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紅,還不起床,都幾點了。不是說到葡萄山嗎?”李永莉在窗外叫。
梅紅揉著睡意蒙朧的眼睛,真的大亮了,太陽光從窗口射進來好刺眼,不敢睜眼。“我不想起來,我想做夢,我做了個好夢。”
“你都做了什麽夢,這麽高興。”李永莉進門拉著梅紅問。
“不告訴你,也不能告訴你。”梅紅神秘的笑笑。
“你說不說,不說我就哈死你。”說著李永莉就上前去哈梅紅,梅紅最怕的就是哈了。
“我說,我說,我說還不好嗎!”
梅紅對著李永莉的耳朵說:“我做夢和百意結婚了。”
“你真不怕羞的,隻有男人做夢娶媳婦----盡想好事,你一個大姑娘做夢娶老公,是什麽迴事。”李永莉羞著梅紅的臉,詭秘的笑。
她們倆上路騎著自行車,唱著:“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響,走過草地,翻過了山崗,來到我身旁……”迎著秋風來到葡萄山。
葡萄山如其說是山,與豫南比起來,不如說是幾個小土丘,山上沒什麽樹,隻有淺淺的草,有已經播種了的土地和還沒有播種的土地。但隻是這樣的一個小小山崗,就是北方少男少女們的樂園了。他們常常結伴,組夥來這裏浪漫浪漫。
她們站在山頂上,她們是山峰,她們是山上的樹,她們是山上的草,她們是山上的一切和美好。她們是山上的風,是山上的陽光。她們在山上狂瘋,她們在山上笑,在山上唱,在山上跑,跑出故事,跑出情節,跑出風流,跑出浪漫。
她們看著遙遠的天,天象一個大鍋,籠罩著大地,她們夢幻著大鍋的外麵是什麽。梅紅在想,百意有可能就在大鍋的外麵,她仿佛看到了大鍋外麵的百意。她猜想大鍋外麵百意的生活。
梅紅環看一周,看到去年與百意來遇雨站的地方,還有百意留下的腳印。那天她和百意來這小山上玩,到了中午天下起了大雨,山上沒有一棵可避雨的樹,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山崗上,隻有讓雨淋了,可是女孩子最怕雨淋了。百意脫了自已的上衣,罩在梅紅的頭上,將她摟在懷裏,一點雨的感覺都沒有了,而百意站在雨中,象一具神,象一座山,她需要這樣的一座山。她抬起頭看著百意,雨水從百意的頭發上流下來,她張開嘴,品嚐了很甘甜的雨水,心裏很是幸福。她把頭貼在百意的胸前,聽到百意的心跳,這心跳象是在擂鼓。
“你心跳得好響啊,象是打鼓。”梅紅說
“不,應該是打雷。”百意笑笑更正說。
“對!是打雷,但願你這雷去打壞東西,莫打我啊。”
“誰壞打誰,你不壞,打你幹嗎?”百意挑逗著梅紅的鼻尖。
“梅紅,來看這好大腳印,這腳印一定是古代猿人的腳印。”
“李永莉,你說錯了,這是百意的腳印。”梅紅對李永莉說。
“我知道這是百意的腳印。在你眼裏一切都是百意的。你說這猿人在這光光的山上,什麽東西也找不到,為了生存,他們一定殺死同伴中的女人來充饑的。對嗎?因為女人是弱者,女人是犧牲品。自古以來女人都是最弱的群體,是首先的犧牲品。他們不會殺死小孩,小孩是他們的未來的接班人。所以隻有女人。”
“我說不對,那些男人會把自已身上的肉挖下來,讓女人和小孩充饑的。你不是看過介子推,在送國王重耳迴國的時候,國王要吃肉,他把自已胯下的肉挖下來給國王吃了嗎?我想那時的猿人,一定是挖下胯下的肉給女人吃的。”梅紅反對說。
梅紅又舉司馬相與和卓文君的故事:
司馬相如是西漢有名的辭賦家,音樂家。但早年家貧,父母雙亡,並不得誌。他當時的生活並非琴書雅集,詩酒逍遙,風月無邊。在無以自立的情況下,他抱著迷茫的希望來到邊陲小縣臨邛投靠擔任縣令的好友王吉,寄人籬下,算得上是十分的失意,十分的潦倒了。
卓王孫與王吉多有往來。某日,卓王孫在家宴請王吉,司馬相如也在被請之列。席間,免不了要作賦奏樂。司馬相如得知卓王孫之女卓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於是奏了一首《鳳求凰》。
卓文君生活於漢武帝時代,其父親卓王孫是當地的大富豪。卓文君當時僅17歲,她的美貌“眉色遠望如山,臉際常若芙蓉,皮膚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文采亦非凡,本來是人人所冀求的女子,卻因父親安排了一個政治婚姻,將她許配給某一皇孫,而讓她的人生很快就跌入穀底,因為此皇孫是一個病人,未待成婚便匆匆辭世,所以當時卓文君算是在家守寡。
