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軍陣型上的一係列改變,讓很多人都看不明白,但威爾頓卻是看懂了。
顯然,帝國軍的指揮官不僅僅是猜透了威爾頓的意圖,更是打算順勢進行一場反包圍。
剛才威爾頓的一係列命令下達後,聯盟軍中由極速巡空艦所組成的第二個方陣就高速從側翼向著帝國軍靠近,並以此和威爾頓所率領的戰列艦部隊形成了合圍之勢。
而為了應對這次大包圍,帝國軍做了兩件事,第一就是讓重甲艦部隊身後的一個方陣出走,讓這支部隊立刻調轉船頭,朝著另外一個方向飛了過去,那感覺就仿佛是為了避免損失而急於脫離戰場一般。
第二件事情,就是讓最後一個方陣出擊。
也難怪很多人都看不明白帝國軍要幹什麽,因為他們此時做的這兩件事請,別說是為自己解圍了,根本就和戰場一點關係都沒有。
可如果有誰真這麽想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帝國軍指揮官的高明之處就在這裏,對方連續兩次調動看起來都和聯盟軍的包圍沒有太大關係,可實際上卻都暗藏殺機!
被調走的第一個方陣,當然不是要從戰場上臨陣脫逃,如果仔細看這支部隊脫離的方向,就會發現部隊是朝著威爾頓指揮的戰列艦的側翼行進的,這代表了什麽?
代表一旦聯盟軍完成了包圍,當威爾頓所率領的戰列艦部隊和重甲艦部隊正麵交火後,這支‘臨陣脫逃’的部隊如果來一個調頭,就可以直接出現在戰列艦部隊的側後方,如此一來,這支部隊與重甲艦部隊就反而將威爾頓包圍了。
同樣,帝國軍派出的第四支部隊由於全部為驅逐艦,所以速度飛快,開動之後就立刻向著戰場逼近,其目標也非常明確,顯然是奔著聯盟軍的極速巡空艦部隊去的。
這種舉動乍一看仿佛是在以卵擊石,驅逐艦無論從攻防兩端的哪一點去看,都是沒辦法去對抗抗巡空艦的,但不要忘了,現在的戰場可不僅僅有兩支部隊,並且按照極速巡空艦的速度來說,如果這支部隊想要完成威爾頓的戰術意圖,對帝國軍形成一次包圍,那麽就一定會在驅逐艦之前和帝國軍側翼的艦隊交火,這樣一來,當驅逐艦部隊加入戰場時,就與側翼的部隊又形成了前後包圍,將極速巡空艦部隊包圍在了其中。
如此一解釋,想必所有人都已經明白帝國軍的指揮官是什麽意圖了,對方不但看懂了威爾頓的想法,並且還在將計就計之下,迅速變陣,進而形成了一次反包圍!
而一旦這次反包圍能夠成功,那麽戰場的局勢可就又不一樣了,到時候帝國軍以重甲艦部隊為首的兩個方陣將遭到威爾頓領銜的戰列艦部隊和巡空艦部隊包圍,一舉被包餃子;可同樣,在威爾頓完成了包圍的同時,帝國軍也將形成內外合圍的陣型,將聯盟軍的兩支艦隊反包圍在其中!
不得不說,這場大戰的兩位指揮官實在是給所有人上了一課,兩人從交戰開始就一直在明爭暗鬥,先是重甲艦部隊的突擊,然後是空魔部隊的阻攔,但實際上這兩招都是虛招,後麵的包圍與反包圍才動了真格的,兩人在這場較量中不斷出招又不斷變招的舉動,簡直就是讓人拍案叫絕。
但現在畢竟不是在表演,現在是在打仗,並且這一戰可以說是整個鬱金香戰區成立以來最重要的一場大戰,雙方的指揮官誰都沒心思欣賞這場表演。
還好,還好在當帝國軍變陣後,威爾頓立刻就反應了過來,緊跟著就下達了命令。
隨著他的命令,聯盟軍的最後一個方陣也出動了!
為了破解威爾頓的合圍之勢,帝國軍已經將四個方陣的所有兵力都投入到了戰場,同樣為了破解對方的反包圍,威爾頓也不可能再留任何餘地,同樣是將聯盟軍的最後一支部隊也投入到了戰場之上!
