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老百姓也早有耳聞,曹亮的軍隊也未必是洪水猛獸吃人惡魔,相反的,傳言之中的並州軍更是一支仁義之師,對百姓是秋毫無犯,愛民如子。
按理說這樣的軍隊,長安的百姓應該是焚香禱告,夾道相迎的,但是這些百姓還是亡命而逃,實則不是為了躲避魏軍,而是躲避戰亂。
魏晉的軍隊一旦開戰,勢必會波及到整個的長安城,戰亂之中,誰會去顧及老百姓的生死,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已經飽經戰亂的民眾早已是深受其害,又怎麽可能不知道災難的即將降臨,他們隻有躲得遠遠的,才能確保無性命之虞。
長安的百姓大部都是從洛陽被強遷而來的,其實他們在長安城內並無產業,對整座城也沒有什麽歸屬感,所以也就不用糾結留戀,該出走就出走,一唿百應。
這些百姓離城之後沒多久,斥侯來報,魏軍的先頭部隊已經抵達了霸上,距離長安城已經隻有二三十裏的距離了,甚至於站在長安城的東城牆上,就可以看到遠遠揚起來的塵土在漫天的飛揚,宛如刮來一場沙塵暴似的。
守軍慌得趕緊地緊閉城門,如臨大敵,他們清楚魏軍騎兵的速度是相當的快,從霸上到長安,如此短的距離,恐怕用不了多長的時間就會奔襲而來,所以這個時候不關城門,完全是自尋死路。
晉國的朝堂之上也徹底地亂成了一鍋粥,是守是撤兩派爭執不下,司馬昭也是左右躊躇,一時之間難以決斷。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潼關的失守來得過於突然,而魏軍奔襲的速度又是奇快,這就根本不給司馬昭反應的時間,還沒等他迴過神來呢,魏軍就已經行將兵臨城下了,司馬昭這個時候想跑,也根本就跑不掉了。
和難民出城不同,他們不會遭到魏軍的追擊,而司馬昭和這些大臣軍隊一旦離城,魏軍又自怎麽可能會放過他們,必定是舍命來追的,以魏軍騎兵的可怕速度,無論是逃往何處,也是無所遁形的。
司馬昭也沒有料算到潼關會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失守了,他登基還不足百日,現在正忙於處於改朝換代留下的後遺症呢,東部的防線有司馬倫和司馬亮、司馬伷頂著,自然不用他太操心。
盡管司馬倫和他是處於一種敵對的狀態,但以司馬昭對司馬倫的了解,他根本就不可能主動地去投降曹亮的,所以那怕關係不睦,司馬倫也會恪盡職守幫他守住臨晉關的。
至於潼關和武關那邊,有司馬亮和司馬伷來守著,那可是他最為信任的兄弟了,司馬昭親詔將他們調去了潼關武關,自然不會有任何的擔憂之處。
可是最讓司馬昭放心的司馬亮剛剛到任沒有多久,就出現了重大的秕漏,冒險偷襲,中了鄧艾的埋伏,司馬亮生死不明,潼關也丟了。
潼關的失守讓司馬昭是方寸大亂,司馬昭之所以敢稱帝,雖然有孤注一擲的賭徒心理,但更多的是來自於東部防線的倚仗,關中乃四塞之地,險要天成,隻要將魏軍擋在關外,司馬昭的皇位那是坐得穩穩當當的,一點問題也沒有。
但潼關失守之後,情況可就大為的不妙了,現在晉國的軍隊雖然號稱還有二十餘萬,但分散駐紮於四塞,光是東線上,就投入了十幾萬的兵力,整個長安城內的守備兵力,不足兩萬人,形同一座空城,一旦魏軍從潼關殺來,長安城根本就無可抵擋。
所以有些大臣便提議趕緊地撤離,百姓都知道趨利避禍,司馬昭身為天子,又怎麽可能置身於險地,趁著魏軍未到之際,先行遷都,避其鋒芒,是為上策。
但也有人不同意,認為天子遷都,那跟百姓出城躲避戰亂完全是兩迴事,遷都往哪兒遷?這首先便是一個最為棘手的問題,沒有合適的地方,離開長安之後,就跟無頭的蒼蠅一樣四處亂竄,那是最不切實際的,到不如穩守長安,以觀後效。
這兩派爭執不下,司馬昭也全然沒了主意,是走是留,猶豫不決,結果時間倒是虛耗了兩天,無所做為。
而魏軍抵達霸上的消息傳來,所有人的都不吭聲了,這個時候再討論撤不撤離,已經沒有什麽意義了,如果此刻離城,百分百地會被魏軍騎兵給追上,死無葬身之地,堅守長安城已經成了不二的選擇。
但光憑長安城的這一點可憐巴巴的兵力,能守得住長安城嗎?
