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範不是聾子,更不是瞎子,這些年來曹爽的所做所為,他如何能不清楚,但是做為下屬,桓範最多也隻能是去規勸,而沒法去否定,曹亮所列舉的條條狀況,盡管桓範不一定完全地認同,但卻是無力反駁,因為這確確實實是實際存在的。
曹爽輔政八年,並沒有給曹魏朝廷帶來什麽實質性的變化,反而是搞得朝廷上下烏煙瘴氣,天怒人怨,上梁不下下梁歪,曹爽任用的那些心腹親信,一個個更是胡作非為,巧取豪奪,中飽私囊,可以說,曹爽集團,都爛到根子裏了。
桓範在這個集團裏,顯然是一個另類的存在,雖然他做為曹爽同鄉的緣故得到了曹爽的重用,但以桓範直拗的性格,與其他人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桓範雖然也算是圈子裏的人,但卻一直遊離於圈子的邊緣,和其他的核心人物始終保持著距離。
而曹亮基本上已經是脫離了這個圈子,尤其是與司馬家聯姻之後,曹亮更是遭到了排斥,被曹爽重用的機會等於零。
原本桓範此來是想勸說一下曹亮,不要拿自己的政治生命開玩笑,畢竟女人再好,也不能和自己的前途相提並論,千萬不可以為情所困,為色所誘。
但是與曹亮談了一席話之後,桓範才發現曹亮比自己更有遠見,更能審時度勢,或許桓範能嗅到一絲的潛在危險,但曹亮似乎可以發現更深層次的東西,他站在更高,看得更遠。
桓範不禁有些汗顏了,和曹亮相比,自己才是鼠目寸光,以為依附了曹爽,就能夠平步青雲,飛黃騰達,其實這才是大錯特錯了,曹爽這棵大樹如果倒了,所有攀附他的人都會遭殃,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看來也該是自己迴家重新思考前途的時候了。
桓範起身告辭,神情略微顯得有些尷尬,曹亮卻是談笑風聲,親自將桓範送出府去。
畢竟是交情莫逆的戰友關係,曹亮在桓範麵前故意地透露了不少的信息,雖然有些話並沒有說明點透,但曹亮清楚,以桓範的聰明才智,肯定不會不理解。
其實曹亮有意地將這些信息透露給他,最主要的還是想給桓範提一個醒,畢竟曆史上桓範的下場有些慘,曹亮不希望他在這次的事變之中,重蹈覆轍。
送走了桓範之後,曹亮將曹福和曹貴叫了過來,給他布署最新的任務。
田莊內組建的連弩隊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實戰要求,曹亮要求曹福和曹貴從現在開始,陸續地將這些人調入城中,安排進高陵侯府,和高陵侯府內的家兵隊伍,重新整編分隊,隨時做好戰鬥的準備。
不過曹亮要求,所有的調動必須要秘密的進行,規模要小,每次調入調出的人,都維持著個位數之內,畢竟這裏可是洛陽,耳目眾多,任何的一點風吹草動,都有可能被盯梢的人發現。
現在的洛陽城,表麵上看起來風平浪靜,但實際上卻是暗流洶湧,根據柏靈筠送出來的情報,司馬府內的活動趨於頻繁,司馬懿和司馬師經常地在夜裏密談,往往一談就是一宿,而且在談話的過程中,門口的守衛森嚴,任何人都無法接近。
柏靈筠雖然無法得知他們談話的內容,但這種異乎尋常的情況自然讓她有所警覺,如果沒有什麽大事的話,司馬懿父子根本是不可能整晚整晚地進行密談的。
而且,出入司馬府的陌生人越來越多了,他們大多是行色匆匆,臉色凝重,與其接頭的隻有司馬師,往往這些人來得很快,也去得很快,行蹤相當的詭異。
柏靈筠自然將這些異常的情況秘密地告訴了曹亮,曹亮得到消息之後,經過縝密的分析,確定司馬家終於要動手了。
按照曆史的記載,高平陵事變是發生在正始十年正月,而現在是正始七年十一月,就算轉過年來,也不過才是正始八年,距離那個曆史的節點還差了整整的兩年。
