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存中一揮手,兩名士兵立刻上前,從人群中把萬俟卨拖出來按倒在了封舟馬前。


    “秦檜、張俊死得早,我打算給秦檜諡號改為謬醜,至於張俊,他就沒資格得到諡號,你萬俟卨想過怎麽死,身家後世考慮過沒有?”封舟看著這個奸臣,一臉似笑非笑。


    “太尉,嶽武穆之死,下官不敢逃罪,但下官也隻是奉命行事爾,望太尉明察,功蓋天下者不賞,勇略震主者身危,當時嶽武穆處必死之地,官家除之乃是必然,縱使無秦檜、張俊及下官,官家亦不過另假他人而已。”


    萬俟卨小心翼翼地說。


    當年嶽飛因為功高蓋主被大宋朝廷殺,而封舟因為功高蓋主而反殺大宋朝廷,他既然已經到了臨安,自然要把嶽飛的案子徹底定為鐵案,讓嶽飛名垂千古,而秦檜極其幫兇遺臭萬年,這是政治舉動。


    萬俟卨自然明白這一點,他也明白自己的下場,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告訴封舟,自己是奉命而行,隻要這樣,才能減輕罪責。


    “看來你已經知罪了,那就等著候審去吧!”


    封舟一揮手說道。


    秦檜早就被他搞死了,欺負一下萬俟卨這個小蝦米權當解悶,不過接下來把他丟給相關官吏就行了,他還不夠檔次讓封舟區別對待。新八一中文網首發m.x81zw


    對付奸臣也要按照基本法,等迴頭任命一個新的大理寺卿重新審訊嶽飛案,然後該怎麽判怎麽判就行,他現在是太尉,雖說實際權限無邊無際,但本質上就是一個主管軍事的官員,從法理上還不能牽涉其他。


    但實際上他卻是大宋最有權勢的人,將來成為仙人,所以更應該得充當一個秩序的維護者而不是破壞者,大宋自有律法,嶽飛案又不是多麽神秘無法調查明白,隻要一個公正的審訊者都能輕鬆審清,作為幕後操縱者該怎麽判根據律法就行,嶽飛是以忠義而死,那也必須在規則內還他清白。


    解決了嶽飛問題,那麽他這次靖難的法理依據自然更加無礙了。


    而這四十三名戰犯各個家財萬貫,所以一個個的都要抄家。


    對付這幫家夥,抄家滅族不是因為他們壓製武人,更是因為他們為了請出黑羅刹,不惜還是三十萬建康府百姓,這算是反文明反人類的大罪,封舟要代表大宋律法將這些人渣的家底查抄一個清清楚楚。


    為了這一點,他已經安排人特別趕製了五千副夾棍,用來逼迫大宋官員們交錢。夾棍上有棱,有鐵釘相連,凡不從者,必將夾碎他們的手足。


    都說大宋比大明富有,若是自己不能從大宋官員手中追贓索餉八千萬貫,豈不是讓自己連劉宗敏都比不過了?


    至於剩下的官員,封舟掃了一眼,很快發現了他的目標。


    權參知政事趙逵。


    趙逵當然在四十三名戰犯名單當中。


    否則他迴到臨安之日,便是被殺之時。


    趙逵正眼巴巴的看著他呢。


    封舟哈哈一笑:“莊叔,你怎麽也在,來人,快給莊叔鬆綁!”


    趙逵能活到現在,心思當然是敏捷的,因此沒有第一時間出來以朋友的身份斥責封舟,此時聽到封舟喊他,趙逵立刻滿臉幸福地從後麵擠出來上前拜倒,心中明白這一局自己賭對了,封舟果然需要自己。


    至於周圍的官員怎麽看他,這已經不重要了。


    “如今天子隻有十歲,年幼不能理政,本官不過是太尉,政事堂還需要清正廉明的重臣襄助,莊叔德才兼備,正是朝廷需要仰仗的,這樣吧,先以莊叔代理這尚書右仆射,等彬父抵達臨安,為尚書左仆射,你二人搭班子如何?”


    趙逵感覺就跟天上掉餡餅一樣,這是要以他為相啊,可憐之前他最大也不過權參知政事,資曆、聲望在他之上的足有十幾位,現在讓他一下子跨過去,這簡直就是一步登天啊。


    “下官惟太尉馬首是瞻!”


