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商業頭腦
穿成六零極品炮灰,我絕不洗白 作者:我是老古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別看何曉潔在新婚當天抱著她哭得稀裏嘩啦,胸口直抽抽,結婚後卻是讓她過上了從前夢寐以求的好日子。
沒有爸媽管教,不用聽鄰裏鄰居的囉嗦,她當天想睡到幾點起就幾點,髒衣服放到什麽時候洗都行,多自在。
溫頡的妹妹溫霈隻要不在發病的當月,身體其實還行,家務活都是做熟練的,人也溫柔懂得體貼人。
等何曉潔起來早餐已經上桌,兩人都要上班,匆匆聊幾句就各自出門。
迴門過後,她忙著收拾嫁妝。
筒子樓裏麵積不大,勉強擺下她帶來的幾件家具就很緊湊。
何曉潔幹脆把剩下的東西都放到自己名下的房子裏。
她把其中兩個屋子倒騰出來,一個鋪上床,一個放上縫紉機等大件。
這處房屋的位置是特意挑的,距離她單位不遠,等布置好之後,每次午休她不再去單位的休息間,而是過去睡一會。
也算是給她自己留下的個人空間,用來和她心心念念的相機溫存。
何瑞雪在她迴門時就看出她的狀態相當不錯,渾身都洋溢著幸福的氣息,也為她感到高興。
何曉潔看著潑辣,其實骨子裏是個愛幻想很有浪漫情調的小女生。
能自由戀愛而不是盲婚啞嫁,對她來說應當是無比喜悅的。
“小姑,我今天賺到錢啦!”
何曉愛已經是個半大的姑娘,臉蛋上紅撲撲的,舉著幾毛錢在她麵前展示。
“這麽厲害,怎麽賺到的”
“小姑,我們街道上小人書屋沒開了,我就自己辦了一個,我家的書比他還多呢。”
娛樂方式匱乏的年代,孩子們除了玩各種自製的玩具,就愛看小人書。
何瑞雪也愛看,故事大多是四大名著和一些名人的傳記。
無論是技法還是畫工都是頂尖的,充滿古典的標韻和情致,比後世的漫畫要強太多。
至於書屋,通常街道上會開一家,類似於圖書館,屋子很小。
三麵都被書架占領,門外豎著一塊寬大的木板,眾多花花綠綠的小人書的封麵貼在板子上,一下子就勾得路過的小孩邁不動腳。
借書看的話一本一分錢,很便宜,但也不是小孩子能輕易拿出來的。
這年頭可沒有零花錢的概念,他們的錢要麽來自過年過節爸媽給的一兩毛,要麽就是平時跑腿打個醬油,能“昧下”一兩分,當然,父母們心知肚明,全當做沒看見。
看一次小人書一分錢,他們不舍得,幹脆三四個人湊一湊,今天你出錢,明天我出錢。
借到一本書之後他們也不講究,幾個小腦袋挨在一起就蹲坐在大馬路邊看,直到看完再心滿意足把書還迴去,摸著早就唱空城計的肚子各自迴家。
何瑞雪見到她握在手心的四毛錢,算起來要借出去四十本書,可她的小書屋顯然是剛剛才開始“營業”,不免好奇,問,“你是怎麽辦的”
“我跟他們說好了,一個月給我一毛錢,每天都能借一本,但不能把書弄壞,不然就再不許來了。”
想不到何曉愛挺有商業頭腦,無師自通地施行月卡製度。
要說有沒有每天都過來借書的孩子有,但極少。
所以從生意角度來看她是不虧的,更別說她是無成本經營,隻要把看膩的書都拿出來就行。
其中還包含了押金,大家有錢抵押在這裏,會下意識地珍惜書本,不會把它撕壞。
至於書從哪來,當然是何瑞雪各處收集的,有新有舊,成套的新書保存起來,舊的拿出來給家裏的孩子看.
