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年的時間,就是這麽一路闖蕩過來的。


    也曾露了真身,被迫逃進各路神廟躲避;也曾路遇精怪小妖,被法器“傷”了妖軀…最危險一次,莫過於碰到了人類的修士。被一個劍修娘皮追的上天無門、入地無路,石猴這輩子都不會忘記…


    南部贍洲是沒法待了,石猴打算就此出海前往西牛賀州正式拜師。這樣的磨難如果還是不夠,石猴打定主意要麽迴花果山、要麽另尋機緣。


    海中無歲月、山中不知年,海洋中漂泊了數月之久的石猴終得見一仙山陸地,要知道石猴這一雙眼睛可賊著呢。舍了筏子,石猴一頭紮進了鬱鬱森海。又是月餘,猴子打定主意是這一大片山林,總之他就賴著這裏不走了。


    山中很大,但讓石猴看得上眼的精怪卻很少。這些日子的熟眼反倒是一隻扁毛烏鴉,這烏鴉自以為行動很隱蔽、也很謹慎,但在石猴的眼睛裏卻是極其的引人注目,那一雙活靈活現的小眼珠子根本不應該出現在一個連妖氣都弱的可憐的烏鴉身上。


    若不是擔心身處菩提祖師的地界、給祖師留下不好的映像,石猴一點也不介意來一頓紅燒烏鴨翅。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這可真是天籟一般的聲音,猴子猛地從樹枝中探出:“原來神仙在這裏!”


    “不當人,不當人!我拙漢衣食不全,怎敢當“神仙”二字?”這山野樵夫真的是普通人麽?


    “您剛才言‘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這不是神仙又是什麽?老神仙,您可不能誆俺?”


    聽聞猴子此言,樵夫“哈哈”大笑:“你這年輕人倒也有趣,那我就告訴你吧,真正神仙另有其人。這個詞,正是那位神仙教我的!”


    石猴已經打定主意要扒拉出點什麽來,下得樹來之後先是恭敬作揖。然後,用上那些服侍人的手法。很是沒臉沒皮的賴在樵夫身上,一會兒捶捶背、一會兒揉揉肩:“老神仙,世人都說神仙喜歡考驗,俺原本還不信。這會兒見到老神仙方知,老神仙這是在考驗俺呢。”


    樵夫怕了,實話實說道:“你這人,忒胡攪蠻纏了些!此山乃靈台方寸山,山中有須菩提祖師。你順那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裏遠近,即是他家了。”


    猴子一副吃定了樵夫的模樣:“既然真有神仙,何不結伴同去,也好有個照應?”


    “我一生命苦,家中老母隻我一人,一發不敢拋離,故而不能修行!”這演技、這氣息石猴也不確定了。


    算了,有些事兒強求不得。石猴心意已決:“看來你真不是神仙,世上之人多無情,俺看你倒是個孝子。也罷,俺來時候的盤纏還剩下一些,日後也無甚用出就送予老哥吧!”


    “使不得!使不得!”


    石猴的性子急,辦事兒也是直接的很:“指點大恩不敢忘,老哥不收,那俺便不走了,不走了。”石猴抱著樵夫褲腰左扭一下、右扭一下就是不讓樵夫抓著自己。


    遠遠的那烏鴉正好觀望到了這一幕,他的靈魂正在不住的感慨:盡信書不如無書,西遊記雖然是經典之作,但具體的細節還有待商榷。就比如這猴子死皮賴臉把樵夫當作神仙這一段,書上根本就是一筆帶過。


    在烏鴉陷入沉思的時候,下麵的鬧劇也差不多結束了。那位樵夫狀是無可奈何的收下,而猴子也一蹦三五米消失在了小徑的盡頭。烏鴉並沒有太過於在意樵夫,或者說他根本沒有那個心力與時間,他必須根筋猴子的腳步…獲得屬於自己的大道機緣。


    石猴走了,烏鴉也離開了,山間依然迴想著那位樵夫的歌聲,繚繞不息。隻不過,今次之後,那位樵夫就再沒有出現於這方寸山中。


    “哪裏來的野猴,去去去,這裏可不是你能來的地方!”這是菩提老祖座下的道童,祖師吩咐今日會有一個拜師求道之人,特令其在山門等候。


    “師兄,我是來求道的、求道的!”石猴很恭敬拜了又拜。


    在烏鴉的眼中,道童隻是進去一會兒又出來,便領著猴子入了斜月三星洞。烏鴉忍不住感慨這就是主角的命格,哪裏像自己一般還得偷偷摸摸行事兒。烏鴉早已經是輕車熟路,它知道有一棵枝椏伸進三星洞的大樹正適合自己歇腳。


    春去秋來,石猴拜入祖師門下也有七個年頭了。如果說最開始還是心有疑惑地話,那這會兒石猴便可以肯定那隻扁毛烏鴉一定不是什麽好鳥。石猴倒也耐得住心思,他倒要看看這烏鴉要弄出什麽樣的大動作。


    三星觀是有法陣保護的,一般靈芝初開的精怪不會受到法陣的驅逐。如果它們有幸聽到了老祖講道,那是屬於它們自己的機緣。而那扁毛烏鴉則是蹭了右蹭,第五個年頭已經妖氣凜凜,再入不得三星觀內聽道。


    就這麽放棄了麽?石猴可不這麽認為,一次偶然間的發現讓石猴“大開眼界”:簡易的固體聲波傳導裝置,真可謂是天才之舉。一邊連接著外麵的樹洞,一邊正好延伸向菩提祖師屋子的方向。


    人在什麽時候最絕望,那當然是希望即將到來之刻。雖然素昧平生,但石猴已經決定,這次要好好送一份大禮給這位“朋友”。日後如果另有機會,鐵定弄死他!


    七年打磨心性,該是收獲的時間了。


    祖師開壇講道、天花亂墜,聽到妙處的悟空喜不自勝。祖師開始為悟空一一講解仙家種種大道,但悟空就秉承了三個字:“能得長生否?”這般的挑三揀四自然是令祖師不滿,拿過了戒尺在悟空後腦勺上砰砰砰就是三下。舍了眾弟子,徑直從中門離去。


    近三更天了,想來這時候沒有睡覺得怕不止自己一個。悟空起身,開始向著師傅的院子而去…多久了,再沒有體會這種跪著給人當乖徒弟的滋味兒;準時三更了,明明是側著身子休憩的祖師口中自吟道:難,難,難!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閑。不遇至人傳妙訣,空言口困舌頭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問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鼎真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鼎真人並收藏諸天問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