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楚漢相爭,劉邦采納了蕭何的建議,坐擁漢中之地,以巴蜀為糧倉,可以北定三秦,東出爭霸!又用謀士張良之計,燒毀棧道麻痹項羽!


    後來劉邦複出爭霸天下之時,又用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最後終於奪得了天下!


    用蕭何的話說,就是巴蜀之地,坐擁天險,進可攻退可守!


    放在亂世是避禍的好地方,但是放在盛世,可苦了巴蜀子弟!


    巴蜀之地既然歸大唐所有,但是交通極為不便,和外界極難互通有無!


    巴蜀人員不多,但產糧無數,就是苦於無法運出來,所以經濟條件一直處於落後區域!


    此次北方大旱,白凡建議出一路大軍,從巴蜀運糧出山,走漢中向北運出救災!


    還拿出了當年諸葛武侯做的山地運糧神器——木牛流馬!


    終南書院派往巴蜀協助運糧的有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訓、秦懷道、李業詡、李業嗣六人!


    而派去江南的就是程懷默、長孫衝、丐幫葫蘆娃幾兄弟中年紀大的四個!


    為了加快籌糧運糧速度,巴蜀幾人分成了三組,李承道和秦懷道,李承德和李業詡,李承訓和李業嗣一組,分頭購買運輸!


    巴蜀主官一聽,朝廷要跟巴蜀買糧救災?


    有這等好事?


    從未聽過呀,以往國家大災,要麽就是國家無力管,要麽管也是下令籌集糧草,那就是自動交糧救災,什麽時候世道變了?國家救災糧也會出錢買了?


    其實這都是白凡的主意,本來就是應急的救命糧草,本來就難以籌集征調,朝廷還想省錢?那怎麽行?百姓的眼睛是最亮的,誰好誰壞大家都心裏有數!


    你朝廷敢巧立名目奪取大家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沒事,我可以少報告些存糧數目,到時無非就是少交一些罷了!


    如此惡性循環,朝廷永遠籌不到糧食,大災也別想渡過!


    現在不一樣了,朝廷有了對外羊毛貿易,可以說基本上不缺錢,要是能夠拿高於市價的錢財去買百姓的糧食,那意義就不一樣了!


    那些存糧富裕的家庭,看到了利益,一般都會盡多的拿出存糧出來賣給朝廷,畢竟這樣的收糧價格,多少年遇不到一次呢!


    如此就可以盡可能多的籌集到了糧草!


    之前說了,巴蜀是什麽地方?基本上與外界隔絕貿易的山裏,山裏最多的就是糧食,但是那又如何?賣不出去呀,運不走!這就像是有座金山,看著它一年年變成了廢品,所以其中心酸隻有當事人才最為能理解!


    這次朝廷竟然派人下來收購糧食,而且還是有多少購買多少,所以聽到這個消息的巴蜀主官驚喜的差點暈過去!


    立刻派人,無論山路有多險,山路有多遠,十天之內,必須通知到那些存糧最為充足的地區,百年不遇的發財機會到了!


    幾天不要,巴蜀沸騰了,既然朝廷來人,當是不假,大家隻用按照文書所說,將糧食運到固定的收購處就行了!


    朝廷眾人顯然沒有料到此次巴蜀竟然這麽有收獲,原本想著,能夠收購得兩成糧食就是意外了,可是誰成想,巴蜀簡直就是大糧倉,按照當地主官粗略統計的數字來看,僅僅巴蜀一地,就能收購得滿足此次北方受災區五成的糧食需求!


    如此一來,就有個難題了,人手不足啊!至少還要多兩倍的人手才行啊!


    看到朝廷特使犯難的皺眉頭,巴蜀之地的主官以為生意要黃,嚇得冷汗都下來了,趕忙上前詢問為何!


    聽到是為人手,瞬間忍不住大笑起來!


    “原來是為這個,巴蜀除了產糧食之外,還產響當當的漢子,朝廷能夠大義派人來巴蜀購糧,雖為救災,但卻真正的是在幫扶巴蜀窮苦百姓!


