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郭淮的離去,並沒有令隴西的局勢惡化,相反的,由於輕鬆地拿下了冀縣,蜀軍也得以順利地接收了整個隴西,形勢一片大好。
冀縣本身就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之前蜀軍已經嚐試過了,想要攻下冀縣,那至少得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才行,而且也會花費不少的時間。
現在形勢極為的緊迫,時間才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一旦冀縣久攻不下,而魏軍從關中殺來,那局麵將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在這一點上,薑維和司馬倫都是有著極為清醒的認識的。
如果能勸郭淮的投降的話,那便是最為完美的結果了,不但可以兵不血刃地拿下冀縣,而且有了郭淮的人馬助力,他們的力量又能增加不少,對抗曹亮,又多了一些籌碼。
但是郭淮為人相當的固執,他認準的死理八匹馬也拉不迴來,郭淮拒絕降蜀,那就是誰也勸他不得的,縱然是強力逼迫,恐怕郭淮也是寧折不彎的,很可能還會拚個魚死網破,反倒是白白便宜了曹亮。
司馬倫最為忌憚的就是冀縣的糧草了,現在司馬倫立足隴西的根本,就是獲得這批糧草,而這些糧草都攥在郭淮的手中,如果郭淮鐵了心地要抗拒到底的話,司馬倫最終得到的,很可能就是一把灰,雞飛蛋打,得不償失。
所以在郭淮堅持不降的情況,司馬倫也隻能是退而求其次,留下糧草,放任郭淮帶著司馬炎司馬攸離去,盡管這並不是最為理想的結果,但也是算是目前司馬倫難接受的一個結果。
郭淮到也守信,他將糧庫交接給司馬倫的人之後,這才離開了冀縣,否則的話,一旦無人看守,糧庫存極易遭到流民的哄搶。
司馬倫入城之後,也是在第一時間便直奔糧庫而去,糧庫內存有多少的糧草,是現在司馬倫最為關心的事,為了能讓十萬大軍不餓肚子,司馬倫可算是操碎了心。
清點的結果,大大的出乎司馬倫的意料,原本司馬倫以為冀縣府庫之中的糧草能讓他支撐個三四個月的時間,但沒想到糧庫之中倉稟殷實,至少也能滿足十萬大軍半年所需,司馬倫心裏的這塊石頭,總算是落了地。
先前司馬倫便知道冀縣有著隴西最大的一個糧倉,是晉軍的屯糧之所,但具體到糧庫之中究竟有多少的存糧,司馬倫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冀縣的糧庫能在多大的程度上緩解司馬軍的燃眉之急,司馬倫心裏其實並沒有底。
如今糧食數量清點了出來,司馬倫也終於可以長籲一口氣了,解決了後顧之憂,司馬倫也可以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備戰之中了。
說到底,司馬倫還真得感謝郭淮,為了留下了這麽一筆豐厚的“遺產”,否則的話,司馬倫光是為了糧草的事情就已經是焦頭爛額了,如何還有精力去安排備戰的事。
郭淮的離去,雖然帶走了近三萬的人馬(郭淮直接帶走了冀縣的一萬多人,其他各郡的守軍也隨後奉命相繼撤離),但他的軍隊是無關大局的,司馬倫加上薑維,足足有十五萬人之多,單純的從兵力上來講,已經是足夠多了。
其實兵馬也不是越多越好,兵馬越多,後勤補給的壓力便越大,司馬倫從冀縣獲得的糧草已經是超出了預期,但也僅僅隻能是滿足十萬大軍半年之需,那麽問題就來了,半年之後呢,這些糧草吃光了,司馬軍會怎麽辦?
尤其現在是戰亂時期,百姓大量逃亡,成為流民,而土地荒蕪,無人耕種,對於司馬倫來說,也是一件比較頭痛的事,不過戰局往往是瞬息萬變的,半年之後的狀況,誰會知道呢?