因為工作性質她經常到各地出差,久而久之就買了不少各具特色的連環畫,有的是純手繪,有的是一幀幀的電影鏡頭。
每一頁下麵都有相應的文字介紹,無論哪一種,她總要收集齊一整套,不然看著空出來的位置不舒坦。
於是家裏的孩子就跟老鼠掉進糧倉裏,手頭上總不缺新的小人書,他們還都摳門,生怕給弄髒了死活不往外借。
如今曉愛把從哥哥姐姐手裏繼承下來的眾多畫本公開租借,說不定還算是造福大眾。
何瑞雪用手指點著她的額頭,讚賞道,“行啊你,還真聰明,你的書屋開在哪呢,改天讓小姑也去看看”
何曉愛得到小姑的誇獎,眉梢都要飛到天上去,“就在我屋裏呢。”
自從何瑞雪從大哥家裏搬出來,何曉愛就搬去和姐姐睡一個屋,如今何曉潔出嫁,她都沒想著自己享受幾天,反而改成了書屋,該說她有誌氣呢,還是鑽進了錢眼裏
“你的屋子改成書屋,天天那麽多人進出多不方便,你晚上怎麽睡”
何曉愛轉動著黑白分明的眼珠,有點心虛,“所以我這不是來投奔小姑你來了嗎,我把衣服都收拾好了,往後就在這邊睡下。”
“我說你怎麽興衝衝地跑過來,原來是為了這事,住進來可以,但醜話說在前頭,你屋子裏的衛生自己負責,還有前麵的菜地,別忘了澆水捉蟲,要是菜不夠吃,我可要怪你的。”
何曉愛當即鬆了口氣,“我還以為啥呢,小姑放心,這些都是我從前就做慣的,對了,哥哥寫信問我,他不在家,你養的雞怎麽辦”
“怎麽,那些雞就非得吃他喂的蟲,沒了他就餓死不成”
何瑞雪早就看那些雞不順眼了,天不亮就開始打鳴,一有空就到處溜達拉屎,有圍欄擋著都不能阻止它們的腳步,撲騰著往菜地來,兩條狗都抓不住,經常弄得雞飛狗跳,院子裏到處散落著雞毛,家裏人又是愛幹淨的,基本上見到就要從頭到尾清掃一遍,她雖然不拿掃帚,但看到都覺得累得慌。
“曉愛,你說明年不養雞咋樣”
“不養雞,那養什麽,養鴨子,不是說要有水塘才行嗎”
“就不能啥都不養嗎”
何曉愛很是不解,“那小姑你吃什麽,再說,這麽大的院子,就這麽空著多虧啊”
“屋子是用來住人的,又不是農莊,虧什麽”
沒有爸媽管教,不用聽鄰裏鄰居的囉嗦,她當天想睡到幾點起就幾點,髒衣服放到什麽時候洗都行,多自在。
溫頡的妹妹溫霈隻要不在發病的當月,身體其實還行,家務活都是做熟練的,人也溫柔懂得體貼人。
等何曉潔起來早餐已經上桌,兩人都要上班,匆匆聊幾句就各自出門。
迴門過後,她忙著收拾嫁妝。
筒子樓裏麵積不大,勉強擺下她帶來的幾件家具就很緊湊。
何曉潔幹脆把剩下的東西都放到自己名下的房子裏。
她把其中兩個屋子倒騰出來,一個鋪上床,一個放上縫紉機等大件。
這處房屋的位置是特意挑的,距離她單位不遠,等布置好之後,每次午休她不再去單位的休息間,而是過去睡一會。
也算是給她自己留下的個人空間,用來和她心心念念的相機溫存。
何瑞雪在她迴門時就看出她的狀態相當不錯,渾身都洋溢著幸福的氣息,也為她感到高興。
何曉潔看著潑辣,其實骨子裏是個愛幻想很有浪漫情調的小女生。
能自由戀愛而不是盲婚啞嫁,對她來說應當是無比喜悅的。
“小姑,我今天賺到錢啦!”