    現在朝廷運糧缺少人手,沒問題,本官這就跟百姓們說,想必知道這個情況之後,百姓們絕對會自願無償的幫助朝廷運糧!”


    李承道不解,“當真?”


    “特使有所不知啊!巴蜀人代代清苦,為了能將本地貨物運出去給子孫換來富貴,甚至可以連命都不要了!但是四周這茫茫大山,卻死死的將我們按在此處啊!


    這次朝廷給機會發財,還有秘密寶貝山地運糧,這是天大的好事,若是因為缺人手導致此事不成,您可以去問問百姓們答不答應?”


    聽到巴蜀主官此話,李承道放心了,一邊收糧,一邊召集工匠按照木牛流馬的圖紙打造神器,並且承諾此神物以後就會留給巴蜀,造福百姓!


    半個月後,一車車糧食終於從巴蜀上路了,此次運糧,首先要從劍閣向北到漢中,然後從漢中翻過秦嶺到達北方!


    一路基本上都是山路,所以此次運糧隊伍很大,蜀地人民太過熱情,最後連帶運糧隊、修車工匠隊,等等差不多有五萬的隊伍!


    而且這還隻是第一批,李承道承諾,此次在巴蜀購糧運糧,將會一直持續半年時間,所以將會有源源不斷的人從巴蜀往外運糧!


    用了一個月時間,終於曆經艱險,將糧食運到了漢中,接下來翻過秦嶺就是關中了!


    從漢中到關中,必須穿越秦嶺,古人沒有穿山機械,但是卻智慧無窮,修了很多條路來穿過茫茫秦嶺,這一條條就是我們現在知道的古棧道!


    而此次運糧大軍,分三路由三條古棧道行進!


    分別是陳倉道,就是當年楚漢相爭那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陳倉,現如今在:北起寶雞的陳倉,南到漢中的勉縣!


    另一條就是褒斜道,南口在漢中以北的褒穀,北口在眉縣的斜穀,全長四百七十公裏!


    還有就是子午道,北口在長安縣,叫子口;南口在洋縣,叫午口,全長四百二十公裏!


    三條路同時運輸,分不同的路線出川入關內,這樣可以大大加快運糧速度,這等大災之年,時間就等於生命!


    但是蜀道艱難,自古就廣為人們傳頌,木牛流馬可以讓人們便於走山路,可這等棧道,山崖上開辟出來的道路倒還好,雖然窄些,但是隻要注意腳下,還是安全的!


    可是有些棧道不是開山出來的,而是前人在山壁上鑿出洞口,然後插上木樁或者石條,最後每條之間連接成橋的結構,這種走起來就非常危險了!


    加上這些棧道年久失修,多年不曾有大軍這樣走過運輸了,所以此次棧道運糧,可以說是極其的艱難和危險!


    之前走金牛道出川入漢中,五萬運糧大軍就愣是折進去了三十人,讓來購糧的眾人心疼惋惜的不行!聲稱按照救國烈士,每人三倍撫恤!


    但是蜀人卻寬慰著說道:五萬裏麵過個棧道才折了三十個,真是上天開眼,根本不算什麽,隻要朝廷能夠願意從蜀地購糧,蜀人多的是不怕死的漢子!


    僅此一句話,李承道幾人眼眶就濕了!這些人為了家鄉父老能夠過上好日子,不惜用生命和天險對抗,這等感情,絕對堪稱感天動地了!


    而此次運糧途中,有著數之不清的感人場麵,極大的震撼了朝廷出來的眾人,也許此次事件,將會是影響幾人一生的轉折點!其中,就以李承訓的遭遇最為驚險!


    ? ?希望書友們相互轉告,幫忙廣告,你們的支持就是我的力量!求點擊、求收藏、求打賞、求推薦、求書評,各種求!


    ?


    ????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圖書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光映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光映雪並收藏大唐圖書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