卓文君也久慕司馬相如之才,遂躲在簾後偷聽,琴中求偶之意聲聲入耳,兩個人互相愛慕。但受到了卓王孫的強烈阻撓,沒辦法,卓文君雪夜私奔司馬相如所住客舍,第二天索性雙雙馳歸成都司馬相如老家。這可能是中國愛情故事裏,最勇敢、動人的私奔了。“雪夜私奔”,不是卓文君率性、任性,而是她有自信,相信自己的眼光,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對這件事情,卓王孫當然是盛怒難消,認為司馬相如有辱衣冠,而寶貝女兒也太不爭氣,雪夜私奔,敗壞門風,使他丟盡臉麵;更主要的是司馬相如是一個窮光蛋。由於司馬相如豪情不減地典衣沽酒,今朝有酒今朝醉;卓文君也荊釵布裙,風風火火開始新生活。幾個月後,他們幹脆賣掉車馬,迴到娘家臨邛,並在娘家對麵租了一間屋,開了一家小酒店,卓文君淡妝素抹,當壚沽酒,司馬相如更是穿上犢盤鼻褲,與酒保傭人一起洗盤子,忙裏忙外地跑堂。
卓文君是一個罕見的女人,絲毫不慕虛榮,司馬相如也是一個罕見的文人,從未因自身貧賤失意而自卑羞愧。
這是臨邛銜上的一件天大新聞,頓時遠近轟動,小酒店門庭若市,熱鬧非凡。卓王孫經不起親朋好友的疏通勸解,迫不得已分給他們童仆百人,錢百萬緡,並厚備妝奩,接納了這位把生米已經煮成熟飯的女婿。也有人講這是司馬相如搬出的一套“賴皮”作風,逼那位愛臉麵的嶽父大人就範,於此也可見司馬相如沒有一般文人的窮酸相,頗具豪情,這也許是卓文君深愛他的一個重要原因吧。從此這對小夫妻又過上了整天飲酒作賦,鼓琴彈箏的悠閑生活。
這時,司馬相如寫下的《子虛賦》、《上林賦》,才華四溢,好大喜功的漢武帝拜讀後,驚為天人,拜司馬相如為郎官。
當時巴蜀兩地形勢不穩,司馬相如憑著一枝生花妙筆,以一篇檄文,曉以大義,剖陳利害,並許以賞賜,消除了危險的局麵。漢武帝大喜,再拜其為中郎將,持節出使西南邊陲地區,對蠻夷進行宣撫。司馬相如聲勢顯耀地迴到了成都,與卓文君會合後一路朝西南進發。當然是一定要繞道臨邛去看看的,當地官員紛紛出廓相迎,百姓更是夾道歡唿,著實讓嶽父卓王孫風光了一把,覺得女兒真是“慧眼識英才”。
不久,武帝下詔來召,相如與文君依依暫別。歲月如流,不覺過了五年。多情的文君朝思暮想,盼望丈夫的家書。萬沒料到盼來的卻是寫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十三個數字的家書。文君反複看信,明白丈夫的意思。數字中無“億”,表明已對她無“意”,隻不過不好明說罷了。卓文君既悲痛又憤恨,當即複信叫來人帶迴。信的內容是這樣寫的:
“一別之後,兩地相思,說的是三四月,卻誰知是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裏長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道不盡,百無聊賴十憑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黃,我欲對鏡心意亂,三月桃花隨流水,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司馬相如拆開文君的信一看,原來是用數字連成的一首詩。司馬相如一連看了好幾遍,越看越感到慚愧,越覺得對不起對自己一片癡情的妻子。終於用駟馬高車,親自迴鄉,把文君接往長安。
兩人安居於林泉,度過最後的恩愛歲月,司馬相如溘然長逝,卓文君終於嚐到了未亡人冷冷清清的孤寂況味。迴首前塵,恍然一夢,第二年深秋,形影相吊、孑然一身的卓文君也隨司馬相如赴九泉之下。
“你說他們多好啊,終生相守,不分不離。這能說男人不愛女人嗎?”梅紅講完故事說。
“這是你的錯覺,介子推是有求於國王,將來好當上國家的大官,用自已的肉給國王吃忠於國王,男人是不愛女人的,隻是需要女人,不必去忠於女人,當沒有了吃的,男人就需要女人來充實他們的肚子。隻有這樣他們才能生存下來,以後再捕獲更多的女人。司馬相如是圖卓文君有錢的,他們不是真的什麽相愛的。看後來的的書信也有表露嗎?”李永莉堅持自已的看法說。
