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北邊最新傳來的密信後,趙桓不得不感慨,事實變化無常啊。


    如果說人間是一盤棋局,老天爺是下棋手,這個棋手下棋的套路根本就是隨機性的。


    誰曾想,完顏宗望突然就翹辮子了。


    要知道,完顏宗望可是目前唯一能鎮住局麵的人物。


    原本趙桓已經在心理層麵接受了完顏宗望的投降,這事就這麽進行下去。


    畢竟,比起戰敗完顏宗望逃走,再留一後患,拉攏之後再打殺實在是上策。


    為了嘉獎完顏宗望的棄暗投明,趙桓連爵位都給他留好了。


    當然,趙桓也給完顏宗望想了一百多種死法。


    順道給時家和韓家也留了一百多種死法。


    但現在看來,對付完顏宗望的死法,是用不上了。


    完顏宗望的死,對於趙桓來說不僅不是壞事,而且是天大的好事。


    對付馬上民族,趙桓最擔憂的不是打不了勝仗,而是無法斬草除根,或者說擊碎起核心力量。


    例如,若是完顏宗望還活著,趙桓不接受他的投降,雙方可能會有一戰。


    但是戰爭進入到某一個時間點,完顏宗望則會權衡利弊,如完顏宗翰一般遠遁草原。


    馬上名族一旦遠遁草原,可能綜合實力會削弱,但機動性和靈活性就大大增加了。


    要想再消滅其有生力量,就難上加難了。


    但現在不同了啊,完顏宗望死了。


    一頭腦殘上了位。


    這下趙桓也不擔心金軍會遠遁了。


    看到完顏闍母出兵十五萬風風火火向沈州撲來,趙桓做夢都要笑醒。


    這十五萬已經算是金國最後的精銳了,而且其中有許多老弱病殘。


    那些老弱病殘趙桓沒興趣搭理,他一心隻想著能一口氣把金國的最後精銳摁在地上摩擦成廢品。


    以後的遼地,隻允許有一支強大的軍隊,這支軍隊一定是效忠朝廷的漢人軍隊。


    其他的強大勢力,不應該,也不允許存在!


    誰敢頂風作案,誰就該被誅全族!


    這一日,西北軍、中央軍、燕雲軍的諸多軍中大佬都匯聚在皇帝行宮。


    西北戰區都督嶽飛、中央軍中將韓世忠、燕雲經略使兼都督的種師中,也各自在場。


    中央擺放著偌大的軍事戰略地形圖。


    皇城司的司馬君如將北邊收集的最新情報說了一遍,眾將麵麵相覷,麵露驚容。


    皇帝穩坐中間,心中已有計較,卻偏偏問道:“諸位都說說,朕當如何?”


    唐恪第一個出列道:“陛下,兵家雲,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策,前不久,完顏宗望已致書陛下,有歸降我天朝之意,現興兵來犯,出爾反爾,名不正言不順,臣以為陛下可先遣一使者責問,金賊畏於陛下天威,必有忌憚。”


    趙桓自是立刻將唐恪的想法否定,唐恪的這種想法也不能完全算錯,就是太過麻煩了。


    對付蠻夷,趙桓本身就不想用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一套。


    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才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現在敵人好不容易把腦子扔了,衝上來送死,你讓朕用恐嚇的辦法去招安?


    這多難得的機會啊!


    趙桓表現得不甚滿意。


    李崇光立刻出列道:“陛下,蠻夷出爾反爾,若是不取賊酋首級懸於上京城城頭,我天朝威勢何在,陛下天威何在!”


    “卿有何殺敵之策?”


    皇帝的音量明顯提高了,顯然對李崇光說的話十分感興趣。


    並且,皇帝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他用的是“殺敵之策”,而不是“退敵之策”。


    意思就是:朕不想讓他們逃跑,必須全部弄死。


    李崇光道:“陛下,既然金賊以為我們糧草不夠,那我們就表現出糧草不夠該有的樣子,請陛下下令,我軍即刻撤離沈州。”


    唐恪連忙站出來道:“不可!我們已經略沈州數月,怎能說不要就不要,即便是要正麵和金賊交戰,也沒必要如此。”


    皇帝微微蹙眉道:“種卿,你意下如何?”


    種師中道:“陛下,臣亦覺得棄沈州可惜,如今敵弱我強,沒必要使用誘敵之策,隻需正麵與金賊交戰即可,金賊久攻不下沈州,必然疲憊,我軍再做出擊,勝金賊易如反掌。”


    趙桓想了想道:“如何能盡數滅金賊,畢其功於一役?”


    諸將暫無答應。


    沉默片刻,嶽飛出列道:“陛下,若要畢其功於一役,棄沈州為上策。”


    “嶽飛你細細說來。”


    “陛下,我軍退,金賊必然進,我軍退至南邊百裏,末將為左路,種相公為右路,開始左右翼包抄,對金賊的主力形成圍城之勢,屆時四麵包圍,絕無生路。”


    種師中道:“若金賊不追而守沈州,當如何?”


    “種相公,金賊不追而守沈州,我軍則可再次炮轟沈州,奪沈州不難,擊敗金賊亦不難。”


    嶽飛的聲音鏗鏘有力,這也是其他將領的心聲。


    他們每一個人都身披鎧甲,神態驕傲。


    十年前,他們絕無底氣說出這樣的話。


    但是,現在大宋的綜合實力,讓他們每一個人都有底氣說出嶽飛剛才說的話。


    宋軍在戰場上,正麵擊敗金軍,不難。


    但是,這是在空闊的塞外,要消滅金軍的有生力量,就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


    金軍以騎兵居多,靈活性高,打不贏隨時撤。


    嶽飛的西北軍對戰鐵浮屠,之所以能全麵消滅鐵浮屠,完全是取決於鐵浮屠這種兵種笨重。


    例如,那一次完顏宗弼的許多輕騎兵就趁亂逃散,此時還散落在西北的草原上,甚至可能聚集成軍隊,卷土重來。


    當年強大的漢朝,為何花了百年時間才擊垮匈奴?


    正是因為馬上民族靈活性非常高,他們不必像漢人一樣必須依靠城池、依靠當地的製度和經濟存活。


    趙桓想要的不僅僅是戰爭的臨時勝利,而且戰爭的絕對勝利。


    嶽飛雙目隱隱露出了鋒利的光芒:“難在,聚金賊,圍剿金賊。”


    不待眾人說話,皇帝已經高聲道:“好!嶽飛說得好!朕覺得可行,就按照嶽飛說的辦!”


    諸將齊聲道:“陛下英明!”


    皇帝意味深長補充了一句:“李崇光,你協助種相公出擊右路,朕要讓金賊有去無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迴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