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道:“若果然如雲妹妹信裏所說,她是苦了。門不當戶不對,大家說不到一家去,實在不堪了。”
鳳姐感歎道:“她先前鬧的那樣過,不僅讓史家寒了心,也把自己逼上了絕路。若不然,史家嬸娘當初是要給她在京城定親的。可她不安生,可勁的蹦躂,弄得自己名聲極差,沒人求娶,連二太太也不願意說她,史家顧著麵子,不得不給她定了這樣的人家。唉,如今名分已定,還能怎麽辦?也隻好熬日子罷。”
惜春道:“這些都還不算完,咱們這位雲姑娘還在信裏告了史家嬸娘一狀,說她不僅沒派人來看她,她三朝迴門時候說了委屈,嬸娘不僅不想著給她做主,還說她,出了閣就是人家的人了,哪裏能樣樣如意呢?正經的還是籠絡好姑爺,生個兒子穩固地位才是實在。還教訓她說,別人家的規矩怎麽樣她不用管,自己的規矩要做好了,不能留下讓人說嘴的把柄。那葉家老太太和太太是她的祖母和婆婆,是長輩,她一個小輩怎麽能在背後非議長輩的不是?實在太不知道規矩了。”
迎春默了,一會兒道:“雲妹妹怎麽還是這麽個性子。史家嬸娘說的是實在話,她怎麽就聽成了教訓呢?”
惜春不屑道:“她就是那個樣子,不識大體,什麽事都要作。作的親戚情分都沒了,也不知道悔改。”
鳳姐苦笑道:“老祖宗看了信後,就讓我們二爺寫信,說讓雲妹妹好生聽史家嬸娘的話,不得任性。又和她說,府裏會派人過去看她,也告訴她不用擔心那個梅翰林家的,梅家和平安州節度使雲家攀上了親戚,咱們家也和雲家有來往,她已經去信和二老爺說了,找雲家從中說和,讓梅家好好教導下自家的姑奶奶,還說二老爺迴京時也會順道繞去她那裏看她,讓葉家人不得怠慢了她。”
迎春張大了嘴巴,半晌道:“老祖宗……這是要生生打了史家的臉麵嗎?”
鳳姐歎息道:“我也這麽說。二太太更不客氣的說,雲妹妹姓史,這事該是史家的家事,哪裏能讓二老爺出麵?老祖宗就火了,說二太太不孝呢,嚇的寶玉都跪下求情了,又求著二太太說雲妹妹可憐,讓二太太垂憐。我在一旁瞧著,二太太青筋都氣出來了。”
惜春道:“雲姐姐都出嫁了,還能勾著寶二哥哥求二太太垂憐,二太太可不得氣的青筋都出來了麽。”
鳳姐道:“可不是這麽個理。那天場麵委實混亂,後來還是二太太退步了,但也隻肯讓二老爺迴京時順道去看望史家及雲妹妹,提醒史家一句。其他的二太太就不肯應了,隻是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老祖宗看在宮裏娘娘的麵上,不要多管別人家的閑事,斷了咱們家與史家的親戚情分。”
迎春忙問道:“後來呢?”
鳳姐道:“後來還能怎麽著?二太太都去簪環磕頭請罪了,又把宮裏娘娘都搬出來了,老祖宗還能怎麽辦?自然是依了她了。”
迎春鬆了一口氣道:“這事二太太固然有私心,但就事論事,倒是二太太做的沒錯。二嫂子,寶妹妹,你們別怪我在背後非議長輩,老祖宗若真那麽去信了,不僅傷了咱們家和史家的親戚和氣,也會害了雲妹妹——若因此事,史家真不管雲妹妹了,她日後還有什麽將來可以指望?”
寶釵歎道:“可不是這麽個理。我就擔心雲妹妹牛心左性慣了,不能理解咱們的苦心。”
鳳姐也點頭道:“你說的是,我也這麽考慮,便想著讓林之孝走一趟,一是為了送禮,二也是要好生與她說一說,多少也要讓她能明白些事理。出了閣了,許多事已由不得她了,她好歹也做好那麵上情罷。”
惜春道:“二嫂子你還管她做什麽?她不多吃些苦頭是不會迴頭的。”
鳳姐道:“我也算是從小兒看著她長大的,如今她過得不如意,不論如何咱們也不能幹看著。況她如今也算是吃了苦了,我讓人去和她那麽一說,興許她就突然明白了也未可知。”
惜春冷哼道:“她若真能就這麽明白了,也不會這麽來信了。”
鳳姐尚未明白過來,就聽寶釵歎道:“四妹妹說的沒錯,雲妹妹若真的吃了苦頭,有些開竅了,就不會這麽來信了。這麽告狀,若讓有心人傳到了史家、葉家,她這輩子可真就完了。”
鳳姐忙道:“當日在場的就我們幾個姐妹和兩位太太,鴛鴦是個嘴牢的,二爺我也囑咐過了,應該……”
惜春插嘴道:“二太太吃了老祖宗那麽大一頓排頭,心裏肯甘休?”
