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統,抽武將了。”
周川在心裏暗道。聲望還足夠,周川打算抽一次碰碰運氣,就算隻抽到一個碎片也不虧。
抱著這樣的想法,周川決定隨便點個燈籠試試。
“叮!恭喜宿主,抽中五星武將——周瑜(神話三國)。”
“武將:周瑜”
“修為:大宗師一階”
“功法:《江左劍法》”
“擅長領域:海軍”
“忠誠:100”
“到來時間:30天。”
周瑜?
周川一愣,隨後臉上大喜,真是瞌睡來了就有枕頭。
周瑜是誰,在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這句話就是形容周瑜的。
以三萬精銳抵抗曹軍15萬人,火燒赤壁,打出了赫赫名聲,尤其是出自神話三國,顯然這裏麵的周瑜隻會更加強大。
周川不禁期待了起來,三國一直是一個被後人不斷傳誦的時代,裏麵諸多人物的名字流傳了何止千年。
這並非是三國演義中的周瑜,真正的周瑜可是才名廣博。
而如今,周川竟然直接抽中了來自神話三國世界中的周瑜,不由地有些心情激動。
周瑜可是上佳的海軍將領人選,不管是蒙毅還是徐達在他麵前,都遜色很多。
……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二十天過去了,武周王朝依然緊張有序的運行著。
征兵早已完成,但是卻隻征到了40萬新兵,這有些出乎周川的預料,因為在他預計中,四千三百萬人口,怎麽也能征召出120萬兵力,結果卻隻有預想的三分之一。
新都建立預計還要三個月才能完成,因此周川還得在封城處理政務。
“範相,田地開荒的分配情況進展如何?”
周川高坐在王座上,下麵文武百官其列,範仲淹就在右下首位。
蒙毅和徐達都不在殿內,這段時間裏他們倆一直忙著東征軍的操練,十多天沒有上過朝了。
因此殿內能說上話的隻有範仲淹了。
“陛下,經過新軍們的圍剿,大部分山脈中的妖獸都被圍剿一空,清理出三十萬畝空地,如今已經開始播種,其他山脈還在逐步清理當中。”
範仲淹走到朝堂正中間,恭敬地迴稟道。
“很好!另外朕前些日子安排開設的雜學學院,招生情況如何?”
周川好奇的問道,這個雜學院,包羅萬象,從匠人到裁縫再到煉丹師、醫藥師等等用得上的都可以學。
這些也都是周川千叮嚀萬囑咐的,這些也都是為了讓百姓們有更多賺錢的手藝。
“迴陛下,雜學學院開設不到十天,入學的百姓並不積極,臣等正打算多安排些人手去各城宣傳。”
範仲淹難得的臉上一紅,顯然這件事情他也頗為棘手,百姓們不相信有這樣的好事,一個個駐足觀望,就是不敢報名參與,生怕上當受騙。
“噢!倒是朕心急了,這事的確得從長計議。”周川點點頭,沉聲道:“另外,吏部今年的科舉準備的如何了?”
