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沉伸手按住自己的心口,沉默了片刻,問道:“這是什麽功法?難道這也是太平道的絕學嗎?”
李玄都道:“這是我以‘太平青領經’為根本,借鑒了‘北鬥三十六劍訣’和‘南鬥二十八星陣’,融匯自家所學,所創的一套劍訣,名為‘南鬥二十八劍訣’,我身為太平道的弟子,自然也算是太平道絕學。”
張靜沉一挑眉,“李宗主的意思是,這套劍訣會傳給弟子,而不會弊帚自珍。”
張靜沉此言卻是誅心,因為李玄都隻是太平宗的代宗主,宗內還有人暗中反對,換句話來說,太平宗沒有把李玄都當做自己人,李玄都也不會對太平宗有太深的感情,兩者之間是有隔閡的,而“南鬥二十八劍訣”卻是李玄都自創的絕學,易地而處,張靜沉是絕不會把“南鬥二十八劍訣”傳給太平宗弟子,讓太平宗平白撿一個便宜,隻會傳給自己的親傳弟子。再說句誅心之論,若是有朝一日沈大先生返迴太平宗,李玄都的代宗主之位讓是不讓?如果讓,送出去的絕學可是收不迴來。
以己度人,張靜沉不覺得李玄都會答應下來,如果李玄都不同傳給弟子,那張靜沉也有理由否認這不是太平道的絕學。
不過出乎張靜沉的意料之外,李玄都沒有絲毫猶豫,直接道:“我是太平宗宗主,我的部分‘太平青領經’是從太平宗習得,正所謂投桃報李,自然要傳給弟子。”
此言一出,不僅僅是張靜沉,就連觀戰的太平宗七老也是一驚,他們同樣沒有想到李玄都會答應得如此痛快,要知道這可不是私下戲言,當著這麽多人,就是一句切切實實的承諾了。
身份地位越高的人,許諾的分量也就越重,越是不能違背,否則也不會有君無戲言的說法,因為大人物的信譽、名聲可以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力量,若是透支、敗壞自己的信譽,就不存在登高一唿和一唿百應的說法,與人聯手結盟也是難上加難,求人托人也是步步維艱,正應了那句話,江湖不隻是打打殺殺,還有人情世故,所以在江湖中,獨行客可以不在乎聲譽,有身家基業的大人物卻是不行。李玄都雖然年輕,但放在江湖中卻早已不是毛頭小子,尤其是當下這個時候,幾乎所有江湖人都在誇讚的赫赫功績,敬稱他為‘清平先生’,他若是食言而肥,代價未免太大了些。
唯有秦素並不驚訝,因為她了解李玄都。李玄都是有大誌向之人,他在意的從來不是一個江湖,他也不是一個武癡。李玄都求的不是舉世無敵,也不是飛升證道,所以功法、修為對於李玄都來說,隻是一個工具,卻不是性命根本的東西,如果能幫李玄都達到他所求的目標,那就沒什麽好藏私的。隻是世上之人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做不到的,也覺得別人必然做不到。
張靜沉放下按住胸口的手掌,深深望了李玄都一眼,冷然道:“李宗主絕技,張某佩服。既然技不如人,那張某也沒什麽可說的,從今以後,咱們井水不犯河水。”
李玄都淡笑道:“希望如此。”
張靜沉重重冷哼一聲,轉身就走。他也並非不知進退之人,兩人並非生死相鬥,李玄都傷到了他,不管傷勢是重是輕,總歸是他輸了。就算他舍了麵皮再鬥下去,他也沒有必勝把握。如果雙方徹底撕破臉麵,先不說結果如何,在他上麵還有一位大天師張靜修,雖然張靜修已經不是正一宗的宗主,但他還是張氏族長,更是正一道之主,李玄都是張靜修一手扶持起來的,公開與李玄都敵對,就是打了張靜修的臉麵,張靜沉若是不想再迴鎮魔台上思過,就不得不有所顧慮。
在張靜沉離去之後,李玄都臉上的笑意漸漸斂去,轉身望向太平七老。
也許是攝於李玄都剛剛勝過張靜沉的氣勢,竟是無人敢與李玄都對視,紛紛避讓開視線。
李玄都並無發怒,臉色平靜,語氣無喜也無悲,“看來在我不在的這段時間裏,宗內著實發生了不少事情。”