“你這簡直是貶低男人,我認為男人不管怎樣,總是在保護著女人,你說的是你的錯誤感覺罷了。”梅紅還是反對說。
“好了我們暫不說這個問題了,是說不過你的,你總是愛拿你的百意來衡量問題,來!我們解決吃飯問題。”
她們坐在百意的腳印旁邊,拿已準備好的水和方便麵,開始午餐了。一邊吃飯,李永莉舉說了秦香蓮的故事:
宋朝時代,湖廣均州府有一個叫做秦香蓮的婦女,她的丈夫陳世美上京趕考,一去三年無音信。秦香蓮在家裏含辛茹苦,窮耕苦織,奉養公婆和撫育兒女。不料連年災荒,公婆都餓死了。秦香蓮草草埋葬了兩個老人,然後帶領著兒子冬哥和女兒春妹,一路跋山涉水,沿途求乞,到京城(汴梁)來找尋自己的丈夫。秦香蓮到京城的第一天,就從客店店主張元龍的口中打聽到陳世美已經中了狀元,並且被招為駙馬。香蓮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又喜又驚:喜的是丈夫的下落已明,驚的是陳世美做了駙馬。第二天早晨,張元龍帶著秦香蓮母子三人到駙馬府——紫墀宮找陳世美,但陳世美卻不讓他們進宮。後來,由於門官的幫助,秦香蓮才闖進宮去。在紫墀宮裏,秦香蓮見到了離別三年的丈夫。陳世美不肯收留香蓮母子,要把他們攆出宮去。當時,秦香蓮心中雖然很痛苦,但仍然向陳世美訴說家鄉連遭災荒和公婆雙雙餓死的不幸,希望陳世美能認下妻子兒女。麵對著父母恩、夫妻情、兒女愛,陳世美也稍有感動。但當他一摸到自己頭上戴的烏紗帽和身上穿的蟒龍袍,想到了與皇姑成婚後的榮華富貴,便又狠心地把秦香蓮母子趕出宮去。秦香蓮被趕出宮後,在街上遇見了三朝元老、宰相王延齡朝罷迴府,便攔轎控告陳世美。王延齡很同情秦香蓮的遭遇,便給她出了一條計策,叫香蓮假扮做一個賣唱的,在陳世美壽誕之日入宮唱訴。香蓮到京的第三天,正是陳世美壽辰之日,紫墀宮張燈結彩,鼓樂齊奏,賀客滿堂。宰相王延齡亦借賀壽為名,帶著香蓮進宮去在筵席前賣唱。盡管秦香蓮一字一淚的哭訴自己的身世和家庭的苦難以至泣不成聲;盡管王延齡在旁多方婉言相勸,但陳世美卻是狗肺狼心,無動於衷,他不但數次想將香蓮趕出宮去,並且出言衝撞了王延齡。王延齡在盛怒之下,將自己的白紙扇一把交給秦香蓮,囑她到開封府府尹包拯處去告狀。陳世美見王延齡氣衝衝走出宮去,怕對自己不利。於是一麵傳話州司衙門,將香蓮母子趕出京城;一麵又派遣宮中武士韓祺去追殺香蓮、冬哥和春妹,企圖滅口。在京城郊外的一所古廟中,韓祺找到了秦香蓮母子三人。但經過香蓮的訴述以後,韓祺才恍然大悟:原來要殺的並不是陳世美的什麽仇人,而是陳世美的妻子兒女!韓祺左右為難:要殺香蓮母子嗎?不忍心下手,不殺嗎?鋼刀上又沒有血跡做迴證。最後,為了不昧良心,不背正義,韓祺終於放走了秦香蓮母子,自己則引刀自刎而死。
香蓮悲憤交加,咬牙切齒痛恨陳世美的惡行,她拿起了鋼刀,急奔開封府去告狀。這時候,開封府府尹包拯正從陳州放糧迴來,一麵讓秦香蓮去寫狀子,一麵叫王朝去騙陳世美到開封府來。陳世美帶了上方寶劍,氣焰千丈地來與包拯相見。起初,包拯還正言相勸他認下香蓮。陳世美卻全不領情,不但堅決不認,並且倚仗皇權欺人。包公見陳世美執迷不悟,便傳令擊鼓升堂。在公堂上,秦香蓮理直氣壯地控訴了陳世美忘卻父母、不認妻兒、殺妻滅子三大罪狀;鐵證如山。但陳世美卻仗勢不受開封府的審理,且想在公堂上行兇殺害秦香蓮,包拯忍無可忍,便喝令劊子手打落陳世美頭上的烏紗帽,剝去他的蟒龍袍,用法繩把他捆綁了起來。跟隨陳世美來的內侍見勢不好,急忙跑迴宮去報信。皇姑聞訊大驚,連忙擺了車輦,趕到開封府來討人,但包拯卻堅持不放陳世美,一定要為民伸冤。皇姑沒有辦法,隻得迴轉車輦,去請她的母後。國太到了開封府,用威脅利誘都嚇不倒包拯,便蠻不講理,強奪冬哥和春妹,並且耍賴:不放陳駙馬,就坐守開封府不迴宮。包拯見國太變了臉,左右為難,無可奈何,隻得捧過自己的俸銀三百兩贈與香蓮,勸她與兒女迴家。秦香蓮有冤無處訴,怨包拯也是個官官相護的人,並且退迴銀兩。包拯聽了香蓮的話,愧憤交加。他寧願棄官丟職,也要為香蓮伸冤。包拯不顧國太與皇姑的阻止,一手摘下頭上的烏紗帽喝令開斬!這個貪圖榮華富貴,狠心殺妻滅子的陳世美,終於死在鐵麵無私的包拯的虎頭鍘下!
