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胤所控製的王域僅有十七個郡,外困於諸侯,內受製於公卿,兵源、糧餉拮據,軍隊編製常年保持在四萬人以內,數量還不及晉北、楚衛等諸侯大國。駐紮在王域裏的禁軍分為內、外兩軍。外軍為羽林天軍,集中屯駐於天啟城北。內軍駐紮在天啟城內,分屬金吾衛與光祿寺。


    羽林天軍約三萬人,兵源皆招募於自王域。其最高指揮機關為幕府,任羽林將軍主之;以兵機參政為幕僚之長,其下設有龐大的參謀人員編製。幕府之下,分為部、營、隊三級,分別以司馬、指揮、隊帥督之。


    金吾衛兵力約五千人,相當於羽林天軍的一部,以仆射為主官,“掌京城晝夜巡警之法,以執禦非違,並掌天啟十二門啟閉”,兵卒稱為衛士,地位在羽林天軍普通士兵之上。皇帝出巡時例以金吾衛為前導,儀仗威容甚壯,為時人所豔羨。


    掌管宮殿掖門戶與宮內總管的光祿卿是天啟城裏非常微妙的一個職位。理論上光祿卿擔負侍奉與保衛皇帝的重任,皇帝的文武侍從皆由其管轄;另一方麵,光祿卿如果倒向任何一方勢力,則該勢力就可以立刻脅持皇帝。


    胤仁帝上位後設立樞省,正式分割光祿卿的職掌,將原屬於光祿卿的參議郎等文學侍從改歸樞省領導,僅寄名於光祿卿下;而隨侍皇帝近側的禁衛虎賁郎由皇帝通過虎賁令直接統禦,光祿卿無權過問。


    真正歸光祿卿指揮的隻有緹騎郎,緹騎郎也全部為軍官,但位次於虎賁郎,約五百人,負責皇帝出巡時扈從護衛,平時駐紮在太清宮外。蠻蝗侵入太清宮之後,胤仁帝鑒於皇城中戍衛不足才使得蠻蝗輕易突破至太清閣,將緹騎郎全部調入皇城宿衛。


    也不知道姬揚是不是與“賁”字有緣,簡而言之,姬揚成為了一名光榮地“候補”虎賁衛。


    退朝之後不久,一封仁帝的特旨傳達到姬府:著姬揚火速前往太清宮報道,接受虎賁郎訓練。


    姬惟成這般對姬揚解釋道:“大胤虎賁郎戰鬥力之強,遠非金吾衛那般的銀槍蠟頭可以比擬。蠻蝗人入侵天啟那年,正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二十虎賁郎阻擋在太清宮門前,以一敵十擊退素以勇武著稱的蠻族猛士。”


    姬揚隻是“哦”一聲,作為迴應。


    姬惟成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叮嚀:“姬揚,你且記住:一入虎賁郎,除非皇帝詔令,決不能輕易離營。”


    上一世幾十年的軍旅生涯,姬揚怎能不了解所謂的軍紀。沒有迴頭,沒有言語,姬揚徑直出門上馬,在他前麵赫然是來自宮內的引路侍者。


    虎賁郎全部為軍官,不足百人,由出仕於皇室東陸精壯忠勇武官中選拔。姬揚的人雖然沒有到,但姬揚的新同僚們卻已然是知曉有姬揚這麽一號人物即將報道。虎賁郎們心照不宣的共同心思:虎賁郎不是虎賁衛,如果那個名為姬揚的隻是憑借關係,那樣的話…嗬嗬。


    若論最不爽的,當屬虎賁令張武本人,他是知曉姬揚的強悍的,四歲打死猛虎,疑似屠戮蠻人的狠人…但這姬揚可不像什麽講規矩的人,一個敢於元日當天痛揍數百公卿子弟的猛人。這樣的硬茬,張武可是一點都不想要。


    張武這還真的不是心血來潮,問題來的比預料之中還要快。


    “虎賁令大人,大事不好,那姬揚與眾多虎賁郎廝打了起來。”這報信的沒好意思說,完完全全是姬揚一個吊打一群虎賁郎。


    虎賁郎的選拔標準極為嚴格,初試查年齡相貌,要求二十以上,四十以下,身高七尺以上,精通技擊;複試考察耐力與行軍速度,要求“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裹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裏”;三試,檢驗騎乘之術與勇武,要求“走能逐奔馬,及馳而乘之。越溝塹,登丘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皆不在話下。”


    如此出眾的虎賁郎,在張武看來,他若是去的遲了,姬揚怕是得去半條命。疾馳而來的張武,趕到的剛剛好,正巧是姬揚漂亮的過肩摔放倒最後一人的畫麵。


    說實在的,姬揚對這方世界的武力很讚賞。鍛體境,真正可以在鍛體境有所成就的強人絕不會太多。上一世,不過是有十名親衛達到了姬揚的標準。但看看這些虎賁郎,個個天庭飽滿、太陽穴高高突起,單純的煉體就往萬斤巨力的發展。


    張武沒有看錯,自己最清楚最為了解戰力的虎賁郎,竟然被姬揚給放倒了三十幾個,這怎麽可能。太過於震撼,以至於張武呆滯當場。


    姬揚本著惡人先告狀的光榮傳統,一指鼻青臉腫,被自己下掉右胳膊的那位:“大人,我姬揚走的好好,此人竟敢伸出腳絆我,還請大人為小子討迴公道。”


    還真是奇葩的理由,但張武卻不得不借著這個由頭,讓雙方都有台階可下:“事情果真如此?”


    虎賁郎們倒也義氣:“請將軍責罰。”


    當天傍晚張武立於台階之下,感受著來自仁帝的雷霆雨露:“張武,你乃一軍統帥,該怎麽做還需要朕教你麽?”


    事實上,張武做的一點也沒錯。一下子倒下了三十名虎賁郎需要休養,如果不上報那才叫找死:“微臣定當不負皇恩。”


    即便是候補“虎賁郎”,姬揚依然分到了屬於虎賁郎的職司,自領兩百名金吾衛守衛太清宮…額,說來也是姬揚自作孽,送了三十位虎賁郎迴家,一下子讓剩餘虎賁郎的職司愈發的沉重了起來。


    而張武也異常看得起姬揚,您厲害,當然要分配最緊要的職司了。於是,從仁帝四十三年開始,姬揚便出現在了太清殿外。


    金紅的甲胄,搭配在一米七個頭的少年身上。這身高雖然不能說矮,但與那一排排一米九以上大漢相比,便顯得是那般的鶴立雞群。每日慣例的對視,謝剛羽老頭到了,姬揚將他鄙視一番;唐國公到了,姬揚將他無視一番。


    隻有姬惟成感覺不是那般的滋味兒,每每歎息從姬揚身前經過…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問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鼎真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鼎真人並收藏諸天問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