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兩旁的馬車開始各奔東西了。前進小隊的三輛馬車吱嘎吱嘎地走得最慢。人家的馬車上,還是有說有笑的,多少也有些熱乎氣兒。他們的車上卻是死氣沉沉的,人人的臉上都像凍了一層冰。人家的隊長連吆喝帶喊的,好歹也有點兒幹部模樣,他們的隊長卻是緊閉著嘴巴,眯縫著眼睛,莫說是顯山露水,叫人看上一眼,也跟著窩囊。

    他矮矮的個子,灰土土一張臉,滿臉的皺紋,好像條條紋路裏都藏著不安。從裝行李到上路,他的眉頭始終都擰著一個愁疙瘩,弄得兩道眉毛擺成一條水平線,連眼睛也被擠小了。他走路一一的,渾身跟著晃。站立時,彎彎著兩腿,形成一個o字形的大圓圈兒。沒上車以前,他站在馬車前,一邊給牲口梳理鬃毛,一邊尋思撓頭事兒,似乎他接到手的知青不是活蹦亂跳的大活人,倒像是隊裏花錢不實惠, 弄來一手負擔。突然,在火車上出洋相的小癟三,把腦袋從他的彎腿之間伸了出來,汪汪地學狗叫。人們哈哈大笑,他想教訓小癟三,小癟三起身就逃,他攆不上就不攆,小癟三反到贏了同學五塊錢,你說他窩囊不窩囊?

    他的穿著也土氣,黑棉襖的肩膀頭上扛著一塊深藍色的大補丁。他的褲子也別扭,來東北已經快有三十個年頭兒了,他卻仍然拖著山東老家的笨棉褲,突出一個鼓鼓囊囊的大褲襠。盡管如此,他說話倒是很實在。實在裏,還帶著一點兒毛毛刺兒,聽起來就更實在。各屯隊長表示歡迎知青時,都有那麽幾句套話,他卻什麽也沒有,隻會有啥就說啥:“我叫耿文武,有人說聽著挺豁亮,那也是長輩盼著有出息,原盤就給這麽起這麽叫的,可不是文革裏頭現改的。你們覺著不像我,那就隨便叫老耿,不用張口閉口喊隊長,聽著不熱乎兒,看著也招笑兒。”人們還在等他繼續往下說,他反倒一打愣兒,連忙表白,“我說完了”。說完了“我說完了”,他就不再吱聲兒了。分到前進小隊的知青跟著他,立馬個個蔫巴了,好像看見他,就看見了還沒有見麵的生產隊。

    吱嘎吱嘎的平板馬車上,有幾個青年用同一條破被蓋著他們的腿,沉悶許久,才開始互相打量。你瞅瞅我,我看看你,總算找到一個能把大家拴在一起的共同感覺,他們來自一個母校,越往遠走,就越親近。他們似乎已經意識到,大家將在一個鍋裏煮飯吃,一口缸裏舀水喝。盡管看一眼隊長的裝束就心裏發毛,但此時此刻,不管讓誰離群兒自己走,他也不會願意。真的單個兒走,真就不如把怪怪的隊長圍起來陪他一起發愁。好像大家都很明白,再愁也比孤獨強。李家寶想起了剛剛同他分手的趙嵐,她就是孑然一身,麵對著陌生的一切,她的心境會怎樣呢?

    忽然,一位女同學向李家寶喊了一聲“喂”,沉思中的李家寶沒聽見,他身旁的一個男同學連忙扒拉他,用下巴朝前一指,低聲提醒他:“招唿你呢!”

    李家寶抬頭一看,喊他的女同學很大方,模樣挺好看,性格也開朗。李家寶用征詢的目光望著她,她微微笑一笑,一點兒不怯生,神情自然,聲音朗朗悅耳,立刻打破了久久的沉悶:“你就是咱校的‘趙李’之李吧?”