陸夫人反應過來,自己是李玄都這邊的,於是站直了身子,冷冷瞥了不遠處的鬱仙一眼。
鬱仙心中大恨,都說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太平七老中的兩名女子素來不和,認真說來,鬱仙要比陸夫人年長一輩,當年沈大先生幼年喪母,沈老先生又忙於宗內事務,就是鬱仙一手把沈大先生帶大,有點類似於當年李玄都與李非煙的關係,鬱仙未曾嫁人,自然也沒有生子,於是便將沈大先生視若親子,隻是兒子大了不由人,後來沈大先生娶妻成家,陸夫人進門,成為名正言順的沈家長媳,原本許多由鬱仙經手的事務便移交到了陸夫人的手中,其中就包括太平錢莊。在這個移交的過程中,兩人少不得生出齟齬,甚至各種明爭暗鬥,這便是兩人第一個不和的緣由,權勢之爭。第二個緣由就是沈大先生,簡而言之,婆媳之爭。不管怎麽說,沈大先生是鬱仙一手帶大的,感情上便如母子一般,鬱仙難免會生出自己養大的兒子被人搶走的感覺,少不得要多說幾句。而在陸夫人看來,夫妻之間的事情,就算親生母親,也不該過問太多,更何況鬱仙名不正言不順,自然不肯示弱。沈大先生夾在兩個女人中間,清官難斷家務事,任憑他占驗之道再高,也沒什麽好的辦法,隻能從中調解,於是兩人從明爭變為暗鬥,沈大先生在的時候,兩人還能維持麵上和氣,沈大先生出事之後,兩人連麵上和氣也懶得維持了。
李玄都既然身為太平宗之主,對於宗內種種關係還是有過了解,起碼做到心中有數,陸夫人和鬱仙的事情在太平宗中不是什麽隱秘之事,甚至可以說人盡皆知,故而李玄都也有所耳聞,他沒見過自己的嶽母,不過馬上就要多出一位嶽母,他倒是不為自己擔心,他隻是為自己的老泰山擔心,希望他老人家不要夾在夫人和女兒之間左右為難。
腦中閃過這些雜念,李玄都麵上半分不顯,倍顯威嚴,對太平七老說道:“正好人都到齊了,我們到太平宮說話。”
說罷,李玄都當先走進了太平宮的正殿,然後太平七老、秦素、楚雲深、沈無幸共十人分為兩列,跟隨在李玄都的身後,依次進入殿內。
按照規矩,秦素是外人,本不該參與太平宗之事,可她和李玄都已經定親,且昭告天下,那秦素就不是外人了,有資格列席。
江湖宗門並不像朝廷,長老們都是有座位的,李玄都當仁不讓地坐了居於正中的宗主位置,其餘十人互相謙讓一翻之後,秦素是一宗之主,又是客人,坐在李玄都下首的東邊,沈元重是僅次於宗主的大長老,坐在李玄都下首的西邊,其餘人就按照輩分年齡,次第而坐。坐在東邊最後一位的是楚雲深,坐在西邊最後一位的是沈無幸。因為兩人在宗內並無實職,所以隻好敬佩末座。
李玄都環視一周,緩緩道:“太平宗發源於太平道,無論正一道、太平道,還是全真道、閣皂道,都是道門分支,都信奉太上道祖。太上道祖有言:‘吾有三德,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諸位都是有道之士,敢問此言中的‘不敢為天下先’一句何解?”
眾人麵麵相覷,不明白李玄都為何會有此一問,一時間竟然無人作答。
李玄都見無人迴答,又道:“大長老,你學識淵博,就請你來解釋一下,如何?”
沈元重緩緩起身,仔細斟酌言辭之後,方才小心說道:“《解老》篇有言:議於大庭而後言,則立權議之士知之矣。故欲成方圓而隨其規矩,則萬事之功形矣。而萬物莫不有規矩,議言之士計會規矩也。聖人盡隨萬物之規矩,故曰‘不敢為天下先’。”
李玄都笑道:“好一個盡隨規矩,《解老》是法家的著作,我曾經讀過,法家注重的就是一個規矩。有道是:‘不為天下先,功成可蓋世。’正所謂唯後外其身,為物所歸,然後乃能立,成器為天下利,為物之長也。大長老以為如何?”
沈元重沉聲道:“宗主博聞強識,所言極是。”
“大長老過譽了。”李玄都笑了一聲,“我就任宗主時日尚短,對於宗內的許多情形知之不多,還要請教大長老以及在座諸位,不知我太平宗的規矩如何?”
