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櫻瞅著郭離澈,慢慢兒道:「你也知道不是開玩笑的時候。」
郭離澈用一種「我算認識你」的表情瞪了朱櫻,終也沒辦法,就到易澧這邊來,不會說好話,單拿出隨身的柳葉軍刀,唰唰唰在指間變起花樣來。易澧頓時看得眼都直了!林代試探著離開點,意思是:「那我走啦?」易澧眼睛還緊緊盯著郭離澈指間的雪光,身子就那麽搖了兩搖,意思是:「哦那你走吧。」
孩子!
孩子真是自私到可怕的小東西。他需要你時,絞股糖一樣纏上身來,你一會兒不見,他能死給你看。他不需要你時,你說:「我走啦!」他也不過是看也不看你的迴答:「那你走吧。」
林代真想一指頭戳易澧的額角上去:「你就仗著我會對你負責到底!」
她聳了聳鼻尖,靜悄悄的離開,走開幾步遠了,易澧從刀光間抬起眼睛,擰過脖子,看她。
到底是留下陰影了,不久前她的離去,給他心裏劃下了傷,不是她迴來就能痊癒的。
可他沒有撲上去抱住她。好像從出生起,神就給他身子裏做進了某種堅硬的東西。這東西經過磨難,越發硬了,梗在他心裏、撐著他挺直脖子、也壓迴去他的眼淚。
「一會兒就好。」朱櫻笑道。
林代並沒拿她的保證很當真,隻不過有了這句話,聊勝於無而已。
朱櫻將林代一路領到溪邊。
這太子苑的營造,頗具匠心。易澧玩耍時就很注意到:「水裏真有活魚!」而朱櫻帶林代過來的這個彎,更是全溪景色最出塵的地方,乃是一片榕樹林,當中但見一個花草編的圓帽子。憨態可掬!
近前細看,原來是用藤蔓就著密列的榕樹幹編成的牆與屋頂,總共圍成兩三丈的麵積、一丈多高度的圓形小屋,還開出了葫蘆一樣圓圓的門、鴨蛋一樣漂漂亮亮的窗戶。有開花的細藤攀在作為骨架的粗藤上,像把紅艷艷的細碎小花繡在上頭似的,風中娉娉搖動,很是悅目。
小屋與溪水之間。有兩棵高大的千葉蓮。正在盛開時候,一棵花色淡紅,一棵雪白。花大得像碗,花瓣則如勺子瓣。一陣風過,有花瓣隨風翻飛飄落,似落了紅白相間的一場雨。清香撲鼻。
花樹後有石桌石凳,雪宜公主正與雲舟對弈。
這樣的時候。她們竟然在對弈!
林代沉住了氣,侍立在邊上。她想,這該是場持久戰了。
雲舟與林代見過禮,繼續持子作想。下棋最重要是凝神靜氣。她卻思緒紛繁,一時收不迴來。
雪宜公主剛才說,七王爺很快就要迴京了。
雪宜公主還推心軒腹說了七王爺一些生活細節給雲舟知道。這完全是長輩給自己選的兒媳婦交代家底的節奏。類似公司領導招進了一個人才。打算培養成心腹,帶著熟悉上下情況。
這些對於一般姑娘來說。衝擊已經夠大。對雲舟來說,卻還不算什麽。因本是她自己選的路,隻要各取所需做個生活搭檔,並不是真要枕邊衾內百年好合的,所以隻要理智對待即可。
雲舟之所以心情激盪,完全因為雪宜公主既吐口交代七王爺很快要迴京,那末謝小橫預料的那件大事,就要揭曉了!
