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柯和孟樟的話倒是提醒了孟櫟,之前孟櫟也一直在猶豫魏軍的強大,萬一這一仗打輸了怎麽辦,他們孟家辛苦耕耘了幾十年的勢力可就麵臨著煙消雲散的危機。
但孟柯和孟樟這麽一說,倒是讓孟櫟有些如釋重負,是啊,以前自己光考慮失敗以後怎麽辦,越想壓力越大。
但其實也沒有什麽,如果他們和魏軍的交戰失敗了,隻需要化整為零,往深山老林之中一藏,魏軍就算是搜遍了南中,也休想把夷人給挖出來。
要知道南中的大部分的地區可都是未開化的煙瘴之地,狼蟲虎豹出沒,毒蛇毒蟲橫行,許多地方都是生命禁區,人類幾乎無法踏足,蠻人深知南中的地理,他們可以藏身到這些禁區的邊緣,而魏軍一旦追來,他們不知這些死亡禁區的厲害,很可能一頭就會紮進去,落個死無全屍的下場。
所以對於夷人來說,打了敗仗也沒有什麽,大不了放棄現有的山寨,躲過更為偏僻荒蕪的地方去,反正魏軍也不可能在南中久留,隻要他們一撤兵,南中便又是他們孟家的天下。
三人之中,唯一持反對態度的隻有老二孟楠,於是孟櫟對他是好一番苦口婆心地勸說,畢竟這是關於孟家的大事,他們兄弟四人必須保持一致才行,就算是其他三人聯合行事,將孟楠撇在一邊也能成事,但孟櫟可不想因為這件事而造成兄弟失和。
既然老大開口了,孟楠也不好拒絕,雖然自從他們的老爹孟獲去世之後,兄弟四人明麵上是分了家的,各自把持著一塊地盤,但對外一致的原則卻是他們當初分家時就曾立下過的誓言,而且老大孟櫟做為長子,無論地位還是聲望都是在他們兄弟之上的,孟楠三人也是聽從於孟櫟的號令。
更何況孟櫟這次表現的極為高風亮節,明明隻有三個太守職位,他主動地予以讓賢,將三個太守全部讓給了弟弟們,等於是把好處全部拱手相讓,而自己卻是一無所獲。
就憑這一點,孟櫟也足以能得到兄弟們的擁戴了。
孟楠雖然考慮的比其他人多,不太樂意趟這趟渾水,但也架不住兄弟們的苦勸,最後也隻好答應下來。
兄弟四人達成一致之後,別的事情就好說了,孟櫟讓其他三兄弟即刻迴歸本寨,點起本部人馬,同時召集依附於他們的那些中小部落,然後趕往滇池一帶,進行會師,所有軍隊都統一由孟櫟來指揮調度。
雖然孟氏四兄弟這邊達成了一致,但現在依然還存在著一個問題,他們的直係嫡係人馬並不太多,更多的勢力是依附於他們的那些中小部落,雖然每個小部落人數並不太多,但幾十上百個部落加起來,那也是一個比較龐大的數目。
所以孟氏想要對抗魏軍,單憑他們的嫡係勢力是不夠的,必須要召集那些各寨的寨主各洞的洞主,所有的蠻夷一族齊上陣,才能湊齊十萬大軍,才有對抗魏國大軍的資本。
孟櫟深知,他們兄弟之間可以采用協商的辦法來解決,但對於那些中小部落,這個辦法顯然是行不通的,對於那些受過魏軍迫害的部落來說,倒是巴不得孟氏出兵為他們討還公道的。
但對於那些沒有和魏軍產生利害衝突的部落,卻未必肯出兵,如果孟家以強勢壓迫他們出兵,這些部落之中的大多數恐怕也是會屈服的。
可真如果這麽做的話,那麽這些酋帥未必肯賣力氣,就算出工也不會出力,隻有許諾給他們一些好處,才能讓他們死心塌地地來賣命。
什麽樣的好處才能讓這些酋帥為之動心呢?