    李家寶點點頭,車上的青年立刻都看他。麵對著眾多陌生的眼睛,他隻好也向大家笑一笑,禁不住憐惜趙嵐,大家這樣欽佩她,她卻連選擇自己去處的權利都被李敬雅之流剝奪了。到底他們誰是人才?他的憤懣引起了校友們的主意,他看到,望著他的目光都很疑惑,突然發現校友的年齡都比他小,一種同情、憐憫的情緒驀然而生,覺得應該讓大家的心情都輕鬆一些,就壓下自己的憤懣,借著迴答那位大方女同學的問話,力求幽默:“我叫李家寶,名字很俗氣,是吧?不過就是再土再俗氣,自己聽著也熱乎。就像隊長剛才說的,是父母原盤就給這麽起這麽叫的。隻要不是閻王爺,誰叫我都高興。”

    “怪不得在火車上……”那位爽快的女同學欲言又止,她本來就欽佩李家寶在紅榜上的優異成績,聽到他對他名字解釋和熱愛,頓時覺得,他果然與眾不同

    “我很不講理,是吧?”

    “和你在一起的,就是‘趙李’中的趙嵐吧?”

    “趙李不可並列,她要勝我十倍!”

    “在我們眼裏,你們倆是實驗雙傑。李大哥,語文課你也能不動筆就答題嗎?”

    “不敢說。”

    “你們老高三的學生已經都很成熟了,是嗎?”

    “不一定吧,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周玲玲,是咱校高一•二的。下鄉前,我們老師一再叮囑我們,高一和高三,表麵上隻差二年,但是經曆和心態卻大不一樣。人家是貨真價實的高中畢業生,尤其是,他們在第一個人生轉變期,經曆過三年災害。在最重要的人生轉變期,他們又經曆了文化革命,實際的高中階段等於五年,大多數同學對社會問題都有了自己的見解,行為上也不再是盲目的。你們也叫高中畢業生,卻隻讀了半年高中,新的思維方法還沒有形成,就來了文化革命,初中生的思考方法至今已被延長了三年。學好還是學壞,你們的可塑性是最大的,上接真實的高中尾,下臨真實的初中頭,大名也叫做高中畢業生,卻是典型的半瓶醋。老師不得不告訴你們,下鄉以後一定要長點心眼兒,拋開高中生的虛名,主動接近那些勤於學習思考的老高三,例如,像‘趙李’那樣的校友。大家應該自覺地把他們當作榜樣,看一看他們每天都在做些什麽,然後再好好琢磨琢磨,你自己應該做些什麽。照貓畫虎也好,照葫蘆畫瓢也好,跟有心人學肯定就會有長進。遇到事情也多問問他們,免得吃虧上當。當然也得防備個別不可尊敬的,他們壞起來,也許把你賣了,你還幫他數錢呢!”

    “你們的班主任是誰?”

    “王長平。”

    怪不得,他很可能也注意到了,下鄉是“接受再教育”。

    “你認識王老師?”

    “認識,不過,沒有直接接觸。”

    “你很佩服他,對吧?”

    “對,他的話帶有前瞻性……”

    大家好像都看出來了,周玲玲很聽老師的話,如今“趙李”之李就在她的眼前,她連說話的語氣也是羨慕的。言談中,她說李家寶很有競爭策略,就像長跑比賽,始終處在第二的位置上,輕鬆地跟跑,可是到了衝刺的時刻,一下子就將平時的“趙李”變成了“李趙”。

    “不,不能這樣說。”此時,李家寶已經很有自知之明,立刻就對周玲玲講了實情,“其實,我並不是有意跟在後頭,而是怎麽攆也攆不上。學校裏很少有人知道,趙嵐同時在學兩門外語,臨近高考,也是兩門外語都不舍。在這種情況下,我才勉強領先她一迴,而且隻比她多了零點兒五分。要是把她另一門外語的成績加上去,她該領先我多少分呢?況且,下鄉前她就已經學完了大學俄語本科的全部課程,和她比,我真的比不了成績,目前也隻能和她比一比往後誰刻苦,誰有毅力!”

