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吳國任命陸抗為荊州都督、丁奉為揚州都督之時,曹亮在合肥,也做出了新的任命,王濬任水軍都督,孫壹任水軍副都督,籌建魏軍史上的第一支水軍。
自從曹丕稱帝之後,魏國就從來沒有建立過真正意義上的水軍,沒有擁有過真正規模的戰船艦隊。
不是說魏國國力不允許,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方士兵不慣於水戰,許多人上船即暈船,根本就無法保證其戰鬥力,當年曹操為了一統天下,興兵赤壁,最終遭遇大敗。
這也是魏國唯一的一次窺探長江,此後漫長的幾十年時間裏,魏吳之間雖然戰火連綿不絕,但也僅僅局限於淮南和荊州,再也未能飲馬長江。
而此次淮南大捷之後,曹亮並沒有班師迴朝,而是繼續向前推進,乘勝追擊,席卷了長江北岸的所有地方,將吳軍逐迴了江南,這時曹亮顯露了他真正的雄心壯誌,那就是渡江吞吳,一統天下。
浩蕩的長江是橫桓在曹亮麵前最大障礙,隻要突破了吳國的長江防線,那剩下的事就是一馬平川了,以魏軍的戰鬥力,橫掃和席卷整個吳國,都不是什麽難事。
但想要橫渡長江,沒有強大的水軍做保障,是不可能完成任務的,所以曹亮第一件要淮備的事,就是籌建水軍。
這個計劃當然不是曹亮臨時起意,而是早有謀劃的,甚至在曹亮從關中迴到洛陽之後,就已經考慮這個事情了,一些吳國的降將孫壹、全端、全懌等人都被曹亮所征辟,隨軍前往了淮南。
雖然王濬是曹亮最為心儀的水軍都督人選,但僅憑王濬一個光杆司令,想要讓魏國水軍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沒有十年的時間積累和沉澱,還真是辦不成任何的事情。
所以曹亮想到起用吳國的那些降將和降兵,來快速地組建魏國的水軍,曹亮可沒有十年的時間來等待。
除了孫壹被任命為水軍副都督之外,吳國的諸多降將各有司職,不過大多皆為副職,水軍各級編製的統率權,依然還是掌握在魏軍將領的手中。
整個水軍編製大約是七萬五千人左右,基本上和陸軍軍團相當,這其中魏軍抽調而來的兵力約為五萬人,占三分之二,吳軍的降兵則選用了兩萬五千人,約占三分之一。
這樣的兵力配比,既可以保證魏軍在水軍中占據主導和控製的地位,又可以利用吳軍降兵豐富的水上作戰經驗,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讓魏國水軍形成戰鬥力。
在魏國兵員的選擇上,曹亮也盡可能地選用淮南當地的人員,畢竟這裏的水係發達,淮南的民眾大多也熟悉水性,比起北方的旱鴨子來,他們適應水戰的能力則要更強的多。
為了打造戰船,曹亮特意地從全國各地征調了大量的能工巧匠,趕赴淮南,在巢湖一帶建造戰船。
而巢湖也成為了魏國水軍的大本營,水軍的操練基本上也確定在這裏進行。
王濬的原本的中軍副都督職位已由張統來接任,王濬很快就投入到了新的角色之中,主持監造戰船,錄用選撥水軍將領,忙得是不亦樂乎。
這對王濬來說,顯然也是一個新的挑戰,他以前做過河東的從事,那是一個文職的官員,當時曹亮在河東募兵,直接將他從河東的諸多官吏之中提撥出來,擔任了長水校尉。
這一任命當時讓所有人都深感莫名,就連王濬本人都有些意外,畢竟他此前從來也沒有領過兵,曹亮居然就這麽大膽地將一營的兵馬交給他來統領,而且是馬上就要投入到平定匈奴人的戰爭之中去。
但王濬也沒有辜負曹亮的期望,在長水校尉的這個職位表現的異常出色,累立戰功,成為了並州軍不可多得的一員良將。
後來王濬累功升至長水將軍,中軍副都督,他的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諸將的認可。
