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幾個人臉色瞬間就白了,尤其是被打得皮開肉綻的張沅。


    那可是太學生啊!


    這幫人一句話都不說,直接就殺了!


    何禮明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仿佛鄰家的大哥哥,但他手裏的月眉刀卻在滴血。


    “張沅,老老實實交代昨晚在書館的所有事,一個字都不許錯,否則本座讓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說這話的時候,何禮明臉上依然掛著淡淡的微笑,看起來人畜無害。


    但在場的沒有一個人會真正認為他人畜無害。


    蔡文的血還是熱的!


    “還有你們幾個,將昨晚的事情都老老實實說出來。”


    剛才還一個勁在哪裏罵的幾個太學生瞬間就老實了。


    就像後世網絡上熱情的網友們,罵歸罵,老子在網上能站在道德的製高點,罵死你,但你突然跑到我家裏說要弄死我,我立刻跪給你看。


    大爺,饒命啊!


    那幾個太學生已經嚇得哇哇直哭,剛才的硬氣早就拋在九霄雲外。


    當下,便將昨晚的所有細節交待得一幹二淨。


    一邊的主簿將他們說的話一個字不漏記下來。


    最後,何禮明得出了一個結論,他輕輕修理著他幹淨整齊的手指甲,漫不經心道:“你們公然對抗朝廷新學之政,欲禍亂國朝,意欲顛覆大宋。”


    說完,何禮明便轉身離去,留下一臉懵逼的張沅。


    如果再給張沅一次迴到昨天的機會,他絕對不會去打開那扇窗戶,正是因為他去打開了那扇窗戶,吸了一口早晨的新鮮空氣,增加了食欲,早餐多吃了幾塊肉。


    肉吃多了,力氣就比平時要大,精力也要更加旺盛。


    精力一旺盛,就像去逛街。


    結果逛街就遇到蔡文這幾個太學生。


    遇到這幾個太學生,大家就想著一起吃中午飯。


    吃中午飯,大家就開始聊天,聊著聊著就聊到了最近的什麽農學速成館,什麽書館。


    吃飽喝足,又不願動了,就四處閑逛,直到晚上,就是因為中午吃多了,晚上興致來了,去怡紅院的路上經過了書館。


    然後就發生了在書館的事情。


    所以啊!


    再給張沅一次機會,他絕對不會打開房間裏那扇窗戶,而是選擇老老實實在家裏趟一天,這樣什麽都不會發生了。


    一覺醒來,他還是他,而不是現在在督察院的牢裏,被打得遍體鱗傷。


    那幾個太學生腦子裏都是狗屎,眼睛裏都是他們至高無上的道德和神聖不可侵犯的聖學。


    但張沅作為大宋朝一名“合格”的官員,卻是深深知道,自己成了政治的犧牲品了。


    這麽屁大點事,頂多是官員欺壓小老百姓,嘲諷了幾句而已,就算天子震怒,也斷然不會將自己投入獄中,最多罰俸祿,降官職,或者直接罷官。


    他從何禮明的話裏麵已經聽出來了,督察院的立案絕對要對他這件事上綱上線。


    大宋朝的官員們最怕的是什麽?


    是皇帝責罵嗎?


    不是!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皇帝責罵你,是你的榮幸。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皇帝的時間多寶貴,能拿出時間來罵你,在你身上浪費情緒,說明你是皇帝看中的人。


    所以,大宋朝的官員們到底最怕什麽?


    最怕自己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這種東西是最無奈的,最不可能挽迴的,最倒黴的。


    所以啊,張沅腸子都悔青了。


    萬萬不該睡醒了打開那扇窗戶啊!


    第二日,朝堂之上。


    徐處仁匯報了幾個重要的事情。


    一、去年關於遷移二十萬人到東京城一事,已經完成任務,今年東京城多了二十萬人,一部分人住進了城外的新宅區,一部分人則在城內租房住下,極少部分人在東京城內買了房,這些能在城內買房的都是超級富豪!


    新的外來人口除了能買得起房的,戶籍都被登記為客戶,他們大多是鄉村下戶,周邊城鎮的下五等戶。


    有的是被迫來到東京城,有的是願意來東京城。


    當然,在徐處仁的匯報中,這些人聽說能到帝都來,各個歡天喜地。


    不過,來了一段時間,許多人在東京城也找到了養家糊口的工事,漸漸大家的情緒也都穩定下來,甚至生活似乎比以前要好過一些。


    二、關於中原、南方空置出來的田地售賣、收歸和分配的處理。


    一半的田地賣給普通百姓,平均每人一畝地。


    另外一部分則拿出來,由樞密院統計近兩年軍中有功將士,按照軍功分配田地。


    最後一部分則收歸朝廷自有。


    三、關於新稅政的落地實況。


    現除蜀中、夔州未實施新的稅政,整個大宋都已經在按照新政實施,包括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以及福建路。


    四、關於新農學執行的情況。


    陳旉在江陵府的新農業生態已經初步執行,執行的村鎮,糧食的產量,比往年翻了一番!


    五、水泥製造廠已經有三座在江陵府動工完成。


    之所以選擇江陵府是因為江陵府地處華夏腹地,四通八達,通往東南西北皆為便利。


    水泥年後可開始投入試用階段。


    徐處仁匯報完後,唐恪便開始匯報他商部的事情。


    一、今年東京城有二十萬人在商虞司的招募下,獲得了工事,有了收入。


    北都幽州、西都長安、東都杭州,分別有十五萬人、三萬人、三萬人加入了朝廷工事的隊伍。


    二、藝造局下的大宋四大官繡年產五萬匹絲綢,官窯年產三萬陶瓷。


    事實上,官繡以往比這要多很多,隻是兩浙和江東路一帶,幾年前因方臘造反,波及甚廣,連絲綢的產量也受到了嚴重的波及。


    至於民間秀坊產量,商部尚未完成實際產量統計。


    唐恪在匯報的結尾加了一句:來年改稻為桑的政策開始實施,絲綢的產量將會翻倍。


    三、關於民間商人的扶持。


    目前已經確定六人,分別在東京城和其餘四都,另外加上了一個江陵府。


    各自所在的商業領域也不盡相同。


    政事堂兩位大佬匯報完會,便是翰林學士石子明了。


    教育和學術可以說是當今天子最重視的領域之一,他和大宋的經濟、軍事有著緊密的聯係,是大宋國力提升的重中之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迴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