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的目的達到,看得出安祤已經有所領悟,和君賢又囑咐了幾句,讓這個被自己看作小師妹的姑娘有任何疑問都可以來尋他解答。
和君賢又許諾,待安祤熟讀了丹經,將書麵知識融會貫通後,便會帶她去萬煉閣參觀參觀,了解一些具體的煉丹過程。
細細的交代完,和君賢便沒有再繼續耽誤下去,雙手作揖,屈身行禮,悄然地推出了碧落苑
目送君賢身影消失,安祤也深吸了口氣,定了定心,迴到屋中妥善將《仙草集》《聖源集》這兩本書放好,隻取了《金液丹經》貼身帶著。
安祤雖然想一口氣讀完《仙草集》和《聖源集》這兩本關於仙草和丹方的書,但貪多嚼不爛,自己練基本的煉丹之法都還未入門呢,又何必太過激進呢。
另外,安祤也將裝有金華凝霜雪的玉匣貼身地放在了腰間的荷囊裏,因為似有若無,哪怕未曾服用,自己也總覺透過這枚靈丹感到了神清氣爽,畢竟這是一件能夠引動自己泥丸宮內神識的好東西,便舍不得放下了。
眼看日頭逐漸升高,安祤自顧打了水梳洗,又去廚房熱了粥菜,吃得飽飽的。
出門前,安祤特意去了隔壁楊三娘的寢屋,對她說自己去碧潭邊研讀丹經,這才出了碧落苑
楊三娘與安祤同住在一個園子裏,平日裏總是足不出戶,隻盤坐在屋中蒲團上修煉吐納。
畢竟楊三娘也是一個仙人,仙人就需要不斷的修煉,不然到了大限,也隻得和凡人一樣,歸於一培黃土。
說起來,楊三娘的修為甚至要高過身為六品真人的安期生幾分,已達五品靈仙。不過她的身份卻是楊家仆婦,受命自上界昆侖至下界玄州,負責照看安祤,所以要尊安期生和安祤為主。
雖然不知道楊三娘來自西天昆侖上界,但安期生卻也從不曾把她當作奴仆,反而十分看重,每年更是將自己煉製出的六品靈丹送上十二瓶,以示尊敬。
楊三娘奉命照顧安祤,低調不顯,八年多來不曾踏出三玄宮一步,也囑咐安期生不可對外宣揚自己的存在,旁人才不知道三玄宮裏頭還有一位超越了六品真人的五品靈仙罷了
此時,目光仿佛穿透了虛空,感覺到安祤腳步輕快而去,楊三娘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來。
之前和君賢來訪,楊三娘在屋中將兩人的“對話”聽得一清二楚,更是知道了和君賢將一枚無暇之質的七品“金華凝霜雪”靈丹贈予了安祤。
楊三娘明白,安期生表麵不敢違逆太真夫人的囑咐,不讓安祤修煉仙道,但他心底恐怕還是希望安祤將來能有成仙的可能吧?
畢竟安祤是他從小看著長大的,有哪個長輩不希望身邊的兒女可以常伴左右呢?
表麵上他嚴厲地斷絕了安祤的修行之路,暗地裏卻借由和君賢之手送來丹經和藥集,還讓和君賢側麵地指點了安祤一些丹道上的隱秘。
嗯,看來自己也沒有看錯這個北極真人。
鬆了口氣,楊三娘覺得,隻要安期生不反對安祤走上丹道一途,甚至願意暗中相助,給予安祤丹經和煉丹等其他方麵的便利,以安祤的資質,哪怕沒有仙根,以她得天獨厚的條件,將來也一定能得道成仙。
想到此,楊三娘臉上又浮現了一抹憐惜之色來。
那時,剛出生的安祤乃天生靈慧之體,雖然隻是個嬰孩,卻眉目清靈,骨骼清奇若是楊婉妗當年沒有舍棄安祤,那她將在西天昆侖的瑤池畔長大,成為身份崇高的仙界貴女,更別提,她的生父還是
剛在腦子裏想起三個字,楊三娘隻覺得喉頭一甜,太陽兩穴仿佛有針刺一般,臉上的表情變得痛苦起來。
抬手擦去了嘴角溢出的血絲,楊三娘冷冷一哼:“好個楊家,將禁魂咒施在了自己的骨血之上,別說探查了其身世了,知情人更是連想都不能想,不然,那種噬魂之痛會讓人生不如死。婉妗啊婉妗,你高高在上,身為西方天界之母後,位居昆侖仙界,掌管天下女仙,為何卻不能容下一個弱小的女兒呢?”