司馬倫根據約定,撤換了隴西五郡:天水、廣魏、安定、南安、隴西的太守,將這些郡守的職務全部地交給薑維,由他來委派官員擔任。
司馬倫對隴西的行政權並不在意,不過他很清楚,蜀國方麵對這些地方的管轄卻是十分重視的,隻有蜀國派出官吏在隴西五郡上任,才能真正地掌握這片疆土。
當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時,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皆都降蜀,隻可惜馬稷在街亭吃了敗仗,導致形勢慘遭逆轉,諸葛亮甚至連前往安定郡納降的機會都沒有,就草草地撤軍漢中了。
從此蜀國那怕是再戰隴西,也沒有機會再得到郡城了,所以此番司馬倫降蜀,主動地獻上隴西五郡,薑維自然是當仁不讓地接管了五郡的行政權,薑維確實需要拿隴西五郡來證明自己,同時也打臉那些朝廷之中竭力反對他北伐的人。
當然薑維也沒有私相授受,自己來委派這些太守,而是把委派大守的權力交還給了朝廷,上奏朝廷請求天子指派官員。
薑維的這個做法顯然是聰明的,否則的話,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就又會跳出來指責薑維擁兵自重,割據隴西,圖謀不軌了,薑維將隴西的人事任免交還給後主劉禪,也自然就堵上了那些悠悠眾口。
朝廷那邊的力事效率還是相當高的,薑維用六百裏加急了的快馬將奏章送迴到了蜀中,而朝廷也有幾天之內就做出了反應,任免了五位官員出任隴西五郡的太守,當然,這也僅僅隻是將名單送到了冀縣,至於這些官員何時上任,至少也是一個月之後的事了。
為了表彰薑維的功勞,劉禪特意地加封薑維為大將軍、錄尚書事,都督內外諸軍事,封邑也增加了一千戶。
至於司馬倫,蜀國朝廷也是不吝賞賜的,特封司馬倫為涇陽侯,封邑一千三百戶,加封他為驃騎大將軍,在軍中的地位僅次於大將軍薑維,另賞賜一萬金,蜀錦千匹等等。
同時對於歸降的鍾會、胡奮、州泰等將領也各有封賞,鍾會被封為了平西將軍,胡奮被封為了平東將軍,州泰被封為了平南將軍,其餘諸將,也各有封賞。
冀縣本身就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之前蜀軍已經嚐試過了,想要攻下冀縣,那至少得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才行,而且也會花費不少的時間。
現在形勢極為的緊迫,時間才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一旦冀縣久攻不下,而魏軍從關中殺來,那局麵將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在這一點上,薑維和司馬倫都是有著極為清醒的認識的。
如果能勸郭淮的投降的話,那便是最為完美的結果了,不但可以兵不血刃地拿下冀縣,而且有了郭淮的人馬助力,他們的力量又能增加不少,對抗曹亮,又多了一些籌碼。
但是郭淮為人相當的固執,他認準的死理八匹馬也拉不迴來,郭淮拒絕降蜀,那就是誰也勸他不得的,縱然是強力逼迫,恐怕郭淮也是寧折不彎的,很可能還會拚個魚死網破,反倒是白白便宜了曹亮。
司馬倫最為忌憚的就是冀縣的糧草了,現在司馬倫立足隴西的根本,就是獲得這批糧草,而這些糧草都攥在郭淮的手中,如果郭淮鐵了心地要抗拒到底的話,司馬倫最終得到的,很可能就是一把灰,雞飛蛋打,得不償失。
所以在郭淮堅持不降的情況,司馬倫也隻能是退而求其次,留下糧草,放任郭淮帶著司馬炎司馬攸離去,盡管這並不是最為理想的結果,但也是算是目前司馬倫難接受的一個結果。
郭淮到也守信,他將糧庫交接給司馬倫的人之後,這才離開了冀縣,否則的話,一旦無人看守,糧庫存極易遭到流民的哄搶。
司馬倫入城之後,也是在第一時間便直奔糧庫而去,糧庫內存有多少的糧草,是現在司馬倫最為關心的事,為了能讓十萬大軍不餓肚子,司馬倫可算是操碎了心。