看來,司馬家的政變要提前發生了。
對此,曹亮倒沒有持任何的懷疑態度,由於蝴蝶效應的關係,許多的曆史事件都產生了明顯的變化,比如魏吳的淮南之戰,魏蜀的漢中之戰,都要比曆史上提前了幾年進行,還有就是並州的叛亂,與曆史的走向截然不同,在這種大背景之下,高平陵事變的提前,也不是什麽意外之事了。
但對於曹亮來說,司馬家的政變提前,並不是什麽有利的事,自己為了應對這場危機,整整地準備了九年的時間,但直到現在,和如日中天的司馬家相比,依然是力量單薄。
司馬家政變的最大倚仗,就是他們多年來暗中培養的三千死士,想必現在他們已經離開了北邙山,悄悄地潛入了洛陽城。
洛陽城這麽大,有著好幾十萬的人口,這三千人化整為零的潛入洛陽城,就如同是一個池塘中倒入一盆水,絲毫不會有什麽的變化,那怕就是漣漪,恐怕都蕩不起多少來。
想在幾十萬人之中把這三千人找出來,那簡直就是大海撈針一般,更何況司馬家為此準備了許多年,肯定會有隱藏的手段,如果曹亮這個時候采取行動的話,不但是毫無收獲,而且也隻能是打草驚蛇。
所以,曹亮在這個時候,也隻能是采用按兵不動的方式,敵不動,我亦不動,反正司馬懿針對的目標是曹爽,自己隻需要安安心心的做一隻黃雀就可以了。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必須要等到螳螂有所行動的時候,黃雀才能夠有所行動,如果黃雀提前暴露自己的話,那樣結果隻能是適得其反。
曹亮對付司馬懿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他必須要隱忍下來,隱而不發,藏而不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在最關鍵,最緊要的地方,給司馬懿一次致命的打擊,這樣或許曹亮才會有成功的機會。
曹爽輔政八年,並沒有給曹魏朝廷帶來什麽實質性的變化,反而是搞得朝廷上下烏煙瘴氣,天怒人怨,上梁不下下梁歪,曹爽任用的那些心腹親信,一個個更是胡作非為,巧取豪奪,中飽私囊,可以說,曹爽集團,都爛到根子裏了。
桓範在這個集團裏,顯然是一個另類的存在,雖然他做為曹爽同鄉的緣故得到了曹爽的重用,但以桓範直拗的性格,與其他人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桓範雖然也算是圈子裏的人,但卻一直遊離於圈子的邊緣,和其他的核心人物始終保持著距離。
而曹亮基本上已經是脫離了這個圈子,尤其是與司馬家聯姻之後,曹亮更是遭到了排斥,被曹爽重用的機會等於零。
原本桓範此來是想勸說一下曹亮,不要拿自己的政治生命開玩笑,畢竟女人再好,也不能和自己的前途相提並論,千萬不可以為情所困,為色所誘。
但是與曹亮談了一席話之後,桓範才發現曹亮比自己更有遠見,更能審時度勢,或許桓範能嗅到一絲的潛在危險,但曹亮似乎可以發現更深層次的東西,他站在更高,看得更遠。
桓範不禁有些汗顏了,和曹亮相比,自己才是鼠目寸光,以為依附了曹爽,就能夠平步青雲,飛黃騰達,其實這才是大錯特錯了,曹爽這棵大樹如果倒了,所有攀附他的人都會遭殃,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看來也該是自己迴家重新思考前途的時候了。
桓範起身告辭,神情略微顯得有些尷尬,曹亮卻是談笑風聲,親自將桓範送出府去。
畢竟是交情莫逆的戰友關係,曹亮在桓範麵前故意地透露了不少的信息,雖然有些話並沒有說明點透,但曹亮清楚,以桓範的聰明才智,肯定不會不理解。