    可是,周玲玲卻不相信“趙李”不可相提並論,隻覺得李家寶很謙虛。同時,她也想引起李家寶對她的注意,能夠發現她的才能。忽然,她十分大膽地向李家寶提問:“李哥,我問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誰的名言呢?”周玲玲畢竟還是老高一的學曆,恰如她老師強調的,高中也隻念了半年,她所提的問題不過是初中語文課本裏的知識內容。但她也夠聰明的,故意設置了一個小小的圈套兒,想引李家寶上個小當。

    李家寶微微一笑,當即發現她很機敏,故意想了一想,然後才切正題:“是孟子說的,對吧?”

    “不對!”一個模樣很小的同學,不假思索就張了口。很顯然,他已經被周玲玲的小圈套兒給套住了。

    周玲玲立刻笑著問他:“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鄭小微。剛才,大名鼎鼎的李家寶也答錯了,那不是孟子說的,那是偉大領袖毛主席說的。”

    “小微,李大哥沒有答錯,這兩句話的確是孟子說的。”

    “你胡說!”鄭小微不服氣,繃著臉,氣昂昂地辯解,“根本就不是孟子,我還會唱呢,不信我給你唱!‘東風吹,戰鼓擂,現在世界上究竟誰怕誰?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咋的?”鄭小微唱罷,毫不客氣地反詰,得意地梗梗著脖子,以為自己拿出了充分有力的根據。

    周玲玲非常耐心地向他解釋:“小微,那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引用孟子的話。”

    “毛主席引用孔孟之道?根本不可能!”鄭小微幾乎快要動怒了,他不容許任何人汙蔑偉大領袖毛主席,決不許把孔孟之道和毛主席的教導相提並論。

    鄭小微很認真,可是他學的東西還很少。一個叫易俊紅的同學和鄭小微同班,見他又像在學校裏一樣,遇事就逞能,急忙拉他坐下,毫不客氣地申斥他:“你不知道你自己是提前上學的老初一呀?也不看看自己半斤還是八兩,你懂啊?你比人家全校聞名的‘趙李’還強啊?陣陣落不下,你屬穆桂英啊?”

    鄭小微不服氣,開口就是時髦話:“老初一咋的?老初一就啥也不懂啊?真理麵前人人平等,就連老師,還得學黃帥呢!”

    易俊紅見他又要出笑話,就堵他的嘴:“你懂,你啥都懂!‘上學就挨餓,初二沒念過,知識青年沒知識,幹啥啥都不頂個兒!’人家先下鄉的,可憐誰呢?你是裝傻還是充愣?小雞雛兒不傍老抱子,就不怕老鷹給叼去!”

    大家都被易俊紅的話逗笑了,鄭小微下不來台,不但不服從易俊紅的管束,反而白了她一眼,狠狠地反擊:“大學教授多有能耐,可他們那麽有能耐,還得給紅衛兵小將老老實實下跪呢,你就瞧不起你自己?”

    易俊紅十分了解鄭小微的底細,名義上,他是個老初一,其實他也就有個小學六年級的水平。倒不是他人笨,恰恰是他從小就聰明,他的父親望子成龍,求人改了戶口本,讓他提前一年半就上了學。從此,他才常常出醜。後來,他的父母明白了,早念一年晚念一年,在大人堆兒裏,看不出差別,但在少兒時期,一年半之差,思維上就有巨大的差別。五歲半的孩子相比七歲的孩子完全是兩個年齡段,生硬地攏在一起根本就不行。尤其是在一群大孩子裏麵,唯獨有這麽一個小的,行為上本來是正常的,但他在大同學麵前也顯得很幼稚,幼稚慣了,在許多方麵反倒不如同齡的孩子們生動活潑,自由自在。他的父母後悔極了,可是木已成舟,如今名義上他已是初中畢業生了,實際上初中一年級的課程也隻念了多半年,卻也是知識青年,必須下鄉了。他母親的心裏明明白白的,在成人眼裏,他的幼稚和天真還顯得很可愛,但在同學眼裏就滑稽可笑了。易俊紅是他的鄰居,又是他的同班同學,鄭小微的父母送孩子上火車時,他的母親流著眼淚,再三再四地托囑易俊紅,“大嬸隻能求你了,不管啥事兒,你可一定照顧俺小微一點兒……”叮囑過小微的同學加鄰居,她又求兒子,“你千萬千萬要聽你易姐的話,可別瞎逞能。日後,你俊紅姐管你都是為你好,你可得好好聽,真往心裏去……”

