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帝四十九年,姬揚已經有了離意,這一年的元日過後,姬揚便會選擇踏遍九州,磨礪自己的武道。當他重新迴返天啟之時,便是征戰天下英豪之日。
姬惟成目光複雜看著自己的弟弟:“真的要走?”
姬揚不言,他的沉默便是最好的迴應。
姬惟成不再猶疑,將唯有家主才能觀看的秘典拿出,身為猛虎嘯牙槍的主人,姬揚有權也必須知道這些。家族秘典,詳盡的介紹了天驅的存在,以及如何召集天驅武者的事宜:
天驅武士團是不為利益戰鬥的組織,它更類似某種宗教信仰。武士們信奉以勇氣和鮮血守衛和平的準則。在和平無法守衛的時候,他們就會轉而去掃蕩一切勢力而建立他們理想中的統一。
武士們是秩序維持者,他們堅守忠誠和法律,他們相信隻有強大的國家機器才是和平的前提,完備的法律和統治者階層才能讓人們遠離戰亂。
通常情況下武士們都散布四方,但是一旦九州紛亂的煙火升起,天驅的首領就會發出標記著鷹徽的信,當武士們接到這封信的時候,絕大多數天驅武士都將毫不猶豫的拋棄自己的一切去為天驅的目標共同戰鬥。
普通情況下天驅武士不會輕易暴露身份,即便天驅是一個維持和平為目的的團體,然而某些諸侯王卻視它為自己統治的潛在敵人。天驅武士如果在某些地區暴露身份,可能會被處以斬斷雙臂的刑罰,甚至另一些地方會直接將他們用戰馬拖死。
天驅武士在天驅內部被視為一種極高的榮譽,代表了東陸絕大部分武士的光榮和夢想。家族繼承是天驅的一大特色,武士的後代經常也是武士,年輕的武士們在知道自己的前輩是天驅的一員後,往往立刻崇拜得五體投地,毫不猶豫要繼承天驅的指套。
當兩位天驅見麵之時,左掌切抱拳右手之腕行武士的禮節。
“鐵甲依然在。”
“依然在。”
從遙遠的鐵皇時代,便代表著無敵與輝煌的天驅,隻信奉自己的身上的甲以及自己手中的劍,鐵甲依然在是天驅不變的信仰。
一目十行,姬揚很快便看罷,隨手將密卷重新丟還給姬惟成,表示自己已然了解。實際上,即便姬惟成不言,天下哪個人也不會將姬揚當做一個凡人。天下擁有這等非人武力的存在,除了天驅再無其他考量。
姬揚等於天驅宗主,這在大胤皇帝、乃是勳貴中都不是秘密。對於天驅,天啟城的老爺們似乎別有考量。但他們再有想法也與姬揚沒有任何幹係了,因為姬揚的離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胤仁帝是知道姬揚決意的,當秋陌離遠走的那一天,姬揚的出現已經表露了一切。和談究竟是錯是對,已然無關緊要。身為東陸皇帝陛下,仁帝一旦作出決定,便絕無悔意。
姬揚走了,單人獨騎背一柄猛虎嘯牙槍,腰跨一柄單刀。無人歡送,隻有守衛南門的金吾衛用熾熱的眸光,目送著姬揚的離去…
九州分為三陸:北陸、東陸、西陸。北陸:殤州、瀚州、寧州;東陸:中州、瀾州、宛州、越州;西陸:雲州、雷州。環繞大陸的是被統稱為浩瀚洋的廣大水域。
瀾州位於東陸東塊,胤朝以前是羽人生活,賁朝末期遭人族占據,此處東部臨海,西接中州,南部與越州為鄰,麵積約十五萬拓。
瀾州多山,因為山脈阻斷的關係,整個瀾州形勢狹長。南北走向的鎖河山是瀾州的西界。山脈不甚高,但山勢險峻,支脈眾多,間雜許多懸崖溝壑,割裂東陸的北方大陸,形成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在中州與瀾州之間,隻有狹窄的晉北走廊溝通兩州的交通。
秋葉山城坐落在擎梁山腰,瀾北多雪,一年之中這座城市至少有一半時間覆蓋在雪中。簡單、別致、寧靜、純美,被稱做晉北奇觀,永遠的雪國。秋葉山城曾是羽族的古都,後被華族所占,乃晉北國的都城。