目光一轉,周川看向了另一邊站著的吏部尚書兀所為。
如今武周王朝蒸蒸日上,但是官吏這方麵一直都是比較緊缺的,所以科舉這樣的大事,周川還是很看重的。
“陛下,老臣沿用了以往的科舉考卷方向,大約秋闈之時,便可以開始科舉了。”
兀所為恭敬地行禮道。
“科舉舞弊的事情朕不想看見,你可要嚴格把關,千萬不要出現徇私舞弊之事。”周川平靜地吩咐道。
“陛下放心,老臣一定不會讓此事發生。”
兀所為麵色鄭重,一臉恭敬地迴道。
“還有一件事情,北城區的軍械廠已經開始運轉了,但是朕卻聽說押運軍械時,有淨街擾民的事情發生,朕希望以後押運軍械選擇晚上。”
周川淡淡的說了句,範仲淹有些尷尬的點點頭。
這些都是兵部的事情,他作為兵部尚書,這裏的確是他的疏忽。
“陛下,老臣一定注意。”
範仲淹恭敬行禮。
“如今王朝內部蒸蒸日上,這些都與朝堂諸公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朕希望諸公再接再厲。”
對於朝堂上的風氣,周川十分滿意,沒有什麽黨派之爭,一個個都在幹實事,幾乎沒有什麽閑著的人。
雖然周川實施的是軍政齊頭並進的政策方針,但是實際上卻是在一定程度上重武輕文。這是不可否認的,國庫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支出都放在了軍隊中。
朝堂上有對此事持反對意見的大臣,但是周川卻不可能停止,軍隊必須要強大起來,朝中的大臣不知道,但是周川心裏很清楚,要不了多久,戰爭就會開始爆發,一旦國庫日漸入不敷出,那麽就必須讓其他王朝來承擔這個風險。
隨後,周川再次看向了戶部尚書,直接說道:“稅收是王朝之根本,萬萬不可怠慢。不管是王朝子民還是外來經商的,都必須按照王朝的稅收規定進行。”
商稅目前可以說是占到了總稅收的百分之四十五,這可是大頭。除了元石礦脈的收入外,其實武周王朝額外的收入全靠黑鐵軍械的銷售利潤。
周川明白,這樣的情況維持不了多久的,朝中多次有大臣上奏,都被周川留中不發,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陛下,臣有一事不知該不該說。傲來王朝的商隊至今沒有繳納過一塊元石的稅務,臣以為是否不妥……”
戶部尚書四下看了看,硬著頭皮上前說道。
周川揉了揉腦袋,他知道,以現在傲來商人和武周王朝錯綜複雜的合作關係下,戶部尚書肯定是不敢上門去收稅的。周川都不用想就知道,戶部裏麵的官員對此事定然都是百般推脫,生怕因為收稅影響了周川的大計。
“明日,你上門去催收,若是他有疑問,就讓他來見朕。”
周川正了正身子,沉聲道。
稅收乃王朝之本,周川肯定是不會免掉的,這些都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沒道理傲來商人在這裏賺了錢一分錢都不用交,那也太便宜他們了。
“陛下聖明!臣下朝後便去催收。”
戶部尚書終於鬆了口氣,心裏的石頭也落了地。
(本章完)
周川在心裏暗道。聲望還足夠,周川打算抽一次碰碰運氣,就算隻抽到一個碎片也不虧。
抱著這樣的想法,周川決定隨便點個燈籠試試。
“叮!恭喜宿主,抽中五星武將——周瑜(神話三國)。”
“武將:周瑜”
“修為:大宗師一階”
“功法:《江左劍法》”
“擅長領域:海軍”
“忠誠:100”
“到來時間:30天。”
周瑜?
周川一愣,隨後臉上大喜,真是瞌睡來了就有枕頭。
周瑜是誰,在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這句話就是形容周瑜的。
以三萬精銳抵抗曹軍15萬人,火燒赤壁,打出了赫赫名聲,尤其是出自神話三國,顯然這裏麵的周瑜隻會更加強大。
周川不禁期待了起來,三國一直是一個被後人不斷傳誦的時代,裏麵諸多人物的名字流傳了何止千年。
這並非是三國演義中的周瑜,真正的周瑜可是才名廣博。
而如今,周川竟然直接抽中了來自神話三國世界中的周瑜,不由地有些心情激動。
周瑜可是上佳的海軍將領人選,不管是蒙毅還是徐達在他麵前,都遜色很多。
……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二十天過去了,武周王朝依然緊張有序的運行著。
征兵早已完成,但是卻隻征到了40萬新兵,這有些出乎周川的預料,因為在他預計中,四千三百萬人口,怎麽也能征召出120萬兵力,結果卻隻有預想的三分之一。
新都建立預計還要三個月才能完成,因此周川還得在封城處理政務。
“範相,田地開荒的分配情況進展如何?”
周川高坐在王座上,下麵文武百官其列,範仲淹就在右下首位。
蒙毅和徐達都不在殿內,這段時間裏他們倆一直忙著東征軍的操練,十多天沒有上過朝了。
因此殿內能說上話的隻有範仲淹了。
“陛下,經過新軍們的圍剿,大部分山脈中的妖獸都被圍剿一空,清理出三十萬畝空地,如今已經開始播種,其他山脈還在逐步清理當中。”
範仲淹走到朝堂正中間,恭敬地迴稟道。
“很好!另外朕前些日子安排開設的雜學學院,招生情況如何?”