雲舟本以為那件大事,將在下上百年中,難遇比肩。然而剛才太子又出大事,一時竟不知哪一件分量更重些。總之都會對王朝的政局產生巨大、甚至是毀滅性的衝擊。這種情況下,雪宜公主還能安然吩咐擺棋盤,而雲舟卻難免心潮激盪了。
雪宜公主不但擺棋,還讓朱櫻支琴台。
這才叫紅袖添香,花下拂弦。棋在石台指猶涼,花動絲弦風窺影。
林代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她請林毓笙出麵負責彈琴。
「我就是用來吟詩彈琴的?」林毓笙還使小性子呢,「合著我成了個清客了?」
「喂,要緊時候,別亂來。」林代警告她。
林毓笙到底理智猶存,就奉琴一曲。
雲舟聽得大不以為然:美則美矣,太淒纖。這樣的曲子奉在公主麵前,是很失禮的哪!怎像雲舟,下棋還顧得著彼此的體麵,哪裏能想殺就大殺四方。這才叫體統嘛!
可是謝小橫仍然任林代進入皇家視線。
大概天家眼光,確實與民間不同。若要講識大體,雲詩珠玉在前,也不過是個貴人。崔珩當初專寵的流美人,則是個再愛使小性子不過的。
雲舟想:「大概玉妹妹這樣的性子,爺爺覺得是剛剛好了。」
其實,即使雲舟這樣穩當的判斷力,在證據不足時,也會出錯。
謝小橫想要的,不隻是「後宮爬到高位」而已。他要的甚至更多。這奢望,如今對誰都不能吐露。正因為有那種奢望,林代表現出來的這矛盾的個性,才變得「剛剛好」了。哪怕有了陷於盜手、蝶笑花失蹤的紕漏,謝小橫仍然願意放手讓這棋子一闖。
一曲琴音彈盡,石盤上黑白大龍都已成形。雪宜公主放下一枚白子,指尖攬著袖口,道:「太子今日這事,你們怎麽看?」
雲舟和林代其實都不便啟齒。
因太子今日出的事,太過於有傷風化了!
竟然有個衣裳不整、滿身是傷的婦人,順水漂來,暈死在岸邊!
太子竟然在這麽重要的宴會上,說是微醺不勝酒力,到後頭歇息歇息,誰知就是幹這勾當!這、這——
林代有一個詞精準形容:sm。
而古人們隻有期期艾艾:有失風化!太失體統!
更要命的是,那飽受摧殘而漂下來的女子,據說不是別人,而是胡侍中新娶的妻!
「難怪胡侍中會成為太子的心腹呢。」有人難免這麽想了,「原來他們——」
換妻!林代又有個現成的詞彙可以奉獻。
這也玩得太尼瑪現代了!傷風敗俗,自作孽不可活。太子看來是完蛋了。
「臣女不敢置評太子。」雲舟道。
林代附議+1.
太子搞得這樣,太子頭銜肯定保不住了。在頭銜被正式擼掉之前,這是大家最後叫他太子了。
不過宮裏怎麽還沒下令呢?崔珩怎麽沒動靜?烏雲壓城城欲催。在大雨點正式打下來之前,氣壓低得真叫人難受。
林代忽聽到聲音。
就好像一個盲人坐在蜂巢內部一個格子裏,聽到外頭格子,不知幾重複幾重,營營嗡嗡,諸蜂出巢,毒牙咬合、鐵翅拍擊,爬搔可怕,須臾飛盡,天地卻忽然靜下來。也不知戰蜂們到什麽地方去、對付什麽樣的人、又或幾時會迴到這邊來?
林代吃驚的抬起眼睛與眾人對視:這些人全都知道發生什麽事!
雲舟假裝不知道,其實也有心理準備。
真正被蒙在鼓裏的隻有她一個。
隨後林代又聽見廝殺聲。原來跟電視上的完全不一樣。她沒辦法形容這種「真正的廝殺」是什麽聲音。但身為人,你遙遙聽見一絲一點兒在耳朵裏,出於人類的本能,就知道有人在那裏相殺、用各種方式互相廝殺,於是你自己的肌肉也緊張起來,原始的本能讓你把自己壓縮、再壓縮,必要時才可以像一根彈簧似的彈起來,逃跑,或者戰鬥。
林代肌肉繃緊,隨時準備迎接惡戰、或者撒丫子跑得遠遠的。
廝殺聲遠了些,又近了,再輕下去,變得含混不清,而後消失了,仍然有細細的爬搔聲,不知戰蜂在做什麽,忽然有歡喜的吼聲響起來,是慶賀。有一方贏了。誰呢?