姬揚的旅途是單調而孤獨的,夜裏唯有星光作伴,白日依舊是一人獨行。直到入了這秋葉山城,才再次的感受到城市的氣息。
一場修行,一次磨礪。姬揚早年傳授武道的收獲早已經被貪婪而虛榮的仁帝全部沒收,皇帝似乎在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可以這麽說,當姬揚選擇踏出天啟的時候,他身無長物,徹底恢複了一窮二白的生涯。
山林間的野獸不知道被姬揚消滅幾何,但現在入了人類的城市,自然是要按照人類的規矩來辦。
姬揚的模樣雖然略顯風塵,但一身的氣度立於此處便再不容忽視:“最貴的、最好的。”這六個字一出,連老板都不得不跑出來親自招唿。
姬揚出天啟來,為數不多的幾頓“好”飯,依舊是被人打攪。仙客居之外,已經密密麻麻站滿了晉北國的軍士。這批人的態度還算不錯,就是默默地站著,一點都不打攪到姬揚的進食。
約莫六分飽的時候,姬揚停筷,因為他知道接下來無可避免要有一場酒宴,現在自己這個狀態剛剛好:“老板,汝過來。”
店裏吃飯的都跑光了,店小二躲在櫃台之後,店老板更是戰戰兢兢,他硬著頭皮走過來:“客官,本店不收…不收錢!”
姬揚起身將右手搭在老板的肩頭:“放心,我姬揚恩怨分明,從不欠賬。”
約莫半晌過去,姬揚才收手走出門外:“不知道是哪位貴人相請,姬揚惶恐。”
為首的一位千將恭聲道:“正是我家晉北國主,還望姬揚公子賞光。”
馬已經被牽來,姬揚也不扭捏徑直翻身上馬。區區一個晉北國主,在姬揚看來根本不算什麽,見一麵又有何妨。
姬揚這麽快被人家找上門,自然是與姬揚的裝扮分不開幹係。自離了天啟,姬揚已經在曠野修行了兩個月,滿打滿算依舊是二月的天,此刻正是瀾州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路上的行人恨不得在自己身上套三層的棉衣。
但姬揚這廝倒好,披一件單衫就招搖過市…
(本章完)
姬惟成目光複雜看著自己的弟弟:“真的要走?”
姬揚不言,他的沉默便是最好的迴應。
姬惟成不再猶疑,將唯有家主才能觀看的秘典拿出,身為猛虎嘯牙槍的主人,姬揚有權也必須知道這些。家族秘典,詳盡的介紹了天驅的存在,以及如何召集天驅武者的事宜:
天驅武士團是不為利益戰鬥的組織,它更類似某種宗教信仰。武士們信奉以勇氣和鮮血守衛和平的準則。在和平無法守衛的時候,他們就會轉而去掃蕩一切勢力而建立他們理想中的統一。
武士們是秩序維持者,他們堅守忠誠和法律,他們相信隻有強大的國家機器才是和平的前提,完備的法律和統治者階層才能讓人們遠離戰亂。
通常情況下武士們都散布四方,但是一旦九州紛亂的煙火升起,天驅的首領就會發出標記著鷹徽的信,當武士們接到這封信的時候,絕大多數天驅武士都將毫不猶豫的拋棄自己的一切去為天驅的目標共同戰鬥。
普通情況下天驅武士不會輕易暴露身份,即便天驅是一個維持和平為目的的團體,然而某些諸侯王卻視它為自己統治的潛在敵人。天驅武士如果在某些地區暴露身份,可能會被處以斬斷雙臂的刑罰,甚至另一些地方會直接將他們用戰馬拖死。
天驅武士在天驅內部被視為一種極高的榮譽,代表了東陸絕大部分武士的光榮和夢想。家族繼承是天驅的一大特色,武士的後代經常也是武士,年輕的武士們在知道自己的前輩是天驅的一員後,往往立刻崇拜得五體投地,毫不猶豫要繼承天驅的指套。
當兩位天驅見麵之時,左掌切抱拳右手之腕行武士的禮節。
“鐵甲依然在。”
“依然在。”
從遙遠的鐵皇時代,便代表著無敵與輝煌的天驅,隻信奉自己的身上的甲以及自己手中的劍,鐵甲依然在是天驅不變的信仰。
一目十行,姬揚很快便看罷,隨手將密卷重新丟還給姬惟成,表示自己已然了解。實際上,即便姬惟成不言,天下哪個人也不會將姬揚當做一個凡人。天下擁有這等非人武力的存在,除了天驅再無其他考量。
