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心雖然也知道這次的登基大典事關重大,但畢竟前世隻是一個平民老百姓,對這些東西了解不深。在加上柳公公那輕飄飄的態度,讓他對自己鴿了登基大典所造成的影響有多大,其實並不完全了解。
而很多事說的太籠統,大家會難以理解。從政治外交一項項討論過去,又顯得太過乏味。
所以讓我們暫且放下網癮發作的李從心,把視角拉到紫禁城外,一位負責準備登基大典的禮部郎中身上。讓我們從他最近這近兩個月的經曆,來側麵了解一下這次的登基大典,也了解一下‘天意’到底是什麽。
這位人到中年的禮部郎中名叫趙沫,因為工作壓力大,頭發已經近乎斑白,臉上也開始出現了皺紋。可就是這樣,以他的職位來看卻依然算得上是年少有為。
雖說現如今大順的政治體係與曆史上其他封建皇朝有了很大的區別,但是上層體係依然保留有六部的製度。趙沫剛剛四十歲就能坐上禮部郎中這個正五品的位置,可以說是前途無量了。
他出身普通,一路從下麵爬上來,靠的大多是自己的能力出色。做事認真、為人冷靜、眼光獨到,可以說他是他這一代官員中最出色的幾人之一了。
可作為司掌禮製的禮部郎中,最近這近兩個月,是他有生以來最難熬的日子。
不僅僅是因為這個至關重要的登基大典,更是因為他的家事。
早在半年前,他父親就重病而住院了。
作為他堂堂禮部郎中的父親,自然享受到的是近乎最頂級的醫療條件。可現代醫學畢竟有所局限,有些病並不是有權有勢就一定能夠治好的。
許多普通人或許認為,現如今生命科學發達,隻要錢到位,權到位,沒有什麽事是解決不了的。
可實際情況是,現代醫學遠沒有那些人想的那麽偉大。人類或許可以觀測細微到原子、電子,但對人體的很多機製原理其實了解都很少。
每一個醫學生都知道,他們的內科學課本上,多得是病因不明、機製不明、沒有有效治療手段、預後不佳、五年生存率較低這樣類似的讓人喪氣的話。
趙沫父親的主治醫生是相關領域的權威人物,早年間還在德國工作時就已經算是名聲在外了,可麵對他父親現如今的情況,卻顯得十分沒有把握。
按照這位醫生的說法,他父親這種情況,想要徹底治愈,非得是先進行手術不可。可手術難度太大,風險太高,這位經驗豐富的老醫生一直沒有把握,說時機不成熟,才保守治療,一直拖了下來。
作為一個大孝子,趙沫見父親整日裏躺在病床上,被折磨得身體一點點虛弱了下去,不可能不著急。
雖然他不是醫生,但卻也知道,病情拖得越久,病人身體越虛弱,手術的風險也就越大。
麵對一再推脫,不願為自己父親安排手術的主治醫生,趙沫憤怒了。難以保持平日冷靜心態的他,胡思亂想了起來。他猜測或許是自己在朝堂上曾經得罪過的政治對手,通過某種方式威脅或是影響了這位醫生,導致他不敢給自己父親做手術。
發動關係找了其他有名的醫生,卻都推脫說水平不夠,不敢接手。
一時間實在是找不到更好醫生的趙沫,決定為了自己父親拚一次。
位高權重卻很少耍官威的他,這次帶著人直接衝入了主治醫生的辦公室,甚至將整個病區都封鎖了起來,就為了和這位老醫生討要一個真實的說法。
哪怕知道自己這樣會犯錯誤,哪怕可能為此斷送自己的政治生涯,他也不希望日後迴想起來留下巨大遺憾。
時至今日,他還清晰記得自己和那醫生的對話。
“何大夫,你為什麽不給我爸手術,你不是說不手術就沒有治愈的希望麽?!”
“不是我不想手術,隻是現在做不了,現在手術風險太大了。”
“我爸他都已經住院三個月了,難道這麽久,他的身體還沒調理到適合手術的程度麽?!
何大夫,我看恐怕是因為什麽別的原因吧。是不是有什麽朝堂上的人,因為我的事威脅你了?
你放下心來,有什麽事都可以和我說,不會影響到你……”
“趙大人,你把我當什麽人了?!我難道會因為那些外事耽誤病人的病情麽?
再說了,你們那些朝堂上的事,未必能夠影響到我。
為了讓你放心,不妨跟你說,我三年前從德國迴來,就是為了給皇後娘娘治病的。你帶來的那些人,現在恐怕已經被錦衣衛都控製住了。”(當時太上皇還沒退位)
“你是太醫團的人?!”
“是的,就因為我是太醫團的人,所以我才知道,現在不是你父親手術的合適時機。”
“為什麽?!”
“因為陛下現在不高興。”
原來,趙沫父親的手術按照經驗來說雖然很必要,但因為病因研究不明,至今技術還是不是很成熟。如果是一般病人、一般醫生,這個手術根本就不敢也沒有能力進行。
手術的效果以及成功率十分不穩定,換句通俗的話來說,成不成功全看個人命運。在國外的話隻能看個人運氣,但在大順國內,“天意”對這個手術的影響十分巨大。
按照何醫生以往在德國的統計,這個手術的成功率約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對於身患絕症的患者來說,這個成功率聽起來還算不錯。
可手術成功,並不意味著患者能夠康複。術後兩周時間,是這個疾病最危險的時候。近半手術成功的患者,又會在這兩周內因為繁多的手術並發症而情況急劇惡化,挺不過難關。
也就是說,手術最終效果暫且不論,做完手術兩周能夠活下來的人,大概隻有四分之一。
再加上手術費用極高,普通人大多都會選擇保守治療。
“那如果在大順,成功率又有多少?”