沈元重臉色一變,唿吸都凝滯了幾分。
其他的人也都屏住了唿吸,整個大殿出奇地沉寂,針落可聞。
李玄都等了片刻,方才繼續說道:“大長老不迴話,其他人也不迴話,無人迴話。怎麽,我堂堂太平宗竟是沒有規矩不成?若是果真沒有規矩,那我今日就給太平宗立一迴規矩。”
李玄都道:“這是我以‘太平青領經’為根本,借鑒了‘北鬥三十六劍訣’和‘南鬥二十八星陣’,融匯自家所學,所創的一套劍訣,名為‘南鬥二十八劍訣’,我身為太平道的弟子,自然也算是太平道絕學。”
張靜沉一挑眉,“李宗主的意思是,這套劍訣會傳給弟子,而不會弊帚自珍。”
張靜沉此言卻是誅心,因為李玄都隻是太平宗的代宗主,宗內還有人暗中反對,換句話來說,太平宗沒有把李玄都當做自己人,李玄都也不會對太平宗有太深的感情,兩者之間是有隔閡的,而“南鬥二十八劍訣”卻是李玄都自創的絕學,易地而處,張靜沉是絕不會把“南鬥二十八劍訣”傳給太平宗弟子,讓太平宗平白撿一個便宜,隻會傳給自己的親傳弟子。再說句誅心之論,若是有朝一日沈大先生返迴太平宗,李玄都的代宗主之位讓是不讓?如果讓,送出去的絕學可是收不迴來。
以己度人,張靜沉不覺得李玄都會答應下來,如果李玄都不同傳給弟子,那張靜沉也有理由否認這不是太平道的絕學。
不過出乎張靜沉的意料之外,李玄都沒有絲毫猶豫,直接道:“我是太平宗宗主,我的部分‘太平青領經’是從太平宗習得,正所謂投桃報李,自然要傳給弟子。”
此言一出,不僅僅是張靜沉,就連觀戰的太平宗七老也是一驚,他們同樣沒有想到李玄都會答應得如此痛快,要知道這可不是私下戲言,當著這麽多人,就是一句切切實實的承諾了。
身份地位越高的人,許諾的分量也就越重,越是不能違背,否則也不會有君無戲言的說法,因為大人物的信譽、名聲可以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力量,若是透支、敗壞自己的信譽,就不存在登高一唿和一唿百應的說法,與人聯手結盟也是難上加難,求人托人也是步步維艱,正應了那句話,江湖不隻是打打殺殺,還有人情世故,所以在江湖中,獨行客可以不在乎聲譽,有身家基業的大人物卻是不行。李玄都雖然年輕,但放在江湖中卻早已不是毛頭小子,尤其是當下這個時候,幾乎所有江湖人都在誇讚的赫赫功績,敬稱他為‘清平先生’,他若是食言而肥,代價未免太大了些。
唯有秦素並不驚訝,因為她了解李玄都。李玄都是有大誌向之人,他在意的從來不是一個江湖,他也不是一個武癡。李玄都求的不是舉世無敵,也不是飛升證道,所以功法、修為對於李玄都來說,隻是一個工具,卻不是性命根本的東西,如果能幫李玄都達到他所求的目標,那就沒什麽好藏私的。隻是世上之人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做不到的,也覺得別人必然做不到。
張靜沉放下按住胸口的手掌,深深望了李玄都一眼,冷然道:“李宗主絕技,張某佩服。既然技不如人,那張某也沒什麽可說的,從今以後,咱們井水不犯河水。”
李玄都淡笑道:“希望如此。”
張靜沉重重冷哼一聲,轉身就走。他也並非不知進退之人,兩人並非生死相鬥,李玄都傷到了他,不管傷勢是重是輕,總歸是他輸了。就算他舍了麵皮再鬥下去,他也沒有必勝把握。如果雙方徹底撕破臉麵,先不說結果如何,在他上麵還有一位大天師張靜修,雖然張靜修已經不是正一宗的宗主,但他還是張氏族長,更是正一道之主,李玄都是張靜修一手扶持起來的,公開與李玄都敵對,就是打了張靜修的臉麵,張靜沉若是不想再迴鎮魔台上思過,就不得不有所顧慮。
在張靜沉離去之後,李玄都臉上的笑意漸漸斂去,轉身望向太平七老。
也許是攝於李玄都剛剛勝過張靜沉的氣勢,竟是無人敢與李玄都對視,紛紛避讓開視線。
李玄都並無發怒,臉色平靜,語氣無喜也無悲,“看來在我不在的這段時間裏,宗內著實發生了不少事情。”
陸夫人反應過來,自己是李玄都這邊的,於是站直了身子,冷冷瞥了不遠處的鬱仙一眼。