    受人之托,易俊紅自然把鄭小微母親的話記在心裏,可是關鍵時刻,小微不聽話,還要和大學教授平起平坐。易俊紅早就聽爺爺解釋過,讓大學教授給紅衛兵小將下跪,那是一些紅衛兵瞎胡鬧,不知道天高地厚。眼下,易俊紅見鄭小微以小賣小,拿著不是當理說,便立起了丹鳳眼,仍然盡鄰居的責任,“長跪小,沒人道;少欺老,亂世道;我爺爺沒和你說過呀?”

    周玲玲不知道他們之間的過節,眼見易俊紅說的都很對,卻是態度不好,就趕緊給她遞了一個眼色,非常認真地向鄭小微解釋:“小微,周姐問李哥的那兩句話,真是孟子說的,是偉大領袖毛主席引用孟子的名言,論述自己的觀點。”

    “毛主席引用孔孟之道?你汙蔑!”鄭小微人小偏自信,可他說出的話卻是那麽幼稚。也難怪,在他的學習環境和知識範圍裏,他隻知道必須批判孔孟之道,堅信毛主席不可能引用孟子的話,也就不足為奇了。更何況報紙上單引這兩句話時,用的也是黑體字呢!周玲玲見他還是不服氣,給易俊紅遞一個眼神,就十分耐心地哄勸他:“來,周姐給你背一背原文,你聽完以後就一定會相信李哥答得對了。”周玲玲說罷,便十分熟練地把初三時學過的一篇古文,一口氣全給背了出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如人和……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寡助之至,親戚叛之。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不對,不對!”鄭小微聽不懂周玲玲背的是什麽,卻聽出了差別,立刻高聲叫了起來,“你不對,還是我說的對!你背的那兩句話裏,中間都有一個‘者’字,毛主席的偉大教導裏,根本就沒有‘者’字!”

    同學們嘩的一下全都笑了,鄭小微莫名其妙,急得眼裏閃淚花,搔了搔自己的頭發,隻得向李家寶求救:“李哥,我挑的真不對嗎?周姐背的,明明中間有‘者’字啊!”

    李家寶很喜歡鄭小微的小靈氣,自然諒解他的單純,就很友好、也很耐心地向他解釋:“你很機靈,歌兒唱得也非常準確。不過還是你周姐說得對。這裏,毛主席的確是借用孟子的話,以典論事。就是用過去發生過的事情或者已有的論述,來論證、說明現在的事情。這裏,毛主席是告訴人們,正義是不可戰勝的。那者字,是古代漢語裏的虛詞,省略之後雖與原句稍有語法上的差異,但並沒有改變原句的意思。這兩句話確實出自孟子。”

    李家寶十分耐心地給鄭小微講過以後,他信倒是信了,卻又喃喃自語:“毛主席引用孟老二的話,那孔孟之道……”

    “孟子根本不行二,還孟老二呢,你可丟人不丟人?”

    易俊紅替鄭小微著急,嫌他不聽話,就指出他的錯誤之後奚落他,隻想讓他趕緊閉嘴。鄭小微不理解他的易姐,不但沒有住嘴,反而對她產生了反感,索性耍起了小孩子脾氣:“去去去,我不理你了,往後你也別管我!”