何曉愛已經是個半大的姑娘,臉蛋上紅撲撲的,舉著幾毛錢在她麵前展示。
“這麽厲害,怎麽賺到的”
“小姑,我們街道上小人書屋沒開了,我就自己辦了一個,我家的書比他還多呢。”
娛樂方式匱乏的年代,孩子們除了玩各種自製的玩具,就愛看小人書。
何瑞雪也愛看,故事大多是四大名著和一些名人的傳記。
無論是技法還是畫工都是頂尖的,充滿古典的標韻和情致,比後世的漫畫要強太多。
至於書屋,通常街道上會開一家,類似於圖書館,屋子很小。
三麵都被書架占領,門外豎著一塊寬大的木板,眾多花花綠綠的小人書的封麵貼在板子上,一下子就勾得路過的小孩邁不動腳。
借書看的話一本一分錢,很便宜,但也不是小孩子能輕易拿出來的。
這年頭可沒有零花錢的概念,他們的錢要麽來自過年過節爸媽給的一兩毛,要麽就是平時跑腿打個醬油,能“昧下”一兩分,當然,父母們心知肚明,全當做沒看見。
看一次小人書一分錢,他們不舍得,幹脆三四個人湊一湊,今天你出錢,明天我出錢。
借到一本書之後他們也不講究,幾個小腦袋挨在一起就蹲坐在大馬路邊看,直到看完再心滿意足把書還迴去,摸著早就唱空城計的肚子各自迴家。
何瑞雪見到她握在手心的四毛錢,算起來要借出去四十本書,可她的小書屋顯然是剛剛才開始“營業”,不免好奇,問,“你是怎麽辦的”
“我跟他們說好了,一個月給我一毛錢,每天都能借一本,但不能把書弄壞,不然就再不許來了。”
想不到何曉愛挺有商業頭腦,無師自通地施行月卡製度。
要說有沒有每天都過來借書的孩子有,但極少。
所以從生意角度來看她是不虧的,更別說她是無成本經營,隻要把看膩的書都拿出來就行。
其中還包含了押金,大家有錢抵押在這裏,會下意識地珍惜書本,不會把它撕壞。
至於書從哪來,當然是何瑞雪各處收集的,有新有舊,成套的新書保存起來,舊的拿出來給家裏的孩子看.
因為工作性質她經常到各地出差,久而久之就買了不少各具特色的連環畫,有的是純手繪,有的是一幀幀的電影鏡頭。
每一頁下麵都有相應的文字介紹,無論哪一種,她總要收集齊一整套,不然看著空出來的位置不舒坦。
於是家裏的孩子就跟老鼠掉進糧倉裏,手頭上總不缺新的小人書,他們還都摳門,生怕給弄髒了死活不往外借。
如今曉愛把從哥哥姐姐手裏繼承下來的眾多畫本公開租借,說不定還算是造福大眾。
何瑞雪用手指點著她的額頭,讚賞道,“行啊你,還真聰明,你的書屋開在哪呢,改天讓小姑也去看看”
何曉愛得到小姑的誇獎,眉梢都要飛到天上去,“就在我屋裏呢。”
自從何瑞雪從大哥家裏搬出來,何曉愛就搬去和姐姐睡一個屋,如今何曉潔出嫁,她都沒想著自己享受幾天,反而改成了書屋,該說她有誌氣呢,還是鑽進了錢眼裏
“你的屋子改成書屋,天天那麽多人進出多不方便,你晚上怎麽睡”
何曉愛轉動著黑白分明的眼珠,有點心虛,“所以我這不是來投奔小姑你來了嗎,我把衣服都收拾好了,往後就在這邊睡下。”
“我說你怎麽興衝衝地跑過來,原來是為了這事,住進來可以,但醜話說在前頭,你屋子裏的衛生自己負責,還有前麵的菜地,別忘了澆水捉蟲,要是菜不夠吃,我可要怪你的。”
何曉愛當即鬆了口氣,“我還以為啥呢,小姑放心,這些都是我從前就做慣的,對了,哥哥寫信問我,他不在家,你養的雞怎麽辦”
“怎麽,那些雞就非得吃他喂的蟲,沒了他就餓死不成”
何瑞雪早就看那些雞不順眼了,天不亮就開始打鳴,一有空就到處溜達拉屎,有圍欄擋著都不能阻止它們的腳步,撲騰著往菜地來,兩條狗都抓不住,經常弄得雞飛狗跳,院子裏到處散落著雞毛,家裏人又是愛幹淨的,基本上見到就要從頭到尾清掃一遍,她雖然不拿掃帚,但看到都覺得累得慌。
“曉愛,你說明年不養雞咋樣”
“不養雞,那養什麽,養鴨子,不是說要有水塘才行嗎”
“就不能啥都不養嗎”
何曉愛很是不解,“那小姑你吃什麽,再說,這麽大的院子,就這麽空著多虧啊”
“屋子是用來住人的,又不是農莊,虧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