聯盟軍這最後一個方陣,兵力最多,戰艦數量達到了一千二百餘艘,但是這支艦隊的質量卻與前兩支部隊沒辦法比,之前進入戰場的兩支部隊,威爾頓親自領銜的戰列艦部隊就不用說了,這支部隊由七百搜戰列艦和三百艘驅逐艦組成,是整個聯盟軍乃至整個戰場上最強力的部隊。
至於聯盟軍的第二支部隊也不差,八百艘極速巡空艦同樣不容小視,可現在派出來的這最後一支部隊,數量雖然達到了一千二百艘,但基本上都是由護衛艦構成的,隻配備了少量的驅逐艦而已。
要知道護衛艦雖然也算是大型戰艦,卻是所有大型戰艦中級別最小的,與其他級別的戰艦相比,護衛艦無論火力還是防禦力都相差的比較大,唯一的優勢大概也就隻有數量了。
這就是為什麽威爾頓沒有輕易出動這支部隊的原因,因為這支由護衛艦組成的部隊,是沒有能力在戰場上單獨執行任務的,隻有如現在這般用來打配合。
所以在他的命令下,護衛艦部隊很快就朝著極速巡空艦的方向飛了過去。
威爾頓的意圖也很明顯,就是打算用自己手中這最後一支部隊,對極速巡空艦部隊進行支援。
戰鬥進行到這種時候,雙方都已經各自出招,並且將能用的招數基本上都用完了,這個時候想要在將此前的招數都收迴來顯然不可能,所以就算威爾頓明知道對方想要對自己來一次反包圍,他也不可能將派出去的部隊緊急調迴來,否則這場戰鬥必然是潰敗的結局。
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讓聯盟軍的最後一支部隊加入戰局,而一旦護衛艦部隊與極速巡空艦部隊匯合,那麽兩支部隊的兵力將達到兩千艘,這樣一來就算帝國軍完成了合圍,憑借數量和質量上的雙重優勢,聯盟軍也足以獲勝。
可同樣的,他這種舉動,也等於是放棄了自己!
一旦護衛艦和巡空艦兩支部隊匯合,威爾頓自己所率領的戰列艦部隊將得不到任何的增員,在麵對帝國軍的包圍時,他將是絕對的劣勢!
顯然,帝國軍的指揮官不僅僅是猜透了威爾頓的意圖,更是打算順勢進行一場反包圍。
剛才威爾頓的一係列命令下達後,聯盟軍中由極速巡空艦所組成的第二個方陣就高速從側翼向著帝國軍靠近,並以此和威爾頓所率領的戰列艦部隊形成了合圍之勢。
而為了應對這次大包圍,帝國軍做了兩件事,第一就是讓重甲艦部隊身後的一個方陣出走,讓這支部隊立刻調轉船頭,朝著另外一個方向飛了過去,那感覺就仿佛是為了避免損失而急於脫離戰場一般。
第二件事情,就是讓最後一個方陣出擊。
也難怪很多人都看不明白帝國軍要幹什麽,因為他們此時做的這兩件事請,別說是為自己解圍了,根本就和戰場一點關係都沒有。
可如果有誰真這麽想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帝國軍指揮官的高明之處就在這裏,對方連續兩次調動看起來都和聯盟軍的包圍沒有太大關係,可實際上卻都暗藏殺機!
被調走的第一個方陣,當然不是要從戰場上臨陣脫逃,如果仔細看這支部隊脫離的方向,就會發現部隊是朝著威爾頓指揮的戰列艦的側翼行進的,這代表了什麽?
代表一旦聯盟軍完成了包圍,當威爾頓所率領的戰列艦部隊和重甲艦部隊正麵交火後,這支‘臨陣脫逃’的部隊如果來一個調頭,就可以直接出現在戰列艦部隊的側後方,如此一來,這支部隊與重甲艦部隊就反而將威爾頓包圍了。
同樣,帝國軍派出的第四支部隊由於全部為驅逐艦,所以速度飛快,開動之後就立刻向著戰場逼近,其目標也非常明確,顯然是奔著聯盟軍的極速巡空艦部隊去的。
這種舉動乍一看仿佛是在以卵擊石,驅逐艦無論從攻防兩端的哪一點去看,都是沒辦法去對抗抗巡空艦的,但不要忘了,現在的戰場可不僅僅有兩支部隊,並且按照極速巡空艦的速度來說,如果這支部隊想要完成威爾頓的戰術意圖,對帝國軍形成一次包圍,那麽就一定會在驅逐艦之前和帝國軍側翼的艦隊交火,這樣一來,當驅逐艦部隊加入戰場時,就與側翼的部隊又形成了前後包圍,將極速巡空艦部隊包圍在了其中。
如此一解釋,想必所有人都已經明白帝國軍的指揮官是什麽意圖了,對方不但看懂了威爾頓的想法,並且還在將計就計之下,迅速變陣,進而形成了一次反包圍!