    李家寶笑了笑,很耐心地說服他:“你易姐管你,是她真心關心你,怕你把話說錯惹別人笑話,你明白了嗎?”

    鄭小微已經十分相信大家的李哥,這才認可他的易姐是一番好意,他卻不道歉,隻向易俊紅一伸長舌頭。

    無形中,李家寶變成了十個同學的中心,大家向他提這樣那樣的問題,他都一一予以耐心的解答。鄭小微對李哥的每次講解都非常信服,忽然問他:“李哥,咱們這馬怎麽這麽瘦啊?”

    李家寶下意識地看了看來耿隊長,耿隊長依舊愁眉不展,悶聲不語,就像什麽也沒聽見,什麽也沒看見一樣。趕車的老板兒卻迴頭看了一眼鄭小微,大咧咧地搭了話茬兒:“咱這馬,沒托生在好地方!”解釋過以後,他轉迴身去一搖鞭子,就高門兒大嗓兒地唱起了二人轉的小調兒,甩出幾套兒嚇人的順口溜兒來:

    “前進屯呀,水要命啊,神仙喝了也坐病啊,上搖下晃彎彎腿兒呀,越想走來越走不動啊,哼哈哎嗨喲!”

    “水孬人臭牲口瘦哇,苦了孩兒的親娘舅啊,老娘兒們下崽兒就落炕啊,老爺們兒眼裏生黃鏽哇,哼哈哎嗨喲!”

    “前進屯裏有四定,不是真話我改姓。牲口尖尖腚,娘們撅撅腚,空筒棉褲光光腚,不怕稍息怕立定啊,哎嗨哎嗨喲,哎嗨哎嗨哎嗨喲!”

    車老板兒甩完順口溜,就迴過頭來就逗弄鄭小微:“聽懂了嗎,小家夥?你讓大教授下跪,咱屯裏的水,就讓你彎彎腿!”

    鄭小微嚇得朝後一躲,頓時,大家你瞅瞅我,我瞧瞧你,禁不住都看耿隊長。耿隊長朝車老板兒的大皮襖上杵了一拳,想說又不想說,末了兒還是搡了他一句:“沒病沒災地嚼舌頭,就不怕風大給煽嘍!”

    車老板兒挨了呲兒,卻是滿不在乎,順口溜兒不讓甩,就甩三七疙瘩話,用鞭座兒一指套上的馬,釘是釘鉚是鉚的,渾身都是理:“尖尖腚就是尖尖腚,窮得掛著晃兒,還怕外人說?你要是真怕說,往後就別用車,弄個旮旯藏起來,不光替你省舌頭,車老板子也少遭罪,兩頭清閑,馬也歇歇,那該多舒坦!”

    耿隊長一咂嘴,暗示他注意影響,可他不但不注意影響,反而嗓門兒更大了:“瞞得了初一,瞞不過十五。人家連鋪蓋卷兒都帶來了,還能糊弄人家一輩子?你不叫說,還擋得了人家拿眼看哪?三瞅兩瞅就瞅明白的事兒,你想悶在葫蘆裏,有那好事兒嗎?給窩頭當豆包兒,除非大夥兒都裝傻!是真是假,你我誰也別叫勁,咱就問問馬。駕--”

    車老板兒突然一甩鞭子,套上的馬剛起跑,轅馬就朝前啃了一下。“籲--”車老板兒心疼馬,趕緊吆喝牲口慢下來,斜一眼苦著臉的耿隊長,梗梗著脖子,還是直來直去,“走不動就是走不動,要不價,你就把彎腿掰直嘍,走給大家看一看!”

