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封舟攻占祭賽國之後,因為萬聖龍王殷勤拜訪,又有北俱蘆洲一行,因此做了他的下屬,而那九頭龍恢複健康,對他多有推崇,連九頭蟲都對他十分欽佩,因此無形中獲得鬼車一族的敬意。


    因為這點的緣故,封舟便不對沒有惡行的妖魔下手。


    他命萬聖龍王向境內妖魔宣告,凡是大明國境之內居住的的妖魔,必須交稅。


    因此在大明妖魔界,有一句話十分流行:“在大明,唯有交稅和死亡是永恆的。”


    當然,這句話也適用於大明各階層的百姓。


    既然人家交稅了,那麽出了事情以後,大明就應該負責到底。


    這多目怪久住盤絲嶺,見識廣,知道大明皇帝封舟的實力,也聽說了他誅殺雲程萬裏鵬的壯舉,所以很快想明白,封舟與佛門有怨,而佛門入主盤絲嶺,極有可能就是針對大明皇帝封舟的。


    他多目怪自己被搶了洞府,掙不迴來,自然要找一些強力之人做靠山。


    如今能做靠山的,好像是這位大明皇帝最合適。


    封舟和兩位聖人定了約會,徑直迴到明國皇宮,處理完一切事物之後,便聽到有一男七女,敲響了百丈高的登聞鼓。


    登聞鼓,於朝堂外懸鼓,以使有冤抑或急案者擊鼓上聞,從而成立訴訟。登聞鼓源於華夏魏晉南北朝時期,封舟登基之後,便在第一時間設置了登聞鼓,推行相關律法,安排了幾個保爾柯察金駐守。


    不過等他成為大明洪武皇帝之後,推行了妖怪也需交稅的發令之後,便設置了妖怪鳴冤的登聞鼓。


    位妖怪設置的登聞鼓,設立在十丈高空之中,凡是練過法術的小妖,都可以飛到上麵敲響鼓聲,但普通百姓卻無能為力。


    曾有熊孩子以弓弩射之,但無論怎麽精準的神射手,箭矢出手必偏,根本無法擊中,長此以往,便無凡人對此感興趣。


    既然這妖怪敲響登聞鼓,必定有大事發生,封舟自然不會單滿,便坐鎮明堂,百官於兩旁站定,命有司讓這一男七女八妖怪走上大殿。


    這八個妖怪走上大殿,看著巍峨華麗的明堂,兩旁文臣武將,遠處持戟武士如龍如虎,而正前方龍椅上麵南背北的皇帝,更是威嚴深重,不可輕視。


    饒是八個妖怪自由散漫慣了,見了封舟這般威嚴,也不禁心神膽戰,根本不用提醒,直接跪倒在地。


    “盤絲嶺妖民多目和七位妹妹拜見皇帝,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多目怪和七個蜘蛛精全都戰戰兢兢的喊道。


    封舟嗬嗬一笑:“你們起來吧!”


    等他們站起來之後,封舟笑道:“我剛才命有司查過,自從我頒布法令之後,你們一直按章納稅,做的非常好!既然有冤屈,那就報上來,我倒要看看,什麽人敢在大明地盤欺壓善行人。”


    “啟稟陛下,小民兄妹在盤絲嶺居住……”多目怪將事情的原委娓娓道來,聽到文武百官紛紛搖頭歎息。


    封舟卻是眉頭一皺:“佛門派遣金剛拳菩薩率軍三千,入駐盤絲嶺,還這麽大張旗鼓?區區一個佛門菩薩,一看名字就知道是配角的家夥,沒有佛祖法旨,哪裏敢駐兵大明邊疆?分明是怕我西進滅他獅駝國,影響取經大業,不過按照常理,他應該悄悄的進駐,打槍的不要!這可倒好,竟然這麽明目張膽。”


    封舟冷冷一笑,“佛門占據盤絲嶺,趕走當地居民,分明是強占大明國土,這其中的恩怨因果已經展開,什麽時候消餌,未必輪得著他們說了算了!”


    “此事朕已經知道,你們安心在招賢館住下,朕必定給你們一個滿意的答複。”封舟微笑說道。


    “多謝陛下。”多目怪也知道神仙打架,沒有自己這個小妖摻和的份,要想迴到盤絲嶺黃花觀,就得耐住性子安心等待。


    待八個妖怪退下之後,封舟又商討了一些國事,便迴到宮中。


    如今朝中推行的是三省六部製,各級長官、副官都屬於保爾柯察金心性,用不著他多操心,他隻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玄門傳道之上。


    他召來牛魔王、萬聖龍王、九頭龍等妖,將這件事告訴了他們。


    牛魔王第一個站起來,說道:“陛下,這事您一定要管啊。這幾年總有靈山上的菩薩、羅漢到我那翠屏山與我為難,被我打殺了好幾個,但是靈山有八寶功德池,哪怕金身損毀,也能複活。這樣長此以往,我老牛隻怕也會被靈山滅掉。”


    九頭龍也道:“陛下,靈山這種伎倆,我們鬼車一族太熟悉了,當初我們在北海被人奪走地盤,就是用的這種步步為營的方式,等我們反應過來,已經大勢已去了。”


