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十六年如何做了財稅製度的革新呢?


    朝廷與地方的財政稅收做了分離管控,即後世的分稅製。


    一、朝廷收朝廷的,例如商稅裏的消費稅、銀行稅、海關稅、大宋國企商稅、城市建築維護稅等等。


    二、地方則可以開始收道路稅、田地拓荒稅、各地私人商社的商業稅、資源稅等等。


    趙桓為何要在這個時候把朝廷和地方的稅收分開?


    一是國土已經空前規模,這些年發展雖快,但也出現大量的政策漏洞,偷稅漏稅太多,僅僅是東京收稅,戶部的人要全國各地跑,無法輻射,所以許多地方的稅都收不上來。


    二是鼓勵地方多樣性發展,而不是被京師的一套標準給限製死。


    等新的稅政一出來後,各地官府立刻像是打了雞血一樣。


    終於拿到一部分財政大權了!


    緊接著,朝廷便將公路和鐵路設置成了未來十年考核的重點目標。


    並且分門別類將南方諸多地方的水利修建也納入進去。


    靖康十五年的新政,給各地官府打下一個模板,大家也都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去走了。


    此後的朝廷,明顯變得更加輕鬆。


    趙桓也從具體的事物中脫離出來。


    他在做什麽?


    規劃更大龐大的版圖。


    靖康十六年二月,趙桓開始了他空前絕後的移民政策。


    從南方和中原,抽調百萬人口西進。


    去哪裏?


    伊犁!


    伊犁在七河流域的腹地,在後世被稱作塞外江南,那裏有豐富的河流資源,土地肥沃,也是亞洲大陸的腹地。


    用五年時間將伊犁發展起來,趙桓將消除西征戰線過長的隱患。


    並且在伊犁建立起連接河中地區的貿易線,為徹底擊敗突厥人做準備。


    一旦伊犁發展起來,再往西推到碎葉,將這一帶的經濟打開,建立漢人的城市和軍事重鎮,大宋的騎兵完全可以縱橫到地中海,甚至兵臨耶路撒冷。


    伊犁在行政區上麵被劃歸到了高昌,由李光管轄。


    趙桓大筆一揮,給河套路撥款2億貫(240億元),沿著河套路的興慶府到高昌,建立三條鐵路線,5條公路線。


    這些交通路線在不久的將來就是中原給西域輸血的大動脈,隻有這樣,伊犁的城市群建設才能出現源源不斷的動力。


    趙桓再大筆一揮,給高昌撥款3億貫(360億元)。


    主要三點用途:一、1億貫擴建高昌城,五年之內高昌的人口目標兩百萬。二、1.5億貫建立伊犁城市群,五年之內,興建九座城市。三、還有五千萬貫砸在碎葉城的修建和擴容上。


    至於征討西域的軍費,另外單獨算。


    靖康十六年的前三個月,東京城沒有一個官員睡過一次好覺。


    因為皇帝也沒有睡好覺,大家全部加班加點。


    政事堂聯合三司(戶部)拿出了河套、高昌到碎葉城的一整套建設方案,包括人口的抽調,鐵路、公路的建設長度、預算。


    事無巨細,全部寫得一清二楚,僅僅是文書就堆了半座宮殿。


    翰林院的人也在三個月之內,連續六次通過邸報,傳達中原和南方,唿籲讀書人加入西域大開發的行列。


    並且翰林院承諾給出預備官職和完善的福利待遇。


    大宋新政十五年積累的人才,為這一次西進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血液。


    在新政下長大的年輕人們充滿了冒險精神,他們不僅僅在沿海的各大港口尋找抵達西方的線路,也不斷的往西域,去尋找新的財富機會。


    聽說王軍已經將戰線推到了碎葉城以西,高昌一帶出現了大量的心機會,也有更多的民間商人、讀書人自願前往。


    他們離開了祖輩守護的家鄉,去尋找新的生活。


    從來沒有像現在這個樣子,從來沒有出現過如此大規模的人口遷徙。


    在政事堂和戶部做出民生規劃的時候,樞密院和軍督府也給出了未來十年對西域的作戰戰略目標。


    這將是一次空前的西征,涉及到了軍事打擊,經濟帶的建立,貨幣的流通,以及文化的傳播。


    也隻有如今行政效率極高的大宋才能辦到了。


    整個三月份,朝廷對外頒發了數道關於西域大開發的政令。


    從軍事、經濟、文化三個層麵,做出了對未來的展望。


    轉眼,半年時間過去了。


    西域傳來戰報,戰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木鹿城被吳玠攻破,耶律大石殘餘勢力被嶽飛擊潰,


    讓人震驚的消息是,塞爾柱的桑賈爾傾兵三十萬,揮師東進,打算趁著宋軍與遼軍打得兩敗俱傷的時候,奪迴失地。


    由於戰場過長,趙桓無法指揮,也不可能書信一封去告訴嶽飛、吳玠和韓世忠怎麽打仗。


    朝廷現在能做的隻有兩件事:一是提供源源不斷的糧草;二是立刻消化掉高昌到碎葉一帶的地盤,將基礎打撈,運輸人過去。


    其餘的,就交給那三位主帥了。


    大約在靖康十六年的八月份,另外一個好消息傳迴東京城:柔嘉迴來了。


    已經好幾年沒有見到的女兒突然迴來了,讓趙桓非常開心。


    柔嘉曬黑了一些,但變得更加堅韌,以前那股子柔弱的小女子氣都被海外的艱苦抹去。


    趙桓心疼她,打算將她留在身邊,以後不要讓她跑到海外去了,等李寶在注輦在駐紮一段時間,將李寶也調迴來。


    靖康十六年開始,大宋本土進入和平期。


    這一年發生了另外一件事:廣州造船局造出了第一艘蒸汽式輪船,正式下海航行,並從廣州進入南洋,數月之後又從南洋返航。


    巧的是,南洋經略使秦檜就是坐的這一艘輪船迴來的。


    在南洋待了幾年,秦檜再一次踏上了華夏本土,一路北上,被傳召入宮陛見。


    靖康十七年正月剛剛過完,秦檜被任命為七河經略使,前往碎葉城經略七河地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迴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