聽後,梅紅說:“這是戲,全是假的。是經一代一代的文人墨客杜撰的。不信聽下麵的故就是了。”
梅紅又說了關於陳世美的故事:
陳世美,清代官員。原名年穀,又名熟美,均州人,出身於仕官之家。清初遊學北京,順治八年辛卯科進士。初任河北某地知縣,後因得康熙賞識,升為貴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參政。
在貴州為官時,同鄉同學來投,謀取官職,他多次接待,並勸以刻苦攻讀以求仕進。因後來投者日多,難於應付,乃囑總管家一律謝絕。家住均州城郊秦家坡的同窗胡夢蝶,昔日與他進京赴考時,曾以錢財相助,因遭總管家迴絕,頓生報複之心,遂將社會上一些升官發財、忘恩負義而拋妻滅子之事,捏在一起,加在他身上,編成戲劇《秦香蓮》,在陝西、河南等地演出。
相傳清末一河南劇團到均州演出此戲時,陳家的一個後人看了,氣得當場吐血。陳世美第八代孫還組織家族眾人,當場砸了該劇團衣箱,並毆打演員死傷數人,演出被迫停止。
一般地方和一般人看此戲並不把它當真,可是在丹江口市,陳姓居民一向認真對待此事,說這個戲冤枉了好人,因而憤憤不平,不許在均縣上演陳世美的戲。
陳世美在曆史上實確有其人,當地民間傳說,陳世美為官清廉、剛直不阿、體察民情的清官。那些強加在他身上的所謂嫌貧愛富、殺妻滅子之事,乃係嫉賢妒能之輩所為。因此,均縣有“北門街不唱陳世美,秦家樓不唱秦香蓮”的俗話。
清代陳世美怎麽會被宋朝的包公鍘了呢?二百年來,《鍘美案》雖然在世上演唱,使陳世美臭名昭著,《鍘美案》確屬戲劇舞台上的曆史“冤案”。
傳說清朝某年正月十六,有一個戲班子演《秦香蓮抱琵琶》,看戲的人格外多,他們嫌戲文太短了,唱不到半天,不肯散去。掌班的沒辦法,隻好在正戲前頭加個《陳州放糧》的短戲。
戲唱到中午,陳世美的家將韓琪受命追殺秦香蓮,又放走秦香蓮,韓琪自刎,秦香蓮拉著兒女倒在血泊中……又是到此煞戲了。看戲的不肯走,大家齊聲吼:“殺了陳世美!”磚頭瓦塊齊向戲台上打來。掌班的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亂轉,不敢在前台露頭,趕緊溜到後台。這時,唱《陳州放糧》的“包公”還未下裝,他問:“台下怎麽啦?出了什麽事?”掌班的一見“包公”,忽然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推著他說:“快,快到前台接著往下唱。”
“包公”說:“你急糊塗啦!我在宋朝,陳世美在清朝,相隔幾百年,咋能同台唱戲?”“哎呀,事到這般時候,管他同朝不同朝呢!”掌班的說,“陳世美那麽大的駙馬官,誰敢殺他?隻有你‘包黑子’鐵麵無私可以把他鍘了,給老百姓出出氣,就算煞戲了。”
黑臉包公隻得重新整衣,帶著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一班人馬上場了。唱到他將陳世美一鍘,台下歡唿起來。從那以後,小戲《秦香蓮抱琵琶》就變成大戲《鍘美案》了。
兩個人爭來爭去沒有個結果。其實男人愛女人,還是女人愛男人這個事,是沒有結果的。任何人是不能說出個是非曲直的。
梅紅揉著睡意蒙朧的眼睛,真的大亮了,太陽光從窗口射進來好刺眼,不敢睜眼。“我不想起來,我想做夢,我做了個好夢。”
“你都做了什麽夢,這麽高興。”李永莉進門拉著梅紅問。
“不告訴你,也不能告訴你。”梅紅神秘的笑笑。
“你說不說,不說我就哈死你。”說著李永莉就上前去哈梅紅,梅紅最怕的就是哈了。
“我說,我說,我說還不好嗎!”