“若是‘天意’大吉,那總的成功率至少有八成以上。若是‘天意’趨兇,和安樂死沒什麽區別。”
而很多事說的太籠統,大家會難以理解。從政治外交一項項討論過去,又顯得太過乏味。
所以讓我們暫且放下網癮發作的李從心,把視角拉到紫禁城外,一位負責準備登基大典的禮部郎中身上。讓我們從他最近這近兩個月的經曆,來側麵了解一下這次的登基大典,也了解一下‘天意’到底是什麽。
這位人到中年的禮部郎中名叫趙沫,因為工作壓力大,頭發已經近乎斑白,臉上也開始出現了皺紋。可就是這樣,以他的職位來看卻依然算得上是年少有為。
雖說現如今大順的政治體係與曆史上其他封建皇朝有了很大的區別,但是上層體係依然保留有六部的製度。趙沫剛剛四十歲就能坐上禮部郎中這個正五品的位置,可以說是前途無量了。
他出身普通,一路從下麵爬上來,靠的大多是自己的能力出色。做事認真、為人冷靜、眼光獨到,可以說他是他這一代官員中最出色的幾人之一了。
可作為司掌禮製的禮部郎中,最近這近兩個月,是他有生以來最難熬的日子。
不僅僅是因為這個至關重要的登基大典,更是因為他的家事。
早在半年前,他父親就重病而住院了。
作為他堂堂禮部郎中的父親,自然享受到的是近乎最頂級的醫療條件。可現代醫學畢竟有所局限,有些病並不是有權有勢就一定能夠治好的。
許多普通人或許認為,現如今生命科學發達,隻要錢到位,權到位,沒有什麽事是解決不了的。
可實際情況是,現代醫學遠沒有那些人想的那麽偉大。人類或許可以觀測細微到原子、電子,但對人體的很多機製原理其實了解都很少。
每一個醫學生都知道,他們的內科學課本上,多得是病因不明、機製不明、沒有有效治療手段、預後不佳、五年生存率較低這樣類似的讓人喪氣的話。
趙沫父親的主治醫生是相關領域的權威人物,早年間還在德國工作時就已經算是名聲在外了,可麵對他父親現如今的情況,卻顯得十分沒有把握。
按照這位醫生的說法,他父親這種情況,想要徹底治愈,非得是先進行手術不可。可手術難度太大,風險太高,這位經驗豐富的老醫生一直沒有把握,說時機不成熟,才保守治療,一直拖了下來。
作為一個大孝子,趙沫見父親整日裏躺在病床上,被折磨得身體一點點虛弱了下去,不可能不著急。
雖然他不是醫生,但卻也知道,病情拖得越久,病人身體越虛弱,手術的風險也就越大。
麵對一再推脫,不願為自己父親安排手術的主治醫生,趙沫憤怒了。難以保持平日冷靜心態的他,胡思亂想了起來。他猜測或許是自己在朝堂上曾經得罪過的政治對手,通過某種方式威脅或是影響了這位醫生,導致他不敢給自己父親做手術。
發動關係找了其他有名的醫生,卻都推脫說水平不夠,不敢接手。
一時間實在是找不到更好醫生的趙沫,決定為了自己父親拚一次。
位高權重卻很少耍官威的他,這次帶著人直接衝入了主治醫生的辦公室,甚至將整個病區都封鎖了起來,就為了和這位老醫生討要一個真實的說法。
哪怕知道自己這樣會犯錯誤,哪怕可能為此斷送自己的政治生涯,他也不希望日後迴想起來留下巨大遺憾。
時至今日,他還清晰記得自己和那醫生的對話。
“何大夫,你為什麽不給我爸手術,你不是說不手術就沒有治愈的希望麽?!”
“不是我不想手術,隻是現在做不了,現在手術風險太大了。”
“我爸他都已經住院三個月了,難道這麽久,他的身體還沒調理到適合手術的程度麽?!
何大夫,我看恐怕是因為什麽別的原因吧。是不是有什麽朝堂上的人,因為我的事威脅你了?
你放下心來,有什麽事都可以和我說,不會影響到你……”
“趙大人,你把我當什麽人了?!我難道會因為那些外事耽誤病人的病情麽?
再說了,你們那些朝堂上的事,未必能夠影響到我。
為了讓你放心,不妨跟你說,我三年前從德國迴來,就是為了給皇後娘娘治病的。你帶來的那些人,現在恐怕已經被錦衣衛都控製住了。”(當時太上皇還沒退位)
“你是太醫團的人?!”
“是的,就因為我是太醫團的人,所以我才知道,現在不是你父親手術的合適時機。”
“為什麽?!”
“因為陛下現在不高興。”
原來,趙沫父親的手術按照經驗來說雖然很必要,但因為病因研究不明,至今技術還是不是很成熟。如果是一般病人、一般醫生,這個手術根本就不敢也沒有能力進行。
手術的效果以及成功率十分不穩定,換句通俗的話來說,成不成功全看個人命運。在國外的話隻能看個人運氣,但在大順國內,“天意”對這個手術的影響十分巨大。
按照何醫生以往在德國的統計,這個手術的成功率約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對於身患絕症的患者來說,這個成功率聽起來還算不錯。
可手術成功,並不意味著患者能夠康複。術後兩周時間,是這個疾病最危險的時候。近半手術成功的患者,又會在這兩周內因為繁多的手術並發症而情況急劇惡化,挺不過難關。
也就是說,手術最終效果暫且不論,做完手術兩周能夠活下來的人,大概隻有四分之一。
再加上手術費用極高,普通人大多都會選擇保守治療。
“那如果在大順,成功率又有多少?”
“若是‘天意’大吉,那總的成功率至少有八成以上。若是‘天意’趨兇,和安樂死沒什麽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