孟櫟當然也好好地考慮一樣,給他們一些金銀財寶的話,似乎誘惑力有些不足,畢竟對於一直處於深山老林之中的這些部落,金銀財寶這類的東西遠不如吃得用的東西來得實惠,更何況,給少了不抵事,給多了孟櫟也肉痛,本身孟櫟寨子裏麵的寶物也是有限的,他還得時不時向蜀國朝廷進行上貢。
這麽多的部落,真要逐一分發的話,孟櫟再多的家當也是經不起折騰的。
孟櫟思忖了半晌,頓時是有了一個主意,按照他的計劃,這次蠻兵集結之後要兵分兩路,一路圍攻滇池,一路圍攻賁古,隻要拿下這兩城之後,孟櫟許諾下來,屠城三日,能殺多少人,能搶多少東西,各憑本事,搶的東西,不管是財物還是奴隸,皆歸各人所有。
消息剛一傳出,蠻夷諸部就沸騰了,再怎麽說城裏都要比他們部落富庶的多,而且這可不僅僅是聽說,許多夷人還曾經到過滇池城裏,親眼見識過滇池城的繁華。
當時他們也隻有羨慕的份,畢竟漢夷分治,他們是沒有資格在漢人聚集的縣城裏久留的,但那些城裏麵的燈紅酒綠,依然給這些山寨裏過著枯燥乏味生活的夷民留下過不可磨滅的印象。
現在孟櫟發號施令,隻要他們能攻下滇池,就允許他們屠城劫掠三日,這樣的好事,簡直是讓他們兩眼發光,估計這些夷人入城之後,能把滇池城內的每一塊磚都扒光了。
盡管說這些城池先前都是蜀國的地盤,城內的百姓也是蜀國百姓,但孟櫟現在卻也顧不上那麽多了,為了激勵和鼓舞士氣,為了讓這些夷兵更賣力,也隻有屠城這個辦法了。
屠城這辦法可不是孟櫟首創的,而是古以有之,曆來領軍者為了激勵鼓舞士氣,常常會縱容手下的軍隊進行屠城,而一座富庶的城池,在那些攻城士兵的眼中,就是一塊肥肉,隻要有足夠的好處,他們自然是倍加努力。
孟櫟的這道命令很快地就傳遍了整個南中,各個部落是群情激昂,紛紛地加入到了孟氏的隊伍之中,人流越匯越多,很快就達到了孟櫟所希望的十萬之眾。
於是孟櫟兵分兩路,自己和孟楠一路,攻打滇池,孟柯和孟樟一路,攻打賁古。
但孟柯和孟樟這麽一說,倒是讓孟櫟有些如釋重負,是啊,以前自己光考慮失敗以後怎麽辦,越想壓力越大。
但其實也沒有什麽,如果他們和魏軍的交戰失敗了,隻需要化整為零,往深山老林之中一藏,魏軍就算是搜遍了南中,也休想把夷人給挖出來。
要知道南中的大部分的地區可都是未開化的煙瘴之地,狼蟲虎豹出沒,毒蛇毒蟲橫行,許多地方都是生命禁區,人類幾乎無法踏足,蠻人深知南中的地理,他們可以藏身到這些禁區的邊緣,而魏軍一旦追來,他們不知這些死亡禁區的厲害,很可能一頭就會紮進去,落個死無全屍的下場。
所以對於夷人來說,打了敗仗也沒有什麽,大不了放棄現有的山寨,躲過更為偏僻荒蕪的地方去,反正魏軍也不可能在南中久留,隻要他們一撤兵,南中便又是他們孟家的天下。
三人之中,唯一持反對態度的隻有老二孟楠,於是孟櫟對他是好一番苦口婆心地勸說,畢竟這是關於孟家的大事,他們兄弟四人必須保持一致才行,就算是其他三人聯合行事,將孟楠撇在一邊也能成事,但孟櫟可不想因為這件事而造成兄弟失和。
既然老大開口了,孟楠也不好拒絕,雖然自從他們的老爹孟獲去世之後,兄弟四人明麵上是分了家的,各自把持著一塊地盤,但對外一致的原則卻是他們當初分家時就曾立下過的誓言,而且老大孟櫟做為長子,無論地位還是聲望都是在他們兄弟之上的,孟楠三人也是聽從於孟櫟的號令。
更何況孟櫟這次表現的極為高風亮節,明明隻有三個太守職位,他主動地予以讓賢,將三個太守全部讓給了弟弟們,等於是把好處全部拱手相讓,而自己卻是一無所獲。
