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熙從正院陪兒子玩了一會,等孩子睡了又出來迴書房做事,如今已經可以批改一些奏折了,對朝堂之事也參與了進來,有了進一步的學習和了解掌控。
要說當今帝王並不是一個非常熱愛權利之人,對幾個兒子都有不同的分配,也沒有提防兒子,對人才也很重用信任,尤其是對忠心的武將給與了極高的權利。
這些年來番邦幾次進犯都沒有得逞,也說明皇帝在用人之道和心胸寬廣上,很值得稱讚。
固然有些心思和提防之意,但並沒有真的迫害過忠臣,也沒有發生過飛鳥盡這樣的事。
想來先帝爺選他做帝王也是看重他心胸寬廣吧。
李文熙還在忙碌,側妃送了湯過來了,被貼身服侍的太監給攔住了。
側妃娘娘,太子在忙碌交代了不讓打攪。
我隻是想送一盅湯給太子,要不您幫我送進去也行。
側妃態度十分恭順有禮。
這,好吧。
太監不好硬攔,畢竟他身份低微。
端著湯送了進去,主子,側妃娘娘來送湯了,您要見麽?
李文熙目光巍然不動,仍然專注批折子忙碌。
最近她可有本分?
不曾有過任何不妥,就是對太子妃也十分恭順,也不曾抱過小殿下,保持了距離,娘家母親來探望過。
可知道說了什麽?
李文熙表情不曾有過任何波動。
聽不到什麽,不過她母親來過後,似乎側妃越發恭謹了,連帶下人都恭順很多。最近確實非常彬彬有禮,也不大出門,天熱了花園子也不怎麽去了。
太監如實迴答。
嗯,他父兄還是得用的,讓她迴去吧今晚我去她歇息。
李文熙微微點頭,放下批完的折子。
是。
六弟那邊可有寫信說需要什麽?六弟妹在那邊義診贈藥,我們也出份力,去買點對症的藥材送過去,要老百姓最需要的,不需要太貴但要實用。
是,奴才這就吩咐下去。
嗯,去吧。
晚飯去了側妃那裏歇息,夜裏要了水,側妃跟前的奴才嬤嬤可算鬆了口氣,這有幾個月不冷不熱的,像是惱了側妃似得,大家都跟這提了一顆心。
即便人來了,也沒要過水,這讓人有苦說不出。太子妃已經有了嫡長子了,側妃這頭想要個孩子都艱難,如何能不讓人心急呢。
夜裏二人躺在一處,屋裏十分靜謐,微微有些氣息之聲。
爺,是我的錯,一時驕縱忘了本,妾並沒有說什麽秘密給別人知道,隻是打聽了些,妾知錯了,是我用了小心思想獨得寵愛壓太子妃一頭,是我的錯。
側妃經過母親提點總算明白了自己錯在哪了,李文熙重規矩,她犯了忌諱。
嗯,太子妃並非狠毒容不下人,你若是懂規矩識大體,將來少不了你的好,你我年輕總會有孩子的。
李文熙知道她想要什麽,並非不能給,也不是絕情,隻是他有自己的打算而已。
是。
側妃有心想問一句,卻又問不出口。張張嘴還是躺下睡了。
她想問你喜歡我麽,還是因為我長的有兩分像她,所以你才那樣寵愛我,如今不寵了是因為我是替代品麽。
李文熙閉上眼睡得沉了,就算知道她想什麽也不在意,你不曾全心全意對待我,我對你有所保留有何錯?
