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來之則安之。
金世秀是一個道係無為的人,既然來到了大明,來到了紫禁城,那就在這安家樂業。
豹籠裏的家不能算是家,那是囚籠,是監獄,是束縛住了野性的工具。
母豹和三個小姐姐那是沒有辦法,如今每天幾十雙眼睛盯著呢,金世秀隻能自己另外擇一處風水寶地築窩。
獸苑是不行的,如今這地兒漸漸有了被朱厚照“二次開發”的可能,人多眼雜的,已經不適合金世秀築窩。
看著如今的母豹和三個小姐姐被宦官侍衛們當成祖宗一樣伺候著,金世秀滿意的用小舌頭舔了舔自己的短須,然後他準備去坤寧宮築窩。
那裏屬於後宮,張太後的地盤。金世秀早就踩過點的風水寶地。
朱厚照的生母,張太後不喜熱鬧,自弘治帝駕龍東去後,她就深居簡出在坤寧宮,除了教訓兒子和偶爾去查查兒子的崗外,一般不輕出此地。
金世秀在一個燥熱的清晨,化形為一隻小燕子,唧唧喳喳的飛進了坤寧宮內。
還有28分鍾多的剩餘化形時間,讓金世秀覺得自己財大氣粗。
前兩日化龍的那會兒收獲了數百人轉化而來累計近十分鍾的化形時間,讓他美滋滋。
坤寧宮裏,多是一些年邁的宦官和宮女在行走做事,這些都是跟隨弘治帝和張太後的老人。新帝登基後,他們很自覺的聚集在坤寧宮內,為伺候侍奉張太後發揮著餘熱。
劉瑾那狗日的不是人!
這就是這些宦官宮女們最想罵出去的一句話。
仗著新帝的寵信,狗日的盤剝他們的厲害,月月都要向他上繳什麽“養老費”和“庇佑費”。
天可憐見,大家那點俸祿連頤養天年都不夠,哪裏經得起你堂堂司禮監秉筆太監三番五次的盤剝哦!
“老祖宗也是的,出麵警告那劉瑾一下也成啊。咱們都快被他盤剝的走投無路了。”一個老宦官正在掃地,滿臉的哀怨。
一旁,一個正在灑水的宮女也歎了口氣,“劉瑾是新帝的心腹,別看被新帝罰去先帝靈前,待十五日期滿,他一定還是新帝的心腹。老祖宗之所以不願與他交鋒,無非是拿捏不準新帝的心思。”
“別嚼舌根了,再敢妄言,割了你倆的舌頭!”
一個中年無須宦官步履輕盈的走近,他身著蟒袍,身後跟著四名攏袖的小宦官,威風凜凜。
正在掃地和灑水的宦官宮女扭頭一看,頓時跪伏在地,自己掌嘴,聲稱再也不敢亂說話了。
坤寧宮管事,內官監太監劉英警告過他們一聲後便沒有再搭理他們。都是先帝時的舊人,能幫襯的就幫襯一二,但以後如何,他劉英就管不到了。
明朝宦官組織龐大,為曆代最為龐大的宦官組織。
明代宦官組織分為十二監、四司、八局,號稱“二十四衙門”。
其中十二監分別為:司禮監、內官監、禦用監、司設監、禦馬監、神宮監、尚膳監、尚寶監、印綬監、直殿監、尚衣監、都知監等。
司禮監掌批紅職權,為十二監之首。禦馬監主紫禁城內武事,與兵部及督撫共執兵柄,掌騰驤四衛營馬匹及象房兵符諸事,可列十二監第二。
而內官監主宮中采辦,掌木、石、瓦、土、搭材、東行、西行、油漆、婚禮、火藥十作,及米鹽庫、營造庫、皇壇庫,凡國家營造宮室、陵墓,並銅錫妝奩、器用暨冰窨諸事。
司禮監被外廷稱為“內相”,禦馬監被成為“廷樞”,而內官監則被稱為“內廷工部”。
劉英身為內官監太監,位高權重。在弘治帝時諸宦官中,除了那位深居簡出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外,是被眾宦官宮女公認的唯一有希望和劉瑾打擂台並可能勝出的先帝舊人。
奈何,劉英誌不在此。
“爾等退下吧,咱家進去服侍太後洗漱。”
劉英身後,四名小宦官躬身告退。
化形為燕子,正在半空盤旋的金世秀頓時決定,就在這個中年宦官的家裏築窩。
能穿蟒袍的宦官,肯定是個大太監,輕易應該不會有人去查他家。
飛落而下,金世秀從劉英頭頂俯衝而過。
呃…宦官身上的味道真不好聞。
濃濃的香料味!
