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皇重色思傾國,


    禦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


    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


    一朝選在君王側。


    迴眸一笑百媚生,


    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


    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


    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


    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


    從此君王不早朝。


    這是白居易的長恨歌,寫的是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


    楊玉環乃是大唐第一美女,她是大唐的驕傲,大唐盛世造就了她。


    同樣在大唐皇宮,立政殿裏春宵苦短,李柷卻沒有從此君王不早朝。


    不是他不想,而是時勢不允許。


    溫香軟玉在懷,李柷還恍若在夢中。睡夢中的張婉兮美極了,她長長的睫毛下小巧的鼻子,嫩紅的嘴唇。


    紅色的肚兜上麵秀著的不是龍鳳,而是一對鴛鴦。這是她自己親自秀出來的,她想的是和李柷做一對鴛鴦戲水,而非羨慕做一個皇後。


    昨夜的恩澤使她睡得很沉,她的嘴角帶著甜甜的幸福。對她來說,她從來不在乎做什麽皇後,李柷就是她的全部。


    突然間李柷做出一個決定,不納後妃。此生隻娶你一個,弱水三千,獨取一瓢飲。


    李柷看過很多穿越小說,裏麵主人公都是三妻四妾做大仲馬。他是皇帝,自不必說。可他此刻的心裏真的隻有張婉兮一個人,此生絕不負她。


    沉浸在愛情中的李柷確實隻有這一個想法,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這一生無論坎坷曲折,或是富貴榮華,我李柷都與你生死相依。


    我們兩個的心已經印在一起,就像打仗一樣,我們穿著同一件長袍。這一生就這樣牽著你的手,與你相守到老。


    張婉兮還在沉睡,她摟著李柷,摟的很緊,似乎生怕他從自己身邊飛走了一樣。


    張婉兮就像個孩子一樣,她喜歡睡夢中摟著李柷。將頭埋在他的懷裏,她能感覺到李柷寬闊的胸膛,隻有這樣她才會心安。


    李柷忍不住低下頭在她額頭上深深地一吻,他真想做一個昏君,與張婉兮在後宮縱情酒色。


    可眼下的大唐江山支離破碎,他必須做一個傲世天下的聖君。隻有這樣,他才能保護好她。


    李柷輕輕的將她的手臂推開,生怕驚醒了她。李柷也沒有招唿宮女更衣,實際上昨晚他下的那道口諭,誰敢靠近立政殿一步者,格殺勿論就沒有人敢在上前。


    李柷悄悄的起身,自己穿上了龍袍,然後悄無聲息的起床。


    睡夢中的張婉兮隻感覺手臂一空,然後她猛地醒了,李柷終究還是驚醒了她。


    “陛下。”張婉兮輕輕的叫了一聲,臉上帶著無限柔情。


    李柷微微一笑,低下頭在她額頭輕輕一吻:“天色尚早,你快睡吧,朕還要上早朝。”


    張婉兮搖了搖頭:“不要,我不困了。”實際上她是想說沒有你我睡不著,可終究沒有說出口。


    李柷大概也明白她的意思:“嗯,來人!”


    幾個宮女輕輕走了進來。


    “服侍皇後更衣。”李柷一邊係著衣扣一邊道:“朕很快就會迴來。”


    張婉兮甜甜一笑:“外麵天冷,陛下小心著涼。”


    李柷點點頭,出了立政殿,有為和福全早就掌著宮燈在禦轎前等候。


    “去含元殿,上朝。”李柷說了聲。


    禦轎抬起,有為和福全一左一右跟著。


    古人沒有什麽夜生活,都是早睡早起的主兒,含元殿朝會開始。


    “諸位愛卿,這科舉一事準備的怎麽樣了?”李柷當下最關心的就是這件事。


    唐代科舉製度尚在草創階段,製度不太完善,難言公平。


    首先,唐代科舉名額偏重京城。這倒是一件好事,一些藩鎮自己辦科舉,卻仍以本鎮人才能在中央政府的科舉中取得功名者為榮。


    唐代中後期,科舉出身者越來越多,由於連年戰亂,人民苦不堪言,對軍人失去好感,轉向支持科舉成功者。


    唐代處於貴族世代向平民世代轉移的關節點上,唐代社會前半期還是很重貴族,貴族的影響力甚至超越了皇家,所以科舉選出來的人才太多,也無法得到任用。


    自唐太宗起,唐朝皇帝一直在打擊豪門,鼓勵科舉選拔,但終唐之世,平民因科舉成為宰相的例子極少,與宋代宰輔必從科舉出有很大區別。


    這倒是要感謝朱溫,連年戰亂對豪門貴族打擊非常大。尤其是朱溫,他幾乎是終結了門閥製度。


    這就能讓更多的平民得到科舉晉升的機會,所以李柷抓住了這個機會。


    孔林站出來說道:“陛下,各部官員已經準備好了,隻等開考。”


    李柷點了點頭:“很好,這次科考必須重視起來。以後各部官員選拔,上至宰執下至州縣,必須有科考出身。凡官員引薦才子者,也需由禮部開考試卷,答題合格者方可錄用。”


    “臣遵旨!”禮部尚書站出來答到。


    “這次科舉,朕唯才是用。有德才者,逼不會被埋沒。各州縣官員缺額者,朝廷各部缺員者,都要一一補上。”


    獨孤損站了出來:“陛下,許多貢生乃是各地藩鎮所推舉,這些人如何處理?”