    鄭小微禁不住朝李家寶的身邊偎,周玲玲直著眼睛也看李家寶。李家寶搖搖頭,周玲玲就像有了主心骨,看看大家,大家都是蔫巴巴的。眼見著,縣革委會主任的熱情激昂的報告已是白費了,經不住車老板兒的幾套順口溜,也擋不住他的疙瘩話,被大鞭子一甩,一眨眼工夫就給“橫掃”了。瘦馬的尖尖腚依舊左右搖晃著,車軸依舊吱嘎響,不由自主,李家寶想起了郝玉梅,到底讓不讓她來?聽了車老板子的小調兒,他的心裏明白了,他們的屯子裏水質不好。如果長期飲用,就會生大骨頭節。他看了看耿隊長的彎彎腿,心裏就更加沒底了。牲口尖尖腚,弄得他心神不寧。車軸上沒有油,攪得他滿腹憂愁。吱嘎,吱嘎,來吧,來吧!吱嘎,吱嘎,來啥,來啥?憂慮中,他陷入了沉思。眾人的中心一沉默,車上的知青就誰也不出聲了。心煩意亂,就有人下了車,端著胳膊跟著馬車跑,也有人落在後邊東瞧西看,好歹身上暖和。可是跑了一會兒,走了一陣兒,還是得上車。又捱了一陣子,大家看見了屯子影兒,頓時,不住地眺望。

    馬車快進屯子了,遠處傳來了並不悅耳的鑼鼓聲,耿隊長就吆喝大家:“趕快下車排隊,準備接受歡迎!”

    屯子口出現了兩麵旗,旗下各領一排人,稀稀拉拉地站在路兩邊,表示熱烈歡迎下鄉知識青年,也是成心想看看,城裏的孩子到底啥模樣。

    “熱烈歡迎知識青年!”一個年輕人,帶領人們喊口號。

    人們雖在跟他喊,精力卻是不集中,唿喊聲稀稀拉拉、含含糊糊,那口號員看一看穿著整潔的知青們,臉一紅,脖兒一縮,有些掛不住臉兒,一抱懷,索性不喊了。一下子,兩排歡迎知青的老老少少,變成了瞧熱鬧、看新鮮的混亂人群了。

    李家寶走在單排隊伍的最前麵,最先看清了眼前的一切。眼前的一切令人驚訝,令人驚訝的一切,偏偏又是那樣真切。油亮的空心棉襖,破舊的老羊板皮,笨重的肥襠棉褲,不協調的大補丁。更可憐的是,有人在那滴水成冰的天氣裏,竟然身未著棉。他們縮縮著兩肩,夾夾著兩腿,搓搓著兩手,來迴換著兩腳,腳尖兒不住地磕地皮。有一位二十多歲的男青年,時不時地用手抹下他的大鼻涕,熟練地蹭到他的鞋底子上去,照樣張望,隻管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仿佛一切都自然。這裏的孩子們也耐寒,有的光著腳丫子,趿拉著後跟被踩扁的破棉鞋。有的敞著懷,小肚皮腆腆著,很笨拙地來迴跑。不小心摔了跟頭,爬起來仍是笑嘻嘻地撒歡兒。敲鼓的青年很賣力,而那鬆懈的鼓皮,卻隻能顫動出沉悶的聲響。那麵炸響的破鑼正中間掉了一塊三角碴兒,敲打出來的聲音怪怪的,一點兒不悅耳。

    一下子,知青們傻眼了,心裏涼冰冰的,幾乎不敢相信,在我們的國家裏還會有這麽窮的地方。如果不是親眼看見,有誰在他們麵前如此描繪心明眼亮的貧下中農,即便是四天前,他們也會認為,是階級敵人有意進行誣蔑和造謠。青年宿舍坐落在全屯的最西麵,自東向西穿過去,他們粗覽了全屯。看見了前排房子的“後身兒”,也看見了後排房子的“前臉兒”,家家破敗得令人膽寒。

    “哎呀媽呀,那是什麽房子啊?”

    “地窨子。別大驚小怪的,快走吧!”

