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謝府的這些大丫頭們,各有各的來歷、各有各的能耐,一時卻也說不完,總之什麽主子用什麽樣的人。老太太的左右手明珠、碧玉,走出去比一般人家的閨閣小姐更見大氣,真不愧是老太太親自**出的人兒。而雲劍的貼身丫頭宛留,也染了些名士風。
她精神奕奕,仿佛是山野枝頭剛暴起而未經任何風霜雨露摧殘的新芽,帶著那麽股生機怒意,甚至可說是野蠻勁,在一群飽經訓練的一等大丫頭裏,份外醒目。瞳仁則是栗子色的,火烤過那種栗子,暖意之下還有種品了才知道的溫糯。她的眉毛粗而短,像千年前某個朝代流行的古老妝容,墨筆左右兩點,突兀得簡直高貴;手腳卻長得像隻蜘蛛,搞得她再怎麽努力,行走間都有點跳躍,無論如何都不能像忠伯那麽沉穩。
總之,宛留這個丫頭,從麵容到儀態處處都矛盾。前朝尚畫名士名媛的大師,見了她,一定會非常高興,拉她去作模本——那朝代有好幾十年,很推崇這種所謂「矛盾的高貴之美」。
真的,若在那時候,她說不定作為美學的巔峰,掀起某種浪潮的。可惜那風潮一下子就過去了,再也沒迴來。本朝本代,還是推崇秀氣、可靠、好懂的美麗。蝶笑花那種都打了擦邊球了。謝三小姐雲詩若是能從宮裏迴來,給大家看看,倒是個標準的美人模板,那才叫如花似玉、皎然照人。
至於宛留麽,就成了個丫頭,進了謝府,苦哈哈的受訓、跌跌撞撞升到了一等,一跤跌進青雲裏,被雲劍選上,進了大公子房中。從此她死心踏地忠於雲劍。張神仙曾不懷好意問她:「你說你跟劍影,哪個更忠些?」
宛留哼了一聲:「你們忠於公子,限於你們一身性命。我忠於公子,連我後代兒孫都能獻上!你說誰更忠些?」
「你還沒有孩子哪……」
「公子沒叫我有,我就沒有。公子叫我有,我就有。你說這樣夠不夠忠?你們能辦到嗎?」宛留恬不知恥、理直氣壯道。粗放到這種程度,倒成了灑脫。張神仙自愧不如,抱拳告罪而退。
忠伯領了大老爺的命,來請大公子雲劍過去說話時,宛留正在調脂。黃毛未退的小丫頭進門通報忠伯來意,先報給了宛留。宛留忙拭了手,把香脂交給旁邊的丫頭,自己出去,當頭就給忠伯結結實實行個禮:「忠伯辛苦了!」
「都是差使。」忠伯道,「大公子在罷?」
「應該是在的!」宛留把剛才小丫頭泡的茶奉給忠伯勸他用,又在盤裏揀好的點心請忠伯試試,手裏一邊忙著,嘴裏一邊連珠炮的笑道,「老爺可是考較功課?要不要帶書去?要不要帶筆墨去?可是考較咱們大公子武功?可要帶弓去箭去?要不要後頭牽馬來?可是——」
「一些都不用。大公子去了就行。大約是問幾句話罷,必是大公子迴得上來的。」忠伯道,「我也不吃東西、不喝什麽了。老爺先等著哪!大公子出來,我服侍著就這麽去罷。」
「是!是!」宛留應著,往裏頭去,待叫雲劍,心頭還疑惑著。有個丫頭,悄悄隱在門後同宛留招手使眼色,氣喘籲籲的,額上還是汗。宛留認得,乃是鶯兒,忙過去問:「怎麽了?」掩口一笑:「可是燕兒又犯事了?」
鶯兒這般情急時候,都忍不住笑了笑,又有些不好意思:「哪能呢!已經承明珠姐姐幫忙說了情,又多謝宛留姐姐費心。她再犯,我都不容她了。這會兒……忠伯是不是來了?」湊在宛留耳邊悄悄一說,宛留臉色就凝重了,謝過鶯兒,往雲劍書房裏來。
雲劍書房,連大少奶奶都不能隨便進,宛留卻可以。
因雲劍堅信,宛留絕不會因為什麽太無聊瑣碎的事兒來打擾他。
這一次果然有大事。
看宛留臉上都有了困擾神色,雲劍沉住氣,牽過她袖子道:「什麽事?慢慢說?」
