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有膽子頒布新政,自然已經想到這些人會這麽幹了,不然王安石的變法怎麽會一塌糊塗?不然衛鞅當年為何會在秦國大開殺戒,連孝公的哥哥的鼻子都割了!
就說從何立仁家裏便抄出了五十萬貫之多。
按黃金基準,宋代一貫銅錢約相當於465元,按大米基準,1貫銅錢合148元,取了個金價基準的465元和米價基準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並歸整去掉零頭,將1貫定為300元。
何立仁的五十萬貫兌換成後世的錢,相當於2.3250億!
另外還有青州商會的十三大富商,一共查抄出來了800萬貫,兌換成後世的錢相當於37.2億元!
看看這樣的數值,趙桓自己都覺得頭皮發麻,這可是宋代,不同於後世的全國體量巨大,即便官員貪汙再多,民間也還是有錢的。
但宋代的生產能力有限,經濟結構有限,一旦巨額的財產都匯聚到了官員手上,說明民間是沒有錢了!
那老百姓們到底靠什麽來生活?
趙桓並未在北宋的民間深入了解過,但大致也能猜想到,佃農一輩子被捆綁在地主的田地上,每個月掙紮在不餓死的邊緣,不僅如此,還要承擔北宋朝廷繁重的徭役。
難怪當年王安石在改革的時候,他的學生鄭俠甘願冒著殺頭的罪也要彈劾他,那個時候王安石的政策因為執行不到位,變成了朝廷從民間吸錢的政策,導致大量的人破產,流露街頭,更有很多人食不果腹,衣不遮體,小孩子活活餓死,竟然還出現了易子而食的慘劇。
王安石變革並未過去多久,北宋又內亂不斷,外患不停,百姓的生活隻會更加悲慘。
這青州案已經直接反應出大宋財富結構的畸形了!
看到這份匯報,趙桓痛心疾首,他前世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小職員,非常清楚社會底層的痛,那是對人生的絕望,是有錢人永遠無法體會的。
華夏人自古是最勤勞堅韌的,歐洲世界信奉上帝,遇到問題請求上帝幫忙,但是華夏人民卻是從古自今都依靠自己。
發了大洪水,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
遇到北方外敵,從和親到傾國之力北上,封狼居胥。
五胡亂華,神州傾塌,千萬人被屠戮,屠胡令現世,鋼骨熱血灑青天,才涅槃出了隋唐盛世。
即便是後世的天朝隕落,四萬萬同胞前赴後繼,以無數英烈赴修羅地獄,再造中華!
當世界風雲激蕩萬千,全世界都不看好那個重新建立的東方大國的時候,它再一次涅槃,在21世紀初驚豔了全世界!
趙桓堅定他對大宋的改造會成功的,他的信心源自於華夏的千千萬萬人民,這個民族有一種折不斷的韌性。
後世的西方人覺得中國沒有信仰,連有些鍵盤俠自己都信了,但其實中國的信仰就是自己!
這一夜,皇帝徹夜未眠,第二天天未亮,兩府所有的宰相都被召進宮,還有石子明、秦檜、何也、劉彥宗等人。
皇帝拋出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王介甫之變法為何失敗?
這個問題皇帝曾經私下與好幾個宰相都議論過,大家的出來的結論是王安石變法的政策本身有一定的問題,當時朝廷黨爭也非常嚴重,下麵的很多官員也不願意按照朝廷的意願來執行,更有很多人鑽新法空子,大發橫財。
不知道皇帝為何突然又拋出來了。
大家隻好又重新將失敗的原因說了一遍,趙桓沉默片刻才補充道:“諸卿所言甚是,然朕以為有一點諸卿當謹記,國富亦要民富,國富而民窮,百姓食不果腹,吾等之罪也!”
宰相們相互對視一眼,心下了然,大宋商行、大宋銀行、海運都已經啟動,這都是賺錢的事,而且效果都很好,但這都是富國的政策,真正富民的政策卻似乎還沒有。
大概皇帝是被青州案刺激到了,不僅皇帝被刺激到了,連宰相們也被刺激到了,一個知府的家底比當朝宰相還要豐厚。
官商勾結,從農業到商業,一層層壓榨社會的財富,大宋的財富現在呈現一種可怕的金字塔形狀,並且這個金字塔的頂部特別窄,底部非常寬大。
土地問題已經十分尖銳,但真正的核心問題卻是貧富差距的問題,龐大的社會資源和財富掌握在極少數人手中,貧苦的大眾因為要生存下去,不得不卑躬屈膝。
趙桓真正要解決的其實是社會財富分配的問題,最理想的社會形態是橢圓形的,有富人,但中間的殷實家庭應該占主流,那些不願意幹活、懶惰的人才應該流落街頭。
看著自己的宰相,趙桓道:“諸卿都說說吧,如何在百姓富裕起來?”
