧吧,她素來喜歡吃的點心,哀家已經準備好了,叫她多保重身子。”昭明太後說。
“是!”
待人離開,昭明太後臉色就冷了下來,聞嬤嬤忙上前遞了一杯熱茶,“太後這是怎麽了,顧家一步步作繭自縛,得到了應有的下場,難道太後不應該高興嗎?”
昭明太後哪裏笑的出來,搖搖頭,“今日被魏家逼的是皇帝,若是有一日宸王坐上皇位,被逼的可就是宸王和哀家了,手下有這麽一位能幹的臣子,皇帝隻怕愁白了頭發。”
且魏家不能怠慢了,稍有一些差池,魏白瀟轉過頭就能算賬,這也是昭明太後發愁的一個原因。
“到底是沒有那個手段,瞧瞧諾大的南梁被他治理成什麽樣子,四分五裂,連東陵都敢欺負到南梁頭上來了,不知所謂!”昭明太後略有些生氣。
聞嬤嬤忙勸,“太後可別氣壞了身子,咱們宸王殿下還等著太後主持公道呢。”
昭明太後點點頭,氣兒慢慢的消了,隻是眸中的愁久久不散,隨即冷笑,“皇帝被逼到了這個份上,如同當初哀家被皇帝逼迫,哀家怎麽會生氣,打江山容易,守江山可難著呢。”
正說著,那頭有人來報說是德貴妃來了,昭明太後眼中冷笑更甚,聞嬤嬤又問,“貴妃娘娘來做什麽?”
“不想死就坐不住了,宣她進來!”昭明太後恢複了姿態,一如之前的雍容慈和。
德貴妃進門就衝著昭明太後跪下,“臣妾給太後請安。”
消息是第二日傳入宮的,德貴妃正在用早膳,聽聞後,手裏的羹匙沒拿住,啪嗒一聲掉迴碗中。
“你說什麽,昨夜國公府起火了?”
玉蓮點點頭,“昨夜宮門口關了,剛才侍衛來稟報,昨夜國公府無故起了一場大火,國公府燒壞了不少。”
“那魏懷瑾和詠陽郡主,魏姎幾個人怎麽樣?”德貴妃追問。
“暫時還不知。”
德貴妃眼皮跳的厲害,“昨兒魏姎才迴去,半夜就著火了,說是巧合本宮可不信,再說那幫人是酒囊飯袋嗎,怎麽會任由火燒了起來!”
這把火燒的太不是時候了,是燒給誰瞧的?
當然是駐紮在京都城的那支鐵騎看的!
德貴妃沒了心思用膳,擺擺手,讓人將飯菜盡快撤下,緊繃著臉,不一會顧夫人求見。
“快宣進來!”
很快顧夫人進來,先是給德貴妃請安,德貴妃忙扶著顧夫人站起身,“母親不必多禮,外麵究竟是什麽情況?”
“是你父親讓我來找娘娘的,昨兒國公府無端起了一場大火,這火勢不小,剛才來時還濃煙滾滾,怕是要壞事。”顧夫人一臉擔憂,魏家沒多少地位,隻是如鯁在喉,咽不下又不能吐出來,隻能硬生生的挺著。
“事到這個地步,就看皇上什麽意思了。”
德貴妃心裏憋著口氣,不必猜肯定是魏姎幹的好事!
不一會,有宮女來稟說是朝堂不少大臣紛紛上奏,追查這件事的來源,國公府無端端的怎麽會著了火,簡直匪夷所思。
國公府的下人隻有寥寥無幾,剩下的全部都是顧家派過去的,這筆賬遲早要算在顧家頭上。
德貴妃猛然一拍桌子,“本宮小瞧了魏姎這丫頭,當真是心狠手辣,竟然來了這麽一招釜底抽薪!”
“娘娘的意思是這件事和朝華公主有關?”顧夫人詫異,她一直沒見過魏姎,隻是聽聞是個難纏的主兒。
“除了她還能有誰,國公府這一年都沒見過發生什麽幺蛾子,偏她一迴來,杖斃了李嬤嬤和幾個丫鬟,手段何其殘忍!”德貴妃深沉墨色的眸光緊眯著,“魏家兄妹都是個隱患,必須要鏟除。”
“可眼下魏懷瑾那邊都沒消息,皇上不輕易對魏家下手。”
顧夫人雖是女流之輩,但也會聽丈夫提及一二,魏懷瑾的態度不明,南梁帝投鼠忌器,明麵上不敢有什麽太大的動作。
這個時候讓南梁帝除掉魏家,是沒可能的。
除非解決了內憂外患,南梁帝手握兵權,興許可以一戰。
母女兩靜坐了大半天,終於等來了結果,顧尚書被連貶五等,成了從七品。
德貴妃眼前一陣發暈,“怎麽罰的這樣厲害?”