宮人來了。朱櫻迎上去,聽了細不可聞的報告聲,迴來向雪宜公主屈膝道賀:「謝將軍凱旋。」
謝將軍?哪個謝將軍?
雲舟手還按在桌子上,再也抬不起來,好像剛才已經把一部分生命都失落在這裏,於是無法離開。
雪宜公主親自挽起雲舟,招唿林代道:「英雄迴師,天子閱兵,咱們該去參見。」
她剛才其實也非常緊張,如今鬆弛下來,眼角唇邊現出細細的紋路,沒有笑,這紋路卻比一切笑容都令人安心。
於是便去見凱旋之師、賀天子,一路行到個高台上。
天已晚了,微涼的風從身邊掠過,那高台築於土阜上。阜是自然形成,高約十丈,上頭台高兩丈,每邊約可三十步,沒有點燈,可見著對麵九十丈遠,矗起另一座更巍峨的高台。地勢由土阜方台這裏往上,到那邊成一個和緩的坡頂,距平地已有四十餘丈,坡頂以石築方台、方台上又以土築圓台,圓台上壘起高台,台牆高聳,如小城牆。天色初暗,夜幕幽濛,而城牆上燈火盛舉,若可燎天。
皇帝崔珩親自立於城牆上,著武弁服,戴十二縫五采落星古象絳紗冠,赤色韎衣,同色裳舄,係朱麵素裏金龍鳳革大帶,佩六采綬,持「討罪安民」玉圭,左有駐軍營、右為健銳營,其外配虎槍、神機營,再其外,沿著高台邊,是內府護軍營,圓台而下,裏為步軍營,外為內府前鋒營,往下,密密列於方台上的,是驍騎營,間配火器營,台下供衛於山坡上,猶有三匝前鋒營、護軍營。兵甲耀目,儀侍森嚴,大內十營已全數到齊。現在其實已經不需要這麽多甲兵保衛皇帝了,京城的危機已經解決,戰事已經勝利。他還用這麽高規格的武事儀衛,是為了炫耀皇家威勢。(未完待續)
</br>
郭離澈用一種「我算認識你」的表情瞪了朱櫻,終也沒辦法,就到易澧這邊來,不會說好話,單拿出隨身的柳葉軍刀,唰唰唰在指間變起花樣來。易澧頓時看得眼都直了!林代試探著離開點,意思是:「那我走啦?」易澧眼睛還緊緊盯著郭離澈指間的雪光,身子就那麽搖了兩搖,意思是:「哦那你走吧。」
孩子!
孩子真是自私到可怕的小東西。他需要你時,絞股糖一樣纏上身來,你一會兒不見,他能死給你看。他不需要你時,你說:「我走啦!」他也不過是看也不看你的迴答:「那你走吧。」
林代真想一指頭戳易澧的額角上去:「你就仗著我會對你負責到底!」
她聳了聳鼻尖,靜悄悄的離開,走開幾步遠了,易澧從刀光間抬起眼睛,擰過脖子,看她。
到底是留下陰影了,不久前她的離去,給他心裏劃下了傷,不是她迴來就能痊癒的。
可他沒有撲上去抱住她。好像從出生起,神就給他身子裏做進了某種堅硬的東西。這東西經過磨難,越發硬了,梗在他心裏、撐著他挺直脖子、也壓迴去他的眼淚。
「一會兒就好。」朱櫻笑道。
林代並沒拿她的保證很當真,隻不過有了這句話,聊勝於無而已。
朱櫻將林代一路領到溪邊。
這太子苑的營造,頗具匠心。易澧玩耍時就很注意到:「水裏真有活魚!」而朱櫻帶林代過來的這個彎,更是全溪景色最出塵的地方,乃是一片榕樹林,當中但見一個花草編的圓帽子。憨態可掬!