不過這一次曹亮突然任命王濬來擔當水軍都督,又一次讓眾人是瞠目驚舌,都知道曹亮用人有獨到之處,獨具慧眼,但把一個出身北方,從來也沒有接觸過水軍戰船的王濬放在了水軍都督的位置上,眾人還是難以接受的,皆認為曹亮此舉有些草率。
但曹亮卻不以然,因為他是穿越者,有著超乎常人的認知,就算曆史的軌跡已經全然改變,但這些曆史上的功勳人物的能力和水平,卻是不會改變的,王濬憑借著滅吳的功勳得以位列古今六十四名將行列,這一點曹亮是有著清楚的認知的。
所以曹亮才會力排眾議,隻和王濬簡單地談過一次之後,就下旨任命他為水軍都督了。
至於孫壹,那更是受寵若驚,他原本隻是為了逃避孫峻的迫害,而率部曲千人投奔了魏國,本以為餘生將會在苟延殘喘之中度過,但沒想到曹亮竟然對他是委以重任,讓他擔任水軍副都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重掌兵權的孫壹大為興奮,同時也對曹亮是感恩戴德,正是有曹亮的如此明主,才有他孫壹重生的機會。
孫壹興奮之餘,也暗暗地發誓,要竭盡所能,幫助魏國籌建水軍,後半輩子的富貴以及子孫的福祿,就憑著他現在的努力了,錯過了這個機會,他將再沒有機會了。
雖然孫壹是孫氏宗室,魯王孫霸之後,但經曆過吳國那血腥的宮廷內鬥,孫壹對吳國早就沒有感情了,如果曹亮能夠平定吳國,一統天下,那麽孫壹不會給孫氏王朝留下半點的眼淚。
本身孫壹就做過鎮軍將軍、夏口督,統領過水軍,熟悉水軍的作戰模式,有他的加入,魏國水軍的籌建速度就快得多了,孫壹向曹亮表示,半年就會初見成效,一年之內保證水軍形成戰鬥力,兩年的時間,就能擁有渡江作戰的能力,渡江平吳,絕對不會隻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曹亮很是滿意,如果真如孫壹所言,兩年之內,魏軍便可以渡過長江了,曹亮一統天下的宏願,便可以實現了。
自從曹丕稱帝之後,魏國就從來沒有建立過真正意義上的水軍,沒有擁有過真正規模的戰船艦隊。
不是說魏國國力不允許,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方士兵不慣於水戰,許多人上船即暈船,根本就無法保證其戰鬥力,當年曹操為了一統天下,興兵赤壁,最終遭遇大敗。
這也是魏國唯一的一次窺探長江,此後漫長的幾十年時間裏,魏吳之間雖然戰火連綿不絕,但也僅僅局限於淮南和荊州,再也未能飲馬長江。
而此次淮南大捷之後,曹亮並沒有班師迴朝,而是繼續向前推進,乘勝追擊,席卷了長江北岸的所有地方,將吳軍逐迴了江南,這時曹亮顯露了他真正的雄心壯誌,那就是渡江吞吳,一統天下。
浩蕩的長江是橫桓在曹亮麵前最大障礙,隻要突破了吳國的長江防線,那剩下的事就是一馬平川了,以魏軍的戰鬥力,橫掃和席卷整個吳國,都不是什麽難事。
但想要橫渡長江,沒有強大的水軍做保障,是不可能完成任務的,所以曹亮第一件要淮備的事,就是籌建水軍。
這個計劃當然不是曹亮臨時起意,而是早有謀劃的,甚至在曹亮從關中迴到洛陽之後,就已經考慮這個事情了,一些吳國的降將孫壹、全端、全懌等人都被曹亮所征辟,隨軍前往了淮南。
雖然王濬是曹亮最為心儀的水軍都督人選,但僅憑王濬一個光杆司令,想要讓魏國水軍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沒有十年的時間積累和沉澱,還真是辦不成任何的事情。
所以曹亮想到起用吳國的那些降將和降兵,來快速地組建魏國的水軍,曹亮可沒有十年的時間來等待。
除了孫壹被任命為水軍副都督之外,吳國的諸多降將各有司職,不過大多皆為副職,水軍各級編製的統率權,依然還是掌握在魏軍將領的手中。
