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本來還有清醒,不過在包紮傷口的過程之中,再度地昏迷了過去,急得司馬昭差點沒揮劍把那名醫匠給砍了。
那醫匠是叫苦不迭,早知道給司馬懿包紮傷口還有生命危險,那麽他方才幹脆縮在後麵不出頭便是了。
不過以司馬懿目前的傷勢,若沒有專業的醫匠來處理的話,光是流血不止就有可能要了司馬懿的命。
本來醫匠在軍中也不算太少,但醫匠隻是文弱了許多,渡河之前場麵極是混亂,大部分的醫匠不是被亂軍踐踏而死,就是跳到河裏麵被淹死,總之僥幸生存的隻有這名叫做田黃的醫匠了。
司馬昭大概也看到了這種情況,雖然他的劍已經舉了起來,但卻沒有砍下去,如果真要把他給殺了,估計也再沒有能給司馬懿治傷了。
包紮好傷口之後,司馬懿又悠悠地轉醒了,隻不過大失血之後,司馬懿的臉色變得極度的蒼白,形容枯槁,微微地衝著田黃頷首,以示謝意。
田黃總算是放下那顆忐忑不安的心了,拱手對司馬懿道:“太傅真是幸甚之至,這一箭雖然射中前胸,但卻避開了心肺要害,已無大礙,太傅隻需靜心休養,切莫動怒動氣,隻要不讓傷口迸裂,將養數月,定可痊癒。”
聽得田黃此言,司馬昭倒是大為欣喜,對田黃道:“先生真是妙手迴春,等迴到軍中,某必有厚賞!”
田黃誠惶誠恐,都說伴君如伴虎,可跟司馬家的人打交道,一點也不亞於君上,稍不留神,腦袋可就沒了,就算現在得一大賞,也難平田黃心中的恐懼。
司馬昭拿起剛剛撥出來的那支箭端詳了一下,發現那支箭的箭杆上刻著一個小字,是一個“鄧”字。
三國時期,許多的名將顯貴,都喜歡訂製專用的弓箭,以彰顯個性,就連司馬家也不例外,司馬昭兄弟們使用的弓箭,都是專門訂製的,在弓箭上麵,都刻有“司馬”字樣。
很顯然,這支射中司馬懿的箭,並不是普通的箭,顯然是出自並州軍有名望的將領之手,而並州軍之中姓鄧的大將,也隻有越騎將軍鄧艾一人了,而此時鄧艾正是統帥著越騎營,這一箭想必也正是鄧艾射來了的。
司馬昭此刻對鄧艾自然是恨得牙根直癢,暗暗地道:“鄧艾,我與你不共戴天,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盡管醫匠已宣布司馬懿脫離了危險,但司馬昭對這一箭依然還是耿耿於懷,司馬昭向來便是一個睚眥必報的人,鄧艾射了他父親這一箭,將來他必以十倍百倍來還之。
看到司馬懿死裏逃生,眾人也都暗暗地鬆了一口氣,不過他們依然都是很愀心,畢竟司馬懿年事已高,受了這麽重的傷,能不能挺過來,還真是一個未知之數。
不過現在的當務之急,並不是研究司馬懿傷情的時候,而是如何逃亡的事。雖然渡過了烏馬河,但是司馬軍損失了絕大部分的戰馬,隻有那麽為數不多的幾匹戰馬僥幸地遊了過來,如今騎兵變成了步兵,而此地距離司馬大軍所在的介休還有兩百裏左右的路程,如何逃過並州軍的追擊,才是最大的問題。
此刻有烏馬河隔阻,並州軍倒也不可能一下子飛渡過來,但並州軍有的是時間來搭建浮橋或找船來渡,隻要騎兵過河,追上他們是遲早的是。
此刻的司馬軍,恐怕是要多慘有多慘,為了渡河,他們不得不放棄了戰馬,不僅如此,大部分的士兵也扔掉了鎧甲,渡河的時候,那玩意兒也太沉重了,水性再好的人也不可能穿著那麽厚重的鎧甲遊過河去。
