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城北倚興勢山,南臨沔水,城方四裏,和城方十二裏的南鄭城比起來,樂城妥妥的隻能是算作一座小城。
但正因為城小,而且地理位置重要,才會成為薑維選擇擇它做為漢中三大防禦要塞的原因。
俗話說大城無防,就是說,越大的城池防守的難度越大,如果用一萬人來守一座四裏之城的話,那基本上足夠用了,但同樣一萬人來守十二裏的城池,就顯得兵力明顯不足,布起防來捉襟見肘。
而且更重要的是,修築一座方四裏的城池和一座方十二裏的城池,完全是兩個概念,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差距是極大的,甚至修三座城都不止。
所以在薑維的防禦計劃之中,幹脆便將漢中最大的城池南鄭給放棄了,畢竟南鄭的城牆是夯土所建,根本就無法抵禦地住魏軍投石車的攻擊,而想要將南鄭的城牆全部升級換代,所花費的代價又是蜀國所無法承受的。
而且南鄭做為郡城,做為漢中的中心,自然是建在水陸交通最為便利之處,以方便對所轄各縣的管理,從地勢上來講,南鄭自然也是不在最為險要之處,所以薑維最終舍棄了南鄭,而選擇了漢城樂城和陽平關做為堅守的要塞,同時將三大要塞的城牆都升級到了磚石砌築,就是為了防備魏軍的投石車。
而這三座關城,升級改造的費用都尚不及修築一座南鄭城的,薑維用最為經濟的方式,解決了漢中防禦體係的三大核心要塞,將漢城樂城陽平關打造得是固若金湯堅如磐石。
薑維相信,不管魏軍的投石車火力有多麽的猛,都是無法攻破這些堅固的要塞的,隻要三大要塞能巍峨屹立於漢中大地,魏軍就無法再前進一步。
至於南鄭,對於薑維來說,已經是無足輕重的存在了,白送給魏軍都無所謂,整個漢中境內,都將實施堅壁清野的政策,不給魏軍留一粒的糧食。
而現在正是春荒之時,魏軍所依靠的糧草物資,沒有一樣不需要從關中運來,秦嶺的艱險對魏軍的後勤補給來說,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挑戰,隻要蜀軍能將戰事想方設法拖延下去,形勢便會對魏軍越來越不利,最終陷入糧草短缺的境地,不得不撤軍迴關中。
薑維就是想要讓魏軍嚐一嚐他們一直承受的痛苦,蜀軍的屢次北伐,還不就是受困於糧草嗎,如果有充足的糧草供應,北伐之事,也許早就成功了。
但秦嶺的險峻,古道的坎坷,從始至終壓得蜀軍是喘不過氣來,唯一能解決糧草問題的辦法就是速戰速決,隻可惜魏軍一直采取穩守不戰的策略,硬是把蜀軍給拖死了。
所以薑維在部署漢中防禦體係的時候,也是完全借助了魏人的防禦策略,誘敵深入,穩守不戰,秦嶺對蜀軍來說是一場噩夢般的存在,同樣它也不會對魏軍友好多少,魏軍隻要伐蜀隻要進入漢中,就會麵臨同樣的局麵,隻要蜀軍將戰事無限期地拖延下去,完全可以將魏軍給徹底拖垮。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對於薑維來說,這樣的一種防禦手段,幾乎是無解的,諸葛丞相算無遺策,用兵如神,但始終未能突破這個死局,薑維也曾進行過無數次的嚐試,皆以失敗而告終,大山秦嶺,就如同是橫亙在他們麵前的天險,始終也邁將不過去。
薑維倒是想看看如今攻守易勢,魏軍究竟有怎樣的通天本領,來破解這個死局。
如果不是閻宇那個蠢貨為了爭權奪利,將薑維所布置出來的遊擊計劃給破壞掉,整個漢中之戰必將會打得更加從容一些,成功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不過就算是放棄了外圍的遊擊軍,給魏軍減少了一些困難,但薑維本身這個防禦計劃,依仗的就是三大要塞的防守,遊擊軍處於一種比較次要的位置,他們的存在於否,並不會影響到漢中的大局。
