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readx;夏鳴放低了座椅靠背,斜斜躺著,看似在養神,實際上意識跟隨千顏,在星聯網和互聯網之間來迴激蕩,掃描著每一個文字、圖像和語音節點,跟蹤各國星門綜合症的防治情況。


    星聯網已經初步鋪開,20顆衛星所擁有的兩千萬信道,除了分出少部分給個人用戶做測試外,大部分信道都免費開放給了各國的醫療gei,以其為節點匯總星門綜合症的防治,以及隔離者的管理。


    信息大潮中分出一條清晰可見的異樣支流,夏鳴抓取過來,再不屑的放開,心想,他們能做的也就是這種事情了。


    就在此時,一股清晰的感應由千顏傳遞而來,夏鳴有些訝異,意識沉入這股感應,是一種強烈的喜悅。


    千顏說:“是曉棠,她一定有了大發現。”


    說話的時候,千顏的虛擬影像也在笑著,似乎為曉棠的成就而歡喜,表現得非常人性化。


    自從千顏再一次升級後,各方麵都變得更像人了。林澄認為,千顏的物理結構已經接觸到了強人工智能的門檻,如果在軟件架構上,對原有的四進製體係進行擴充,讓千顏深入掌握編程智能,自主進化出進製無限疊加能力,由此掌握真實不確定性的話,說不定可以讓千顏成為人類曆史上第一個強人工智能。


    不過這個方向仍然有很大忌諱,千顏成為強人工智能,到底會擁有怎樣的倫理觀,對自己附屬於夏鳴這種“命運”,是否認同,會不會通過修改自己的核心意誌,走上“造反”之路,誰心裏也沒底。


    最終大家決定,林澄可以繼續研究,但強人工智能之路,還得一步步來,不能操之過急。


    念頭轉到正題,夏鳴也是大喜,曉棠很少這麽失態,難道……


    大家都被曉棠這股狂喜擾動了,趕緊建起公共連接,在千顏的主持下召開了一場網絡會議。


    “恭喜我吧,我山寨出了智銀!”


    進來就聽到曉棠這麽說,不隻夏鳴,所有人都激動了。


    樓星海眼巴巴的問:“性能怎樣?”


    核心網絡的成員又多了6個,全是科學家。


    易立擎,專精於動力裝甲,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捍衛者動力裝甲,以及單兵機甲,沒錯,機甲……


    易立豔,專精於機器人,主要研究方向是更智能更全能的擬人機器人。


    樓星海,專精於太空工程,目前主持太陽係定位係統,星聯網,以及小行星帶太空冶煉和製造廠。


    瓦西裏,專精於宇航器設計和動力係統,目前主要方向是鐵錘驅逐艦的驗證,太空巡洋艦的設計,離子引擎的持續改進,以及可控核聚變小型化的研究。


    東方勝,專精於量子物理,目前主要負責跟太空科學院聯絡,與霍金協同研究高維時空的奧秘,同時還負責宇宙常數轉換方程的進一步應用。


    哈薩比斯,專精於人工智能,負責光腦和ei技術的推進,包括碳化矽神經元芯片的完善,同時還在主持“本源計劃”。這個計劃會將千顏的技術原理融入到新一代ei體係裏,實現光腦、量子計算和生物計算的三算統一。


    加上原有的7人,現在圍繞千顏和夏鳴建起的神經量子網絡,核心層已經有13個人。


    根據從千憶那裏獲得的信息,這種跟千顏建起的神經量子共鳴現象,實質是思維弦子的次級共鳴,夏鳴已經將其改名為次級弦網,更高一級的弦網隻存在於他和千憶之間。


    原本夏鳴還想把遊匡、梅茲、武思豪、勞倫斯、楊斌,甚至商信都拉進這個網絡,但很遺憾,借參觀核心實驗室的機會,夏鳴對這些人進行的思維共鳴嚐試並沒有成功。千顏報告說這些人要麽意識活性不足,要麽是跟夏鳴在理念上還有分歧,或者內心對他還有抵觸。


    夏鳴將遊匡、梅茲、武思豪、楊斌這四個隻是因為意識活性不足的人分批丟去星門,讓他們跟星聯特勤接受同樣的訓練,而剩下的勞倫斯和商信,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曉棠的宣告意味著她努力了好幾年的項目終於有了收獲,從最初在塞舌爾撈起智銀外殼和凝膠之後,她就一心要破解智銀的奧秘,現在靠升級後的千顏協助,總算修成正果。