清點的結果,大大的出乎司馬倫的意料,原本司馬倫以為冀縣府庫之中的糧草能讓他支撐個三四個月的時間,但沒想到糧庫之中倉稟殷實,至少也能滿足十萬大軍半年所需,司馬倫心裏的這塊石頭,總算是落了地。
先前司馬倫便知道冀縣有著隴西最大的一個糧倉,是晉軍的屯糧之所,但具體到糧庫之中究竟有多少的存糧,司馬倫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冀縣的糧庫能在多大的程度上緩解司馬軍的燃眉之急,司馬倫心裏其實並沒有底。
如今糧食數量清點了出來,司馬倫也終於可以長籲一口氣了,解決了後顧之憂,司馬倫也可以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備戰之中了。
說到底,司馬倫還真得感謝郭淮,為了留下了這麽一筆豐厚的“遺產”,否則的話,司馬倫光是為了糧草的事情就已經是焦頭爛額了,如何還有精力去安排備戰的事。
郭淮的離去,雖然帶走了近三萬的人馬(郭淮直接帶走了冀縣的一萬多人,其他各郡的守軍也隨後奉命相繼撤離),但他的軍隊是無關大局的,司馬倫加上薑維,足足有十五萬人之多,單純的從兵力上來講,已經是足夠多了。
其實兵馬也不是越多越好,兵馬越多,後勤補給的壓力便越大,司馬倫從冀縣獲得的糧草已經是超出了預期,但也僅僅隻能是滿足十萬大軍半年之需,那麽問題就來了,半年之後呢,這些糧草吃光了,司馬軍會怎麽辦?
尤其現在是戰亂時期,百姓大量逃亡,成為流民,而土地荒蕪,無人耕種,對於司馬倫來說,也是一件比較頭痛的事,不過戰局往往是瞬息萬變的,半年之後的狀況,誰會知道呢?
司馬倫根據約定,撤換了隴西五郡:天水、廣魏、安定、南安、隴西的太守,將這些郡守的職務全部地交給薑維,由他來委派官員擔任。
司馬倫對隴西的行政權並不在意,不過他很清楚,蜀國方麵對這些地方的管轄卻是十分重視的,隻有蜀國派出官吏在隴西五郡上任,才能真正地掌握這片疆土。
當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時,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皆都降蜀,隻可惜馬稷在街亭吃了敗仗,導致形勢慘遭逆轉,諸葛亮甚至連前往安定郡納降的機會都沒有,就草草地撤軍漢中了。
從此蜀國那怕是再戰隴西,也沒有機會再得到郡城了,所以此番司馬倫降蜀,主動地獻上隴西五郡,薑維自然是當仁不讓地接管了五郡的行政權,薑維確實需要拿隴西五郡來證明自己,同時也打臉那些朝廷之中竭力反對他北伐的人。
當然薑維也沒有私相授受,自己來委派這些太守,而是把委派大守的權力交還給了朝廷,上奏朝廷請求天子指派官員。
薑維的這個做法顯然是聰明的,否則的話,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就又會跳出來指責薑維擁兵自重,割據隴西,圖謀不軌了,薑維將隴西的人事任免交還給後主劉禪,也自然就堵上了那些悠悠眾口。
朝廷那邊的力事效率還是相當高的,薑維用六百裏加急了的快馬將奏章送迴到了蜀中,而朝廷也有幾天之內就做出了反應,任免了五位官員出任隴西五郡的太守,當然,這也僅僅隻是將名單送到了冀縣,至於這些官員何時上任,至少也是一個月之後的事了。
為了表彰薑維的功勞,劉禪特意地加封薑維為大將軍、錄尚書事,都督內外諸軍事,封邑也增加了一千戶。
至於司馬倫,蜀國朝廷也是不吝賞賜的,特封司馬倫為涇陽侯,封邑一千三百戶,加封他為驃騎大將軍,在軍中的地位僅次於大將軍薑維,另賞賜一萬金,蜀錦千匹等等。
同時對於歸降的鍾會、胡奮、州泰等將領也各有封賞,鍾會被封為了平西將軍,胡奮被封為了平東將軍,州泰被封為了平南將軍,其餘諸將,也各有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