顧夫人亦是臉色鐵青,立馬安撫德貴妃,“貴妃娘娘不要動怒,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早晚有一日你父親會官複原職的,隻要娘娘沉住氣,千萬別亂了分寸,保重好身子,守住小皇子,顧家就屹立不倒。”
緩了緩,德貴妃緊咬著牙,“母親說的極是,本宮不能有事。”
接踵而來的還有更壞的消息,昨夜大火燃燒,魏懷瑾身受重傷,至今昏迷不醒,整個太醫院的人都去了國公府。
另外南梁帝還特意賜了一座新的宅院給魏家安置,動作頻頻,分明就是妥協了。
那倒黴的就是顧家。
顧尚書親自去了一趟新的國公府賠罪,眉宇深沉,有些發愁,廊下站著一名少女,衣著有些狼狽,發鬢也是亂糟糟的,可就這麽站在那裏一動不動,卻給人一種高攀不上的氣魄。
一雙漆黑烏亮的瞳孔隨意淡然,眺望不遠處的天際,仿佛這一切都和她沒有關係。
“朝華公主。”顧知彥靜靜的打量這個少女,若是他女兒德貴妃有魏姎一半的聰慧,將來必定前途無量,顧家亦是可以扶搖直上。
魏姎眼眸一挑,淡淡的瞥向了顧知彥,“顧尚書何意?”
顧知彥有些不自然的清了清嗓子,“公主,下官已經不是尚書了,昨夜之事是下官失職……”
“這麽說顧大人是來向我請罪來了?”
順杆爬說的就是魏姎,一點也不客氣,接了顧知彥的話,顧知彥微弓身,“下官有罪。”
“有罪可不是動動嘴皮就可以解決的,若不是顧大人失職,我們一家三口險些被燒死,如今我父親重傷在榻,顧大人卻好好的站在這裏,身為人女,可沒那麽大度輕易饒過顧大人。”
顧知彥嘴角一抽,眼前的少女看上去不過才十幾歲,卻渾身是刺,可又不得不說,魏姎很有魄力,行為果敢,可以劍走偏鋒,置之死地而後生,有勇有謀。
這一刻顧知彥並沒有把對方當成一個半大的孩子,而是一個對手。
“公主……”
“顧大人,昨兒夜裏的一群酒囊飯袋也還沒處置,你可想好了怎麽處置?”
顧知彥聽著這話有些不舒服,說的好像是指著他鼻尖辱罵他。
“是下官管教不束,本該是保護國公府上下,卻不想這般無用,公主打算如何處罰?”
魏姎仰著頭看了眼晴朗無雲的天氣,語氣極淡,“顧大人的人自然由顧大人自己處置。”
這些人犯了大錯,本就留不住,可魏姎偏不自己提出來,讓顧知彥主動去責罰。
少女的心思令人琢磨不透。
顧知彥一愣,隨即點頭,“每人杖打五十軍棍,公主可滿意?”
魏姎轉過身對著顧知彥微微笑,“顧大人英明。”
五十軍棍打下來,基本打殘了一半,還有幾個當場就去了,顧知彥心都在哆嗦,這些人可都是顧知彥親手調教的。
那些丫鬟婆子一個都沒逃過,挨了打不說還要被發賣,連個求情的人都沒有。
碧紅悄悄抬頭看了眼魏姎,“姑娘,咱們下一步該怎麽辦?”
“顧家隻是暫時沒了權,隻要德貴妃在一日,早晚有一日會東山再起,德貴妃,留不得。”
至於小皇子,年紀尚小,三年五載也成不了什麽氣候,可以暫時忽略不計。
“立即派人快馬加鞭去了一趟邊城找大哥,替我送一封書信。”魏姎說。
“是!”