若你也能像靜芙那樣全情投入不在乎迴報,那我也會給你我的整顆心,可你們都做不到,所以也不要要求太多,大家各取所需而已。
不是所有人能像老六和靜芙那樣幸運,遇見了彼此還能互相愛慕真誠的。
打這以後側妃恢複了寵愛,卻也更加謹慎有分寸了,對太子妃也恭敬,有提防和猜疑卻不敢越雷池半步,到底太子跟前女人還是少,因此也算和睦。
那個溫暖如玉一般的少年,漸漸的變了,有了威嚴和上位者的手段,心思越發莫測難猜了。
和太子妃相敬如賓到也和睦,楊氏是個知足樂觀的人,為人大氣直率,討人喜歡。
她一直要的不多,知道自己的身份該幹什麽事,不會做無謂的糾結,因此和李文熙相處的很好,也有了幾分溫情和默契。
李文錦在江南幹得不錯,漸漸打開了局麵,得到了皇帝的讚賞,但有些東西落了一層再想追迴去可就不容易了。
李文錦終究是敗了,王老爺子身體也不太好了,倒是和李文錦通信了幾次,也許是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不行了,也想要保住這個外孫吧。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在江南的事上也得到了老爺子的指點和教化,李文錦在經曆了諸多事後,也迅速的成長起來。
不管未來如何,他是否願意,十王府這一大家子,都需要他站出來,做他們的遮天大傘,他懂得了更多的責任。
十王妃在京城不好不壞,局麵打不開,宗室的人不太認同她,但也沒人欺辱她,這是大家的共識,好歹看在李文錦的臉麵上宗室也不會欺負她。
偶爾奚落瞧不起的也都是官夫人,覺得十王府落價了,以後也撲騰不出什麽花來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都不喜歡他們,皇帝就算保著,將來也沒什麽前程,不需要在多費心聯絡了,拉開距離才是正經。
但引起的十王妃依舊挺直脊背,該走動還是會出門走動,該應酬也可圈可點,話不多卻也不是軟柿子,隨便誰都能捏的,想欺負人,分分鍾懟死你。
李文錦常給家裏寫信,詢問妻兒老小關注府裏的事,也許因為這樣的困境,他們倒是一致對外,有了幾分默契,也更懂得心疼十王妃的不易了。
十王妃這日帶著李側妃和兒子進宮給太後請安了。
老十媳婦來了,過來,把孩子抱來哀家看看,哎呦長大了。
太後並未再給臉色看,此一時彼一時,以前十王妃不懂事她看不上會訓斥,如今瞧著堅韌有分寸,識大體顧大局,獨撐王府大局,無論如何她要給個臉麵。
給皇祖母問安,孫媳得閑就進宮來騙老祖宗一杯茶喝,順便帶著孩子哄您高興,說不得還能騙點好東西迴去沾沾您的福氣呢。爺寫了信來,給您帶了些小玩意,我借花獻佛給您送進來賞玩。
十王妃嘴甜了,也會說話了,真的放開了手腳漸漸的也就無師自通了,這番做派不討人厭了。
要說當今帝王並不是一個非常熱愛權利之人,對幾個兒子都有不同的分配,也沒有提防兒子,對人才也很重用信任,尤其是對忠心的武將給與了極高的權利。
這些年來番邦幾次進犯都沒有得逞,也說明皇帝在用人之道和心胸寬廣上,很值得稱讚。
固然有些心思和提防之意,但並沒有真的迫害過忠臣,也沒有發生過飛鳥盡這樣的事。
想來先帝爺選他做帝王也是看重他心胸寬廣吧。
李文熙還在忙碌,側妃送了湯過來了,被貼身服侍的太監給攔住了。
側妃娘娘,太子在忙碌交代了不讓打攪。
我隻是想送一盅湯給太子,要不您幫我送進去也行。
側妃態度十分恭順有禮。
這,好吧。
太監不好硬攔,畢竟他身份低微。
端著湯送了進去,主子,側妃娘娘來送湯了,您要見麽?
李文熙目光巍然不動,仍然專注批折子忙碌。
最近她可有本分?
不曾有過任何不妥,就是對太子妃也十分恭順,也不曾抱過小殿下,保持了距離,娘家母親來探望過。
可知道說了什麽?