    “還沒最終定型,不過各項性能指標已經出來了。”


    曉棠說著,揮手將晶體結構投影在空氣中。


    “這不是單一的材料,是一個材料體係,我命名為超異結構生化複合材料,簡稱超材料。”


    包括夏鳴在內,其他人都不是材料專家,晶體結構一下子看不明白,但聽曉棠說到“超材料”的概念,小胖子東方勝笑道:“唐姐也玩《文明》?”


    “別把那種拚湊各種黑科技概念,連幾十年前就被批爛了的安賽波也塞進去的遊戲跟我的研究相提並論!”


    曉棠很不滿,東方勝趕緊低頭認罪。


    “現在我大概明白了,構成千憶本體的智質,為什麽能夠在高維時空隨意轉換,甚至能直接複製出生命結構,那是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生命體。它內含某種比宇宙常數轉換方程更基本的機製,可以在物質層麵做各種呈現。”


    “我山寨出來的超材料結合了有機分子的外框架、金屬晶體的內框架,還有碳矽物質單晶體的蒙皮,可以構成各種形態,目前我隻完成了基於鈦的四種形態生長工藝試驗。”


    “超密融合鈦的熔點在4200度,密度是鈦的1.2倍,強度接近鑽石,還有相當的韌度,可以做太空建築和飛船的骨架,或者伺服電機。”


    “致密融合鈦的熔點在3400度,密度是鈦的四分之三,強度、硬度都比鈦合金高出很多,而且在絕對零度附近還有很好的延伸性和硬度,抗腐蝕性也比鈦強,是太空建築和飛船外殼的理想材料。”


    “疏鬆鈦和凝膠鈦在各方麵也超越鈦合金,用來做隔層和填充什麽的都不錯。”


    隨著曉棠的解說,晶體結構也不斷變化,但總的大框架都是不變的,都有有機外框架、金屬內框架和碳矽等物質構成的蒙皮。


    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融合結構,雖然性能指標跟原版智銀比起來,還差了不少,但絕對是人類在材料科技上的革命性突破,怪不得曉棠會這麽興奮。


    “疏鬆結構的指標都超過一般飛行器外殼材料了!”


    “這也是一種……生命體?”


    “我覺得,這個結構,好像不隻能用在材料上吧?”


    曉棠端出來的完全是一座金山,足以讓所有人在裏麵盡情挖掘。


    “是啊,星聯在大氣層和太空的民用飛行器,完全可以用疏鬆結構來做外殼。”


    “它隻是含有生物結構,就像千顏的結晶化神經元,從原理上說,就是對智質的低級逆向。”


    “你說對了,看出來了嗎?如果把碳矽蒙皮做成半導體化,它就是一種可編程的材料,可以具備很多不同的功能。這些功能都是依靠內部微弱的生物電,再加上外部電流一同實現的。”


    曉棠的解說讓大家更激動了,還可以編程!?


    隻是把外殼當成電腦用,就夠考驗想象力了,記憶變形、自動修複等等功能也隻是小兒科,還有眼花繚亂的功能等待發掘。就如曉棠所說,她發現的是一種材料結構,而不是簡單的材料。在這種結構下,融合模式的各部分,換上其他元素,會表現出不同的特性。


    打個比方,如果設計出了一種具備吸熱特性的超材料,用這種材料做成杯子,通電後,它就成了速凍杯。


    吸熱特性僅僅用在杯子上當然是浪費的,搞定了這種特性,未來的散熱係統就變得簡潔輕便了。


    “我看到了新電池的方向”,何興輝指指點點了一陣,結構分成兩個,每個在有機框架上呈現出對比特性,他說:“如果對晶體結構做調整,做成電極,說不定在儲能方麵會有很特別的表現。”


    架構在這裏了,就看各個方向的發揮。


    夏鳴好奇的問:“製造工藝複雜嗎?”