梅紅對著李永莉的耳朵說:“我做夢和百意結婚了。”
“你真不怕羞的,隻有男人做夢娶媳婦----盡想好事,你一個大姑娘做夢娶老公,是什麽迴事。”李永莉羞著梅紅的臉,詭秘的笑。
她們倆上路騎著自行車,唱著:“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響,走過草地,翻過了山崗,來到我身旁……”迎著秋風來到葡萄山。
葡萄山如其說是山,與豫南比起來,不如說是幾個小土丘,山上沒什麽樹,隻有淺淺的草,有已經播種了的土地和還沒有播種的土地。但隻是這樣的一個小小山崗,就是北方少男少女們的樂園了。他們常常結伴,組夥來這裏浪漫浪漫。
她們站在山頂上,她們是山峰,她們是山上的樹,她們是山上的草,她們是山上的一切和美好。她們是山上的風,是山上的陽光。她們在山上狂瘋,她們在山上笑,在山上唱,在山上跑,跑出故事,跑出情節,跑出風流,跑出浪漫。
她們看著遙遠的天,天象一個大鍋,籠罩著大地,她們夢幻著大鍋的外麵是什麽。梅紅在想,百意有可能就在大鍋的外麵,她仿佛看到了大鍋外麵的百意。她猜想大鍋外麵百意的生活。
梅紅環看一周,看到去年與百意來遇雨站的地方,還有百意留下的腳印。那天她和百意來這小山上玩,到了中午天下起了大雨,山上沒有一棵可避雨的樹,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山崗上,隻有讓雨淋了,可是女孩子最怕雨淋了。百意脫了自已的上衣,罩在梅紅的頭上,將她摟在懷裏,一點雨的感覺都沒有了,而百意站在雨中,象一具神,象一座山,她需要這樣的一座山。她抬起頭看著百意,雨水從百意的頭發上流下來,她張開嘴,品嚐了很甘甜的雨水,心裏很是幸福。她把頭貼在百意的胸前,聽到百意的心跳,這心跳象是在擂鼓。
“你心跳得好響啊,象是打鼓。”梅紅說
“不,應該是打雷。”百意笑笑更正說。
“對!是打雷,但願你這雷去打壞東西,莫打我啊。”
“誰壞打誰,你不壞,打你幹嗎?”百意挑逗著梅紅的鼻尖。
“梅紅,來看這好大腳印,這腳印一定是古代猿人的腳印。”
“李永莉,你說錯了,這是百意的腳印。”梅紅對李永莉說。
“我知道這是百意的腳印。在你眼裏一切都是百意的。你說這猿人在這光光的山上,什麽東西也找不到,為了生存,他們一定殺死同伴中的女人來充饑的。對嗎?因為女人是弱者,女人是犧牲品。自古以來女人都是最弱的群體,是首先的犧牲品。他們不會殺死小孩,小孩是他們的未來的接班人。所以隻有女人。”
“我說不對,那些男人會把自已身上的肉挖下來,讓女人和小孩充饑的。你不是看過介子推,在送國王重耳迴國的時候,國王要吃肉,他把自已胯下的肉挖下來給國王吃了嗎?我想那時的猿人,一定是挖下胯下的肉給女人吃的。”梅紅反對說。
梅紅又舉司馬相與和卓文君的故事:
司馬相如是西漢有名的辭賦家,音樂家。但早年家貧,父母雙亡,並不得誌。他當時的生活並非琴書雅集,詩酒逍遙,風月無邊。在無以自立的情況下,他抱著迷茫的希望來到邊陲小縣臨邛投靠擔任縣令的好友王吉,寄人籬下,算得上是十分的失意,十分的潦倒了。
卓王孫與王吉多有往來。某日,卓王孫在家宴請王吉,司馬相如也在被請之列。席間,免不了要作賦奏樂。司馬相如得知卓王孫之女卓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於是奏了一首《鳳求凰》。
卓文君生活於漢武帝時代,其父親卓王孫是當地的大富豪。卓文君當時僅17歲,她的美貌“眉色遠望如山,臉際常若芙蓉,皮膚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文采亦非凡,本來是人人所冀求的女子,卻因父親安排了一個政治婚姻,將她許配給某一皇孫,而讓她的人生很快就跌入穀底,因為此皇孫是一個病人,未待成婚便匆匆辭世,所以當時卓文君算是在家守寡。