以手悟心,想起安祤出了娘胎就仙根被剝,原本的靈慧之體成了肉身凡胎,還因此落下了體質過分柔弱的毛病,根本無法身受靈丹的作用,自己隻能用凡俗間的各種飲食療法為她養著身子。
想著過去種種,楊三娘連唿吸都凝滯了,心頭發哽。
還好,一天天看著安祤長大,小姑娘身段雖然清瘦些,卻臉色紅潤,能吃能睡,健康快樂,哪怕終究無法走上成仙之路,在之前的楊三娘看來,自己的祤兒若能繼續快樂下去,經曆人間的生老病死,最後托魂轉世,與仙家斷了這孽緣,也算是善了了。
將來待自己迴歸昆侖界,也能站直了麵對楊婉衿,告訴她,自己沒有辜負楊家的托付。
可老天爺似乎在捉弄自己,捉弄楊婉衿,捉弄高高在上的楊家!
就在剛才,安祤進屋請安,楊三娘分明能感覺到,在她眉心泥丸宮的位置,似有若無,仿佛有一股極為微弱的神識逸散而出,與其懷中的玉匣相互唿應。
除了她泥丸宮的改變,安祤整個人分明也有了一絲變化,眼更明,神更清,體態挺拔,肌膚細膩,這種姿態上的變化,已經脫離了肉身凡胎的範疇,在安祤身上,楊三娘已然看到了一絲仙靈之氣。
楊三娘知道安祤懷中的玉匣內裝的是一枚七品丹藥,因為品質乃是“無暇”,也算得上是一件可以引動天地仙靈之氣的珍品了。
而安祤竟能與其有所感應,看來,即便是她體內仙根被奪,其泥丸識海的靈根卻仍然是存在的。
仙靈仙靈,仙為人身,靈為神識,難道楊婉衿不知道她當初隻取了安祤的仙根,卻留了安祤的靈根嗎?
修身既然不可,但安祤若是靈根猶存,那便修神!
和君賢又許諾,待安祤熟讀了丹經,將書麵知識融會貫通後,便會帶她去萬煉閣參觀參觀,了解一些具體的煉丹過程。
細細的交代完,和君賢便沒有再繼續耽誤下去,雙手作揖,屈身行禮,悄然地推出了碧落苑
目送君賢身影消失,安祤也深吸了口氣,定了定心,迴到屋中妥善將《仙草集》《聖源集》這兩本書放好,隻取了《金液丹經》貼身帶著。
安祤雖然想一口氣讀完《仙草集》和《聖源集》這兩本關於仙草和丹方的書,但貪多嚼不爛,自己練基本的煉丹之法都還未入門呢,又何必太過激進呢。
另外,安祤也將裝有金華凝霜雪的玉匣貼身地放在了腰間的荷囊裏,因為似有若無,哪怕未曾服用,自己也總覺透過這枚靈丹感到了神清氣爽,畢竟這是一件能夠引動自己泥丸宮內神識的好東西,便舍不得放下了。
眼看日頭逐漸升高,安祤自顧打了水梳洗,又去廚房熱了粥菜,吃得飽飽的。
出門前,安祤特意去了隔壁楊三娘的寢屋,對她說自己去碧潭邊研讀丹經,這才出了碧落苑
楊三娘與安祤同住在一個園子裏,平日裏總是足不出戶,隻盤坐在屋中蒲團上修煉吐納。
畢竟楊三娘也是一個仙人,仙人就需要不斷的修煉,不然到了大限,也隻得和凡人一樣,歸於一培黃土。
說起來,楊三娘的修為甚至要高過身為六品真人的安期生幾分,已達五品靈仙。不過她的身份卻是楊家仆婦,受命自上界昆侖至下界玄州,負責照看安祤,所以要尊安期生和安祤為主。
雖然不知道楊三娘來自西天昆侖上界,但安期生卻也從不曾把她當作奴仆,反而十分看重,每年更是將自己煉製出的六品靈丹送上十二瓶,以示尊敬。
楊三娘奉命照顧安祤,低調不顯,八年多來不曾踏出三玄宮一步,也囑咐安期生不可對外宣揚自己的存在,旁人才不知道三玄宮裏頭還有一位超越了六品真人的五品靈仙罷了
此時,目光仿佛穿透了虛空,感覺到安祤腳步輕快而去,楊三娘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來。
之前和君賢來訪,楊三娘在屋中將兩人的“對話”聽得一清二楚,更是知道了和君賢將一枚無暇之質的七品“金華凝霜雪”靈丹贈予了安祤。
楊三娘明白,安期生表麵不敢違逆太真夫人的囑咐,不讓安祤修煉仙道,但他心底恐怕還是希望安祤將來能有成仙的可能吧?