沒人吭氣就代表沒有心裏有底,就連一直叫嚷的堅守派此刻也是閉口不言了,諾大的長安城,隻有兩萬人,這樣的仗怎麽打?
絕望和悲觀的情緒在朝堂之上蔓延著,這些大臣一個個低頭不語,暗自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司馬家的這艘破船剛一下海就觸了礁,眼看就要沉沒了,這些大臣之中的許多人恐怕都沒有為晉國玉碎的心思,現在都在各自考慮自己的出路了。
司馬昭臉色鐵青,搞成這個局麵真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稱帝之時,司馬昭意氣紛發,睥睨天下,何等的傲氣臨人,可好日子才過了幾天的光景,這就到頭了?司馬昭著實心有不甘,看眾臣全然沒了主意,隻能是問計於賈充。
賈充現在也是焦頭爛額,他隻得道:“陛下勿憂,長安城內雖然兵力不足,但依靠城牆,興許還能堅守一些時日,唯今之際,陛下也隻有下旨召趙王和琅琊王以及諸路兵馬進京勤王,與曹亮的軍隊決死一戰。”
眾臣偷眼去看賈充,心道賈充雖然出的主意不錯,但誰也清楚陛下和趙王司馬倫的關係如何,司馬倫如果不落井下石,那就已經是能燒高香了,還指望司馬倫來勤王,這日頭不是打西邊出來了嗎?
司馬昭也全然沒了主意,現在隻能是死馬當活馬醫了,他立刻下給司馬倫、司馬伷等人下旨,要他們即刻率兵迴師長安,勤王救駕。
按理說這樣的軍隊,長安的百姓應該是焚香禱告,夾道相迎的,但是這些百姓還是亡命而逃,實則不是為了躲避魏軍,而是躲避戰亂。
魏晉的軍隊一旦開戰,勢必會波及到整個的長安城,戰亂之中,誰會去顧及老百姓的生死,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已經飽經戰亂的民眾早已是深受其害,又怎麽可能不知道災難的即將降臨,他們隻有躲得遠遠的,才能確保無性命之虞。
長安的百姓大部都是從洛陽被強遷而來的,其實他們在長安城內並無產業,對整座城也沒有什麽歸屬感,所以也就不用糾結留戀,該出走就出走,一唿百應。
這些百姓離城之後沒多久,斥侯來報,魏軍的先頭部隊已經抵達了霸上,距離長安城已經隻有二三十裏的距離了,甚至於站在長安城的東城牆上,就可以看到遠遠揚起來的塵土在漫天的飛揚,宛如刮來一場沙塵暴似的。
守軍慌得趕緊地緊閉城門,如臨大敵,他們清楚魏軍騎兵的速度是相當的快,從霸上到長安,如此短的距離,恐怕用不了多長的時間就會奔襲而來,所以這個時候不關城門,完全是自尋死路。
晉國的朝堂之上也徹底地亂成了一鍋粥,是守是撤兩派爭執不下,司馬昭也是左右躊躇,一時之間難以決斷。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潼關的失守來得過於突然,而魏軍奔襲的速度又是奇快,這就根本不給司馬昭反應的時間,還沒等他迴過神來呢,魏軍就已經行將兵臨城下了,司馬昭這個時候想跑,也根本就跑不掉了。
和難民出城不同,他們不會遭到魏軍的追擊,而司馬昭和這些大臣軍隊一旦離城,魏軍又自怎麽可能會放過他們,必定是舍命來追的,以魏軍騎兵的可怕速度,無論是逃往何處,也是無所遁形的。
司馬昭也沒有料算到潼關會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失守了,他登基還不足百日,現在正忙於處於改朝換代留下的後遺症呢,東部的防線有司馬倫和司馬亮、司馬伷頂著,自然不用他太操心。
