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府有九州,每州九至十三個縣,總計一百零五個縣。
每年州試之後,各地秀才前往府城,參加一年一次的府試。
身為西北府知府,他將擔任府試的主考官,考題也得他來出。
“曆次的考題,幾乎千篇一律,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看了看之前的試卷,陳宇琢磨一陣後,開始為府試出題。
“算術用處頗多,不懂算術的人,沒資格成為舉人。”
“五穀不分的人,縱然詩詞再好,又有何用?”
“思維僵化的人,做事一板一眼,也不要!”
不到半個小時,陳宇就弄了十二道題,隨後將其丟給主薄。
“侯爺,這,這會不會?”看了看離經叛道的考題,馬文財瞠目結舌的問道。
“本官是西北府知府,府試考什麽,全由本官決定,大夏律法可沒規定,本官一定要出什麽樣的考題,對吧?”陳宇不以為意的說道。
“侯爺,各府的考題,陛下都會看......如此一來,肯定會被禦史彈劾。”馬文財說道。
“無傷大雅的事,何須在意?”陳宇反問道。
“侯爺,這次參加府試的幾百名秀才,能考上的怕是沒有幾個。”馬文財若有所思的說道。
“寧缺毋濫,本次府試結束之後,本官在府城建個學院,培養真正的人才,免得被一群隻知吟詩作對的廢物,弄得百姓吃不飽穿不暖。”陳宇說道。
三天後,八百多名秀才,陸續來到考場。
“不用檢查了,放他們進去吧。”馬文財說道。
“馬大人,這?”典吏鄭在飛,神情猶豫的說道,之前的府試,都要檢查考生是否夾帶資料,此次府試不檢查,萬一有人作弊,他們也難逃幹係。
“知府大人說不用檢查,不用廢話,放他們進入考場。”馬文財沉聲說道,本次的考題,與以往的考題相差甚遠,就算讓那些考生作弊,又有誰能作弊?
聽到不用檢查,不少考生心中一喜,跟著前麵的人,依次走了進去。
“把算盤發下去。”馬文財說道。
一個個衙役抬著一筐筐算盤,發給一個個考生。
“怎麽還要發算盤,難道這次要考算術?”
“完了,完了,我最不擅長的就是算術了。”
“這次又要落榜了,誒,我的運氣也太差了!”
見衙役發給自己一個算盤,三成以上的考生,頓時苦笑不已。
“本次府試隻有十二道題,考試時間兩個時辰......”陳宇說完之後,讓衙役發放試卷。
之前的府試,考試時間足有三天,每天從考試開始,一直到考試結束,考生都隻能待在考場。
看著手裏的試卷,一個個考生忍不住驚唿:“這些題也太怪了吧?還沒有詩詞?”
“現在開始考試,誰再交頭接耳,一律視為作弊。”陳宇大聲說道,從前都是別人監考他,而今是他監考別人,一種前所未有而又美妙絕倫的感覺,隨之漫上心頭。
大夏皇宮,禦書房之中。
“陛下,西北侯招私兵的時候,我們鷹衛的人,一個都沒被他選中。”徐福說道。
“為何?”周明疑惑道。
“據說西北侯學過相術,他挑選私兵的時候,隻看對方的麵相,是否對他有利,好像叫什麽相法選兵。”徐福似懂非懂的說道。
“說說西北侯挑中的那些人。”周明又問道。
“年齡十五至三十歲,四百多人出身農戶,三十幾人出身商戶,還有二十幾個是西北府衙役、捕快、士兵家裏的晚輩。”徐福說道。
“西北侯那些私兵在幹什麽?”周明再次問道。
“那五百名私兵,整天都在製作肥皂和香水。”徐福說道。
“不務正業。”周明說道。
“西北侯說府城十分安全,私兵有無戰力均可,建設封地需要錢......”徐福解釋道。
周明鬆了一口氣,又道:“密切關注西北府的情況。”
七個先天級別的強者,就算是他是大夏皇帝,也有不小的壓力。
“微臣遵旨。”徐福點頭應下。
與此同時,左右丞相在各自的府邸,同一個個下屬商量西北府那邊的事。
“咚咚咚!”的幾聲之後,馬文財大聲叫道:“考試結束,所有考生,立刻交卷!”
“完了,這下肯定完了,我才答了三道題。”
“死定了,這次絕對考不中。”
“要是明天的府試,又是這幾道試題,我怕是中舉無望啊!”
“各位兄台,不如明年去別的府參加府試?”