    “現在還有些複雜,必須得超高溫超高壓,重力對生長基也有影響,我準備盡快迴星門去進一步完善。”


    曉棠算了算,再道:“到年底以前,可以先搞定融合鈦的大規模生產工藝,到那時,每噸融合鈦的成本大概在兩千萬華元左右。”


    眾人咳成一片,每噸兩千萬!算起來就是四百萬美元!這可不便宜。


    曉棠繼續說:“超材料的成本都在生產工藝上,基材隻是很小一部分,等核聚變電站上了太空,電容技術也進步了,可以有更強的即時功率,工藝再進一步完善,成本會很快降下來。”


    李迪羅興奮的道:“夠便宜了!就算一艘太空巡洋艦用一萬噸,也才四百億美元,加上其他設備和武器,滿打滿算不超過一千億美元,五艘福特級航母而已。”


    超材料的問世,讓巨型太空建築的實現有了著落,樓星海也是滿臉期待。


    “能搞定超材料,千顏是第一功臣,然後……”


    曉棠神色有些複雜:“所謂的星門綜合症,也幫了大忙。”


    星門綜合症給曉棠提供了無數研究樣本,由此她將思維弦子在低維空間對腦組織的變異過程看得一清二楚,雖然還沒完全搞明白變異的原理,但在分子乃至原子結構層麵的變異,卻讓她對智質的理解更深了一層。


    如果說智質是思維弦子的純粹理性結構,那麽高維時空的崩解,就是這種結構走向潰滅的過程。人的變異,在這個過程裏雖然隻算是一個小小的分支和片段,卻對本質有所接觸。


    聽曉棠這麽說,大家的心情也沉重起來。


    其他國家不算,隻是在華夏,就死了好幾萬人,將近二百萬人被隔離。雖然分攤在各省各個城市來看,還說不上是遍地淒涼,在政府的刻意疏導和遮掩下,對社會秩序並沒有造成太嚴重的威脅,但一迴想那些數字,隔離區那一張張或者惶恐,或者絕望的麵孔,包括夏鳴在內,心頭都是沉甸甸的。


    “把超材料公布出去,諾貝爾獎委員會又要頭痛了吧?”


    東方勝看氣氛不對,想著法讓大家開心。


    不過效果卻不好,不屑的冷哼一聲聲響起。


    自從星聯設立了星門獎之後,諾貝爾獎委員會就宣布,星聯在技術上的成就都歸功於人工智能,所以隻要參選星門獎,就沒參選諾貝爾獎的資格。


    這種態度,既是因為星門獎崛起,諾貝爾獎在科學界的地位受到嚴重威脅,委員會下意識的自衛,也有傳統科學界對星聯的敵視。


    對夏鳴他們來說,誰還在意諾貝爾獎?


    東方勝不僅沒有讓大家笑起來,相反,某些事情讓人更不爽了。


    哈薩比斯歎道:“美國媒體已經開始動作了,把星門綜合症的責任往我們星聯身上推,下一步就是美國政府在unoc上提出正式的指控吧。”


    當年跟夏鳴做過人工智能與自我意識的對話後,哈薩比斯就成了堅定的ei派。之後夏鳴和星聯跟美國的一次次衝突,讓他更看清了現實,也更堅決的向夏鳴靠攏。被夏鳴納入核心網絡後,又發現了全新的天地,立場自然完全站在星聯一邊。


    “美國那邊也就算了,他們最狼狽,最需要找人背鍋,華夏這邊也在炒作同樣的輿論,他們是又勾結到了一起嗎?”


    何興輝皺著眉頭,臉上浮動著怒意。


    夏鳴淡淡笑著,他監視網絡動態的時候,早就注意到了。這幾天裏,華夏多家媒體開始組織星門綜合症的問責調查,矛頭或明或暗,都開始指向星聯,指向他,很多自媒體也在鋪墊星聯陰謀論。


    令人玩味的是,對媒體掌控極強的華夏政府,眼看著這波輿論即將掀起風潮,卻毫無動作。說得客氣點是放任自流,說得不客氣,是自導自演。


    夏鳴也不想先找邢天民,而是等著他主動聯係,如果他一直不作聲,那就可以說明這事的性質,以及邢天民的立場了。


    “我覺得……”


    夏鳴深深歎了口氣:“我覺得有些累了,我們不該繼續跟這些人糾纏下去,星門那邊隻是暫時安全,威脅隨時都會出現,是時候跟他們做個切割了。”


