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玄都的腳下出現了無數陰影,這些陰影匯聚成片,似湖似海,上下翻滾,然後從中升起十三個身影,將李玄都團團圍住。
李玄都環視一周,隻見這十三人俱是身著黑衣,臉色蒼白且僵硬,眼窩中不見眼珠,唯有幽幽燃燒的黑焰。
李玄都並不懼怕,淡然道:“十三劍奴。”
李世興朗聲道:“素仰清平先生劍術神通,獨步江湖,區區十三劍奴自是入不得清平先生的法眼,隻是職責所在,還是要鬥膽請清平先生賜教。”
李玄都道:“李世興,知道你的來曆,與我同是清微宗棄徒,若是按照清微宗的輩分,我還要稱唿你一聲師叔,你是江湖中成名多年的前輩,何必如此自謙?再者,你我同是修習‘太陰十三劍’,我還有最後一劍還未成,你卻已經將十三劍全部練成,更在我之上才對。”
李世興嘿然道:“江湖之上,輩分年歲都在其次,關鍵還是要看修為高低,正所謂‘聞道有先後,達者為先’,便是這個道理了。我雖然長你一輩,但先前在樓蘭城外一戰,我不敵於你,自當自謙。”
李玄都淡笑道:“那好,既然你如此說了,我便指點你一二,省得你不知天高地厚,以後在江湖上吃虧。”
李世興臉色頓時一沉。
世人皆有如此通病,自謙是風度,被別人指出不足便成了痛處。李世興嘴上說前輩不如晚輩,要讓李玄都指點一二,可李玄都真擺起了前輩的架子,他便好似吃了一個蒼蠅那般難受。
李世興冷哼一聲,不見他如何動作,背後所負的十三柄長劍齊齊出鞘,劍身上燃起黑色的陰火,分別落入十三名劍奴的掌中。而且在長劍飛向對應劍奴的過程中,劍上的陰火拉長一道道軌跡,在上空交錯成一張大網,朝著李玄都當頭落下。
李玄都仍舊是不閃不避,僅憑雙手便將這張落下的大網從中撕扯開來,陰火雖然厲害,但畢竟不是地仙二次渡劫時所麵對的滔天之火。同樣是水,一條長河千古泛濫,堤塌成災,不知多少人要死於洶洶洪水之中,一條剛剛漫過腳踝的小溪,無論如何漲水也是淹不死人的。
李玄都破開陰火大網之後,身形一掠,直奔李世興而去。
李世興後撤,十三劍奴隨之而動,從原本的包圍之勢變成列陣,擋在李玄都和李世興之間。
李玄都一掌前推,一名劍奴橫劍於身前,右手握住劍柄,左手食指抵住劍身,硬抗李玄都的一掌。
劍身上的陰火傷不得李玄都分毫,李玄都保持前掠姿勢不變,積蓄錢行,這名劍奴則是雙腳離地,不斷後退。
不過在這名劍奴之後還有劍奴,兩名劍奴用同樣的動作抵住這名劍奴,兩名劍奴之後又是四名劍奴,四名劍奴之後是六名劍奴。
李玄都的一掌逼退了第一名劍奴,但這名劍奴始終不曾徹底潰敗,隨著劍奴數量的增加,李玄都的前進速度越來越慢,最終止步不前。
十三名劍奴之力相加,擋下了李玄都的一掌。
當初李玄都修煉“太陰十三劍”,也差點被心魔所乘,化作劍奴,可見劍奴不是隨便什麽人都可以做的,這十三尊劍奴生前無一不是江湖上的高手,隻因修煉了“太陰十三劍”,最終走火入魔,這才化為劍奴。尤其是為首的這名劍奴,生前是一位天人逍遙境的陰陽宗高手,強行修煉“太陰十三劍”,在成功躋身天人無量境的那一刻被心魔所乘,化作劍奴,實力遠超其他劍奴,就算不能發揮生前的十成威力,也不容小覷,這才能成為十三名劍奴的核心“劍尖”,從正麵抵擋李玄都。
李玄都被擋下一掌之後,輕輕“咦”了一聲,讚歎道:“我一直苦思‘太陰劍陣’而不得其解,偶有所得也不過似是而非,果然有些門道。”
話音落下,李玄都手臂一震,又生出一股浩大新力,竟是讓十三名劍奴又齊齊退後一步。
身在最後的李世興通過劍奴之間的縫隙望向那個以一己之力硬撼“太陰劍陣”的年輕人,眼神極為複雜,既有羨慕,也有嫉妒。這個年輕人讓他想起了自己年輕時仰望師兄李道虛的那種感覺,高山仰止,不見項背。
世上為何會有如此天賦絕倫之人?蒼天何其不公!