    封舟聽了兩個大妖的話,嗬嗬一笑:“盤絲嶺向大明納稅,屬於良民,朕當然要管,不過這一次與佛門正麵衝突,朕卻不能正麵相敵,須得迂迴而進,隻不過在有朝一日,需要你們聚集人馬,為我呐喊助威便可。”


    對於這幫妖精的節操,封舟心中十分明白,所以他隻需要這些妖精給他充人氣便可。


    而對於盤絲嶺的佛門弟子,他當然要驅逐,而且驅之甚易,可是為了防止按下葫蘆起了瓢,封舟還得好好思量。


    他也是和聖人談笑風生的人,對付幾個小小的菩薩,當然不能用拳頭了。


    作為能去彌羅宮講混元道果的散仙,帝星附體的王者,封舟可不能再像四方遊俠,憑一時意氣,蓬頭突鬢,短後之衣,瞋目而語難。相擊於前,上斬頸領,下決肝肺。仗著自己敢打敢殺,武力厲害,動輒血濺三尺。


    若是如此,隻會被佛祖看輕。


    想當初他與彌勒佛鬥法,就是用後世的狂禪公案將之斥退,從而開始打壓佛門勢力的。


    要是他和彌勒佛動拳頭,那就牽連廣了,無非是打了彌勒佛,來了如來佛,打了如來佛,還有阿彌陀佛呢!


    但是辯佛說法,彌勒佛知難而退以後,他若是再找別人來找迴場子,那三界都會知道他佛法不行了。


    若是被三界知道他業務水平不行,那他以後怎麽主持龍華會?


    要知道,在三界立足,除了自己根基穩固之外,依靠的還是刀狠錢多路子廣。與人結怨,要麽是因為麵子問題,匹夫一怒,要麽就是為了銀錢利益,明刀明槍。封舟若是去教訓那小小的金剛拳菩薩,也不過是仗著神通法力欺人,相擊於前,血濺五步。


    非聖賢所為。


    他就算真要動手,也應該和那金剛拳菩薩後麵的主人交手。


    這金剛拳菩薩,乃北方不空成就如來四親近之一。


    而不空成就如來,正是世尊如來的無畏印化身。


    歸根到底,封舟的對手還是當代佛主釋迦摩尼。


    他召來多目怪,讓他穿道士服裝,指點他登台做法,然後自己親自手書黃表,去告有靈山佛門派遣妖魔非法占據的大明國土,驅逐良妖,然後指點多目怪發了文書,燒了黃表,化煙直上玉帝案前,有遊奕靈官奉上。


    卻說玉皇大天尊看了明皇之表,召來千裏眼、順風耳道:“那人間明國皇帝,朕聽聞他有國士之風,常有召他上天任職之意,今上表於朕,告下界有佛妖作亂,占據他大明國土,請朕發雷部之兵,下界逐妖。你們兩個監察天下,有佛妖作亂,為何不報上來?”


    隻見那千裏眼,順風耳麵麵相窺,無言以對,隻是遲疑,還好有太白星君上前低聲道:“陛下,隻怕那不是妖魔,而是佛家弟子。”


    “哦?此話怎麽說?朕記得那陳玄奘西天取經之事,似乎還沒有走到明國境內吧?這佛門就要未雨綢繆了?”玉帝問道。


    那太白星君小聲道:“這是明帝與佛門的恩怨,明帝做太子時,殺了孔雀大明王的吃人兒女,當了皇帝之後,又擒了觀音的金毛犼當坐騎,後來又殺了雲程萬裏鵬,直送佛前,因此佛祖有了反應,派金剛拳菩薩占了那盤絲嶺,驅趕了那邊的妖精。那妖精因為給明國照章納稅,所以去敲登聞鼓,引明帝上表告狀。”


    “原來有這般幹係,那便將此表交給你李長庚,由你來迴說和,妥善處置!”玉皇大帝垂目道。


    太白金星既然敢出列給玉帝講清楚前因後果,自然有攬事之心,於是拱手施禮道:“老臣遵旨。”


    等太白金星離開之後,玉皇大天尊口中呢喃道:“連妖精都納稅,果然有國士之風!”


    太白金星本為武神,主殺伐之事,但隨著玉皇大天尊牢牢掌控局麵,又與佛門聯手打壓一些高級存在之後,太白金星的立場便有了鬆動,開始變得和藹起來。


    他先是來到明國皇宮,見到了封舟,述說了玉皇大天尊的旨意,便有勸封舟息事寧人之舉。


    封舟笑道:“大天尊的旨意,我這個人間帝王當然要遵守的,不過佛國佛兵占據我明國疆土,驅趕我納稅百姓,這事一定要處理,佛門也必須給我一個滿意的答複,若是今天他占我一土,明天你占我一地,我都視若無睹,隻怕友邦人士,莫名驚詫,長此以往,國將不國,我這個成吉思汗,豈不是成了最大的笑話?”


    太白金星隻好點頭稱是,於是告別封舟,前去拜訪金剛拳菩薩。


    “我奉佛祖法旨,占據盤絲嶺,隻為傳播佛法,不涉及人間俗事,請仙長告訴明帝,佛門絕無吞並明國國土之意,對當地百姓,也秋毫無犯。”金剛拳菩薩一臉無辜的說道。


    太白金星頓時一臉糾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舟行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少江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少江南並收藏舟行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