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派大將王翦親自率主力直下井陘,楊端和率河內兵卒,共領兵幾十萬進圍趙都邯鄲。而趙國方麵,李牧為大將軍,司馬尚為副將,傾全軍抵抗入侵秦軍。


    李牧打得相當有聲有色,他製定了北守南攻的策略,對北部王翦以固守為主,集中僅有的精銳騎兵,猛烈打擊楊端的軍隊。而王翦也與李牧針鋒相對,你固守,我和你相持,同時和楊端部互為犄角,相互救應,戰局,又一次陷入了相持,幾番搏殺下來,雙方平手。


    王翦知道李牧是自己的勁敵,故而王翦已經是密奏秦王嬴政:“王上,末將王翦以為當再行反間故計,派奸細入趙國都城邯鄲,用重金收買那個曾誣陷過廉頗的趙王遷近臣郭開,讓郭開散布流言,說李牧、司馬尚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


    這是王翦給出的提議,但嬴政給王翦的答複,就是派出了王賁。現如今人在軍營,聆聽自己父親教誨的王賁。


    “王賁拜見大將軍。”


    王翦高坐帥位,接受著王賁的拜見。但心裏總是有些別扭的,明明自己的計策更好,大王非要什麽在戰場上光明正大的打敗趙軍,這不是沒事兒找事兒麽。


    “大王派將軍此來,王賁將軍可有破敵之策。”


    王賁其實心裏更操蛋,官大一級壓死人,尤其是上麵裝模作樣的那個還是自己的便宜老爹,那就更心情複雜了:“稟大將軍,末將隻一人到此,足以。”


    這話有點厲害了,原本就很安靜的帥帳,一下子變得鴉雀無聲了。


    …


    井陘此地,民風彪悍,有這麽一支二十萬駐紮井陘關的李牧主力,王翦怎能不頭疼,事實上秦軍是被迫進入了相持。


    李牧選定的井陘山,雖不如何巍巍高峻,然卻在萬山簇擁中卡著一條峽穀通道,其勢自成兵家險地。趙軍隻要憑險據守,不做大肆進攻,秦軍斷難突破這道峽穀關塞。而相持日久,不利者隻能是遠道來攻的秦軍。


    半年多的大戰裏,井陘口三五裏之遙的兩側山地,簡直成為了秦軍與趙軍的必爭之地。李牧一方,兩側山地,各駐紮一營。左營由司馬尚統率,邊軍騎士三萬,步兵弓弩手兩萬。右營由大將趙蔥統率,邊軍騎士三萬,步兵弓弩手兩萬。


    在秦國方麵,主要負責進攻的將軍,此人名字王賁亦不陌生。材官將軍章邯,他的的材官營,是集中秦軍大型器械的攻堅軍。另外,王翦調集配屬的弓弩營、雲梯營與諸般遊擊配合,總共近五萬人馬。


    王翦很快就會知道,自己的兒子王賁為何會如此自信了。原本王翦與李牧已經相持了半年,兩方心裏都有數,秦國進攻的代價太大;而趙國呢?李牧走了,大秦的主力誰來防守?


    但一人的到來,打破了這一個脆弱的平衡。


    男左女右,左古來尊貴,王賁便瞄準了李牧所部的左大營。漫山遍野的山林,不就是一些壕溝、弓弩,這些對於旁人來說很麻煩、也很致命。但如果是王賁親自帶領,源源不斷的重甲劍士呢?


    瘋了,真的瘋了,王翦早已經登上了雲台,實時查看自己兒子的最新動態。


    上午,王賁自領五千人前往左部大營左側山頭,王賁給自己五千重甲劍士下的死命令,沒有他的長嘯,所有人原地待命。


    突破,再突破,根本沒有人可以攔得住王賁的腳步,他仿佛就像一個不知疲倦的怪物,揮舞著虎魄,肆意收割著性命。往往甲士得到命令趕來之時,王賁已經解除了箭矢的威脅,壕溝營地更是滿地的屍體…


    正麵井陘關,駐紮李牧親自率領的混編大軍八萬。這八萬大軍中,有李牧邊軍飛騎四萬,有腹地步軍四萬。李牧將八萬人馬分作十營依次駐紮,每營八千士卒。


    “報,大將軍,前方有變,還請將軍速下決斷。”李牧拆開信報,“砰”一聲重重摔在了桌案上:“一上午,對方五千人就大破我左營一萬人馬,司馬尚該死!”


    李牧氣急,但他不得不很快下決斷:“王賁此人據傳有萬夫不當之勇,今日我李牧見識了。傳令下去,調集軍中力士、勇士,攜帶繩索、鐵鏈、火具,不惜一切代價,我李牧要讓王翦嚐一嚐喪子之痛。”


    不惜一切代價麽?上午,僅有五千重劍甲士。但王賁現在推進的廣度,足以讓一萬五千名大秦勁卒加入到清剿山林的行列。


    粗繩,莫不是開玩笑;鐵鏈,不過是附加點內力的事兒;大火,亦不能影響到王賁推進的腳步。


    太快,死的太快了,王賁將劍式的劈與削運用到了極致;太快,推進的太快了,後續的秦軍勁卒簡直就是跟上來補刀的。


    隨著一封封前線的戰報傳迴:大將軍,王賁將軍推進五百米;王賁將軍推進一千米…王賁將軍已入山腹;臨近傍晚,大將軍左側山地已經全部落入我軍手中。


    秦國軍營已然瘋了,一天下來死在王賁劍下的沒有一萬,也有八千,這還是人幹的事兒嘛。大軍營地,篝火不熄:“賁!賁!賁!”


    與秦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趙國營地死一般的沉寂,唯有李牧痛心疾首的感慨:“天要亡我趙國!”李牧已經隱隱絕望了,左側的製高點被秦軍占據,這意味著什麽?自己堅守的戰略已然失敗。今天是左側大營,明天的右大營呢,是不是依然要重蹈覆轍。


    李牧居高臨下,曾與王賁對視一眼,那是何等驚人的氣魄,山頂滾下的巨石竟然被人用長劍在身前一分為二、數丈的壕溝隻是輕輕一躍如履平地、任憑弓弩箭矢也破不開那無雙的隕星戰甲。


    無論何人何物擋在此人的麵前,就是那麽一劍,然後接著下一劍。到最後,不是王賁率兵真個徹底消滅了五萬守軍,那不現實!是李牧親自下令司馬尚,撤迴關內。險關不足守,本來盡量避免的大部隊決戰,至此避無可避!


    一夜之內,李牧率軍後撤二十裏,將最後的戰場,挑選在了井陘關之後的廣闊平原之上。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問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鼎真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鼎真人並收藏諸天問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