徐處仁道:“陛下,大宋商行的成立已經可以帶動一部分百姓富裕起來,具體執行事務此後都交予民間,朝廷發放俸祿,最後錢都會到百姓手中。”
趙桓點頭,這個他當然知道,朝廷有很多大型工事,例如挖礦、修路、建造宮殿房屋,廢除徭役之後,都是要付錢給百姓的,這部分的錢的確會流到下麵。
何?道:“陛下,臣以為,朝廷可以加大對居養院和安濟坊的投入,先帝時期,全國都開始推行居養院和安濟坊,都各地官員卻並未能深化下去。”
趙桓連連點頭,宋朝的確有相對完善的社會保障製度了,居養院和安濟坊便是其中的代表,說來諷刺,這也算是蔡京的政績。
隻是宋朝的行政體係臃腫,真正施行下去完全不是那麽一迴事。
趙桓道:“這件事納入政事堂的規劃中。”
“遵命。”
劉彥宗突然道:“陛下,臣以為,要想富民,不僅僅是要讓百姓有收入,還有嚴厲遏製財富的不正常流向,臣記得陛下在新政中規定,除了大宋商行,凡其他官員不得經商,避免官商勾結,哄抬物價,臣以為青州案便是因為官商勾結,田地和商業等優良資源全部被少數人把控,極大的損害了百姓的利益,也造成了對朝廷新政的威脅,是以,臣以為,陛下當徹查全國官員!”
劉彥宗這廝不虧是朕肚子裏的蛔蟲,朕叫你們來,就是為了這事!
這官員的風氣不好好整治,接下來的諸多新政要切實落地,讓社會財富流向百姓,難度是非常大的!
趙桓麵色不變,問其他的宰相。
李綱出列道:“陛下,臣以為劉禦司所言極是,範公曾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身為朝廷命官,當時刻為天子分憂,為百姓謀福,而不是沉迷在經商、與民爭利之中。”
趙桓掃了一眼其他人,道:“其他人呢?”
眾人皆道:“臣等附議!”
趙桓道:“好,徐卿,朕給你個任務,政事堂要好好領下來,明年朕要讓京西路、京東路、河北路和河東路這四路的百姓的財富翻一倍!記好了,這是政事堂的任務!”
“臣遵旨!”
就說從何立仁家裏便抄出了五十萬貫之多。
按黃金基準,宋代一貫銅錢約相當於465元,按大米基準,1貫銅錢合148元,取了個金價基準的465元和米價基準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並歸整去掉零頭,將1貫定為300元。
何立仁的五十萬貫兌換成後世的錢,相當於2.3250億!
另外還有青州商會的十三大富商,一共查抄出來了800萬貫,兌換成後世的錢相當於37.2億元!
看看這樣的數值,趙桓自己都覺得頭皮發麻,這可是宋代,不同於後世的全國體量巨大,即便官員貪汙再多,民間也還是有錢的。
但宋代的生產能力有限,經濟結構有限,一旦巨額的財產都匯聚到了官員手上,說明民間是沒有錢了!
那老百姓們到底靠什麽來生活?
趙桓並未在北宋的民間深入了解過,但大致也能猜想到,佃農一輩子被捆綁在地主的田地上,每個月掙紮在不餓死的邊緣,不僅如此,還要承擔北宋朝廷繁重的徭役。
難怪當年王安石在改革的時候,他的學生鄭俠甘願冒著殺頭的罪也要彈劾他,那個時候王安石的政策因為執行不到位,變成了朝廷從民間吸錢的政策,導致大量的人破產,流露街頭,更有很多人食不果腹,衣不遮體,小孩子活活餓死,竟然還出現了易子而食的慘劇。
王安石變革並未過去多久,北宋又內亂不斷,外患不停,百姓的生活隻會更加悲慘。
這青州案已經直接反應出大宋財富結構的畸形了!
看到這份匯報,趙桓痛心疾首,他前世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小職員,非常清楚社會底層的痛,那是對人生的絕望,是有錢人永遠無法體會的。
華夏人自古是最勤勞堅韌的,歐洲世界信奉上帝,遇到問題請求上帝幫忙,但是華夏人民卻是從古自今都依靠自己。
發了大洪水,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
遇到北方外敵,從和親到傾國之力北上,封狼居胥。
五胡亂華,神州傾塌,千萬人被屠戮,屠胡令現世,鋼骨熱血灑青天,才涅槃出了隋唐盛世。
即便是後世的天朝隕落,四萬萬同胞前赴後繼,以無數英烈赴修羅地獄,再造中華!