甚至許多士兵連兵器都扔了,為了逃命,還真是到了不顧一切的地步,就算如此,成功渡河的人也不足萬人,司馬軍陣容齊整的時候,尚且不敵並州軍,此刻隻剩一堆殘兵敗將了,一旦並州軍追上來,他們也隻有束手就擒的份了。
還真是渡河一時爽,過河之後才發現,依然看不到出路。
司馬懿如此重傷,顯然已經是無力再指揮軍隊了,所以司馬昭和諸將商量了一下,還是趕緊地向南撤退吧,走一步是一步,如果真得在原地停留不動,那更是絕死無疑。
還留下為數不多的一些馬匹,司馬昭當然不會客氣,立刻對這些戰馬重新進行了分配,主要的將領和幕僚每人分到了一匹,剩下的則分到了司馬懿的親兵手中。
本來擁有戰馬的那些騎兵是最大的幸運兒,但眨眼之間戰馬重新分配,這些人立刻就悲催了。
但這就是弱肉強食的權力世界,身在底層的司馬士兵連反駁的機會也沒有,到是司馬昭等人騎上了戰馬,心裏稍稍的安定了一些,最起碼有了戰馬,逃生的機會明顯地增大了。
沒有做過多的停留,這支殘破的隊伍又重新地上路了,這樣的隊伍,顯然已經不能再稱之為軍隊了,許多人穿得破破爛爛,甚至半身光著,別說是鎧甲了,就連普通的軍服都很難湊得齊了,就連軍隊最起碼的旗幟,也全給丟光了。
這支隊伍,更像是一支難民,亂哄哄地一路向南行去。
司馬懿傷重,騎不得馬,司馬昭便命人砍了兩根樹枝,做了一副擔架,派了幾名士兵輪流抬著。
雖然他們啟程了,但是誰也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怎樣的命運。
東岸上鄧艾、石苞和文欽三位將軍已然聚首,戰鬥也基本上已經結束了,隻剩下些許的殘兵敗將還在負隅頑抗,但這已經不是三人再需要關心的問題了。
他們隔河相望,對岸的司馬軍已經是向南出發了,但似乎鄧艾石苞文欽他們卻一點也不急,反而是相視一笑。
這支殘兵敗旅,早已是曹亮的囊中之物,雖然他們僥幸地渡過了河去,但是曹亮還是布有後手的,現在無需大軍渡河,隻需派一隊騎兵過去,就足以解決戰鬥了。
那醫匠是叫苦不迭,早知道給司馬懿包紮傷口還有生命危險,那麽他方才幹脆縮在後麵不出頭便是了。
不過以司馬懿目前的傷勢,若沒有專業的醫匠來處理的話,光是流血不止就有可能要了司馬懿的命。
本來醫匠在軍中也不算太少,但醫匠隻是文弱了許多,渡河之前場麵極是混亂,大部分的醫匠不是被亂軍踐踏而死,就是跳到河裏麵被淹死,總之僥幸生存的隻有這名叫做田黃的醫匠了。
司馬昭大概也看到了這種情況,雖然他的劍已經舉了起來,但卻沒有砍下去,如果真要把他給殺了,估計也再沒有能給司馬懿治傷了。
包紮好傷口之後,司馬懿又悠悠地轉醒了,隻不過大失血之後,司馬懿的臉色變得極度的蒼白,形容枯槁,微微地衝著田黃頷首,以示謝意。
田黃總算是放下那顆忐忑不安的心了,拱手對司馬懿道:“太傅真是幸甚之至,這一箭雖然射中前胸,但卻避開了心肺要害,已無大礙,太傅隻需靜心休養,切莫動怒動氣,隻要不讓傷口迸裂,將養數月,定可痊癒。”
聽得田黃此言,司馬昭倒是大為欣喜,對田黃道:“先生真是妙手迴春,等迴到軍中,某必有厚賞!”