蜀軍能否守往漢中,就全靠蔣斌王舍傅僉他們三個人了,薑維對他們是寄以厚望的,現在永安那邊形勢吃緊,薑維目前還無法離開永安,所以整個漢中的防務,薑維基本上是全權交給蔣斌王舍傅僉來處理的。
至於閻宇,那就是聾子的耳朵——擺設,他在漢中能起到作用微乎其微,就算閻宇努力地想要證明自己的存在,將所有的零星部隊都集中到了南鄭,但真正懂的人都知道,閻宇此舉不過是瞎子點燈——白費油,拿一萬人去守南鄭,完全就是白給。
不過閻宇這次的奪權也得到了朝廷的認可,薑維這邊也就默認了,隻要能不傷及漢中防禦體係的根本,薑維這邊做出一點讓步還是明智的,閻宇好歹也是漢中都督,到達漢中之後便是上竄下跳,急欲將漢中的兵馬大權掌握在他的手中。
蔣斌等人自然是不會答應的,畢竟他們一直以來都是薑維的心腹,整個漢中的防禦體係更是由薑維一手傾力打造的,又怎麽可以可能會容許閻宇來破壞,所以蔣斌王舍傅僉三人各守各自的城池關隘,對閻宇的所有舉動都置之不理。
不過閻宇還是找到了奪權的機會,三大要塞他奪不下來,但外圍的那些遊兵散勇總不至於搞不定吧,現在漢中的局麵已經形成了四權分立,三大要塞再加上閻宇的南鄭城,構成了漢中新的防禦體係。
王舍以監軍的身份駐守樂城,在三大要塞之中,其實是數他的品階最低,而且比起名相之後蔣斌和名將之後的傅僉來,王舍的出身更是寒酸了一些。
王舍出身於寒門,自幼父母雙亡,頗受同族之人的欺淩,投身軍旅原本也隻是為了混口飯吃,不過王舍聰慧好學有頭腦有力氣,很快在軍隊之中站穩了腳跟,從普通的士卒升為了伍長、什長,然後憑借著戰功升到了都伯軍侯,做過司馬校尉,後來得到了薑維的賞識和提撥,升任監軍,成為獨當一麵的大將。
但正因為城小,而且地理位置重要,才會成為薑維選擇擇它做為漢中三大防禦要塞的原因。
俗話說大城無防,就是說,越大的城池防守的難度越大,如果用一萬人來守一座四裏之城的話,那基本上足夠用了,但同樣一萬人來守十二裏的城池,就顯得兵力明顯不足,布起防來捉襟見肘。
而且更重要的是,修築一座方四裏的城池和一座方十二裏的城池,完全是兩個概念,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差距是極大的,甚至修三座城都不止。
所以在薑維的防禦計劃之中,幹脆便將漢中最大的城池南鄭給放棄了,畢竟南鄭的城牆是夯土所建,根本就無法抵禦地住魏軍投石車的攻擊,而想要將南鄭的城牆全部升級換代,所花費的代價又是蜀國所無法承受的。
而且南鄭做為郡城,做為漢中的中心,自然是建在水陸交通最為便利之處,以方便對所轄各縣的管理,從地勢上來講,南鄭自然也是不在最為險要之處,所以薑維最終舍棄了南鄭,而選擇了漢城樂城和陽平關做為堅守的要塞,同時將三大要塞的城牆都升級到了磚石砌築,就是為了防備魏軍的投石車。
而這三座關城,升級改造的費用都尚不及修築一座南鄭城的,薑維用最為經濟的方式,解決了漢中防禦體係的三大核心要塞,將漢城樂城陽平關打造得是固若金湯堅如磐石。
薑維相信,不管魏軍的投石車火力有多麽的猛,都是無法攻破這些堅固的要塞的,隻要三大要塞能巍峨屹立於漢中大地,魏軍就無法再前進一步。
至於南鄭,對於薑維來說,已經是無足輕重的存在了,白送給魏軍都無所謂,整個漢中境內,都將實施堅壁清野的政策,不給魏軍留一粒的糧食。