不過李世興也不覺得自己就是必輸無疑,李世興嘴上說年歲無用,實際上年歲是個很重要的原因。無論多高的天賦,都不能完全脫離歲月的積累,無論多麽普通的資質,也能靠著歲月的慢慢積累奮力上前,不管怎麽說,李玄都還未躋身長生境,他這位靠著水磨工夫走到今天的師叔,還算有一戰之力。
李世興輕喝一聲,劍陣陡然一變。
李玄都也是精通“太陰十三劍”之人,立時認出了變化的來曆,雖然是劍陣,與劍招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正是“青墨三千甲”一式。
在李玄都的視線之中,劍奴越來越多,劍也越來越多,不僅僅是前後堆疊,而且還上下堆疊,人與劍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座山,將李世興的身形徹底遮擋住。
到了李玄都如今這般境界之後,除了“逍遙六虛劫”這等神通之外,前麵所學的雜學已經很少再用,可以算是某種程度的返璞歸真,正如李道虛,躋身長生境之後,一身所學隻剩下“北鬥三十六劍訣”,可僅以此套劍訣,李道虛便能獨步天下,旱逢敵手。
李玄都運起他練了二十年也是最熟悉的“萬華神劍掌”,招式不變,劍氣變化不定,有“劍字卷”的“青蓮劍氣”,有“北鬥三十六劍訣”的“元一初始劍氣”,有“太陰十三劍”的“玄陰劍氣”,有“南鬥二十八劍訣”的“七玄劍氣”,還有殺力第一的“你天劫”劍氣。每一掌所過之處,都注定有一名劍奴幻影被劍氣擊碎。轉眼之間,已經有百餘劍奴幻影煙消雲散,李玄都孤身殺入“人山”之中,十麵皆敵,卻又摧枯拉朽。
從始至終,李玄都都未出劍。
不過“太陰劍陣”也不僅僅如此,不斷有新的劍奴幻影生出,隻要作為根本的十三尊劍奴沒有死,氣機不絕,這些幻影便無窮無盡。
隻是對於李玄都來說,無關痛癢罷了,隻能消耗他的氣機,卻不能傷害到他,畢竟不是地師親自設下的“太陰劍陣”。
李世興當然也明白這一點,他以“青墨三千甲”困住李玄都的用意還是拖延時間,他本人則是來到了鍾梧的身邊。
不管怎麽說,僅憑李世興一人,都無法勝過李玄都,還要靠鍾梧從旁協力。
月光灑落在變成冰雕的鍾梧身上,晶瑩剔透,鍾梧臉上表情還算鎮定平靜,一切都是栩栩如生。
李世興手上燃起陰火,手掌所過之處,寒冰盡皆消融。
如此片刻之後,鍾梧終於緩了一口氣,自行運力,將剩餘的殘冰悉數震碎,重獲自由。
也就在此時,由無數劍奴組成的“人山”,徹底崩塌了,無數虛影如風中殘燭,一個個“熄滅”消失,漸漸顯露出李玄都的身影,他剛才的一掌直接將一名劍奴打得四分五裂,劍陣也就破了。
不過這本就李世興的意料之中,因為最早時候,他就隻有十二劍奴,想要結成劍陣,他本人要親自入陣才行,直到最近,他才補上了第十三個劍奴,隻是這個劍奴比起其他劍奴要弱上一籌,也就給了李玄都可乘之機。
李世興身形一掠,握住那名身死劍奴留下的長劍,與其餘十二名劍奴重新結成劍陣。
劍陣一變,是為“碧海潮月明”。