田黃誠惶誠恐,都說伴君如伴虎,可跟司馬家的人打交道,一點也不亞於君上,稍不留神,腦袋可就沒了,就算現在得一大賞,也難平田黃心中的恐懼。
司馬昭拿起剛剛撥出來的那支箭端詳了一下,發現那支箭的箭杆上刻著一個小字,是一個“鄧”字。
三國時期,許多的名將顯貴,都喜歡訂製專用的弓箭,以彰顯個性,就連司馬家也不例外,司馬昭兄弟們使用的弓箭,都是專門訂製的,在弓箭上麵,都刻有“司馬”字樣。
很顯然,這支射中司馬懿的箭,並不是普通的箭,顯然是出自並州軍有名望的將領之手,而並州軍之中姓鄧的大將,也隻有越騎將軍鄧艾一人了,而此時鄧艾正是統帥著越騎營,這一箭想必也正是鄧艾射來了的。
司馬昭此刻對鄧艾自然是恨得牙根直癢,暗暗地道:“鄧艾,我與你不共戴天,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盡管醫匠已宣布司馬懿脫離了危險,但司馬昭對這一箭依然還是耿耿於懷,司馬昭向來便是一個睚眥必報的人,鄧艾射了他父親這一箭,將來他必以十倍百倍來還之。
看到司馬懿死裏逃生,眾人也都暗暗地鬆了一口氣,不過他們依然都是很愀心,畢竟司馬懿年事已高,受了這麽重的傷,能不能挺過來,還真是一個未知之數。
不過現在的當務之急,並不是研究司馬懿傷情的時候,而是如何逃亡的事。雖然渡過了烏馬河,但是司馬軍損失了絕大部分的戰馬,隻有那麽為數不多的幾匹戰馬僥幸地遊了過來,如今騎兵變成了步兵,而此地距離司馬大軍所在的介休還有兩百裏左右的路程,如何逃過並州軍的追擊,才是最大的問題。
此刻有烏馬河隔阻,並州軍倒也不可能一下子飛渡過來,但並州軍有的是時間來搭建浮橋或找船來渡,隻要騎兵過河,追上他們是遲早的是。
此刻的司馬軍,恐怕是要多慘有多慘,為了渡河,他們不得不放棄了戰馬,不僅如此,大部分的士兵也扔掉了鎧甲,渡河的時候,那玩意兒也太沉重了,水性再好的人也不可能穿著那麽厚重的鎧甲遊過河去。
甚至許多士兵連兵器都扔了,為了逃命,還真是到了不顧一切的地步,就算如此,成功渡河的人也不足萬人,司馬軍陣容齊整的時候,尚且不敵並州軍,此刻隻剩一堆殘兵敗將了,一旦並州軍追上來,他們也隻有束手就擒的份了。
還真是渡河一時爽,過河之後才發現,依然看不到出路。
司馬懿如此重傷,顯然已經是無力再指揮軍隊了,所以司馬昭和諸將商量了一下,還是趕緊地向南撤退吧,走一步是一步,如果真得在原地停留不動,那更是絕死無疑。
還留下為數不多的一些馬匹,司馬昭當然不會客氣,立刻對這些戰馬重新進行了分配,主要的將領和幕僚每人分到了一匹,剩下的則分到了司馬懿的親兵手中。
本來擁有戰馬的那些騎兵是最大的幸運兒,但眨眼之間戰馬重新分配,這些人立刻就悲催了。
但這就是弱肉強食的權力世界,身在底層的司馬士兵連反駁的機會也沒有,到是司馬昭等人騎上了戰馬,心裏稍稍的安定了一些,最起碼有了戰馬,逃生的機會明顯地增大了。
沒有做過多的停留,這支殘破的隊伍又重新地上路了,這樣的隊伍,顯然已經不能再稱之為軍隊了,許多人穿得破破爛爛,甚至半身光著,別說是鎧甲了,就連普通的軍服都很難湊得齊了,就連軍隊最起碼的旗幟,也全給丟光了。
這支隊伍,更像是一支難民,亂哄哄地一路向南行去。
司馬懿傷重,騎不得馬,司馬昭便命人砍了兩根樹枝,做了一副擔架,派了幾名士兵輪流抬著。
雖然他們啟程了,但是誰也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怎樣的命運。
東岸上鄧艾、石苞和文欽三位將軍已然聚首,戰鬥也基本上已經結束了,隻剩下些許的殘兵敗將還在負隅頑抗,但這已經不是三人再需要關心的問題了。
他們隔河相望,對岸的司馬軍已經是向南出發了,但似乎鄧艾石苞文欽他們卻一點也不急,反而是相視一笑。
這支殘兵敗旅,早已是曹亮的囊中之物,雖然他們僥幸地渡過了河去,但是曹亮還是布有後手的,現在無需大軍渡河,隻需派一隊騎兵過去,就足以解決戰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