而一旦這次反包圍能夠成功,那麽戰場的局勢可就又不一樣了,到時候帝國軍以重甲艦部隊為首的兩個方陣將遭到威爾頓領銜的戰列艦部隊和巡空艦部隊包圍,一舉被包餃子;可同樣,在威爾頓完成了包圍的同時,帝國軍也將形成內外合圍的陣型,將聯盟軍的兩支艦隊反包圍在其中!
不得不說,這場大戰的兩位指揮官實在是給所有人上了一課,兩人從交戰開始就一直在明爭暗鬥,先是重甲艦部隊的突擊,然後是空魔部隊的阻攔,但實際上這兩招都是虛招,後麵的包圍與反包圍才動了真格的,兩人在這場較量中不斷出招又不斷變招的舉動,簡直就是讓人拍案叫絕。
但現在畢竟不是在表演,現在是在打仗,並且這一戰可以說是整個鬱金香戰區成立以來最重要的一場大戰,雙方的指揮官誰都沒心思欣賞這場表演。
還好,還好在當帝國軍變陣後,威爾頓立刻就反應了過來,緊跟著就下達了命令。
隨著他的命令,聯盟軍的最後一個方陣也出動了!
為了破解威爾頓的合圍之勢,帝國軍已經將四個方陣的所有兵力都投入到了戰場,同樣為了破解對方的反包圍,威爾頓也不可能再留任何餘地,同樣是將聯盟軍的最後一支部隊也投入到了戰場之上!
聯盟軍這最後一個方陣,兵力最多,戰艦數量達到了一千二百餘艘,但是這支艦隊的質量卻與前兩支部隊沒辦法比,之前進入戰場的兩支部隊,威爾頓親自領銜的戰列艦部隊就不用說了,這支部隊由七百搜戰列艦和三百艘驅逐艦組成,是整個聯盟軍乃至整個戰場上最強力的部隊。
至於聯盟軍的第二支部隊也不差,八百艘極速巡空艦同樣不容小視,可現在派出來的這最後一支部隊,數量雖然達到了一千二百艘,但基本上都是由護衛艦構成的,隻配備了少量的驅逐艦而已。
要知道護衛艦雖然也算是大型戰艦,卻是所有大型戰艦中級別最小的,與其他級別的戰艦相比,護衛艦無論火力還是防禦力都相差的比較大,唯一的優勢大概也就隻有數量了。
這就是為什麽威爾頓沒有輕易出動這支部隊的原因,因為這支由護衛艦組成的部隊,是沒有能力在戰場上單獨執行任務的,隻有如現在這般用來打配合。
所以在他的命令下,護衛艦部隊很快就朝著極速巡空艦的方向飛了過去。
威爾頓的意圖也很明顯,就是打算用自己手中這最後一支部隊,對極速巡空艦部隊進行支援。
戰鬥進行到這種時候,雙方都已經各自出招,並且將能用的招數基本上都用完了,這個時候想要在將此前的招數都收迴來顯然不可能,所以就算威爾頓明知道對方想要對自己來一次反包圍,他也不可能將派出去的部隊緊急調迴來,否則這場戰鬥必然是潰敗的結局。
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讓聯盟軍的最後一支部隊加入戰局,而一旦護衛艦部隊與極速巡空艦部隊匯合,那麽兩支部隊的兵力將達到兩千艘,這樣一來就算帝國軍完成了合圍,憑借數量和質量上的雙重優勢,聯盟軍也足以獲勝。
可同樣的,他這種舉動,也等於是放棄了自己!
一旦護衛艦和巡空艦兩支部隊匯合,威爾頓自己所率領的戰列艦部隊將得不到任何的增員,在麵對帝國軍的包圍時,他將是絕對的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