一輪浩大明月憑空生出,光芒籠罩了整個赫連家府邸,大半個樓蘭城都清晰可見。
在月光之下,李玄都的身影越來越淡,近乎不可見,可李玄都的身形卻沒有半分停滯,他雖然未曾出劍,但整個人就像一把劍,在無盡的月光中撕裂出一線縫隙,以至於到了後來,已經不見李玄都的身影。
轉眼之間,李玄都已經來到李世興的麵前。
十二劍奴齊齊出劍,劍尖卻不是指向李玄都,而是指向了李世興。
李世興集合了十二劍奴之力,一身劍氣浩大磅礴,直衝九天,然後朝著李玄都一劍當頭劈下。
李玄都雙手推出,以雙掌抵住這一劍,手掌不傷,可袖口衣襟卻是狂亂飄飛,雙腳下陷地麵之中。
兩人角力之際,一道身影橫掠而至。
速度之快,氣勢之盛,生出唿嘯大風,地麵鋪就的青磚被悉數掀起。威力之大,以至於那些本就搖搖欲墜的建築寸寸碎裂,隻剩下一堆斷壁殘垣,似乎有風暴席卷,一片狼藉。
出手之人正是鍾梧,不管怎麽說,鍾梧是天人無量境高手中的佼佼者之一,與寧憶一般,雖然未曾登頂太玄榜,但也不過是一線之隔而已。
麵對鍾梧的出手,又有一個李玄都憑空出現,手中蛇杖一橫,硬生生扛下了鍾梧的全力一擊。
李玄都環視一周,隻見這十三人俱是身著黑衣,臉色蒼白且僵硬,眼窩中不見眼珠,唯有幽幽燃燒的黑焰。
李玄都並不懼怕,淡然道:“十三劍奴。”
李世興朗聲道:“素仰清平先生劍術神通,獨步江湖,區區十三劍奴自是入不得清平先生的法眼,隻是職責所在,還是要鬥膽請清平先生賜教。”
李玄都道:“李世興,知道你的來曆,與我同是清微宗棄徒,若是按照清微宗的輩分,我還要稱唿你一聲師叔,你是江湖中成名多年的前輩,何必如此自謙?再者,你我同是修習‘太陰十三劍’,我還有最後一劍還未成,你卻已經將十三劍全部練成,更在我之上才對。”
李世興嘿然道:“江湖之上,輩分年歲都在其次,關鍵還是要看修為高低,正所謂‘聞道有先後,達者為先’,便是這個道理了。我雖然長你一輩,但先前在樓蘭城外一戰,我不敵於你,自當自謙。”
李玄都淡笑道:“那好,既然你如此說了,我便指點你一二,省得你不知天高地厚,以後在江湖上吃虧。”
李世興臉色頓時一沉。
世人皆有如此通病,自謙是風度,被別人指出不足便成了痛處。李世興嘴上說前輩不如晚輩,要讓李玄都指點一二,可李玄都真擺起了前輩的架子,他便好似吃了一個蒼蠅那般難受。
李世興冷哼一聲,不見他如何動作,背後所負的十三柄長劍齊齊出鞘,劍身上燃起黑色的陰火,分別落入十三名劍奴的掌中。而且在長劍飛向對應劍奴的過程中,劍上的陰火拉長一道道軌跡,在上空交錯成一張大網,朝著李玄都當頭落下。
李玄都仍舊是不閃不避,僅憑雙手便將這張落下的大網從中撕扯開來,陰火雖然厲害,但畢竟不是地仙二次渡劫時所麵對的滔天之火。同樣是水,一條長河千古泛濫,堤塌成災,不知多少人要死於洶洶洪水之中,一條剛剛漫過腳踝的小溪,無論如何漲水也是淹不死人的。
李玄都破開陰火大網之後,身形一掠,直奔李世興而去。