    這倒是個難題,那些藩鎮推薦的鄉貢,難免不是藩王派來的探子。是將他們安置個閑職還是正職,值得商榷。


    李柷思考了一下:“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陛下,臣以為不可授與要職。”禦史崔遠反對。


    “臣也覺得不妥,藩鎮鄉貢,其心必異。”


    “就是,藩王們兩麵三刀,鄉貢怎可放心。”


    群臣中有多人跟著反對,都覺得應重用朝廷地盤上的考生為主。


    裴樞卻持有反對意見:“陛下,臣以為未必。”


    終於有了不一樣的聲音,李柷很感興趣:“哦,說來聽聽。”


    裴樞跟著站出來,行禮說道:“迴奏陛下,鄉貢也都是各地鄉試出來的貢員。朝廷理應一視同仁,不能因其是藩鎮而區別對待,如此豈非寒了天下士子的心?”


    “裴大人,這鄉貢萬一是藩王派來的細作,危害我大唐,這又該做如何?”張發奎質問道。


    裴樞並沒有理他,而是對李柷道:“陛下,貢生乃是為朝廷各部為官。他們也都是個鄉試考出來的學子,即便是藩王派來,也不應區別對待。再者考生從政而非為軍,像是兵部、兵器監、火藥作坊之類的部門可以摒棄鄉貢考生不用。即便是藩王細作,將其錄入其他各部也並無影響。”


    裴樞說的也沒有錯,朝廷不過是巴掌大的地兒,其他藩鎮是考生不重用,那是對學子們的不公平。


    即便這些考生裏麵有藩王細作,隻要不讓他們進入兵部、軍器監、火藥作坊這類的部門,他們對藩王也沒什麽用處。


    此言一出,群臣竟無人再反對。


    “好,朕便依裴樞所言。科舉選拔官員不論出身,不論地域。以才而取,二月十六,京師開考!”


    大唐科舉不同於後代的三年一考,而是一年一考。一般都是秋季布告天下,來年二月份開考。


    許多各地學子聞言京城繁華,仰慕天顏,早已雲集洛陽城,隻等二月份開考。


    李柷已經下令讓這次試題適當放寬,因各地官員稀缺,許多州縣都是一人兼兩職甚至是數職。隻有廣開科舉,才能選拔各地人才。


    散朝後,李柷急不可耐的往立政殿奔去。新婚燕爾,如膠似漆,他早已等不及要見張婉兮了。


    早膳已經備好,李柷和張婉兮一同用膳。


    菜是由玻璃大棚所貢,尚食局奉禦諸葛孔方親自動手。這諸葛孔方深得李柷真傳,對炒菜頗為拿手。所創的一些菜係就連李柷都讚不絕口。


    鐵鍋炒菜的發明,已經漸漸深入千家萬戶。尤其是上層社會,人們終於發現原來炒菜是如此美味絕倫。


    張婉兮愛吃甜食,李柷命人熬了一碗白糖蓮子羹。


    “皇後,吃完飯隨朕去積善宮拜見太後。”李柷沒有讓宮女動手,而是親自給張婉兮盛上。


    “臣妾已是許久沒見太後了,甚是掛念,不知太後身體可好?”張婉兮對何太後非常感激,當初就是太後將自己從朱溫手裏奪過來的。


    李柷笑了笑:“太後很好,她也經常在朕麵前誇你。”


    張婉兮臉色微微一紅:“誇,誇我什麽?”


    “誇你知書達理,美貌聰穎。”


    “臣妾哪有那麽好。”


    “在朕眼裏你就是最好的。”


    “……”


    積善宮,何太後拿著一個放大鏡,正在研究一盆花。


    年紀大了,她總得給自己找一個愛好,否則會悶出病來。


    花由玻璃大棚所貢,乃是一盆月月紅,也就是月季。


    何太後正自奇怪,這個季節的月月紅是怎麽培育出來的。


    “太後,陛下和皇後娘娘來了。”宮女阿秋前來傳話。


    一聽這個,何太後高興的放下玻璃鏡:“哦,皇帝來了,快讓他進來。”


    “兒臣,臣妾拜見太後!”李柷和張婉兮並肩走來,二人行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昏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貨小聯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貨小聯盟並收藏大唐昏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