姬揚等於天驅宗主,這在大胤皇帝、乃是勳貴中都不是秘密。對於天驅,天啟城的老爺們似乎別有考量。但他們再有想法也與姬揚沒有任何幹係了,因為姬揚的離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胤仁帝是知道姬揚決意的,當秋陌離遠走的那一天,姬揚的出現已經表露了一切。和談究竟是錯是對,已然無關緊要。身為東陸皇帝陛下,仁帝一旦作出決定,便絕無悔意。
姬揚走了,單人獨騎背一柄猛虎嘯牙槍,腰跨一柄單刀。無人歡送,隻有守衛南門的金吾衛用熾熱的眸光,目送著姬揚的離去…
九州分為三陸:北陸、東陸、西陸。北陸:殤州、瀚州、寧州;東陸:中州、瀾州、宛州、越州;西陸:雲州、雷州。環繞大陸的是被統稱為浩瀚洋的廣大水域。
瀾州位於東陸東塊,胤朝以前是羽人生活,賁朝末期遭人族占據,此處東部臨海,西接中州,南部與越州為鄰,麵積約十五萬拓。
瀾州多山,因為山脈阻斷的關係,整個瀾州形勢狹長。南北走向的鎖河山是瀾州的西界。山脈不甚高,但山勢險峻,支脈眾多,間雜許多懸崖溝壑,割裂東陸的北方大陸,形成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在中州與瀾州之間,隻有狹窄的晉北走廊溝通兩州的交通。
秋葉山城坐落在擎梁山腰,瀾北多雪,一年之中這座城市至少有一半時間覆蓋在雪中。簡單、別致、寧靜、純美,被稱做晉北奇觀,永遠的雪國。秋葉山城曾是羽族的古都,後被華族所占,乃晉北國的都城。
姬揚的旅途是單調而孤獨的,夜裏唯有星光作伴,白日依舊是一人獨行。直到入了這秋葉山城,才再次的感受到城市的氣息。
一場修行,一次磨礪。姬揚早年傳授武道的收獲早已經被貪婪而虛榮的仁帝全部沒收,皇帝似乎在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可以這麽說,當姬揚選擇踏出天啟的時候,他身無長物,徹底恢複了一窮二白的生涯。
山林間的野獸不知道被姬揚消滅幾何,但現在入了人類的城市,自然是要按照人類的規矩來辦。
姬揚的模樣雖然略顯風塵,但一身的氣度立於此處便再不容忽視:“最貴的、最好的。”這六個字一出,連老板都不得不跑出來親自招唿。
姬揚出天啟來,為數不多的幾頓“好”飯,依舊是被人打攪。仙客居之外,已經密密麻麻站滿了晉北國的軍士。這批人的態度還算不錯,就是默默地站著,一點都不打攪到姬揚的進食。
約莫六分飽的時候,姬揚停筷,因為他知道接下來無可避免要有一場酒宴,現在自己這個狀態剛剛好:“老板,汝過來。”
店裏吃飯的都跑光了,店小二躲在櫃台之後,店老板更是戰戰兢兢,他硬著頭皮走過來:“客官,本店不收…不收錢!”
姬揚起身將右手搭在老板的肩頭:“放心,我姬揚恩怨分明,從不欠賬。”
約莫半晌過去,姬揚才收手走出門外:“不知道是哪位貴人相請,姬揚惶恐。”
為首的一位千將恭聲道:“正是我家晉北國主,還望姬揚公子賞光。”
馬已經被牽來,姬揚也不扭捏徑直翻身上馬。區區一個晉北國主,在姬揚看來根本不算什麽,見一麵又有何妨。
姬揚這麽快被人家找上門,自然是與姬揚的裝扮分不開幹係。自離了天啟,姬揚已經在曠野修行了兩個月,滿打滿算依舊是二月的天,此刻正是瀾州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路上的行人恨不得在自己身上套三層的棉衣。
但姬揚這廝倒好,披一件單衫就招搖過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