鳳姐一愣,不由得苦笑連連。
寶釵想了想,道:“二嫂子,你讓林之孝送添妝禮過去時,順便把咱們的名諱都報了吧。有林家兩伯爺一郡主的名頭在,想來還能護著她一時周全。以後如何,就看她的造化了。二嫂子也讓去的人和她說明利害關係,最好說的重些,多嚇她一嚇,雲妹妹心內不是沒有成算的,你這麽一說,想來她便是覺得委屈,也不會再那麽口無遮攔了。”
她是林府的大少奶奶,自然能用林府的名頭唬人。
惜春哼了哼,到底沒反駁了。鳳姐深深的歎息著,應了。
當天晚上,寶釵渾身顫抖之後,便和林昭說了,林昭不以為意:“你們和史大姑娘交好,願意為她出頭,使用我們林府的名頭,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我應了便是。老爺若是問起來,我迴答便是。”
寶釵知道自家夫君大氣,不會為難一個小小女子,便笑道:“我和二嫂子說了,讓林之孝說的重些,往死裏說,說到她怕為止。”
林昭卻是一笑。
此時此刻,他哪裏聽得進去別的話語?
當然繼續率領千軍萬馬,二度進攻城池。
沒有人知道戰況如何,隻知道第二日的寶釵,於幸福之中填了一《虞美人》
東風薄劣疾如許,一夜飛紅雨。因情花共葉飄零,不解春心瓣瓣為誰馨。
雲深休展鴛鴦被,好夢人常醉。問君何事最銷魂,撿取落英數點畫榴裙、
當然,這詞僅限於林昭和寶釵二人見到,便是丫鬟鶯兒也無福。
說起來,鶯兒以為自己會是通房丫鬟,心裏也是中意姑爺的人品相貌的。
但是婚後第二天,林昭便告訴寶釵,他們院子裏的丫鬟,憑寶釵處置,包括鶯兒在內。
林昭雖然不是什麽心神合一之輩,卻也不是雨露均沾之人。
寶釵自然大喜不已,心中對林昭的感情更深。
鳳姐感歎道:“她先前鬧的那樣過,不僅讓史家寒了心,也把自己逼上了絕路。若不然,史家嬸娘當初是要給她在京城定親的。可她不安生,可勁的蹦躂,弄得自己名聲極差,沒人求娶,連二太太也不願意說她,史家顧著麵子,不得不給她定了這樣的人家。唉,如今名分已定,還能怎麽辦?也隻好熬日子罷。”
惜春道:“這些都還不算完,咱們這位雲姑娘還在信裏告了史家嬸娘一狀,說她不僅沒派人來看她,她三朝迴門時候說了委屈,嬸娘不僅不想著給她做主,還說她,出了閣就是人家的人了,哪裏能樣樣如意呢?正經的還是籠絡好姑爺,生個兒子穩固地位才是實在。還教訓她說,別人家的規矩怎麽樣她不用管,自己的規矩要做好了,不能留下讓人說嘴的把柄。那葉家老太太和太太是她的祖母和婆婆,是長輩,她一個小輩怎麽能在背後非議長輩的不是?實在太不知道規矩了。”
迎春默了,一會兒道:“雲妹妹怎麽還是這麽個性子。史家嬸娘說的是實在話,她怎麽就聽成了教訓呢?”
惜春不屑道:“她就是那個樣子,不識大體,什麽事都要作。作的親戚情分都沒了,也不知道悔改。”
鳳姐苦笑道:“老祖宗看了信後,就讓我們二爺寫信,說讓雲妹妹好生聽史家嬸娘的話,不得任性。又和她說,府裏會派人過去看她,也告訴她不用擔心那個梅翰林家的,梅家和平安州節度使雲家攀上了親戚,咱們家也和雲家有來往,她已經去信和二老爺說了,找雲家從中說和,讓梅家好好教導下自家的姑奶奶,還說二老爺迴京時也會順道繞去她那裏看她,讓葉家人不得怠慢了她。”
迎春張大了嘴巴,半晌道:“老祖宗……這是要生生打了史家的臉麵嗎?”