鬱仙心中大恨,都說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太平七老中的兩名女子素來不和,認真說來,鬱仙要比陸夫人年長一輩,當年沈大先生幼年喪母,沈老先生又忙於宗內事務,就是鬱仙一手把沈大先生帶大,有點類似於當年李玄都與李非煙的關係,鬱仙未曾嫁人,自然也沒有生子,於是便將沈大先生視若親子,隻是兒子大了不由人,後來沈大先生娶妻成家,陸夫人進門,成為名正言順的沈家長媳,原本許多由鬱仙經手的事務便移交到了陸夫人的手中,其中就包括太平錢莊。在這個移交的過程中,兩人少不得生出齟齬,甚至各種明爭暗鬥,這便是兩人第一個不和的緣由,權勢之爭。第二個緣由就是沈大先生,簡而言之,婆媳之爭。不管怎麽說,沈大先生是鬱仙一手帶大的,感情上便如母子一般,鬱仙難免會生出自己養大的兒子被人搶走的感覺,少不得要多說幾句。而在陸夫人看來,夫妻之間的事情,就算親生母親,也不該過問太多,更何況鬱仙名不正言不順,自然不肯示弱。沈大先生夾在兩個女人中間,清官難斷家務事,任憑他占驗之道再高,也沒什麽好的辦法,隻能從中調解,於是兩人從明爭變為暗鬥,沈大先生在的時候,兩人還能維持麵上和氣,沈大先生出事之後,兩人連麵上和氣也懶得維持了。
李玄都既然身為太平宗之主,對於宗內種種關係還是有過了解,起碼做到心中有數,陸夫人和鬱仙的事情在太平宗中不是什麽隱秘之事,甚至可以說人盡皆知,故而李玄都也有所耳聞,他沒見過自己的嶽母,不過馬上就要多出一位嶽母,他倒是不為自己擔心,他隻是為自己的老泰山擔心,希望他老人家不要夾在夫人和女兒之間左右為難。
腦中閃過這些雜念,李玄都麵上半分不顯,倍顯威嚴,對太平七老說道:“正好人都到齊了,我們到太平宮說話。”
說罷,李玄都當先走進了太平宮的正殿,然後太平七老、秦素、楚雲深、沈無幸共十人分為兩列,跟隨在李玄都的身後,依次進入殿內。
按照規矩,秦素是外人,本不該參與太平宗之事,可她和李玄都已經定親,且昭告天下,那秦素就不是外人了,有資格列席。
江湖宗門並不像朝廷,長老們都是有座位的,李玄都當仁不讓地坐了居於正中的宗主位置,其餘十人互相謙讓一翻之後,秦素是一宗之主,又是客人,坐在李玄都下首的東邊,沈元重是僅次於宗主的大長老,坐在李玄都下首的西邊,其餘人就按照輩分年齡,次第而坐。坐在東邊最後一位的是楚雲深,坐在西邊最後一位的是沈無幸。因為兩人在宗內並無實職,所以隻好敬佩末座。
李玄都環視一周,緩緩道:“太平宗發源於太平道,無論正一道、太平道,還是全真道、閣皂道,都是道門分支,都信奉太上道祖。太上道祖有言:‘吾有三德,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諸位都是有道之士,敢問此言中的‘不敢為天下先’一句何解?”
眾人麵麵相覷,不明白李玄都為何會有此一問,一時間竟然無人作答。
李玄都見無人迴答,又道:“大長老,你學識淵博,就請你來解釋一下,如何?”
沈元重緩緩起身,仔細斟酌言辭之後,方才小心說道:“《解老》篇有言:議於大庭而後言,則立權議之士知之矣。故欲成方圓而隨其規矩,則萬事之功形矣。而萬物莫不有規矩,議言之士計會規矩也。聖人盡隨萬物之規矩,故曰‘不敢為天下先’。”
李玄都笑道:“好一個盡隨規矩,《解老》是法家的著作,我曾經讀過,法家注重的就是一個規矩。有道是:‘不為天下先,功成可蓋世。’正所謂唯後外其身,為物所歸,然後乃能立,成器為天下利,為物之長也。大長老以為如何?”
沈元重沉聲道:“宗主博聞強識,所言極是。”
“大長老過譽了。”李玄都笑了一聲,“我就任宗主時日尚短,對於宗內的許多情形知之不多,還要請教大長老以及在座諸位,不知我太平宗的規矩如何?”
沈元重臉色一變,唿吸都凝滯了幾分。
其他的人也都屏住了唿吸,整個大殿出奇地沉寂,針落可聞。
李玄都等了片刻,方才繼續說道:“大長老不迴話,其他人也不迴話,無人迴話。怎麽,我堂堂太平宗竟是沒有規矩不成?若是果真沒有規矩,那我今日就給太平宗立一迴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