就憑這一點,孟櫟也足以能得到兄弟們的擁戴了。
孟楠雖然考慮的比其他人多,不太樂意趟這趟渾水,但也架不住兄弟們的苦勸,最後也隻好答應下來。
兄弟四人達成一致之後,別的事情就好說了,孟櫟讓其他三兄弟即刻迴歸本寨,點起本部人馬,同時召集依附於他們的那些中小部落,然後趕往滇池一帶,進行會師,所有軍隊都統一由孟櫟來指揮調度。
雖然孟氏四兄弟這邊達成了一致,但現在依然還存在著一個問題,他們的直係嫡係人馬並不太多,更多的勢力是依附於他們的那些中小部落,雖然每個小部落人數並不太多,但幾十上百個部落加起來,那也是一個比較龐大的數目。
所以孟氏想要對抗魏軍,單憑他們的嫡係勢力是不夠的,必須要召集那些各寨的寨主各洞的洞主,所有的蠻夷一族齊上陣,才能湊齊十萬大軍,才有對抗魏國大軍的資本。
孟櫟深知,他們兄弟之間可以采用協商的辦法來解決,但對於那些中小部落,這個辦法顯然是行不通的,對於那些受過魏軍迫害的部落來說,倒是巴不得孟氏出兵為他們討還公道的。
但對於那些沒有和魏軍產生利害衝突的部落,卻未必肯出兵,如果孟家以強勢壓迫他們出兵,這些部落之中的大多數恐怕也是會屈服的。
可真如果這麽做的話,那麽這些酋帥未必肯賣力氣,就算出工也不會出力,隻有許諾給他們一些好處,才能讓他們死心塌地地來賣命。
什麽樣的好處才能讓這些酋帥為之動心呢?
孟櫟當然也好好地考慮一樣,給他們一些金銀財寶的話,似乎誘惑力有些不足,畢竟對於一直處於深山老林之中的這些部落,金銀財寶這類的東西遠不如吃得用的東西來得實惠,更何況,給少了不抵事,給多了孟櫟也肉痛,本身孟櫟寨子裏麵的寶物也是有限的,他還得時不時向蜀國朝廷進行上貢。
這麽多的部落,真要逐一分發的話,孟櫟再多的家當也是經不起折騰的。
孟櫟思忖了半晌,頓時是有了一個主意,按照他的計劃,這次蠻兵集結之後要兵分兩路,一路圍攻滇池,一路圍攻賁古,隻要拿下這兩城之後,孟櫟許諾下來,屠城三日,能殺多少人,能搶多少東西,各憑本事,搶的東西,不管是財物還是奴隸,皆歸各人所有。
消息剛一傳出,蠻夷諸部就沸騰了,再怎麽說城裏都要比他們部落富庶的多,而且這可不僅僅是聽說,許多夷人還曾經到過滇池城裏,親眼見識過滇池城的繁華。
當時他們也隻有羨慕的份,畢竟漢夷分治,他們是沒有資格在漢人聚集的縣城裏久留的,但那些城裏麵的燈紅酒綠,依然給這些山寨裏過著枯燥乏味生活的夷民留下過不可磨滅的印象。
現在孟櫟發號施令,隻要他們能攻下滇池,就允許他們屠城劫掠三日,這樣的好事,簡直是讓他們兩眼發光,估計這些夷人入城之後,能把滇池城內的每一塊磚都扒光了。
盡管說這些城池先前都是蜀國的地盤,城內的百姓也是蜀國百姓,但孟櫟現在卻也顧不上那麽多了,為了激勵和鼓舞士氣,為了讓這些夷兵更賣力,也隻有屠城這個辦法了。
屠城這辦法可不是孟櫟首創的,而是古以有之,曆來領軍者為了激勵鼓舞士氣,常常會縱容手下的軍隊進行屠城,而一座富庶的城池,在那些攻城士兵的眼中,就是一塊肥肉,隻要有足夠的好處,他們自然是倍加努力。
孟櫟的這道命令很快地就傳遍了整個南中,各個部落是群情激昂,紛紛地加入到了孟氏的隊伍之中,人流越匯越多,很快就達到了孟櫟所希望的十萬之眾。
於是孟櫟兵分兩路,自己和孟楠一路,攻打滇池,孟柯和孟樟一路,攻打賁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