鳳姐歎息道:“我也這麽說。二太太更不客氣的說,雲妹妹姓史,這事該是史家的家事,哪裏能讓二老爺出麵?老祖宗就火了,說二太太不孝呢,嚇的寶玉都跪下求情了,又求著二太太說雲妹妹可憐,讓二太太垂憐。我在一旁瞧著,二太太青筋都氣出來了。”
惜春道:“雲姐姐都出嫁了,還能勾著寶二哥哥求二太太垂憐,二太太可不得氣的青筋都出來了麽。”
鳳姐道:“可不是這麽個理。那天場麵委實混亂,後來還是二太太退步了,但也隻肯讓二老爺迴京時順道去看望史家及雲妹妹,提醒史家一句。其他的二太太就不肯應了,隻是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老祖宗看在宮裏娘娘的麵上,不要多管別人家的閑事,斷了咱們家與史家的親戚情分。”
迎春忙問道:“後來呢?”
鳳姐道:“後來還能怎麽著?二太太都去簪環磕頭請罪了,又把宮裏娘娘都搬出來了,老祖宗還能怎麽辦?自然是依了她了。”
迎春鬆了一口氣道:“這事二太太固然有私心,但就事論事,倒是二太太做的沒錯。二嫂子,寶妹妹,你們別怪我在背後非議長輩,老祖宗若真那麽去信了,不僅傷了咱們家和史家的親戚和氣,也會害了雲妹妹——若因此事,史家真不管雲妹妹了,她日後還有什麽將來可以指望?”
寶釵歎道:“可不是這麽個理。我就擔心雲妹妹牛心左性慣了,不能理解咱們的苦心。”
鳳姐也點頭道:“你說的是,我也這麽考慮,便想著讓林之孝走一趟,一是為了送禮,二也是要好生與她說一說,多少也要讓她能明白些事理。出了閣了,許多事已由不得她了,她好歹也做好那麵上情罷。”
惜春道:“二嫂子你還管她做什麽?她不多吃些苦頭是不會迴頭的。”
鳳姐道:“我也算是從小兒看著她長大的,如今她過得不如意,不論如何咱們也不能幹看著。況她如今也算是吃了苦了,我讓人去和她那麽一說,興許她就突然明白了也未可知。”
惜春冷哼道:“她若真能就這麽明白了,也不會這麽來信了。”
鳳姐尚未明白過來,就聽寶釵歎道:“四妹妹說的沒錯,雲妹妹若真的吃了苦頭,有些開竅了,就不會這麽來信了。這麽告狀,若讓有心人傳到了史家、葉家,她這輩子可真就完了。”
鳳姐忙道:“當日在場的就我們幾個姐妹和兩位太太,鴛鴦是個嘴牢的,二爺我也囑咐過了,應該……”
惜春插嘴道:“二太太吃了老祖宗那麽大一頓排頭,心裏肯甘休?”
鳳姐一愣,不由得苦笑連連。
寶釵想了想,道:“二嫂子,你讓林之孝送添妝禮過去時,順便把咱們的名諱都報了吧。有林家兩伯爺一郡主的名頭在,想來還能護著她一時周全。以後如何,就看她的造化了。二嫂子也讓去的人和她說明利害關係,最好說的重些,多嚇她一嚇,雲妹妹心內不是沒有成算的,你這麽一說,想來她便是覺得委屈,也不會再那麽口無遮攔了。”
她是林府的大少奶奶,自然能用林府的名頭唬人。
惜春哼了哼,到底沒反駁了。鳳姐深深的歎息著,應了。
當天晚上,寶釵渾身顫抖之後,便和林昭說了,林昭不以為意:“你們和史大姑娘交好,願意為她出頭,使用我們林府的名頭,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我應了便是。老爺若是問起來,我迴答便是。”
寶釵知道自家夫君大氣,不會為難一個小小女子,便笑道:“我和二嫂子說了,讓林之孝說的重些,往死裏說,說到她怕為止。”
林昭卻是一笑。
此時此刻,他哪裏聽得進去別的話語?
當然繼續率領千軍萬馬,二度進攻城池。
沒有人知道戰況如何,隻知道第二日的寶釵,於幸福之中填了一《虞美人》
東風薄劣疾如許,一夜飛紅雨。因情花共葉飄零,不解春心瓣瓣為誰馨。
雲深休展鴛鴦被,好夢人常醉。問君何事最銷魂,撿取落英數點畫榴裙、
當然,這詞僅限於林昭和寶釵二人見到,便是丫鬟鶯兒也無福。
說起來,鶯兒以為自己會是通房丫鬟,心裏也是中意姑爺的人品相貌的。
但是婚後第二天,林昭便告訴寶釵,他們院子裏的丫鬟,憑寶釵處置,包括鶯兒在內。
林昭雖然不是什麽心神合一之輩,卻也不是雨露均沾之人。
寶釵自然大喜不已,心中對林昭的感情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