當世界風雲激蕩萬千,全世界都不看好那個重新建立的東方大國的時候,它再一次涅槃,在21世紀初驚豔了全世界!
趙桓堅定他對大宋的改造會成功的,他的信心源自於華夏的千千萬萬人民,這個民族有一種折不斷的韌性。
後世的西方人覺得中國沒有信仰,連有些鍵盤俠自己都信了,但其實中國的信仰就是自己!
這一夜,皇帝徹夜未眠,第二天天未亮,兩府所有的宰相都被召進宮,還有石子明、秦檜、何也、劉彥宗等人。
皇帝拋出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王介甫之變法為何失敗?
這個問題皇帝曾經私下與好幾個宰相都議論過,大家的出來的結論是王安石變法的政策本身有一定的問題,當時朝廷黨爭也非常嚴重,下麵的很多官員也不願意按照朝廷的意願來執行,更有很多人鑽新法空子,大發橫財。
不知道皇帝為何突然又拋出來了。
大家隻好又重新將失敗的原因說了一遍,趙桓沉默片刻才補充道:“諸卿所言甚是,然朕以為有一點諸卿當謹記,國富亦要民富,國富而民窮,百姓食不果腹,吾等之罪也!”
宰相們相互對視一眼,心下了然,大宋商行、大宋銀行、海運都已經啟動,這都是賺錢的事,而且效果都很好,但這都是富國的政策,真正富民的政策卻似乎還沒有。
大概皇帝是被青州案刺激到了,不僅皇帝被刺激到了,連宰相們也被刺激到了,一個知府的家底比當朝宰相還要豐厚。
官商勾結,從農業到商業,一層層壓榨社會的財富,大宋的財富現在呈現一種可怕的金字塔形狀,並且這個金字塔的頂部特別窄,底部非常寬大。
土地問題已經十分尖銳,但真正的核心問題卻是貧富差距的問題,龐大的社會資源和財富掌握在極少數人手中,貧苦的大眾因為要生存下去,不得不卑躬屈膝。
趙桓真正要解決的其實是社會財富分配的問題,最理想的社會形態是橢圓形的,有富人,但中間的殷實家庭應該占主流,那些不願意幹活、懶惰的人才應該流落街頭。
看著自己的宰相,趙桓道:“諸卿都說說吧,如何在百姓富裕起來?”
徐處仁道:“陛下,大宋商行的成立已經可以帶動一部分百姓富裕起來,具體執行事務此後都交予民間,朝廷發放俸祿,最後錢都會到百姓手中。”
趙桓點頭,這個他當然知道,朝廷有很多大型工事,例如挖礦、修路、建造宮殿房屋,廢除徭役之後,都是要付錢給百姓的,這部分的錢的確會流到下麵。
何?道:“陛下,臣以為,朝廷可以加大對居養院和安濟坊的投入,先帝時期,全國都開始推行居養院和安濟坊,都各地官員卻並未能深化下去。”
趙桓連連點頭,宋朝的確有相對完善的社會保障製度了,居養院和安濟坊便是其中的代表,說來諷刺,這也算是蔡京的政績。
隻是宋朝的行政體係臃腫,真正施行下去完全不是那麽一迴事。
趙桓道:“這件事納入政事堂的規劃中。”
“遵命。”
劉彥宗突然道:“陛下,臣以為,要想富民,不僅僅是要讓百姓有收入,還有嚴厲遏製財富的不正常流向,臣記得陛下在新政中規定,除了大宋商行,凡其他官員不得經商,避免官商勾結,哄抬物價,臣以為青州案便是因為官商勾結,田地和商業等優良資源全部被少數人把控,極大的損害了百姓的利益,也造成了對朝廷新政的威脅,是以,臣以為,陛下當徹查全國官員!”
劉彥宗這廝不虧是朕肚子裏的蛔蟲,朕叫你們來,就是為了這事!
這官員的風氣不好好整治,接下來的諸多新政要切實落地,讓社會財富流向百姓,難度是非常大的!
趙桓麵色不變,問其他的宰相。
李綱出列道:“陛下,臣以為劉禦司所言極是,範公曾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身為朝廷命官,當時刻為天子分憂,為百姓謀福,而不是沉迷在經商、與民爭利之中。”
趙桓掃了一眼其他人,道:“其他人呢?”
眾人皆道:“臣等附議!”
趙桓道:“好,徐卿,朕給你個任務,政事堂要好好領下來,明年朕要讓京西路、京東路、河北路和河東路這四路的百姓的財富翻一倍!記好了,這是政事堂的任務!”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