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山買了幾十串鞭炮,從鎮上一直放到了王家寨子。


    熱熱鬧鬧的景象,多少年以後,都還有人談起,成為了大家鼓勵自家孩子進學的勵誌典範。


    王青山當天就上山打了一頭野豬,辦了一場流水席。


    凡事路過的,不管認不認識都能坐上吃一頓,還不用送禮。


    第一批坐到上席的,則是五妮從小到大的老師們。


    尤其是當年網開一麵的喬校長,硬生生被大家推到了上席。


    馬瑞一家子本來也想湊湊熱鬧,享享女兒的福。


    可惜,他們才踏出馬家堡,還沒有走到王家寨子,就被十裏八村的父老鄉親你一言我一語的給懟了迴去。


    鬧騰到半夜,這場流水席才算是散了。


    比自己結婚還高興的王青山來者不拒,第一次被灌趴下了。


    當然,坐上席的喬校長也好不到哪兒去。


    劉玫帶著笑,搖著頭去熬了醒酒湯,濃濃的給兩位灌了下去,在隔壁袁勇和方誌的幫助下,這才把兩個醉鬼給安置好了,才有空來善後。


    十裏八村借來的桌椅板凳,鍋碗瓢盆,都得收拾妥當了還迴去。


    單單是這一項,要是王家自己來,就夠他們忙半宿的。


    好在吃人嘴短,拿人手軟。


    王青山這流水席一分禮錢都沒有收,大家自然也樂意幫忙。


    婆婆媽媽們說說笑笑的,一個負責一塊,倒是很快就把這攤子事兒給處理好了。


    第二天,不隻是王青山,王家上上下下都睡遲了。早飯還是瑩瑩小姑娘給熱的呢!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瑩瑩小姑娘也習慣了。


    就在五妮豐收的時候,劉玫的紅玫瑰男裝也在這個寒冬迎來了春天,在各種粗製濫造的國產男裝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起頭的,就是包二飛送資料的兩位老板。


    人情債不好還。


    兩個老板欠了包二飛的人情,自然要想辦法解決了。


    也不知道那天,這兩位翻衣櫃的時候,突然發現了被塞在一角落灰的西裝,兩個老板立刻覺得,他們還人情的機會來了。


    被放了一段時間的西裝就這麽穿上了身。


    本以為不過是那種水洗一次就現原形的貨,誰知道越穿越舒服,越穿越合身。


    最後發現,一身西服怎麽夠?


    兩身才能輪換,三身勉強夠穿,多備幾身才能應付不時之需。


    包二飛莫名其妙的就多了十來套西服的訂單。


    巧的是,某次宴會,兩個識貨的老板西裝革履的赴宴,在眾多與會人員中,兩個老板一下子就認出來對方的衣服。


    倒不是撞衫了,而是在一群粗製濫造的西服裏麵,尋找那唯一有品質的,不要太容易。


    兩個老板因為自己與眾不同的西服成功的搭上了話,在眾人羨慕嫉妒恨的眼光裏,相談甚歡,達成了合作協議。


    散會以後,兩位老板的西服就成了與會人員最重要的談資。


    春節以前,劉玫的紅玫瑰牌西服,直接買到了斷貨。


    一整個熱熱鬧鬧的春節,他們家四個女人卻隻能加班加點的趕衣服,簡直痛並快樂著。


    這個年的熱鬧程度,劉玫在家趕工,並不知情。


    可帶著孩子們到處鬧騰的王青山卻是感覺到了。


    木香鎮上上下下都是一片喜氣洋洋,很多地方都掛起了紅燈籠,放起了鞭炮。


    尤其是喬家村,那叫一個熱鬧。


    喬家村的學習風氣好,讀書人也多,包括王芳家喬信才在內的13歲以上,30歲以下的男孩子,就沒有一個沒有報名參加高考的。


    雖然成績沒有五妮好,可考上各種中專,大專甚至本科的也不是沒有。


    雖然有五妮的珠玉在前,沒誰奢侈的辦個流水席,也沒有大肆宣揚,可自己一家人掛個紅燈籠,放個鞭炮熱鬧熱鬧,總沒有人管吧!


    畢竟,隻有27萬考生接到錄取通知書,錄取比例21:1,也挺值得驕傲了。


    對了,王芳家喬信才也考上了省師範大學的中文係,雖然隻是個大專,可也算是鯉魚躍龍門,端上鐵飯碗,吃上供應糧了。


    春節剛過,包二飛就用那輛解放車,把五妮送到了京城,送進了q大。


    五妮如願以償走進高校殿堂,開始如饑似渴地學習。


    包二飛巴巴的開著解放車去,自然不隻是為了送五妮去京城上學那麽簡單。


    作為一國經濟和政治的中心,京城絕對有京城的魅力。


    包二飛送完了五妮,轉身就去了最大的百貨公司,緊接著就去了黑市。


    各種時尚雜誌,各種布料,都是包二飛此次的目標。


    劉玫的表現讓包二飛格外有信心,他覺得,隻要自己弄迴去了好的布料,劉玫就能給他大大的驚喜。


    南方產絲,北方產皮。


    除了的確良、喬其紗和平棉布、斜紋棉布麵料,包二飛還帶了打量的皮料。


    當然,除了布料,還少不了暴利的煙酒。


    包二飛把布料扔給劉玫,自己帶著那半車煙酒,繼續往南。


    劉玫看著那一批皮料,嘴角直抽抽。


    眼看著春暖花開了,進這麽多皮料來幹嘛?


    做皮夾克嗎?


    劉玫突然想起了後世的段子。


    都說女兒是小棉襖,兒子應該是皮夾克,冷的時候擋不住嚴寒,暖和的時候穿著又熱,價格死貴,扔了又特麽感覺可惜,隻能穿著裝一裝門麵,逢人就吹我特麽有皮夾克。


    這玩意兒,又貴又不實用,一年能賣出去幾件?


    要不然,這一批皮料幹脆的拿來做箱包?


    不過,要想做箱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箱包不是衣服,一遝白紙,一點小工具,一把剪刀,一台縫紉機就能應付的事兒。


    但就開料一項,就有蝕刻、打磨、上蠟、衝孔、製模、打孔、切割、拚裝、成形、成型、折彎、熱壓等步驟,沒有機器也不是完成不了,隻是需要的時間,就太多了些。


    劉玫覺得,包二飛給自己出了一個大難題。


    不過,劉玫還是抽了個空,給包二飛手工製作了一個錢包和一個手提包。


    畢竟,包二飛談的都是大買賣,總得給人家包總撐一撐門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零小甜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修身齊家.QD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修身齊家.QD並收藏六零小甜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