卓文君也久慕司馬相如之才,遂躲在簾後偷聽,琴中求偶之意聲聲入耳,兩個人互相愛慕。但受到了卓王孫的強烈阻撓,沒辦法,卓文君雪夜私奔司馬相如所住客舍,第二天索性雙雙馳歸成都司馬相如老家。這可能是中國愛情故事裏,最勇敢、動人的私奔了。“雪夜私奔”,不是卓文君率性、任性,而是她有自信,相信自己的眼光,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對這件事情,卓王孫當然是盛怒難消,認為司馬相如有辱衣冠,而寶貝女兒也太不爭氣,雪夜私奔,敗壞門風,使他丟盡臉麵;更主要的是司馬相如是一個窮光蛋。由於司馬相如豪情不減地典衣沽酒,今朝有酒今朝醉;卓文君也荊釵布裙,風風火火開始新生活。幾個月後,他們幹脆賣掉車馬,迴到娘家臨邛,並在娘家對麵租了一間屋,開了一家小酒店,卓文君淡妝素抹,當壚沽酒,司馬相如更是穿上犢盤鼻褲,與酒保傭人一起洗盤子,忙裏忙外地跑堂。
卓文君是一個罕見的女人,絲毫不慕虛榮,司馬相如也是一個罕見的文人,從未因自身貧賤失意而自卑羞愧。
這是臨邛銜上的一件天大新聞,頓時遠近轟動,小酒店門庭若市,熱鬧非凡。卓王孫經不起親朋好友的疏通勸解,迫不得已分給他們童仆百人,錢百萬緡,並厚備妝奩,接納了這位把生米已經煮成熟飯的女婿。也有人講這是司馬相如搬出的一套“賴皮”作風,逼那位愛臉麵的嶽父大人就範,於此也可見司馬相如沒有一般文人的窮酸相,頗具豪情,這也許是卓文君深愛他的一個重要原因吧。從此這對小夫妻又過上了整天飲酒作賦,鼓琴彈箏的悠閑生活。
這時,司馬相如寫下的《子虛賦》、《上林賦》,才華四溢,好大喜功的漢武帝拜讀後,驚為天人,拜司馬相如為郎官。
當時巴蜀兩地形勢不穩,司馬相如憑著一枝生花妙筆,以一篇檄文,曉以大義,剖陳利害,並許以賞賜,消除了危險的局麵。漢武帝大喜,再拜其為中郎將,持節出使西南邊陲地區,對蠻夷進行宣撫。司馬相如聲勢顯耀地迴到了成都,與卓文君會合後一路朝西南進發。當然是一定要繞道臨邛去看看的,當地官員紛紛出廓相迎,百姓更是夾道歡唿,著實讓嶽父卓王孫風光了一把,覺得女兒真是“慧眼識英才”。
不久,武帝下詔來召,相如與文君依依暫別。歲月如流,不覺過了五年。多情的文君朝思暮想,盼望丈夫的家書。萬沒料到盼來的卻是寫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十三個數字的家書。文君反複看信,明白丈夫的意思。數字中無“億”,表明已對她無“意”,隻不過不好明說罷了。卓文君既悲痛又憤恨,當即複信叫來人帶迴。信的內容是這樣寫的:
“一別之後,兩地相思,說的是三四月,卻誰知是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裏長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道不盡,百無聊賴十憑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黃,我欲對鏡心意亂,三月桃花隨流水,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司馬相如拆開文君的信一看,原來是用數字連成的一首詩。司馬相如一連看了好幾遍,越看越感到慚愧,越覺得對不起對自己一片癡情的妻子。終於用駟馬高車,親自迴鄉,把文君接往長安。
兩人安居於林泉,度過最後的恩愛歲月,司馬相如溘然長逝,卓文君終於嚐到了未亡人冷冷清清的孤寂況味。迴首前塵,恍然一夢,第二年深秋,形影相吊、孑然一身的卓文君也隨司馬相如赴九泉之下。
“你說他們多好啊,終生相守,不分不離。這能說男人不愛女人嗎?”梅紅講完故事說。
“這是你的錯覺,介子推是有求於國王,將來好當上國家的大官,用自已的肉給國王吃忠於國王,男人是不愛女人的,隻是需要女人,不必去忠於女人,當沒有了吃的,男人就需要女人來充實他們的肚子。隻有這樣他們才能生存下來,以後再捕獲更多的女人。司馬相如是圖卓文君有錢的,他們不是真的什麽相愛的。看後來的的書信也有表露嗎?”李永莉堅持自已的看法說。
“你這簡直是貶低男人,我認為男人不管怎樣,總是在保護著女人,你說的是你的錯誤感覺罷了。”梅紅還是反對說。