接下來的日子很安寧,每日陪著魏懷瑾治腿傷,耳根子也清淨不少,再沒有亂七八糟的人在眼前晃悠了。
詠陽郡主至今還心有餘悸,“小七,若是皇上不妥協,那又該如何是好。”
“皇上這麽在乎江山社稷,不敢不妥協,在皇上眼皮子底下出事,大哥隻能找皇上算賬。”魏姎伸手拉住了詠陽郡主,“若不是魏家在京都城,大哥早已經自立為王,皇上不敢賭。”
至今想想,魏姎的手心裏也全都是細密的汗,她在賭。
詠陽郡主震驚的看著魏姎,“你說什麽?”
魏姎跪在詠陽郡主腳下,仰著頭,“大哥已經有了心思,隻是還欠缺一個理由,如今皇上陷入絕境,前後夾攻,咱們若是有什麽三長兩短,不必大哥親自動手,隻需要放任,必定動搖皇位。”
於是魏姎又把這一年在北縉的事說了,詠陽郡主愣了半響,魏姎安慰詠陽郡主,“母親放心,皇上暫時還不知道這件事,女兒做的隱晦。”
詠陽郡主怎麽能想到一雙兒女膽子這樣大,伸手扶著魏姎站起身,“若不是你大哥在外惦記著家裏,哪還有咱們的容身之處,但願你大哥不要背負千古罪名。”
“母親放心,大哥那般聰慧怎麽會背負千古罪名呢。”
對魏白瀟,魏姎一直都是信誓旦旦,壓根就沒有擔心過,況且魏白瀟也不是一個人,私底下和蕭湛走的也很近,兩隻狐狸在一塊,不算計旁人就不錯了。
接下來一個多月,魏姎靜下心來給魏懷瑾治腿,藥材什麽的都不缺,日日泡藥浴,已經有了些氣色。
這日,聞嬤嬤來探望魏懷瑾,順便召了魏姎進宮住兩日。
“太後一個人在宮裏孤單著呢,心裏始終惦記著公主,這不,讓老奴過來接公主入宮。”
魏姎笑,“我也惦記母後,這就去。”
換了一身衣裳,順便將需要的注意事項告訴了碧青,帶著碧紅入宮,聞嬤嬤頗為心疼,“一個月不見,公主消瘦了許多,菩薩保佑,國公爺轉危為安並無大礙。”
“身為人子,隻要父母康健無恙,什麽都不求了。”
很快到了二宮門處,碰巧和上官夫人遇見了,遠遠的兩個人相互笑了笑,算是打了個招唿。
一年多不見,上官夫人疲憊了許多,在諸位夫人中魏姎最敬佩的就是上官夫人,英姿颯爽,有勇有謀,人也極好相處。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魏姎並沒有上前打招唿,轉過頭問聞嬤嬤,“嬤嬤,上官貴人近來可好?”
聞嬤嬤歎息一聲,“還是老樣子,前些日子病了一陣兒,反反複複,不過也不是什麽大病,養養就好了。”
魏姎了然。
“倒是德貴妃這邊出了事……”
魏姎故作不知的看向聞嬤嬤,一臉好奇,正想著遠遠的就看見顧夫人紅著眼跪在禦花園的鵝卵石上。
“這不是顧夫人?”
聞嬤嬤點頭,“可不就是顧夫人。”
許是聽見了背後的聲音,顧夫人抬頭看見了廊坊下的魏姎,緊緊攥著手中拳頭,高喊了一聲,“朝華公主請留步。”
魏姎斜了眼顧夫人,還未開口,聞嬤嬤道,“這個時辰太後應該是在休息,一時半會未必會醒。”
魏姎眼皮一挑,心如明鏡,這不是去往慈和宮的必經之路,聞嬤嬤卻故意帶著她繞了一圈遇見了顧夫人,魏姎並未戳破,朝著顧夫人方向走去。
“顧夫人。”
顧夫人彎腰俯身衝著魏姎磕頭,魏姎及時避讓,“顧夫人這是何意?”
“求朝華公主高抬貴手,饒了顧家吧,臣婦顧氏在這裏向朝華公主賠罪了。”顧夫人砰砰磕了好幾個頭,白皙的額頭都磕紅了印記,魏姎挑挑眉。
“不知顧夫人何意?”
顧夫人不信魏姎不知情,今兒早上東陵國送來了八百裏文書,還送了一名公主過來和親,又點了名要德貴妃去和親,這不是逼著德貴妃去死嗎,侍寢的妃子怎麽能去侍奉另一位君主?