周川好奇的問道,這個雜學院,包羅萬象,從匠人到裁縫再到煉丹師、醫藥師等等用得上的都可以學。
這些也都是周川千叮嚀萬囑咐的,這些也都是為了讓百姓們有更多賺錢的手藝。
“迴陛下,雜學學院開設不到十天,入學的百姓並不積極,臣等正打算多安排些人手去各城宣傳。”
範仲淹難得的臉上一紅,顯然這件事情他也頗為棘手,百姓們不相信有這樣的好事,一個個駐足觀望,就是不敢報名參與,生怕上當受騙。
“噢!倒是朕心急了,這事的確得從長計議。”周川點點頭,沉聲道:“另外,吏部今年的科舉準備的如何了?”
目光一轉,周川看向了另一邊站著的吏部尚書兀所為。
如今武周王朝蒸蒸日上,但是官吏這方麵一直都是比較緊缺的,所以科舉這樣的大事,周川還是很看重的。
“陛下,老臣沿用了以往的科舉考卷方向,大約秋闈之時,便可以開始科舉了。”
兀所為恭敬地行禮道。
“科舉舞弊的事情朕不想看見,你可要嚴格把關,千萬不要出現徇私舞弊之事。”周川平靜地吩咐道。
“陛下放心,老臣一定不會讓此事發生。”
兀所為麵色鄭重,一臉恭敬地迴道。
“還有一件事情,北城區的軍械廠已經開始運轉了,但是朕卻聽說押運軍械時,有淨街擾民的事情發生,朕希望以後押運軍械選擇晚上。”
周川淡淡的說了句,範仲淹有些尷尬的點點頭。
這些都是兵部的事情,他作為兵部尚書,這裏的確是他的疏忽。
“陛下,老臣一定注意。”
範仲淹恭敬行禮。
“如今王朝內部蒸蒸日上,這些都與朝堂諸公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朕希望諸公再接再厲。”
對於朝堂上的風氣,周川十分滿意,沒有什麽黨派之爭,一個個都在幹實事,幾乎沒有什麽閑著的人。
雖然周川實施的是軍政齊頭並進的政策方針,但是實際上卻是在一定程度上重武輕文。這是不可否認的,國庫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支出都放在了軍隊中。
朝堂上有對此事持反對意見的大臣,但是周川卻不可能停止,軍隊必須要強大起來,朝中的大臣不知道,但是周川心裏很清楚,要不了多久,戰爭就會開始爆發,一旦國庫日漸入不敷出,那麽就必須讓其他王朝來承擔這個風險。
隨後,周川再次看向了戶部尚書,直接說道:“稅收是王朝之根本,萬萬不可怠慢。不管是王朝子民還是外來經商的,都必須按照王朝的稅收規定進行。”
商稅目前可以說是占到了總稅收的百分之四十五,這可是大頭。除了元石礦脈的收入外,其實武周王朝額外的收入全靠黑鐵軍械的銷售利潤。
周川明白,這樣的情況維持不了多久的,朝中多次有大臣上奏,都被周川留中不發,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陛下,臣有一事不知該不該說。傲來王朝的商隊至今沒有繳納過一塊元石的稅務,臣以為是否不妥……”
戶部尚書四下看了看,硬著頭皮上前說道。
周川揉了揉腦袋,他知道,以現在傲來商人和武周王朝錯綜複雜的合作關係下,戶部尚書肯定是不敢上門去收稅的。周川都不用想就知道,戶部裏麵的官員對此事定然都是百般推脫,生怕因為收稅影響了周川的大計。
“明日,你上門去催收,若是他有疑問,就讓他來見朕。”
周川正了正身子,沉聲道。
稅收乃王朝之本,周川肯定是不會免掉的,這些都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沒道理傲來商人在這裏賺了錢一分錢都不用交,那也太便宜他們了。
“陛下聖明!臣下朝後便去催收。”
戶部尚書終於鬆了口氣,心裏的石頭也落了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