“辛辛苦苦三十年,依舊沒有中舉的希望。”
一個個考生上交試卷後,你一眼我一語的走了出去。
“府衙的事,就交給你們了,本官要親自閱卷!”陳宇說道。
“是,知府大人!”趙誌遠、馬文財、鄭在飛點頭應下。
在府衙的時候,三人叫他陳大人或知府大人,其餘時候則叫他侯爺。
迴到陳府,走進書房,神識一掃,八百多份試卷,就被陳宇看了一遍。
“差中擇優,難度不小,算了,就從裏麵挑幾個吧。”
拿起一支長短大小合適的毛筆,蘸了蘸墨汁,陳宇動作如風的批改試卷。
把挑選出來的九份試卷,全部批改一遍後,他又批改剩下那些不合格的試卷。
按照他的標準,本次參加府試的考生,就沒有一個合格的。
要麽算術太差,要麽五穀不分,要麽思維僵化......
府試通過就是舉人,可以委任官職,然而,隻有德才兼備,才能造福一方。
讓一個不通算術的人,去當某個縣的主薄,顯然不行!
三天後的下午,陳宇把試卷和榜單交給馬文財,然後說道:“明早放榜。”
“陳大人,隻有九個人?”馬文財匪夷所思的問道。
“按照本官的標準,一個都不合格,但他們九個,是本次府試成績最好的。”陳宇說道。
次日清晨,幾十名衙役敲著鑼,遊走一條條街道,大聲吆喝放榜的消息。
早就等得不耐煩的考生,爭相恐後的衝向府衙。
“怎麽隻有九個人?”一個秀才疑惑的問道。
“知府大人說了,除了上麵的九個人,其餘人都不合格。”鄭在飛大聲說道。
“哈哈哈哈哈,我中了,我居然中了。”
“他都能中舉,我為什麽沒中?”
“論詩詞,論時政,我都比他強一大截,為什麽?”
“各位兄台,可願隨我前往京城......”
“本次考題離經叛道,否則,我肯定能中舉!”一個個考生議論紛紛。
“馬大人,要不要把鬧事的秀才,全部抓起來?”鄭在飛低聲問道。
“我先去請示知府大人,你們在這裏看著。”馬文財說道。
“是,馬大人。”鄭在飛點頭應下。
見對方走了進來,神情略帶慌張,陳宇問道:“什麽事?”
“有很多考生,不滿本次府試的成績,打算去京城狀告侯爺。”馬文財說道。
“一群自不量力的螻蟻而已,本候可不會在乎。”陳宇不以為意的說道。
每年州試之後,各地秀才前往府城,參加一年一次的府試。
身為西北府知府,他將擔任府試的主考官,考題也得他來出。
“曆次的考題,幾乎千篇一律,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看了看之前的試卷,陳宇琢磨一陣後,開始為府試出題。
“算術用處頗多,不懂算術的人,沒資格成為舉人。”
“五穀不分的人,縱然詩詞再好,又有何用?”
“思維僵化的人,做事一板一眼,也不要!”
不到半個小時,陳宇就弄了十二道題,隨後將其丟給主薄。
“侯爺,這,這會不會?”看了看離經叛道的考題,馬文財瞠目結舌的問道。
“本官是西北府知府,府試考什麽,全由本官決定,大夏律法可沒規定,本官一定要出什麽樣的考題,對吧?”陳宇不以為意的說道。
“侯爺,各府的考題,陛下都會看......如此一來,肯定會被禦史彈劾。”馬文財說道。
“無傷大雅的事,何須在意?”陳宇反問道。
“侯爺,這次參加府試的幾百名秀才,能考上的怕是沒有幾個。”馬文財若有所思的說道。
“寧缺毋濫,本次府試結束之後,本官在府城建個學院,培養真正的人才,免得被一群隻知吟詩作對的廢物,弄得百姓吃不飽穿不暖。”陳宇說道。
三天後,八百多名秀才,陸續來到考場。
“不用檢查了,放他們進去吧。”馬文財說道。
“馬大人,這?”典吏鄭在飛,神情猶豫的說道,之前的府試,都要檢查考生是否夾帶資料,此次府試不檢查,萬一有人作弊,他們也難逃幹係。
“知府大人說不用檢查,不用廢話,放他們進入考場。”馬文財沉聲說道,本次的考題,與以往的考題相差甚遠,就算讓那些考生作弊,又有誰能作弊?
聽到不用檢查,不少考生心中一喜,跟著前麵的人,依次走了進去。
“把算盤發下去。”馬文財說道。
一個個衙役抬著一筐筐算盤,發給一個個考生。
“怎麽還要發算盤,難道這次要考算術?”
“完了,完了,我最不擅長的就是算術了。”
“這次又要落榜了,誒,我的運氣也太差了!”