“好了我們暫不說這個問題了,是說不過你的,你總是愛拿你的百意來衡量問題,來!我們解決吃飯問題。”
她們坐在百意的腳印旁邊,拿已準備好的水和方便麵,開始午餐了。一邊吃飯,李永莉舉說了秦香蓮的故事:
宋朝時代,湖廣均州府有一個叫做秦香蓮的婦女,她的丈夫陳世美上京趕考,一去三年無音信。秦香蓮在家裏含辛茹苦,窮耕苦織,奉養公婆和撫育兒女。不料連年災荒,公婆都餓死了。秦香蓮草草埋葬了兩個老人,然後帶領著兒子冬哥和女兒春妹,一路跋山涉水,沿途求乞,到京城(汴梁)來找尋自己的丈夫。秦香蓮到京城的第一天,就從客店店主張元龍的口中打聽到陳世美已經中了狀元,並且被招為駙馬。香蓮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又喜又驚:喜的是丈夫的下落已明,驚的是陳世美做了駙馬。第二天早晨,張元龍帶著秦香蓮母子三人到駙馬府——紫墀宮找陳世美,但陳世美卻不讓他們進宮。後來,由於門官的幫助,秦香蓮才闖進宮去。在紫墀宮裏,秦香蓮見到了離別三年的丈夫。陳世美不肯收留香蓮母子,要把他們攆出宮去。當時,秦香蓮心中雖然很痛苦,但仍然向陳世美訴說家鄉連遭災荒和公婆雙雙餓死的不幸,希望陳世美能認下妻子兒女。麵對著父母恩、夫妻情、兒女愛,陳世美也稍有感動。但當他一摸到自己頭上戴的烏紗帽和身上穿的蟒龍袍,想到了與皇姑成婚後的榮華富貴,便又狠心地把秦香蓮母子趕出宮去。秦香蓮被趕出宮後,在街上遇見了三朝元老、宰相王延齡朝罷迴府,便攔轎控告陳世美。王延齡很同情秦香蓮的遭遇,便給她出了一條計策,叫香蓮假扮做一個賣唱的,在陳世美壽誕之日入宮唱訴。香蓮到京的第三天,正是陳世美壽辰之日,紫墀宮張燈結彩,鼓樂齊奏,賀客滿堂。宰相王延齡亦借賀壽為名,帶著香蓮進宮去在筵席前賣唱。盡管秦香蓮一字一淚的哭訴自己的身世和家庭的苦難以至泣不成聲;盡管王延齡在旁多方婉言相勸,但陳世美卻是狗肺狼心,無動於衷,他不但數次想將香蓮趕出宮去,並且出言衝撞了王延齡。王延齡在盛怒之下,將自己的白紙扇一把交給秦香蓮,囑她到開封府府尹包拯處去告狀。陳世美見王延齡氣衝衝走出宮去,怕對自己不利。於是一麵傳話州司衙門,將香蓮母子趕出京城;一麵又派遣宮中武士韓祺去追殺香蓮、冬哥和春妹,企圖滅口。在京城郊外的一所古廟中,韓祺找到了秦香蓮母子三人。但經過香蓮的訴述以後,韓祺才恍然大悟:原來要殺的並不是陳世美的什麽仇人,而是陳世美的妻子兒女!韓祺左右為難:要殺香蓮母子嗎?不忍心下手,不殺嗎?鋼刀上又沒有血跡做迴證。最後,為了不昧良心,不背正義,韓祺終於放走了秦香蓮母子,自己則引刀自刎而死。
香蓮悲憤交加,咬牙切齒痛恨陳世美的惡行,她拿起了鋼刀,急奔開封府去告狀。這時候,開封府府尹包拯正從陳州放糧迴來,一麵讓秦香蓮去寫狀子,一麵叫王朝去騙陳世美到開封府來。陳世美帶了上方寶劍,氣焰千丈地來與包拯相見。起初,包拯還正言相勸他認下香蓮。陳世美卻全不領情,不但堅決不認,並且倚仗皇權欺人。包公見陳世美執迷不悟,便傳令擊鼓升堂。在公堂上,秦香蓮理直氣壯地控訴了陳世美忘卻父母、不認妻兒、殺妻滅子三大罪狀;鐵證如山。但陳世美卻仗勢不受開封府的審理,且想在公堂上行兇殺害秦香蓮,包拯忍無可忍,便喝令劊子手打落陳世美頭上的烏紗帽,剝去他的蟒龍袍,用法繩把他捆綁了起來。跟隨陳世美來的內侍見勢不好,急忙跑迴宮去報信。皇姑聞訊大驚,連忙擺了車輦,趕到開封府來討人,但包拯卻堅持不放陳世美,一定要為民伸冤。皇姑沒有辦法,隻得迴轉車輦,去請她的母後。國太到了開封府,用威脅利誘都嚇不倒包拯,便蠻不講理,強奪冬哥和春妹,並且耍賴:不放陳駙馬,就坐守開封府不迴宮。包拯見國太變了臉,左右為難,無可奈何,隻得捧過自己的俸銀三百兩贈與香蓮,勸她與兒女迴家。秦香蓮有冤無處訴,怨包拯也是個官官相護的人,並且退迴銀兩。包拯聽了香蓮的話,愧憤交加。他寧願棄官丟職,也要為香蓮伸冤。包拯不顧國太與皇姑的阻止,一手摘下頭上的烏紗帽喝令開斬!這個貪圖榮華富貴,狠心殺妻滅子的陳世美,終於死在鐵麵無私的包拯的虎頭鍘下!
