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看到劉玫,很是吃了一驚。


    聽說劉玫是來聽老故事解悶的,老太太先是一愣,然後就笑了。


    “雖然我生在這兒,長在這兒,啥事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可要我擺談擺談,還真是為難我了。


    真想聽故事,還不如找王木去呢!


    那老頭,啥都能吹幾句,活靈活現的。”


    劉玫笑著搖了搖頭,“男女有別啊!你也知道我們家那妯娌……”


    老太太一聽這話,立刻點了點頭,“這倒也是!你家弟媳婦那張嘴啊!


    嘖嘖……!


    聽說你倆前後腳懷上了?


    那你可得爭氣點,生個大胖小子。


    要不然,可得被她說上一頓好的。”


    劉玫摸了摸肚子,滿不在乎的說道:“男女都一樣。


    主席不是說了麽?


    婦女也能頂半邊天。”


    老太太搖了搖頭,歎了一口氣,“話雖是這麽說。


    可這十裏八村的,誰不指望生個兒子。


    生了女兒的,想要再生一個兒子,圖個兒女雙全。


    生了兒子的,還想再生一個,圖個多子多福。


    也就連著三代,都沒一個閨女,這才會想的慌。”


    說完,老太太忍不住乜了喬仁壽老爺子一眼。


    劉玫若有所思,對著喬仁壽老爺子笑了笑。


    “投胎是個技術活啊!


    早知道,就該投到老太太肚子裏了!”


    喬仁壽老爺子點了點頭,“那感情好,我就有吃不完的酸菜魚了!”


    老太太乜了一眼喬仁壽老爺子,沒好氣的說道:“一天到晚就知道惦記人家的酸菜魚,活像我沒給你飯吃似的。”


    喬仁壽老爺子很有求生欲的搖了搖頭,“那倒不是,你做的迴鍋肉也頂好吃。


    隻不過,不能老吃一樣東西過日子,總得換換口味不是?”


    老太太點了點頭,勉強算喬仁壽老爺子過了關。


    老爺子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長出了一口氣。


    劉玫低著頭,嘴角忍不住上揚。


    目光掃到喬家的窗欞,果然如她想象的一樣,簡單大方,端莊典雅。


    再看看老太太的臉,就算經曆了歲月的侵蝕,依舊能看出當年端莊秀美的模樣。


    劉玫眼珠子一轉,計上心頭,笑著問道:“老太太,這迴鍋肉可有什麽秘方?”


    老太太搖了搖頭:“一方五花肉,一把老鹹菜,那有什麽秘方啊!”


    喬仁壽老爺子聽了這話,笑出了聲:“想當年,你和嫂子跟我娘學這做鹹菜的手藝,……”


    老太太聞言也笑了。


    “嫂子知道你背後說她,非得給你兩下。”


    喬仁壽老爺子也笑了,“她手臭,怪我咯?”


    老太太看到劉玫一臉茫然,笑著解釋道:“有的人手臭,做不得鹹菜,怎麽做都是壞的。”


    這個解釋,讓劉玫不自覺的看了看自己的手。


    老太太拉著劉玫的手笑道:“單這樣看,哪裏看得出來啊!


    連著做三年,能不能成,一眼就看出來了。


    你要不要試一試?”


    劉玫笑著搖了搖頭,“懷孕之後,笨重得很,記性也差,明年我一定過來聆聽老太太的教誨。”


    老太太笑了笑,“成!明年做鹹菜,第一個叫上你。


    這玩意兒簡單。


    就你那聰明勁兒,做一遍就能上手。”


    劉玫抿嘴一笑,“那感情好,又多了門手藝!”


    老太太就笑了。


    “想當年,我剛嫁過來的時候,也是啥都不會。


    還好我婆婆是個心善的,嫂子也大度。


    這日子,才有那麽一丁點盼頭。


    真要讓我過你那日子,我看懸!”


    劉玫笑了笑,“老太太說笑了。


    家裏家外的事兒,那是青山張羅著,我不過每天煮個飯洗衣服罷了!”


    老太太拍了拍劉玫的手,笑道:“別拿那些糊弄外人的話來哄我。


    前些天,老頭子拿了一個竹杯子迴來,我可是看得眼饞呐!”


    劉玫抿嘴輕笑道:“老太太要是喜歡,我改天送你一套。


    不知道老太太喜歡梅蘭竹菊,還是歲寒三友?”


    老太太搖了搖頭,“年紀大了,就不喜歡那些個附庸風雅的。


    要是方便,你給我弄個蘿卜白菜的,還多幾分野趣。”


    劉玫想了想,還真就應了下來。


    迴頭,就給老太太送了一套群英薈萃的竹製茶具。


    國人都知道,所謂群英薈萃,不過是蘿卜開會。


    胡蘿卜,圓蘿卜,長蘿卜,心裏美……


    群英薈萃也沒錯了!


    再配上一個兔子圖案的茶壺,老太太看得樂不可支。


    約定了明年跟著老太太一起做鹹菜的劉玫,核雕的草稿也打好了。


    劉玫將稿子遞給喬仁壽老爺子過目,老爺子眼裏立刻閃過一絲驚喜之色。


    當場,就拍板定稿了!


    眼瞅著新年將至,劉玫也沒有急著動刀。


    一來,十多口人一起過年,總得張羅一番。


    二來,有錢沒錢,娶媳婦過年。


    唐剛剛過了二十歲生日,照說,這年紀並不大。


    可唐剛家就這麽一個獨兒子,家裏人著急抱孫子,早早的就托了王芳過來探王青山倆口子得口風。


    王青山和劉玫雖然並不著急,可大妮那個沒主見的,卻被王芳那巧嘴給說動了。


    兒大不中留,留來留去留成仇!


    更何況,這還不是自家的。


    劉玫也不是很適應大妮軟糯的性子,幹脆順了大妮的意,應了下來。


    所以,張羅年貨之餘,劉玫還得張羅大妮的婚事,可沒有空動那耗費心神的核雕。


    這年頭,響應上麵的號召,婚事一切從簡。


    劉玫也不過是找王芳商量一下聘禮的事兒,然後開張單子,讓王青山去賣嫁妝。


    王青山從馬保國哪兒給弄了一套小號的軍裝過來,二妮又勻了一套自己沒有穿過的新衣服給大妮,再加上王青山置辦得鍋碗瓢盆,箱子櫃子,大妮的嫁妝就算是齊活了。


    對比唐家那四塊錢兩斤糖的聘禮,王青山和劉玫這個當舅舅舅媽的,準備的這個嫁妝,明顯值錢不少。


    嫁個侄女非但沒有賺到個什麽,反而虧了不少。


    而且,還附帶贈送一門手藝。


    這是十裏八村多少親閨女都享受不到的待遇啊!


    一時間,大閨女小媳婦看著大妮的眼睛裏,全都盛滿了羨慕。


    大妮第一次體會到走路帶風的感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零小甜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修身齊家.QD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修身齊家.QD並收藏六零小甜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