整個水軍編製大約是七萬五千人左右,基本上和陸軍軍團相當,這其中魏軍抽調而來的兵力約為五萬人,占三分之二,吳軍的降兵則選用了兩萬五千人,約占三分之一。
這樣的兵力配比,既可以保證魏軍在水軍中占據主導和控製的地位,又可以利用吳軍降兵豐富的水上作戰經驗,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讓魏國水軍形成戰鬥力。
在魏國兵員的選擇上,曹亮也盡可能地選用淮南當地的人員,畢竟這裏的水係發達,淮南的民眾大多也熟悉水性,比起北方的旱鴨子來,他們適應水戰的能力則要更強的多。
為了打造戰船,曹亮特意地從全國各地征調了大量的能工巧匠,趕赴淮南,在巢湖一帶建造戰船。
而巢湖也成為了魏國水軍的大本營,水軍的操練基本上也確定在這裏進行。
王濬的原本的中軍副都督職位已由張統來接任,王濬很快就投入到了新的角色之中,主持監造戰船,錄用選撥水軍將領,忙得是不亦樂乎。
這對王濬來說,顯然也是一個新的挑戰,他以前做過河東的從事,那是一個文職的官員,當時曹亮在河東募兵,直接將他從河東的諸多官吏之中提撥出來,擔任了長水校尉。
這一任命當時讓所有人都深感莫名,就連王濬本人都有些意外,畢竟他此前從來也沒有領過兵,曹亮居然就這麽大膽地將一營的兵馬交給他來統領,而且是馬上就要投入到平定匈奴人的戰爭之中去。
但王濬也沒有辜負曹亮的期望,在長水校尉的這個職位表現的異常出色,累立戰功,成為了並州軍不可多得的一員良將。
後來王濬累功升至長水將軍,中軍副都督,他的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諸將的認可。
不過這一次曹亮突然任命王濬來擔當水軍都督,又一次讓眾人是瞠目驚舌,都知道曹亮用人有獨到之處,獨具慧眼,但把一個出身北方,從來也沒有接觸過水軍戰船的王濬放在了水軍都督的位置上,眾人還是難以接受的,皆認為曹亮此舉有些草率。
但曹亮卻不以然,因為他是穿越者,有著超乎常人的認知,就算曆史的軌跡已經全然改變,但這些曆史上的功勳人物的能力和水平,卻是不會改變的,王濬憑借著滅吳的功勳得以位列古今六十四名將行列,這一點曹亮是有著清楚的認知的。
所以曹亮才會力排眾議,隻和王濬簡單地談過一次之後,就下旨任命他為水軍都督了。
至於孫壹,那更是受寵若驚,他原本隻是為了逃避孫峻的迫害,而率部曲千人投奔了魏國,本以為餘生將會在苟延殘喘之中度過,但沒想到曹亮竟然對他是委以重任,讓他擔任水軍副都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重掌兵權的孫壹大為興奮,同時也對曹亮是感恩戴德,正是有曹亮的如此明主,才有他孫壹重生的機會。
孫壹興奮之餘,也暗暗地發誓,要竭盡所能,幫助魏國籌建水軍,後半輩子的富貴以及子孫的福祿,就憑著他現在的努力了,錯過了這個機會,他將再沒有機會了。
雖然孫壹是孫氏宗室,魯王孫霸之後,但經曆過吳國那血腥的宮廷內鬥,孫壹對吳國早就沒有感情了,如果曹亮能夠平定吳國,一統天下,那麽孫壹不會給孫氏王朝留下半點的眼淚。
本身孫壹就做過鎮軍將軍、夏口督,統領過水軍,熟悉水軍的作戰模式,有他的加入,魏國水軍的籌建速度就快得多了,孫壹向曹亮表示,半年就會初見成效,一年之內保證水軍形成戰鬥力,兩年的時間,就能擁有渡江作戰的能力,渡江平吳,絕對不會隻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曹亮很是滿意,如果真如孫壹所言,兩年之內,魏軍便可以渡過長江了,曹亮一統天下的宏願,便可以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