畢竟安祤是他從小看著長大的,有哪個長輩不希望身邊的兒女可以常伴左右呢?
表麵上他嚴厲地斷絕了安祤的修行之路,暗地裏卻借由和君賢之手送來丹經和藥集,還讓和君賢側麵地指點了安祤一些丹道上的隱秘。
嗯,看來自己也沒有看錯這個北極真人。
鬆了口氣,楊三娘覺得,隻要安期生不反對安祤走上丹道一途,甚至願意暗中相助,給予安祤丹經和煉丹等其他方麵的便利,以安祤的資質,哪怕沒有仙根,以她得天獨厚的條件,將來也一定能得道成仙。
想到此,楊三娘臉上又浮現了一抹憐惜之色來。
那時,剛出生的安祤乃天生靈慧之體,雖然隻是個嬰孩,卻眉目清靈,骨骼清奇若是楊婉妗當年沒有舍棄安祤,那她將在西天昆侖的瑤池畔長大,成為身份崇高的仙界貴女,更別提,她的生父還是
剛在腦子裏想起三個字,楊三娘隻覺得喉頭一甜,太陽兩穴仿佛有針刺一般,臉上的表情變得痛苦起來。
抬手擦去了嘴角溢出的血絲,楊三娘冷冷一哼:“好個楊家,將禁魂咒施在了自己的骨血之上,別說探查了其身世了,知情人更是連想都不能想,不然,那種噬魂之痛會讓人生不如死。婉妗啊婉妗,你高高在上,身為西方天界之母後,位居昆侖仙界,掌管天下女仙,為何卻不能容下一個弱小的女兒呢?”
以手悟心,想起安祤出了娘胎就仙根被剝,原本的靈慧之體成了肉身凡胎,還因此落下了體質過分柔弱的毛病,根本無法身受靈丹的作用,自己隻能用凡俗間的各種飲食療法為她養著身子。
想著過去種種,楊三娘連唿吸都凝滯了,心頭發哽。
還好,一天天看著安祤長大,小姑娘身段雖然清瘦些,卻臉色紅潤,能吃能睡,健康快樂,哪怕終究無法走上成仙之路,在之前的楊三娘看來,自己的祤兒若能繼續快樂下去,經曆人間的生老病死,最後托魂轉世,與仙家斷了這孽緣,也算是善了了。
將來待自己迴歸昆侖界,也能站直了麵對楊婉衿,告訴她,自己沒有辜負楊家的托付。
可老天爺似乎在捉弄自己,捉弄楊婉衿,捉弄高高在上的楊家!
就在剛才,安祤進屋請安,楊三娘分明能感覺到,在她眉心泥丸宮的位置,似有若無,仿佛有一股極為微弱的神識逸散而出,與其懷中的玉匣相互唿應。
除了她泥丸宮的改變,安祤整個人分明也有了一絲變化,眼更明,神更清,體態挺拔,肌膚細膩,這種姿態上的變化,已經脫離了肉身凡胎的範疇,在安祤身上,楊三娘已然看到了一絲仙靈之氣。
楊三娘知道安祤懷中的玉匣內裝的是一枚七品丹藥,因為品質乃是“無暇”,也算得上是一件可以引動天地仙靈之氣的珍品了。
而安祤竟能與其有所感應,看來,即便是她體內仙根被奪,其泥丸識海的靈根卻仍然是存在的。
仙靈仙靈,仙為人身,靈為神識,難道楊婉衿不知道她當初隻取了安祤的仙根,卻留了安祤的靈根嗎?
修身既然不可,但安祤若是靈根猶存,那便修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