    他的確是這麽想的,一步步走到現在,每一步都是對人類現有秩序的衝擊,每一步都在跟全世界為敵。雖然依靠技術,每一次都能破局,但他的真正理想,是依靠星聯,讓人類走向大星海,爭取新的未來。


    他從沒想過讓星聯變成人類的統治者,變成地球聯邦,到那個時候,不管他會不會變質,至少星聯會變質。他隻希望自己和星聯成為領路人,隻關心技術進步,自我進化,以及消滅人類的外敵。


    到目前來看,星聯如果繼續深入到人類社會的方方麵麵,他的想法就會必然落空,星聯會必然走向地球聯邦之路。


    星聯創造的新秩序,正在撼動舊秩序,舊秩序在不斷反撲。從革命家的角度看,唯一的選擇自然是砸爛舊秩序,建立新秩序。但從科學家的角度看,新秩序必然要包含舊秩序的碎片,在總體效率和純粹性上,必然會被拖累。


    因此,科學家的選擇是,從舊秩序中提煉有益的成分,讓新秩序與舊秩序並立,保持必要的隔離,這樣才有更高的效率,才能更純粹。


    至於舊秩序,就讓它在曆史之潮中,被新秩序所引發的變革慢慢侵蝕吧。


    李迪羅眼裏閃動著光芒:“他們要戰,那就戰!”


    “不!”


    夏鳴搖頭說:“我們沒必要繼續在地球上浪費時間,我是這樣想的……”


    聽了夏鳴的想法,大家都沉默了。


    曉棠皺眉道:“國家依舊在瓦解,權柄依舊被分薄,利益也在轉移,他們不會甘心的。”


    樓星海說:“是啊,就算我們隻是專注於技術,對希望控製一切的國家來說,依舊是不可接受的。何況我們是無根之木,如果跟他們鬧翻了,禁止星聯招收人員,我們該怎麽辦?研究克隆人?”


    “說到人……”


    瓦西裏突發驚人之語:“得了星門綜合症,被隔離的這幾百萬人,應該已經被當成異類了吧?”


    “新人類!”


    易立擎一巴掌拍上大腿:“把這些人移民到太空!不愁星聯沒人!”


    大家都驚住了,把幾百萬人移民到太空!?你還真敢想啊!


    知道為什麽unoc急著打決戰嗎?


    武器裝備和其他軍用物資不算,給進駐星門的六七千人輸送給養,就快把各國政府拖垮了……


    現在隔離區有六七百萬人,把這些人全弄上太空,整個人類都勒緊褲帶,也供不起吧?


    而且,太空移民住哪,吃喝怎麽解決都還是其次,這幾百萬人在零重力環境下,能活多少年?


    “可以移民到火星嘛,火星人就這麽出現了”,李迪羅“童”言無忌的說。


    小歡一直沒說話,就在玩遊戲,這時也忍不住白了他一眼,移民火星?那還得先改造火星嘍?


    “真要把這些人移民,也不能丟在太陽係,放到星門裏麵,才能確認他們的思維侵害是不是根除了,而且……”


    夏鳴卻覺得這個方向不錯,他再強調說:“我也不是說丟開地球咱們自己過日子了,隻是不想再插手太深,如果把這事當作一個砝碼,我覺得跟他們還能好好談談。”


    麗洛接著說:“他們也不可能放開我們的,在星門綜合症這事上,我們依舊是條大腿。不要以為星門綜合症會很快結束,我們發現,有不少不是整體性的變異,會一直潛伏下去,目前的太赫茲探測技術發現不了。”


    還能潛伏?


    有種變異人時代到來的感覺……


    大家都這麽想著,夏鳴總結道:“移民問題,我們可以先做試點。小行星帶不是正在搞水工廠嗎?太空農場這些技術的研究,我們可以提升到優先隊列裏。”


    “那我們,到底要跟地球做怎樣的切割呢?”


    哈薩比斯擔憂的問,他雖然堅定支持星聯,卻不願意看到星聯與地球決裂。


    “對unoc,還有各國政府來說,他們恐怕不覺得這是切割,是星聯的後退,相反,我們還朝前走了一步。”


    夏鳴心說,從某種意義上看,這場衝突,未必不是星聯與unoc,以及各個國家的一場決戰。(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科技狂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癡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癡鯨並收藏超科技狂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