其實曹亮有意地將這些信息透露給他,最主要的還是想給桓範提一個醒,畢竟曆史上桓範的下場有些慘,曹亮不希望他在這次的事變之中,重蹈覆轍。
送走了桓範之後,曹亮將曹福和曹貴叫了過來,給他布署最新的任務。
田莊內組建的連弩隊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實戰要求,曹亮要求曹福和曹貴從現在開始,陸續地將這些人調入城中,安排進高陵侯府,和高陵侯府內的家兵隊伍,重新整編分隊,隨時做好戰鬥的準備。
不過曹亮要求,所有的調動必須要秘密的進行,規模要小,每次調入調出的人,都維持著個位數之內,畢竟這裏可是洛陽,耳目眾多,任何的一點風吹草動,都有可能被盯梢的人發現。
現在的洛陽城,表麵上看起來風平浪靜,但實際上卻是暗流洶湧,根據柏靈筠送出來的情報,司馬府內的活動趨於頻繁,司馬懿和司馬師經常地在夜裏密談,往往一談就是一宿,而且在談話的過程中,門口的守衛森嚴,任何人都無法接近。
柏靈筠雖然無法得知他們談話的內容,但這種異乎尋常的情況自然讓她有所警覺,如果沒有什麽大事的話,司馬懿父子根本是不可能整晚整晚地進行密談的。
而且,出入司馬府的陌生人越來越多了,他們大多是行色匆匆,臉色凝重,與其接頭的隻有司馬師,往往這些人來得很快,也去得很快,行蹤相當的詭異。
柏靈筠自然將這些異常的情況秘密地告訴了曹亮,曹亮得到消息之後,經過縝密的分析,確定司馬家終於要動手了。
按照曆史的記載,高平陵事變是發生在正始十年正月,而現在是正始七年十一月,就算轉過年來,也不過才是正始八年,距離那個曆史的節點還差了整整的兩年。
看來,司馬家的政變要提前發生了。
對此,曹亮倒沒有持任何的懷疑態度,由於蝴蝶效應的關係,許多的曆史事件都產生了明顯的變化,比如魏吳的淮南之戰,魏蜀的漢中之戰,都要比曆史上提前了幾年進行,還有就是並州的叛亂,與曆史的走向截然不同,在這種大背景之下,高平陵事變的提前,也不是什麽意外之事了。
但對於曹亮來說,司馬家的政變提前,並不是什麽有利的事,自己為了應對這場危機,整整地準備了九年的時間,但直到現在,和如日中天的司馬家相比,依然是力量單薄。
司馬家政變的最大倚仗,就是他們多年來暗中培養的三千死士,想必現在他們已經離開了北邙山,悄悄地潛入了洛陽城。
洛陽城這麽大,有著好幾十萬的人口,這三千人化整為零的潛入洛陽城,就如同是一個池塘中倒入一盆水,絲毫不會有什麽的變化,那怕就是漣漪,恐怕都蕩不起多少來。
想在幾十萬人之中把這三千人找出來,那簡直就是大海撈針一般,更何況司馬家為此準備了許多年,肯定會有隱藏的手段,如果曹亮這個時候采取行動的話,不但是毫無收獲,而且也隻能是打草驚蛇。
所以,曹亮在這個時候,也隻能是采用按兵不動的方式,敵不動,我亦不動,反正司馬懿針對的目標是曹爽,自己隻需要安安心心的做一隻黃雀就可以了。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必須要等到螳螂有所行動的時候,黃雀才能夠有所行動,如果黃雀提前暴露自己的話,那樣結果隻能是適得其反。
曹亮對付司馬懿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他必須要隱忍下來,隱而不發,藏而不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在最關鍵,最緊要的地方,給司馬懿一次致命的打擊,這樣或許曹亮才會有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