近前細看,原來是用藤蔓就著密列的榕樹幹編成的牆與屋頂,總共圍成兩三丈的麵積、一丈多高度的圓形小屋,還開出了葫蘆一樣圓圓的門、鴨蛋一樣漂漂亮亮的窗戶。有開花的細藤攀在作為骨架的粗藤上,像把紅艷艷的細碎小花繡在上頭似的,風中娉娉搖動,很是悅目。
小屋與溪水之間。有兩棵高大的千葉蓮。正在盛開時候,一棵花色淡紅,一棵雪白。花大得像碗,花瓣則如勺子瓣。一陣風過,有花瓣隨風翻飛飄落,似落了紅白相間的一場雨。清香撲鼻。
花樹後有石桌石凳,雪宜公主正與雲舟對弈。
這樣的時候。她們竟然在對弈!
林代沉住了氣,侍立在邊上。她想,這該是場持久戰了。
雲舟與林代見過禮,繼續持子作想。下棋最重要是凝神靜氣。她卻思緒紛繁,一時收不迴來。
雪宜公主剛才說,七王爺很快就要迴京了。
雪宜公主還推心軒腹說了七王爺一些生活細節給雲舟知道。這完全是長輩給自己選的兒媳婦交代家底的節奏。類似公司領導招進了一個人才。打算培養成心腹,帶著熟悉上下情況。
這些對於一般姑娘來說。衝擊已經夠大。對雲舟來說,卻還不算什麽。因本是她自己選的路,隻要各取所需做個生活搭檔,並不是真要枕邊衾內百年好合的,所以隻要理智對待即可。
雲舟之所以心情激盪,完全因為雪宜公主既吐口交代七王爺很快要迴京,那末謝小橫預料的那件大事,就要揭曉了!
雲舟本以為那件大事,將在下上百年中,難遇比肩。然而剛才太子又出大事,一時竟不知哪一件分量更重些。總之都會對王朝的政局產生巨大、甚至是毀滅性的衝擊。這種情況下,雪宜公主還能安然吩咐擺棋盤,而雲舟卻難免心潮激盪了。
雪宜公主不但擺棋,還讓朱櫻支琴台。
這才叫紅袖添香,花下拂弦。棋在石台指猶涼,花動絲弦風窺影。
林代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她請林毓笙出麵負責彈琴。
「我就是用來吟詩彈琴的?」林毓笙還使小性子呢,「合著我成了個清客了?」
「喂,要緊時候,別亂來。」林代警告她。
林毓笙到底理智猶存,就奉琴一曲。
雲舟聽得大不以為然:美則美矣,太淒纖。這樣的曲子奉在公主麵前,是很失禮的哪!怎像雲舟,下棋還顧得著彼此的體麵,哪裏能想殺就大殺四方。這才叫體統嘛!
可是謝小橫仍然任林代進入皇家視線。
大概天家眼光,確實與民間不同。若要講識大體,雲詩珠玉在前,也不過是個貴人。崔珩當初專寵的流美人,則是個再愛使小性子不過的。
雲舟想:「大概玉妹妹這樣的性子,爺爺覺得是剛剛好了。」
其實,即使雲舟這樣穩當的判斷力,在證據不足時,也會出錯。
謝小橫想要的,不隻是「後宮爬到高位」而已。他要的甚至更多。這奢望,如今對誰都不能吐露。正因為有那種奢望,林代表現出來的這矛盾的個性,才變得「剛剛好」了。哪怕有了陷於盜手、蝶笑花失蹤的紕漏,謝小橫仍然願意放手讓這棋子一闖。
一曲琴音彈盡,石盤上黑白大龍都已成形。雪宜公主放下一枚白子,指尖攬著袖口,道:「太子今日這事,你們怎麽看?」
雲舟和林代其實都不便啟齒。
因太子今日出的事,太過於有傷風化了!
竟然有個衣裳不整、滿身是傷的婦人,順水漂來,暈死在岸邊!
太子竟然在這麽重要的宴會上,說是微醺不勝酒力,到後頭歇息歇息,誰知就是幹這勾當!這、這——
林代有一個詞精準形容:sm。
而古人們隻有期期艾艾:有失風化!太失體統!
更要命的是,那飽受摧殘而漂下來的女子,據說不是別人,而是胡侍中新娶的妻!