宛留便在雲劍身邊小杌上坐了,左手手指撫在他椅身的麒麟踏雲紋的雲頭上,身子微傾。他身上的微馨,與椅子的微涼,匯在一處,沁著宛留的額角。宛留定定神,轉達了忠伯的傳話,一邊起身,取了把梳子來,替雲劍將頭髮梳得更整齊些,一邊又道:「鶯兒也來了,說大老爺接了一封外頭的信,這才讓忠伯來的。」
她說了那信的樣子,便是鶯兒轉述的樣子。
那封信外套的信封,什麽都沒寫,鶯兒當然什麽都沒看見。
然而「什麽都沒看見」,就已經是一種特殊的樣子了。
根據信封質量、外套空白信封的發信模式,雲劍已經可以推斷,發信人有身份、懂規矩。信裏的話題且有那麽點兒機密。再聯繫上大老爺立刻派忠伯來喚雲劍……
他大略知道怎麽迴事、如何應對了。
「鶯兒這丫頭越來越機伶了嘛!她還在粗使的差使上?」雲劍道。
「正是這差使上,有時候來往反而方便。」宛留笑道。
像今天這事兒,宛留這種身份的丫頭不但見不著、見著了也不方便通風報信。鶯兒則可以。
雲劍點頭,立起身,宛留伺候他換了件合適的袍子,束上單(釒宅)尾銙帶,相了一相,送出門。忠伯觸地行禮。因是做這麽久的老家人了,受主子特別優待,不必雙膝跪地叩首行大禮,意思意思,手指觸地總是要的。他還沒真的觸到,雲劍早扶起來,順便就欠身還了個半禮。
父親身邊呆久的老人,兒子對之要格外尊重。這也都是日常的儀法,不消說得。
雲劍隨著忠伯去了,宛留便領了另兩個丫頭,捧著匣子,往林代這邊來。
林代已至謝府,上下幾處都見過了,謝老太太極口誇讚她「生得靈秀」「竟比她娘當初還好些」「可惜她娘苦命……」很是拭了拭眼角。多虧兩個媳婦兒、並雲舟等孫女極力勸解開了。林代也道:「我娘常惋惜嫁得遠了,不能時常帶我在老太太跟前盡孝。如今玉兒好歹來了這裏,正該日夜在老太太膝下承歡才是!若反惹老太太傷心,可全是玉兒不孝了。」
</br>
她精神奕奕,仿佛是山野枝頭剛暴起而未經任何風霜雨露摧殘的新芽,帶著那麽股生機怒意,甚至可說是野蠻勁,在一群飽經訓練的一等大丫頭裏,份外醒目。瞳仁則是栗子色的,火烤過那種栗子,暖意之下還有種品了才知道的溫糯。她的眉毛粗而短,像千年前某個朝代流行的古老妝容,墨筆左右兩點,突兀得簡直高貴;手腳卻長得像隻蜘蛛,搞得她再怎麽努力,行走間都有點跳躍,無論如何都不能像忠伯那麽沉穩。
總之,宛留這個丫頭,從麵容到儀態處處都矛盾。前朝尚畫名士名媛的大師,見了她,一定會非常高興,拉她去作模本——那朝代有好幾十年,很推崇這種所謂「矛盾的高貴之美」。
真的,若在那時候,她說不定作為美學的巔峰,掀起某種浪潮的。可惜那風潮一下子就過去了,再也沒迴來。本朝本代,還是推崇秀氣、可靠、好懂的美麗。蝶笑花那種都打了擦邊球了。謝三小姐雲詩若是能從宮裏迴來,給大家看看,倒是個標準的美人模板,那才叫如花似玉、皎然照人。
至於宛留麽,就成了個丫頭,進了謝府,苦哈哈的受訓、跌跌撞撞升到了一等,一跤跌進青雲裏,被雲劍選上,進了大公子房中。從此她死心踏地忠於雲劍。張神仙曾不懷好意問她:「你說你跟劍影,哪個更忠些?」
宛留哼了一聲:「你們忠於公子,限於你們一身性命。我忠於公子,連我後代兒孫都能獻上!你說誰更忠些?」
「你還沒有孩子哪……」
「公子沒叫我有,我就沒有。公子叫我有,我就有。你說這樣夠不夠忠?你們能辦到嗎?」宛留恬不知恥、理直氣壯道。粗放到這種程度,倒成了灑脫。張神仙自愧不如,抱拳告罪而退。
