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李二求知欲滿滿的小眼神,白凡不禁翻了個白眼,我需要你許諾?有什麽用?誰人不知道天下間皇帝是最喜歡許諾空頭支票的,誰人不知道藍田侯白凡向來不會假手他人,再說了,雖然你是皇帝,恐怕論無所不能,興許還沒有我這個藍田侯好使吧。


    不過這話白凡可不敢當麵說在李二臉上,太折人家的臉麵了。


    “原計劃我們在今年秋收之後,軍糧器械充足的情況下,一路橫掃一個個滅國過去的。


    人算不如天算,敵人先耐不住寂寞,主動送上門來讓我們打了個春耕守擂,還大獲全勝,據可靠情報,敵人來時五十萬,最後完好無損迴去的,不過十幾萬人,也就是折了三十幾萬主力。


    其中損失的主要是四周蠻夷騎兵,西突厥九萬、迴紇近十萬、室韋、靺鞨全軍覆沒,契丹三萬人狼狽逃竄。


    這樣一來,基本上這些國家就沒有什麽好的兵力自身防守了。


    所以我們月前的出使招降取得了極大的戰果,迴紇這個北方草原大族,第一個投降我們,現在正在進行接收改編。


    室韋、靺鞨兩族也全都表示願意效忠歸順大唐。


    據說契丹一族,在北方李靖大帥路過的時候已經全族乞降了,絲毫阻礙都沒有。”


    說到這個,李二笑道:“哈哈,這個朕清楚,藥師來軍報提過,當時還鬧出個笑話,我軍將軍原本準備假途滅虢收拾契丹報仇,賺些軍功的,沒想到對方投降的太快,我們連誤會出手的機會都找不到,可以說這樣的勝利,恐怕在史書上也找不到第二個吧。”


    眾人紛紛大笑。


    白凡點頭道:“不錯,如此再算下來,不說西北的西突厥,單說東北和半島的勢力,高句麗北方全在我大唐手中。


    高句麗跟我們直接接壤是頭號大敵。


    高句麗南邊百濟人是牆頭草,隨時可滅,新羅名義上已經是我大唐的領土了,所以,算起來,他高句麗就已經被我們包圍了。


    那這樣的話,我們其實動不動兵都已經無妨了。


    第一策就是掐斷高句麗的所有經商路線,如此一來,他們所有物資全都要靠自己產出,而他們種糧、百工、學識全都比我們大大不足,自給自足可能還有所短缺,所以不出兩年就會迴落到室韋倭國等蠻人時代,到時還談什麽跟我大唐作對?”


    眾人心中驚駭,不錯,似乎還真是這麽迴事,以往沒發現,一直說高句麗是大敵大敵,其實這個大敵一直都是倚靠著中原上國而存活的,要是真的完全掐斷所以商路,豈不就跟給孩子斷奶一樣了?


    “不行,兩年?太久了,朕等不了,大唐同樣等不了,克明的話就代表大唐的話,狠話都放出去了,沒用大戰還要傻等兩年,豈不讓敵人笑話。”李二連連擺手,表示不同意。


    白凡早有所料,直接說第二項:“第二策,那就是等到秋收之後了。”


    “怎麽?還是秋收之後糧草充足了再戰?那跟沒說不是一樣嗎?


    難道你想讓四周剛剛收編的蠻人整軍一起包圍出戰?行是行,雖然蠻人士兵用著不太順手,可是也能減少我們的傷亡,畢竟我們絲毫不缺糧草,些許蠻人,我們養得起。”李二自顧自的計算道。


    “不不,秋收之後糧草充足了,我們也不戰,這樣就可以不傷一兵一卒了,要知道,蠻人已經招降,現在都是我們大唐人。”白凡高深莫測的開始賣關子。


    不過沒有讓眾人等太久,“我這一計策,叫輿論戰,或者叫誅心戰。


    保持如今這樣,兵威邊境,讓他們人人自危。


    然後掐斷他們所有商道,讓他們資源嚴重匱乏。


    等到秋收之後,我們糧食極大的充足,就算是養活一個小小高句麗幾百萬人也不在話下。


    那時我們放出消息,大唐有高產仙糧,畝產千斤,卻沒有充足勞力耕種。


    大唐有千裏沃野,可化億萬良田,卻無人生活勞作,本想招降高句麗一國,歸化為一,共享富貴,傳播教化,從此人間不再有饑饉和苦難。


    誰知道高句麗朝廷無道,處處阻撓,寧願將百姓圈養起來收割財富,也不願讓百姓得享太平安樂。


    在此百姓存亡大事上,竟然連四周鄰邦的室韋、契丹、靺鞨部族都不如,著實令人憤慨悲歎。


    但大唐仁義治國,不願起刀兵傷害無辜受難的百姓,即便你是高句麗的將軍士卒,那也是千萬受苦百姓之中的一員,我們隻盼著爾等與我們同受王道教化,同食天賜仙糧,共享和平盛世,而不願你我自相殘殺。


    所以大唐願意打開國門,向高句麗乃至半島所有百姓發出邀請,隻要爾等自願舉家入我大唐,必將與我大唐百姓一體視之,絕無敵對、輕慢、壓迫等不公存在,有的隻是吃不完的糧食,享不盡的富貴太平。


    真正的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貧有所依、難有所助、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隻要大家信任前來,這裏將會是我們共同的大唐未來。”


    ……白凡一通說完,全場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李二張了張嘴,我……卻半天之說了個我字。


    隨後不知道是誰帶頭,竟然為白凡鼓掌喝彩,一時間議政殿內掌聲雷動。


    杜如晦對著白凡深深一禮,“某家杜如晦今日心服口服矣!


    往常民間傳言藍田侯睚眥必報,或是傳說藍田侯殺人如麻,也有說仁人君子,也有說異族的噩夢。


    今日之論,已經超出了民族的界限,絕對的聖人之行。


    這通高論若是通傳整個高句麗,莫說普通受苦百姓,就連我這大唐人都深深為之感動,若我是高句麗人,肯定會心動不已,可以想象,有此一策,可當五十萬大軍了。”


    “不錯,侯爺高見,我等心服口服。”不少文官齊齊讚道。


    李二迴過神來,再看白凡的眼神已經不一樣了,本以為這小子的底自己已經看遍了,沒想到,遠遠不夠,遠遠沒到底呢,真是深不可測,說他不是人我都信了。


    “好,起初簡之說不費一兵一卒朕不信,現在朕信了,高句麗四麵皆是我大唐國土,我們再將此通告曉瑜他們全國,縱然淵蓋蘇文手段通天,也攔不住百姓歸唐之心。


    這宣傳之言直接用簡之原話,一字不改。”


    白凡無語,你這個意思莫非是說我古文不行,隻會說大白話?百姓們都已經完全能看懂了?再說了,我說這個隻是計策,不是說好了的,我提計策,然後你們給我解決難題的嗎?


    “陛下,我說了,我這個計策還有巨大的難題呢。”


    李二大笑道:“良策如此高明,還有什麽難題可言?說出來,縱然些許瑕疵,在座可是全大唐的智囊,也為你堵上了。”


    ? ?今日第二章,感謝大家的支持。


    ?


    ????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圖書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光映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光映雪並收藏大唐圖書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