盡管司馬倫和他是處於一種敵對的狀態,但以司馬昭對司馬倫的了解,他根本就不可能主動地去投降曹亮的,所以那怕關係不睦,司馬倫也會恪盡職守幫他守住臨晉關的。
至於潼關和武關那邊,有司馬亮和司馬伷來守著,那可是他最為信任的兄弟了,司馬昭親詔將他們調去了潼關武關,自然不會有任何的擔憂之處。
可是最讓司馬昭放心的司馬亮剛剛到任沒有多久,就出現了重大的秕漏,冒險偷襲,中了鄧艾的埋伏,司馬亮生死不明,潼關也丟了。
潼關的失守讓司馬昭是方寸大亂,司馬昭之所以敢稱帝,雖然有孤注一擲的賭徒心理,但更多的是來自於東部防線的倚仗,關中乃四塞之地,險要天成,隻要將魏軍擋在關外,司馬昭的皇位那是坐得穩穩當當的,一點問題也沒有。
但潼關失守之後,情況可就大為的不妙了,現在晉國的軍隊雖然號稱還有二十餘萬,但分散駐紮於四塞,光是東線上,就投入了十幾萬的兵力,整個長安城內的守備兵力,不足兩萬人,形同一座空城,一旦魏軍從潼關殺來,長安城根本就無可抵擋。
所以有些大臣便提議趕緊地撤離,百姓都知道趨利避禍,司馬昭身為天子,又怎麽可能置身於險地,趁著魏軍未到之際,先行遷都,避其鋒芒,是為上策。
但也有人不同意,認為天子遷都,那跟百姓出城躲避戰亂完全是兩迴事,遷都往哪兒遷?這首先便是一個最為棘手的問題,沒有合適的地方,離開長安之後,就跟無頭的蒼蠅一樣四處亂竄,那是最不切實際的,到不如穩守長安,以觀後效。
這兩派爭執不下,司馬昭也全然沒了主意,是走是留,猶豫不決,結果時間倒是虛耗了兩天,無所做為。
而魏軍抵達霸上的消息傳來,所有人的都不吭聲了,這個時候再討論撤不撤離,已經沒有什麽意義了,如果此刻離城,百分百地會被魏軍騎兵給追上,死無葬身之地,堅守長安城已經成了不二的選擇。
但光憑長安城的這一點可憐巴巴的兵力,能守得住長安城嗎?
沒人吭氣就代表沒有心裏有底,就連一直叫嚷的堅守派此刻也是閉口不言了,諾大的長安城,隻有兩萬人,這樣的仗怎麽打?
絕望和悲觀的情緒在朝堂之上蔓延著,這些大臣一個個低頭不語,暗自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司馬家的這艘破船剛一下海就觸了礁,眼看就要沉沒了,這些大臣之中的許多人恐怕都沒有為晉國玉碎的心思,現在都在各自考慮自己的出路了。
司馬昭臉色鐵青,搞成這個局麵真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稱帝之時,司馬昭意氣紛發,睥睨天下,何等的傲氣臨人,可好日子才過了幾天的光景,這就到頭了?司馬昭著實心有不甘,看眾臣全然沒了主意,隻能是問計於賈充。
賈充現在也是焦頭爛額,他隻得道:“陛下勿憂,長安城內雖然兵力不足,但依靠城牆,興許還能堅守一些時日,唯今之際,陛下也隻有下旨召趙王和琅琊王以及諸路兵馬進京勤王,與曹亮的軍隊決死一戰。”
眾臣偷眼去看賈充,心道賈充雖然出的主意不錯,但誰也清楚陛下和趙王司馬倫的關係如何,司馬倫如果不落井下石,那就已經是能燒高香了,還指望司馬倫來勤王,這日頭不是打西邊出來了嗎?
司馬昭也全然沒了主意,現在隻能是死馬當活馬醫了,他立刻下給司馬倫、司馬伷等人下旨,要他們即刻率兵迴師長安,勤王救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