    “地窨子?除了窗戶,屋子都在地底下,能住嗎?”

    知青們的心裏有些慌亂,甚至毛骨悚然。他們望著耿隊長彎彎著兩腿一晃一晃地在前麵走,看見人群裏有人還不如他,心情便愈發沉重了。想起車老板的順口溜兒,甚至有人擔心,自己也會住進半地下的地窨子,沒幾天,也會彎出怪腿來。鄭小微麵對眼前的破衣爛衫,六神無主,急忙跑到前麵,抓住李哥衣服的下擺,快步跟著李哥往前走。不一會兒,他們看見了知青宿舍,不由得,下沉的心得到了莫大的寬慰。他們的宿舍不是地窨子,是一幢嶄新的三間土房,坐落在一個十分整潔的大院套兒裏,不僅窗戶比屯裏人家的矮窗大,而且是新木框,新玻璃。他們的柴火垛也搶眼,不光高大,顏色也新。頓時,他們大受感動,再看看耿隊長,油然而生敬意,對他那兩條彎腿,不禁也憐惜起來。

    耿隊長並不介意他的腿,吩咐簇擁的人群不要進院子,趕緊讓開道兒,叫拉行李的馬車先進去。屯裏人聽到吩咐,立即就把路閃了出來,就連頑皮好奇的小孩子,也聽他的話。

    拉行李的兩輛馬車進了院子,房門裏,立即迎出一群本地青年,五男五女,和知青的男女人數剛好相等。他們很友好,滿麵笑容,也不說話,爭先恐後地幫助知識青年扛行李,搬箱子,就像迎來了尊貴的客人。

    他們的穿戴要比院牆外麵的人群好一些,體形也順眼。男的結實,女的勻稱,個子都不算高,但雙腿都是直的,很顯然,他們在這裏已經十分了不起了。的確,他們是被隊裏專門選派出來的,他們是這裏的精華,是此地的生力軍,是屯裏未來的希望。

    他們按照事先的安排,把男青年領進東屋,把女青年引進西屋,三下五除二,就把知識青年所帶的東西安頓得妥妥當當,井井有條。一個個,誰也沒有喘大氣。初來乍到的知青,除了鄭小微以外,個頭兒都比他們大。但是跟人家比幹活,就好比旱地上的鴨子攆小雞兒,隻能越攆越落後。誰要是不服真敢比,便又是小雞雛兒下水追鴨子,自找不自在了。人家隻用一根麻繩兒,就能把挺大的箱子背起來,忽忽就走。盡管誰都知道這是暫時的差距,但這暫時的差距,卻使還不會幹活的知青很服氣。

    當地青年的熱情深深地感染了李家寶他們,使他們置身於一種溫煦的氛圍。男女宿舍的結構和布置,一模一樣。對稱的屋子裏都很寬敞,雖說裸露著房梁和牆泥,卻顯示出農家特有的質樸本色。火炕上的席子是用當年的葦子編成的,又新又亮。火炕已經燒熱了,起著取暖的作用。山牆上,掛著一口嶄新的掛鍾,鍾擺滴答滴答地在擺動,時針和分針都是準確的。知識青年的箱子和柳條包沿暖牆被擺得規規矩矩,炕上疊好的被褥很整潔,平添了一種集體生活的溫馨。屋門門框的正上方,端端正正地貼著毛主席的肖像。北牆上,貼著一幅知識青年身背行裝昂首奔向廣闊天地的宣傳畫,使初來乍到的知青們產生一種很滋潤的感覺。宣傳畫的下方,有一張毛碴兒木板長桌子,順長擺著兩條白碴兒長凳子,堵頭各擺兩條短的。桌麵上,已經布好了碗筷兒,於儉樸中,透露著本地的關懷。本地青年先為知青端來了洗臉水,看他們洗過臉,就爭搶著幫他們倒掉髒水,又為他們端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剛並收藏紅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