見衙役發給自己一個算盤,三成以上的考生,頓時苦笑不已。
“本次府試隻有十二道題,考試時間兩個時辰......”陳宇說完之後,讓衙役發放試卷。
之前的府試,考試時間足有三天,每天從考試開始,一直到考試結束,考生都隻能待在考場。
看著手裏的試卷,一個個考生忍不住驚唿:“這些題也太怪了吧?還沒有詩詞?”
“現在開始考試,誰再交頭接耳,一律視為作弊。”陳宇大聲說道,從前都是別人監考他,而今是他監考別人,一種前所未有而又美妙絕倫的感覺,隨之漫上心頭。
大夏皇宮,禦書房之中。
“陛下,西北侯招私兵的時候,我們鷹衛的人,一個都沒被他選中。”徐福說道。
“為何?”周明疑惑道。
“據說西北侯學過相術,他挑選私兵的時候,隻看對方的麵相,是否對他有利,好像叫什麽相法選兵。”徐福似懂非懂的說道。
“說說西北侯挑中的那些人。”周明又問道。
“年齡十五至三十歲,四百多人出身農戶,三十幾人出身商戶,還有二十幾個是西北府衙役、捕快、士兵家裏的晚輩。”徐福說道。
“西北侯那些私兵在幹什麽?”周明再次問道。
“那五百名私兵,整天都在製作肥皂和香水。”徐福說道。
“不務正業。”周明說道。
“西北侯說府城十分安全,私兵有無戰力均可,建設封地需要錢......”徐福解釋道。
周明鬆了一口氣,又道:“密切關注西北府的情況。”
七個先天級別的強者,就算是他是大夏皇帝,也有不小的壓力。
“微臣遵旨。”徐福點頭應下。
與此同時,左右丞相在各自的府邸,同一個個下屬商量西北府那邊的事。
“咚咚咚!”的幾聲之後,馬文財大聲叫道:“考試結束,所有考生,立刻交卷!”
“完了,這下肯定完了,我才答了三道題。”
“死定了,這次絕對考不中。”
“要是明天的府試,又是這幾道試題,我怕是中舉無望啊!”
“各位兄台,不如明年去別的府參加府試?”
“辛辛苦苦三十年,依舊沒有中舉的希望。”
一個個考生上交試卷後,你一眼我一語的走了出去。
“府衙的事,就交給你們了,本官要親自閱卷!”陳宇說道。
“是,知府大人!”趙誌遠、馬文財、鄭在飛點頭應下。
在府衙的時候,三人叫他陳大人或知府大人,其餘時候則叫他侯爺。
迴到陳府,走進書房,神識一掃,八百多份試卷,就被陳宇看了一遍。
“差中擇優,難度不小,算了,就從裏麵挑幾個吧。”
拿起一支長短大小合適的毛筆,蘸了蘸墨汁,陳宇動作如風的批改試卷。
把挑選出來的九份試卷,全部批改一遍後,他又批改剩下那些不合格的試卷。
按照他的標準,本次參加府試的考生,就沒有一個合格的。
要麽算術太差,要麽五穀不分,要麽思維僵化......
府試通過就是舉人,可以委任官職,然而,隻有德才兼備,才能造福一方。
讓一個不通算術的人,去當某個縣的主薄,顯然不行!
三天後的下午,陳宇把試卷和榜單交給馬文財,然後說道:“明早放榜。”
“陳大人,隻有九個人?”馬文財匪夷所思的問道。
“按照本官的標準,一個都不合格,但他們九個,是本次府試成績最好的。”陳宇說道。
次日清晨,幾十名衙役敲著鑼,遊走一條條街道,大聲吆喝放榜的消息。
早就等得不耐煩的考生,爭相恐後的衝向府衙。
“怎麽隻有九個人?”一個秀才疑惑的問道。
“知府大人說了,除了上麵的九個人,其餘人都不合格。”鄭在飛大聲說道。
“哈哈哈哈哈,我中了,我居然中了。”
“他都能中舉,我為什麽沒中?”
“論詩詞,論時政,我都比他強一大截,為什麽?”
“各位兄台,可願隨我前往京城......”
“本次考題離經叛道,否則,我肯定能中舉!”一個個考生議論紛紛。
“馬大人,要不要把鬧事的秀才,全部抓起來?”鄭在飛低聲問道。
“我先去請示知府大人,你們在這裏看著。”馬文財說道。
“是,馬大人。”鄭在飛點頭應下。
見對方走了進來,神情略帶慌張,陳宇問道:“什麽事?”
“有很多考生,不滿本次府試的成績,打算去京城狀告侯爺。”馬文財說道。
“一群自不量力的螻蟻而已,本候可不會在乎。”陳宇不以為意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