    他激動地趕緊下拜說。


    “那就這麽說定了,說起來除了這四十二名戰犯之外,京城官員大部分都是附逆,當然也有一些人出淤泥而不染,這就需要莊叔一一甄別了,你和彬父盡快擬一個名單,然後交給本官!”


    封舟說道。


    有虞允文和趙逵兩人搭班子,構建新朝廷班底,這樣就不用耽誤太多時間。


    身為太尉,能盡快恢複大宋朝廷的運行,才能保證大宋王朝氣運,國祚不滅,地方諸侯不會亂彈琴不是?


    “太尉,天子尚在福寧殿呢。”楊存中小心翼翼的問道。


    封舟頓了頓。


    董卓殺少帝、臥龍床、宿宮妃,徹底摧垮了漢室的威嚴,雖然成功的讓董卓盡失民心,不久身死,但是對於大漢的延續也沒有好處。


    還是算了吧。


    一切為了大宋國祚,那就少折騰大宋皇族吧,反正最慫的趙構被他殺了,最有種的趙昚被戰犯們殺了,其餘的大宋皇帝一個比一個爛,就讓他們安穩的待著吧,反正掀不起浪花來。


    封舟笑道:“天子年幼,並未親政,自然不曾失道,一切造就便是。”


    接下來他便進入了大慶殿,有大事要做。


    那就是分果果。


    他從燕京打到建康府金陵城,又打到臨安,基本上軍隊都是一路行軍,根本沒有發生戰事。


    這可不是各地駐軍無動於衷,隻會觀望。


    實則是封舟早就和他們定下了分贓協定。


    隻要各地軍隊不添亂,保證他無血進臨安,各大軍頭立刻就可以殺掉自己地盤的朝廷文官,搖身一變成為地方總督。


    封舟答應後他們,在自己地盤當中,除了財稅之外,其餘官吏、軍隊調動、對外征戰都可以自行決定。


    簡單說,隻要這些軍頭或地方實力派不添亂,一直觀望,那麽他們就可以成為唐朝的節度使,除了財稅方麵少一點。


    由於趙構和文官團體的瞎折騰,到了封舟手裏,已經是宋失其鹿,軍頭共逐之。


    當然,封舟給自己的勢力占最大的一塊肉,不過他不會獨吞。


    因為獨吞的後果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官吏,隻能讓那幫那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廢物繼續高踞廟堂。


    當然,有封舟這超級實力派坐鎮,其餘人也沒有反抗的勇氣,隻要他們依然臣服於大宋朝廷,那麽封舟也不會收拾他們。


    這一點在他北伐的時候,已經和包括李顯忠在內的軍頭都說過了。


    封舟隻要山東東路、山東西路、淮南東路,江南東路和兩浙東西六個路,其他地方全分出去,分給那些支持他的軍方將領和地方大員們,比如吳璘如果歸順那就把利州兩路,潼川,成都兩路分給吳家軍,淮南西路、京西南路交給李顯忠……


    總之效仿唐朝藩鎮割據。


    大唐的藩鎮割據其實很有借鑒之處,一個盧龍節度使就能吊打契丹一百多年,天天跑人家打草穀,抓了人家首領來遊街!


    唐朝藩鎮做大,是因為唐朝皇帝太弱了,壓不住藩鎮,但封舟卻不存在這個問題。


    楊存中也好,李顯忠也好,還有成閔、李寶、林夕等人,隻要手中有軍隊,肯順著自己的意思幹,那麽就把地盤分給他們。


    讓他們在自己地盤裏當土皇帝,可以隨便砍文官知府的腦袋。


    而封舟則打算占領自己的地盤之後,依靠自己培訓出來的心腹骨幹力量,大力發展經濟,將啟蒙思想包裝進全真派的理論當中,解放思想,發展生產力,取消一切苛捐雜稅、隻保留天賦的同時,大力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


    隻要老百姓富有了,信仰全真教的就會越來越多,那麽自己這位教主收獲的信仰也會越來越多。


    而這六路之地,大約有五千萬人口,封舟若是能用二十年時間獲得這些人的信仰,他相信到時候自己必將成就大神通。


    即使比不過佛祖、道祖,至少也不亞於火雲洞三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舟行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少江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少江南並收藏舟行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