而現在正是春荒之時,魏軍所依靠的糧草物資,沒有一樣不需要從關中運來,秦嶺的艱險對魏軍的後勤補給來說,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挑戰,隻要蜀軍能將戰事想方設法拖延下去,形勢便會對魏軍越來越不利,最終陷入糧草短缺的境地,不得不撤軍迴關中。
薑維就是想要讓魏軍嚐一嚐他們一直承受的痛苦,蜀軍的屢次北伐,還不就是受困於糧草嗎,如果有充足的糧草供應,北伐之事,也許早就成功了。
但秦嶺的險峻,古道的坎坷,從始至終壓得蜀軍是喘不過氣來,唯一能解決糧草問題的辦法就是速戰速決,隻可惜魏軍一直采取穩守不戰的策略,硬是把蜀軍給拖死了。
所以薑維在部署漢中防禦體係的時候,也是完全借助了魏人的防禦策略,誘敵深入,穩守不戰,秦嶺對蜀軍來說是一場噩夢般的存在,同樣它也不會對魏軍友好多少,魏軍隻要伐蜀隻要進入漢中,就會麵臨同樣的局麵,隻要蜀軍將戰事無限期地拖延下去,完全可以將魏軍給徹底拖垮。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對於薑維來說,這樣的一種防禦手段,幾乎是無解的,諸葛丞相算無遺策,用兵如神,但始終未能突破這個死局,薑維也曾進行過無數次的嚐試,皆以失敗而告終,大山秦嶺,就如同是橫亙在他們麵前的天險,始終也邁將不過去。
薑維倒是想看看如今攻守易勢,魏軍究竟有怎樣的通天本領,來破解這個死局。
如果不是閻宇那個蠢貨為了爭權奪利,將薑維所布置出來的遊擊計劃給破壞掉,整個漢中之戰必將會打得更加從容一些,成功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不過就算是放棄了外圍的遊擊軍,給魏軍減少了一些困難,但薑維本身這個防禦計劃,依仗的就是三大要塞的防守,遊擊軍處於一種比較次要的位置,他們的存在於否,並不會影響到漢中的大局。
蜀軍能否守往漢中,就全靠蔣斌王舍傅僉他們三個人了,薑維對他們是寄以厚望的,現在永安那邊形勢吃緊,薑維目前還無法離開永安,所以整個漢中的防務,薑維基本上是全權交給蔣斌王舍傅僉來處理的。
至於閻宇,那就是聾子的耳朵——擺設,他在漢中能起到作用微乎其微,就算閻宇努力地想要證明自己的存在,將所有的零星部隊都集中到了南鄭,但真正懂的人都知道,閻宇此舉不過是瞎子點燈——白費油,拿一萬人去守南鄭,完全就是白給。
不過閻宇這次的奪權也得到了朝廷的認可,薑維這邊也就默認了,隻要能不傷及漢中防禦體係的根本,薑維這邊做出一點讓步還是明智的,閻宇好歹也是漢中都督,到達漢中之後便是上竄下跳,急欲將漢中的兵馬大權掌握在他的手中。
蔣斌等人自然是不會答應的,畢竟他們一直以來都是薑維的心腹,整個漢中的防禦體係更是由薑維一手傾力打造的,又怎麽可以可能會容許閻宇來破壞,所以蔣斌王舍傅僉三人各守各自的城池關隘,對閻宇的所有舉動都置之不理。
不過閻宇還是找到了奪權的機會,三大要塞他奪不下來,但外圍的那些遊兵散勇總不至於搞不定吧,現在漢中的局麵已經形成了四權分立,三大要塞再加上閻宇的南鄭城,構成了漢中新的防禦體係。
王舍以監軍的身份駐守樂城,在三大要塞之中,其實是數他的品階最低,而且比起名相之後蔣斌和名將之後的傅僉來,王舍的出身更是寒酸了一些。
王舍出身於寒門,自幼父母雙亡,頗受同族之人的欺淩,投身軍旅原本也隻是為了混口飯吃,不過王舍聰慧好學有頭腦有力氣,很快在軍隊之中站穩了腳跟,從普通的士卒升為了伍長、什長,然後憑借著戰功升到了都伯軍侯,做過司馬校尉,後來得到了薑維的賞識和提撥,升任監軍,成為獨當一麵的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