忠伯領了大老爺的命,來請大公子雲劍過去說話時,宛留正在調脂。黃毛未退的小丫頭進門通報忠伯來意,先報給了宛留。宛留忙拭了手,把香脂交給旁邊的丫頭,自己出去,當頭就給忠伯結結實實行個禮:「忠伯辛苦了!」
「都是差使。」忠伯道,「大公子在罷?」
「應該是在的!」宛留把剛才小丫頭泡的茶奉給忠伯勸他用,又在盤裏揀好的點心請忠伯試試,手裏一邊忙著,嘴裏一邊連珠炮的笑道,「老爺可是考較功課?要不要帶書去?要不要帶筆墨去?可是考較咱們大公子武功?可要帶弓去箭去?要不要後頭牽馬來?可是——」
「一些都不用。大公子去了就行。大約是問幾句話罷,必是大公子迴得上來的。」忠伯道,「我也不吃東西、不喝什麽了。老爺先等著哪!大公子出來,我服侍著就這麽去罷。」
「是!是!」宛留應著,往裏頭去,待叫雲劍,心頭還疑惑著。有個丫頭,悄悄隱在門後同宛留招手使眼色,氣喘籲籲的,額上還是汗。宛留認得,乃是鶯兒,忙過去問:「怎麽了?」掩口一笑:「可是燕兒又犯事了?」
鶯兒這般情急時候,都忍不住笑了笑,又有些不好意思:「哪能呢!已經承明珠姐姐幫忙說了情,又多謝宛留姐姐費心。她再犯,我都不容她了。這會兒……忠伯是不是來了?」湊在宛留耳邊悄悄一說,宛留臉色就凝重了,謝過鶯兒,往雲劍書房裏來。
雲劍書房,連大少奶奶都不能隨便進,宛留卻可以。
因雲劍堅信,宛留絕不會因為什麽太無聊瑣碎的事兒來打擾他。
這一次果然有大事。
看宛留臉上都有了困擾神色,雲劍沉住氣,牽過她袖子道:「什麽事?慢慢說?」
宛留便在雲劍身邊小杌上坐了,左手手指撫在他椅身的麒麟踏雲紋的雲頭上,身子微傾。他身上的微馨,與椅子的微涼,匯在一處,沁著宛留的額角。宛留定定神,轉達了忠伯的傳話,一邊起身,取了把梳子來,替雲劍將頭髮梳得更整齊些,一邊又道:「鶯兒也來了,說大老爺接了一封外頭的信,這才讓忠伯來的。」
她說了那信的樣子,便是鶯兒轉述的樣子。
那封信外套的信封,什麽都沒寫,鶯兒當然什麽都沒看見。
然而「什麽都沒看見」,就已經是一種特殊的樣子了。
根據信封質量、外套空白信封的發信模式,雲劍已經可以推斷,發信人有身份、懂規矩。信裏的話題且有那麽點兒機密。再聯繫上大老爺立刻派忠伯來喚雲劍……
他大略知道怎麽迴事、如何應對了。
「鶯兒這丫頭越來越機伶了嘛!她還在粗使的差使上?」雲劍道。
「正是這差使上,有時候來往反而方便。」宛留笑道。
像今天這事兒,宛留這種身份的丫頭不但見不著、見著了也不方便通風報信。鶯兒則可以。
雲劍點頭,立起身,宛留伺候他換了件合適的袍子,束上單(釒宅)尾銙帶,相了一相,送出門。忠伯觸地行禮。因是做這麽久的老家人了,受主子特別優待,不必雙膝跪地叩首行大禮,意思意思,手指觸地總是要的。他還沒真的觸到,雲劍早扶起來,順便就欠身還了個半禮。
父親身邊呆久的老人,兒子對之要格外尊重。這也都是日常的儀法,不消說得。
雲劍隨著忠伯去了,宛留便領了另兩個丫頭,捧著匣子,往林代這邊來。
林代已至謝府,上下幾處都見過了,謝老太太極口誇讚她「生得靈秀」「竟比她娘當初還好些」「可惜她娘苦命……」很是拭了拭眼角。多虧兩個媳婦兒、並雲舟等孫女極力勸解開了。林代也道:「我娘常惋惜嫁得遠了,不能時常帶我在老太太跟前盡孝。如今玉兒好歹來了這裏,正該日夜在老太太膝下承歡才是!若反惹老太太傷心,可全是玉兒不孝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