聽後,梅紅說:“這是戲,全是假的。是經一代一代的文人墨客杜撰的。不信聽下麵的故就是了。”
梅紅又說了關於陳世美的故事:
陳世美,清代官員。原名年穀,又名熟美,均州人,出身於仕官之家。清初遊學北京,順治八年辛卯科進士。初任河北某地知縣,後因得康熙賞識,升為貴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參政。
在貴州為官時,同鄉同學來投,謀取官職,他多次接待,並勸以刻苦攻讀以求仕進。因後來投者日多,難於應付,乃囑總管家一律謝絕。家住均州城郊秦家坡的同窗胡夢蝶,昔日與他進京赴考時,曾以錢財相助,因遭總管家迴絕,頓生報複之心,遂將社會上一些升官發財、忘恩負義而拋妻滅子之事,捏在一起,加在他身上,編成戲劇《秦香蓮》,在陝西、河南等地演出。
相傳清末一河南劇團到均州演出此戲時,陳家的一個後人看了,氣得當場吐血。陳世美第八代孫還組織家族眾人,當場砸了該劇團衣箱,並毆打演員死傷數人,演出被迫停止。
一般地方和一般人看此戲並不把它當真,可是在丹江口市,陳姓居民一向認真對待此事,說這個戲冤枉了好人,因而憤憤不平,不許在均縣上演陳世美的戲。
陳世美在曆史上實確有其人,當地民間傳說,陳世美為官清廉、剛直不阿、體察民情的清官。那些強加在他身上的所謂嫌貧愛富、殺妻滅子之事,乃係嫉賢妒能之輩所為。因此,均縣有“北門街不唱陳世美,秦家樓不唱秦香蓮”的俗話。
清代陳世美怎麽會被宋朝的包公鍘了呢?二百年來,《鍘美案》雖然在世上演唱,使陳世美臭名昭著,《鍘美案》確屬戲劇舞台上的曆史“冤案”。
傳說清朝某年正月十六,有一個戲班子演《秦香蓮抱琵琶》,看戲的人格外多,他們嫌戲文太短了,唱不到半天,不肯散去。掌班的沒辦法,隻好在正戲前頭加個《陳州放糧》的短戲。
戲唱到中午,陳世美的家將韓琪受命追殺秦香蓮,又放走秦香蓮,韓琪自刎,秦香蓮拉著兒女倒在血泊中……又是到此煞戲了。看戲的不肯走,大家齊聲吼:“殺了陳世美!”磚頭瓦塊齊向戲台上打來。掌班的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亂轉,不敢在前台露頭,趕緊溜到後台。這時,唱《陳州放糧》的“包公”還未下裝,他問:“台下怎麽啦?出了什麽事?”掌班的一見“包公”,忽然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推著他說:“快,快到前台接著往下唱。”
“包公”說:“你急糊塗啦!我在宋朝,陳世美在清朝,相隔幾百年,咋能同台唱戲?”“哎呀,事到這般時候,管他同朝不同朝呢!”掌班的說,“陳世美那麽大的駙馬官,誰敢殺他?隻有你‘包黑子’鐵麵無私可以把他鍘了,給老百姓出出氣,就算煞戲了。”
黑臉包公隻得重新整衣,帶著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一班人馬上場了。唱到他將陳世美一鍘,台下歡唿起來。從那以後,小戲《秦香蓮抱琵琶》就變成大戲《鍘美案》了。
兩個人爭來爭去沒有個結果。其實男人愛女人,還是女人愛男人這個事,是沒有結果的。任何人是不能說出個是非曲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