李世興後撤,十三劍奴隨之而動,從原本的包圍之勢變成列陣,擋在李玄都和李世興之間。
李玄都一掌前推,一名劍奴橫劍於身前,右手握住劍柄,左手食指抵住劍身,硬抗李玄都的一掌。
劍身上的陰火傷不得李玄都分毫,李玄都保持前掠姿勢不變,積蓄錢行,這名劍奴則是雙腳離地,不斷後退。
不過在這名劍奴之後還有劍奴,兩名劍奴用同樣的動作抵住這名劍奴,兩名劍奴之後又是四名劍奴,四名劍奴之後是六名劍奴。
李玄都的一掌逼退了第一名劍奴,但這名劍奴始終不曾徹底潰敗,隨著劍奴數量的增加,李玄都的前進速度越來越慢,最終止步不前。
十三名劍奴之力相加,擋下了李玄都的一掌。
當初李玄都修煉“太陰十三劍”,也差點被心魔所乘,化作劍奴,可見劍奴不是隨便什麽人都可以做的,這十三尊劍奴生前無一不是江湖上的高手,隻因修煉了“太陰十三劍”,最終走火入魔,這才化為劍奴。尤其是為首的這名劍奴,生前是一位天人逍遙境的陰陽宗高手,強行修煉“太陰十三劍”,在成功躋身天人無量境的那一刻被心魔所乘,化作劍奴,實力遠超其他劍奴,就算不能發揮生前的十成威力,也不容小覷,這才能成為十三名劍奴的核心“劍尖”,從正麵抵擋李玄都。
李玄都被擋下一掌之後,輕輕“咦”了一聲,讚歎道:“我一直苦思‘太陰劍陣’而不得其解,偶有所得也不過似是而非,果然有些門道。”
話音落下,李玄都手臂一震,又生出一股浩大新力,竟是讓十三名劍奴又齊齊退後一步。
身在最後的李世興通過劍奴之間的縫隙望向那個以一己之力硬撼“太陰劍陣”的年輕人,眼神極為複雜,既有羨慕,也有嫉妒。這個年輕人讓他想起了自己年輕時仰望師兄李道虛的那種感覺,高山仰止,不見項背。
世上為何會有如此天賦絕倫之人?蒼天何其不公!
不過李世興也不覺得自己就是必輸無疑,李世興嘴上說年歲無用,實際上年歲是個很重要的原因。無論多高的天賦,都不能完全脫離歲月的積累,無論多麽普通的資質,也能靠著歲月的慢慢積累奮力上前,不管怎麽說,李玄都還未躋身長生境,他這位靠著水磨工夫走到今天的師叔,還算有一戰之力。
李世興輕喝一聲,劍陣陡然一變。
李玄都也是精通“太陰十三劍”之人,立時認出了變化的來曆,雖然是劍陣,與劍招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正是“青墨三千甲”一式。
在李玄都的視線之中,劍奴越來越多,劍也越來越多,不僅僅是前後堆疊,而且還上下堆疊,人與劍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座山,將李世興的身形徹底遮擋住。
到了李玄都如今這般境界之後,除了“逍遙六虛劫”這等神通之外,前麵所學的雜學已經很少再用,可以算是某種程度的返璞歸真,正如李道虛,躋身長生境之後,一身所學隻剩下“北鬥三十六劍訣”,可僅以此套劍訣,李道虛便能獨步天下,旱逢敵手。