李文熙表情不曾有過任何波動。
聽不到什麽,不過她母親來過後,似乎側妃越發恭謹了,連帶下人都恭順很多。最近確實非常彬彬有禮,也不大出門,天熱了花園子也不怎麽去了。
太監如實迴答。
嗯,他父兄還是得用的,讓她迴去吧今晚我去她歇息。
李文熙微微點頭,放下批完的折子。
是。
六弟那邊可有寫信說需要什麽?六弟妹在那邊義診贈藥,我們也出份力,去買點對症的藥材送過去,要老百姓最需要的,不需要太貴但要實用。
是,奴才這就吩咐下去。
嗯,去吧。
晚飯去了側妃那裏歇息,夜裏要了水,側妃跟前的奴才嬤嬤可算鬆了口氣,這有幾個月不冷不熱的,像是惱了側妃似得,大家都跟這提了一顆心。
即便人來了,也沒要過水,這讓人有苦說不出。太子妃已經有了嫡長子了,側妃這頭想要個孩子都艱難,如何能不讓人心急呢。
夜裏二人躺在一處,屋裏十分靜謐,微微有些氣息之聲。
爺,是我的錯,一時驕縱忘了本,妾並沒有說什麽秘密給別人知道,隻是打聽了些,妾知錯了,是我用了小心思想獨得寵愛壓太子妃一頭,是我的錯。
側妃經過母親提點總算明白了自己錯在哪了,李文熙重規矩,她犯了忌諱。
嗯,太子妃並非狠毒容不下人,你若是懂規矩識大體,將來少不了你的好,你我年輕總會有孩子的。
李文熙知道她想要什麽,並非不能給,也不是絕情,隻是他有自己的打算而已。
是。
側妃有心想問一句,卻又問不出口。張張嘴還是躺下睡了。
她想問你喜歡我麽,還是因為我長的有兩分像她,所以你才那樣寵愛我,如今不寵了是因為我是替代品麽。
李文熙閉上眼睡得沉了,就算知道她想什麽也不在意,你不曾全心全意對待我,我對你有所保留有何錯?
若你也能像靜芙那樣全情投入不在乎迴報,那我也會給你我的整顆心,可你們都做不到,所以也不要要求太多,大家各取所需而已。
不是所有人能像老六和靜芙那樣幸運,遇見了彼此還能互相愛慕真誠的。
打這以後側妃恢複了寵愛,卻也更加謹慎有分寸了,對太子妃也恭敬,有提防和猜疑卻不敢越雷池半步,到底太子跟前女人還是少,因此也算和睦。
那個溫暖如玉一般的少年,漸漸的變了,有了威嚴和上位者的手段,心思越發莫測難猜了。
和太子妃相敬如賓到也和睦,楊氏是個知足樂觀的人,為人大氣直率,討人喜歡。
她一直要的不多,知道自己的身份該幹什麽事,不會做無謂的糾結,因此和李文熙相處的很好,也有了幾分溫情和默契。
李文錦在江南幹得不錯,漸漸打開了局麵,得到了皇帝的讚賞,但有些東西落了一層再想追迴去可就不容易了。
李文錦終究是敗了,王老爺子身體也不太好了,倒是和李文錦通信了幾次,也許是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不行了,也想要保住這個外孫吧。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在江南的事上也得到了老爺子的指點和教化,李文錦在經曆了諸多事後,也迅速的成長起來。
不管未來如何,他是否願意,十王府這一大家子,都需要他站出來,做他們的遮天大傘,他懂得了更多的責任。
十王妃在京城不好不壞,局麵打不開,宗室的人不太認同她,但也沒人欺辱她,這是大家的共識,好歹看在李文錦的臉麵上宗室也不會欺負她。
偶爾奚落瞧不起的也都是官夫人,覺得十王府落價了,以後也撲騰不出什麽花來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都不喜歡他們,皇帝就算保著,將來也沒什麽前程,不需要在多費心聯絡了,拉開距離才是正經。
但引起的十王妃依舊挺直脊背,該走動還是會出門走動,該應酬也可圈可點,話不多卻也不是軟柿子,隨便誰都能捏的,想欺負人,分分鍾懟死你。
李文錦常給家裏寫信,詢問妻兒老小關注府裏的事,也許因為這樣的困境,他們倒是一致對外,有了幾分默契,也更懂得心疼十王妃的不易了。
十王妃這日帶著李側妃和兒子進宮給太後請安了。
老十媳婦來了,過來,把孩子抱來哀家看看,哎呦長大了。
太後並未再給臉色看,此一時彼一時,以前十王妃不懂事她看不上會訓斥,如今瞧著堅韌有分寸,識大體顧大局,獨撐王府大局,無論如何她要給個臉麵。
給皇祖母問安,孫媳得閑就進宮來騙老祖宗一杯茶喝,順便帶著孩子哄您高興,說不得還能騙點好東西迴去沾沾您的福氣呢。爺寫了信來,給您帶了些小玩意,我借花獻佛給您送進來賞玩。
十王妃嘴甜了,也會說話了,真的放開了手腳漸漸的也就無師自通了,這番做派不討人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