此刻文武百官吵的不可開交,文臣是支持德貴妃去和親換取暫時的安寧,武將卻恨不得馬上和東陵國開戰。
雖是兩國之事,是個明眼人都知道這是魏白瀟的主意,魏白瀟前不久剛剛攻下小半個東陵國,國公府一出事,東陵國就要求娶德貴妃,若說不是刻意,鬼都不信。
顧夫人縱然心裏有氣,卻也不敢明說,隻恨魏家出手太狠,欺人太甚。
魏姎詫異,自然是抵死不承認,“還有這種事?”
“求朝華公主開恩。”顧夫人牙都快要碎了,還要裝作一副不計較的樣子,求著別人高抬貴手。
“顧夫人好生奇怪,這是兩國之間的大事,與我有何關係,我隻是一個小小公主,幫不了這個忙,顧夫人求錯人了。”
“朝華公主,明人不說暗話,我知道這件事和魏家有關……”
“顧夫人!”魏姎冷著臉訓斥,居高臨下不悅的看向了股份,“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直在府上守著病榻上的父親,外麵發生什麽更是一無所知,你可不要胡亂詆毀魏家!”
顧夫人的指尖緊緊掐進掌心,氣惱不已,明明就是魏家幹的好事,還抵死不承認。
魏姎緩緩彎腰蹲下身,視線和顧夫人平齊,壓低了聲音,“我聽說一年前顧夫人曾經在我母親入宮時羞辱過我母親,還拿我已逝的姐姐說事,不知何有此事?”
顧夫人背脊一涼,怔怔的看著魏姎,“我……”
“顧夫人膝下也不是隻有德貴妃一個女兒,沒了德貴妃不是還有其他女兒嘛,繼續送入宮不就行了,何必舍不得這個女兒,惹了皇上不悅,我要是顧夫人,就不會傻傻的跪在這裏和皇上以及文武百官抗衡,國家事大,一人事小,顧夫人也該為了兩位顧公子著想才是啊。”
後半句話威脅的意味十分明顯,顧夫人猛然抬頭看向魏姎,“你敢動顧家,我饒不了你!”
魏姎勾唇輕笑,緩緩站起身,聲音依舊極小,“我記著兩個月之前的顧家可是風光的很呢,怎麽,這才短短兩個月,先是顧尚書丟了官位,如今又是德貴妃要被送去和親保邊界平安,顧夫人還是看開些才好,別氣壞了身子,睜大眼睛好好瞧著!”
“你!”顧夫人身子晃了晃,被氣狠了。
魏姎麵上卻是故作無奈,揚聲,“顧夫人還是看開些,不要在這裏逼著皇上了,朝廷自有決斷。”
說罷,魏姎揚長而去。
顧夫人喉嚨發緊,有一股腥味隨時都要吐出來,硬是被她咬著牙咽了下去,日頭明晃晃的曬著,顧夫人臉色有些難堪,嘴裏喃喃的念叨著,“顧家,顧家……”
永壽宮
德貴妃氣的將一屋子的擺設砸了個稀巴爛,紅著眼氣急了,一個月之前她還信誓旦旦的可以穩坐高位,隻差一步之遙就可以登上後位,母儀天下。
可誰又能想得到,短短一個月就落得個這樣的下場。
玉蓮看著德貴妃發了瘋似的模樣,恨不得躲的遠遠的,哪裏還敢上前勸。
“皇上下朝了嗎?”德貴妃厲聲問。
玉蓮搖頭,“迴皇上話,還在議政殿議事。”
又過了一會,侍衛來稟,“迴貴妃娘娘,夫人暈在禦花園。”
德貴妃瞳孔猛的一縮,“究竟是怎麽迴事,剛才不是好好的嗎,怎麽暈了?”
“迴貴妃娘娘,剛才夫人和朝華公主說了幾句話。”
朝華公主?
“又是魏姎!”德貴妃此刻殺人的心都有了,沒好氣的大喊,“還愣著幹什麽,扶本宮去瞧瞧!”
顧夫人鐵青著臉躺在塌上,唇緊抿著,身子抖的厲害,德貴妃忙問,“夫人究竟如何?”