「難怪胡侍中會成為太子的心腹呢。」有人難免這麽想了,「原來他們——」
換妻!林代又有個現成的詞彙可以奉獻。
這也玩得太尼瑪現代了!傷風敗俗,自作孽不可活。太子看來是完蛋了。
「臣女不敢置評太子。」雲舟道。
林代附議+1.
太子搞得這樣,太子頭銜肯定保不住了。在頭銜被正式擼掉之前,這是大家最後叫他太子了。
不過宮裏怎麽還沒下令呢?崔珩怎麽沒動靜?烏雲壓城城欲催。在大雨點正式打下來之前,氣壓低得真叫人難受。
林代忽聽到聲音。
就好像一個盲人坐在蜂巢內部一個格子裏,聽到外頭格子,不知幾重複幾重,營營嗡嗡,諸蜂出巢,毒牙咬合、鐵翅拍擊,爬搔可怕,須臾飛盡,天地卻忽然靜下來。也不知戰蜂們到什麽地方去、對付什麽樣的人、又或幾時會迴到這邊來?
林代吃驚的抬起眼睛與眾人對視:這些人全都知道發生什麽事!
雲舟假裝不知道,其實也有心理準備。
真正被蒙在鼓裏的隻有她一個。
隨後林代又聽見廝殺聲。原來跟電視上的完全不一樣。她沒辦法形容這種「真正的廝殺」是什麽聲音。但身為人,你遙遙聽見一絲一點兒在耳朵裏,出於人類的本能,就知道有人在那裏相殺、用各種方式互相廝殺,於是你自己的肌肉也緊張起來,原始的本能讓你把自己壓縮、再壓縮,必要時才可以像一根彈簧似的彈起來,逃跑,或者戰鬥。
林代肌肉繃緊,隨時準備迎接惡戰、或者撒丫子跑得遠遠的。
廝殺聲遠了些,又近了,再輕下去,變得含混不清,而後消失了,仍然有細細的爬搔聲,不知戰蜂在做什麽,忽然有歡喜的吼聲響起來,是慶賀。有一方贏了。誰呢?
宮人來了。朱櫻迎上去,聽了細不可聞的報告聲,迴來向雪宜公主屈膝道賀:「謝將軍凱旋。」
謝將軍?哪個謝將軍?
雲舟手還按在桌子上,再也抬不起來,好像剛才已經把一部分生命都失落在這裏,於是無法離開。
雪宜公主親自挽起雲舟,招唿林代道:「英雄迴師,天子閱兵,咱們該去參見。」
她剛才其實也非常緊張,如今鬆弛下來,眼角唇邊現出細細的紋路,沒有笑,這紋路卻比一切笑容都令人安心。
於是便去見凱旋之師、賀天子,一路行到個高台上。
天已晚了,微涼的風從身邊掠過,那高台築於土阜上。阜是自然形成,高約十丈,上頭台高兩丈,每邊約可三十步,沒有點燈,可見著對麵九十丈遠,矗起另一座更巍峨的高台。地勢由土阜方台這裏往上,到那邊成一個和緩的坡頂,距平地已有四十餘丈,坡頂以石築方台、方台上又以土築圓台,圓台上壘起高台,台牆高聳,如小城牆。天色初暗,夜幕幽濛,而城牆上燈火盛舉,若可燎天。
皇帝崔珩親自立於城牆上,著武弁服,戴十二縫五采落星古象絳紗冠,赤色韎衣,同色裳舄,係朱麵素裏金龍鳳革大帶,佩六采綬,持「討罪安民」玉圭,左有駐軍營、右為健銳營,其外配虎槍、神機營,再其外,沿著高台邊,是內府護軍營,圓台而下,裏為步軍營,外為內府前鋒營,往下,密密列於方台上的,是驍騎營,間配火器營,台下供衛於山坡上,猶有三匝前鋒營、護軍營。兵甲耀目,儀侍森嚴,大內十營已全數到齊。現在其實已經不需要這麽多甲兵保衛皇帝了,京城的危機已經解決,戰事已經勝利。他還用這麽高規格的武事儀衛,是為了炫耀皇家威勢。(未完待續)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