李玄都運起他練了二十年也是最熟悉的“萬華神劍掌”,招式不變,劍氣變化不定,有“劍字卷”的“青蓮劍氣”,有“北鬥三十六劍訣”的“元一初始劍氣”,有“太陰十三劍”的“玄陰劍氣”,有“南鬥二十八劍訣”的“七玄劍氣”,還有殺力第一的“你天劫”劍氣。每一掌所過之處,都注定有一名劍奴幻影被劍氣擊碎。轉眼之間,已經有百餘劍奴幻影煙消雲散,李玄都孤身殺入“人山”之中,十麵皆敵,卻又摧枯拉朽。
從始至終,李玄都都未出劍。
不過“太陰劍陣”也不僅僅如此,不斷有新的劍奴幻影生出,隻要作為根本的十三尊劍奴沒有死,氣機不絕,這些幻影便無窮無盡。
隻是對於李玄都來說,無關痛癢罷了,隻能消耗他的氣機,卻不能傷害到他,畢竟不是地師親自設下的“太陰劍陣”。
李世興當然也明白這一點,他以“青墨三千甲”困住李玄都的用意還是拖延時間,他本人則是來到了鍾梧的身邊。
不管怎麽說,僅憑李世興一人,都無法勝過李玄都,還要靠鍾梧從旁協力。
月光灑落在變成冰雕的鍾梧身上,晶瑩剔透,鍾梧臉上表情還算鎮定平靜,一切都是栩栩如生。
李世興手上燃起陰火,手掌所過之處,寒冰盡皆消融。
如此片刻之後,鍾梧終於緩了一口氣,自行運力,將剩餘的殘冰悉數震碎,重獲自由。
也就在此時,由無數劍奴組成的“人山”,徹底崩塌了,無數虛影如風中殘燭,一個個“熄滅”消失,漸漸顯露出李玄都的身影,他剛才的一掌直接將一名劍奴打得四分五裂,劍陣也就破了。
不過這本就李世興的意料之中,因為最早時候,他就隻有十二劍奴,想要結成劍陣,他本人要親自入陣才行,直到最近,他才補上了第十三個劍奴,隻是這個劍奴比起其他劍奴要弱上一籌,也就給了李玄都可乘之機。
李世興身形一掠,握住那名身死劍奴留下的長劍,與其餘十二名劍奴重新結成劍陣。
劍陣一變,是為“碧海潮月明”。
一輪浩大明月憑空生出,光芒籠罩了整個赫連家府邸,大半個樓蘭城都清晰可見。
在月光之下,李玄都的身影越來越淡,近乎不可見,可李玄都的身形卻沒有半分停滯,他雖然未曾出劍,但整個人就像一把劍,在無盡的月光中撕裂出一線縫隙,以至於到了後來,已經不見李玄都的身影。
轉眼之間,李玄都已經來到李世興的麵前。
十二劍奴齊齊出劍,劍尖卻不是指向李玄都,而是指向了李世興。
李世興集合了十二劍奴之力,一身劍氣浩大磅礴,直衝九天,然後朝著李玄都一劍當頭劈下。
李玄都雙手推出,以雙掌抵住這一劍,手掌不傷,可袖口衣襟卻是狂亂飄飛,雙腳下陷地麵之中。
兩人角力之際,一道身影橫掠而至。
速度之快,氣勢之盛,生出唿嘯大風,地麵鋪就的青磚被悉數掀起。威力之大,以至於那些本就搖搖欲墜的建築寸寸碎裂,隻剩下一堆斷壁殘垣,似乎有風暴席卷,一片狼藉。
出手之人正是鍾梧,不管怎麽說,鍾梧是天人無量境高手中的佼佼者之一,與寧憶一般,雖然未曾登頂太玄榜,但也不過是一線之隔而已。
麵對鍾梧的出手,又有一個李玄都憑空出現,手中蛇杖一橫,硬生生扛下了鍾梧的全力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