“迴貴妃娘娘話,夫人這是怒極攻心所致,微臣已經用了藥調理,過幾個時辰夫人就會醒來。”
德貴妃紅著眼,絕對是被氣的,坐在凳子上,胸脯一上一下不停起伏。
“魏姎,這筆賬本宮勢必要算個清楚!”
……
慈和宮
昭明太後正在和魏姎下棋,嘴角笑意吟吟的,看上去心情不錯,手裏把玩著幾顆瑩白如玉的棋子。
“顧夫人都和你說了什麽?”
魏姎一隻手托著下巴,緊盯著棋盤,苦惱下一步該走哪裏,聞言笑,“顧夫人還以為讓德貴妃和親這件事和朝華有關,可若不是顧夫人提及,朝華哪裏知道還有這麽一樁事,想必是關心則亂,顧夫人亂了分寸了。”
昭明太後點點頭,“的確求錯了人,朝華以為皇上會怎麽做?”
若是真的派德貴妃去和親,丟的就是南梁的麵子,若不派去和親,少不得東陵還要犯上作亂,給南梁扣上一條瞧不起東陵的罪名,極容易挑起事端。
南梁帝也是左右為難。
“沒有什麽兩全之策,為了兩國邊界和平皇上隻能應允,不過德貴妃身份不同,出了邊關若能誓死保住貞潔,全了皇上的顏麵,東陵國可就追究不到南梁頭上了,少不得皇上還要犒勞顧家。”
可魏姎覺得,德貴妃舍不得死,那就隻能下藥了,讓德貴妃死在邊關城交界處。
昭明太後笑了笑,“你倒是通透,可皇上未必會這麽做,德貴妃可是小皇子的生母。”
皇上正值壯年,將來膝下也不可能隻有一個小皇子,況且曆朝曆代也不是沒有把皇子養在其他妃嬪膝下的例子。
隻是這話魏姎不能提,一臉茫然的搖搖頭,“母後之意,難道是皇上不會答應和親?”
昭明太後意味深長的看了眼魏姎,落下一顆棋子,“聖意難測,誰知道皇上的心思呢,該你了。”
魏姎低著頭看了眼棋局,揉了揉眉心,“朝華輸了,往前往後都是死路一條。”
“你這丫頭!”昭明太後爽朗一笑。
“太後,剛才顧夫人暈倒在禦花園,說是……”聞嬤嬤頓了頓,目光斜看一眼魏姎,“說是怒極攻心。”
昭明太後神色淡淡,“顧夫人倒是個氣大的,這事兒還沒譜呢,在禦花園跪著像什麽樣子,逼著皇上妥協麽,不自量力!”
魏姎不語,對顧家是一點也沒有同情,都是顧家自找的!
“上官貴人病了一些日子,你代哀家去瞧瞧吧,她素來喜歡吃的點心,哀家已經準備好了,叫她多保重身子。”昭明太後說。
“是!”
待人離開,昭明太後臉色就冷了下來,聞嬤嬤忙上前遞了一杯熱茶,“太後這是怎麽了,顧家一步步作繭自縛,得到了應有的下場,難道太後不應該高興嗎?”
昭明太後哪裏笑的出來,搖搖頭,“今日被魏家逼的是皇帝,若是有一日宸王坐上皇位,被逼的可就是宸王和哀家了,手下有這麽一位能幹的臣子,皇帝隻怕愁白了頭發。”
且魏家不能怠慢了,稍有一些差池,魏白瀟轉過頭就能算賬,這也是昭明太後發愁的一個原因。
“到底是沒有那個手段,瞧瞧諾大的南梁被他治理成什麽樣子,四分五裂,連東陵都敢欺負到南梁頭上來了,不知所謂!”昭明太後略有些生氣。
聞嬤嬤忙勸,“太後可別氣壞了身子,咱們宸王殿下還等著太後主持公道呢。”
昭明太後點點頭,氣兒慢慢的消了,隻是眸中的愁久久不散,隨即冷笑,“皇帝被逼到了這個份上,如同當初哀家被皇帝逼迫,哀家怎麽會生氣,打江山容易,守江山可難著呢。”
正說著,那頭有人來報說是德貴妃來了,昭明太後眼中冷笑更甚,聞嬤嬤又問,“貴妃娘娘來做什麽?”
“不想死就坐不住了,宣她進來!”昭明太後恢複了姿態,一如之前的雍容慈和。
德貴妃進門就衝著昭明太後跪下,“臣妾給太後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