不過好在金世秀本身是嗅覺敏銳的豹子,輕易就能從中分辨出劉英自身的氣味。
順著氣味,不大一會金世秀就摸到了劉英的寢居之地。
在坤寧宮的邊沿,一座偏殿中。
還別說,這個宦官挺愛幹淨的。
化形時間到,金世秀邁步在劉英家裏頭開始到處亂跑。
院門口有兩個把門的小宦官,正在慵懶的曬著太陽,誰也沒往院內瞅一眼。
打翻瓦罐,碰倒器物這種隻會出現在電視情節中的弱智行為是不會出現在動作輕盈的金世秀身上的。
別說大白天,夜裏他也不會。沒辦法,身為豹子,他就是有夜視的能力…
那麽,問題來了。
在哪築窩好呢?
床下?衣櫃裏?
都不妥,這些地方經常會被打掃和開闔,早晚會露餡。
房梁上?
也不妥,金世秀可沒小龍女懸繩而睡的本事,半夜翻個身掉下來指定會被摔死…
金世秀在殿內開始到處找地方,把他累的夠嗆才終於找到了足夠隱蔽,同時視野也俱佳的藏身之地。
劉英供奉的佛龕中!
佛龕裏供奉著一尊慈眉善目的銅像金身,金世秀也不認識這是什麽佛。
一尺多寬的佛像後麵,有一片目測約有零點二平米的空間,足夠金世秀安家了。
金世秀順著佛龕後麵的架子一層層躥了上去,鑽進裏麵一看,後麵剛好對著大殿前廳。
佛像和前廳之間隔著一道厚實的木板,上麵雕獸浮鷹,煞是美觀。正對著佛像後麵的那一處木板是縷空的,在另一麵上掛著一副山水畫將兩邊遮擋了起來。
金世秀用爪子在適合的位置上朝著山水畫上輕輕一戳…
一個蒼蠅眼大小的破洞正適合金世秀偷窺前廳。
在佛像的身後,金世秀看到了篆刻的幾個大字:須彌大願地藏王菩薩。
豢養啼聽的那位?
金世秀躺在地藏王佛像後,慵懶的伸了個懶腰。
若有旁人看到,或錯以為是地藏王菩薩身邊的神獸啼聽現真身了…
金世秀是一個道係無為的人,既然來到了大明,來到了紫禁城,那就在這安家樂業。
豹籠裏的家不能算是家,那是囚籠,是監獄,是束縛住了野性的工具。
母豹和三個小姐姐那是沒有辦法,如今每天幾十雙眼睛盯著呢,金世秀隻能自己另外擇一處風水寶地築窩。
獸苑是不行的,如今這地兒漸漸有了被朱厚照“二次開發”的可能,人多眼雜的,已經不適合金世秀築窩。
看著如今的母豹和三個小姐姐被宦官侍衛們當成祖宗一樣伺候著,金世秀滿意的用小舌頭舔了舔自己的短須,然後他準備去坤寧宮築窩。
那裏屬於後宮,張太後的地盤。金世秀早就踩過點的風水寶地。
朱厚照的生母,張太後不喜熱鬧,自弘治帝駕龍東去後,她就深居簡出在坤寧宮,除了教訓兒子和偶爾去查查兒子的崗外,一般不輕出此地。
金世秀在一個燥熱的清晨,化形為一隻小燕子,唧唧喳喳的飛進了坤寧宮內。
還有28分鍾多的剩餘化形時間,讓金世秀覺得自己財大氣粗。
前兩日化龍的那會兒收獲了數百人轉化而來累計近十分鍾的化形時間,讓他美滋滋。
坤寧宮裏,多是一些年邁的宦官和宮女在行走做事,這些都是跟隨弘治帝和張太後的老人。新帝登基後,他們很自覺的聚集在坤寧宮內,為伺候侍奉張太後發揮著餘熱。
劉瑾那狗日的不是人!
這就是這些宦官宮女們最想罵出去的一句話。
仗著新帝的寵信,狗日的盤剝他們的厲害,月月都要向他上繳什麽“養老費”和“庇佑費”。
天可憐見,大家那點俸祿連頤養天年都不夠,哪裏經得起你堂堂司禮監秉筆太監三番五次的盤剝哦!
“老祖宗也是的,出麵警告那劉瑾一下也成啊。咱們都快被他盤剝的走投無路了。”一個老宦官正在掃地,滿臉的哀怨。
一旁,一個正在灑水的宮女也歎了口氣,“劉瑾是新帝的心腹,別看被新帝罰去先帝靈前,待十五日期滿,他一定還是新帝的心腹。老祖宗之所以不願與他交鋒,無非是拿捏不準新帝的心思。”
“別嚼舌根了,再敢妄言,割了你倆的舌頭!”
一個中年無須宦官步履輕盈的走近,他身著蟒袍,身後跟著四名攏袖的小宦官,威風凜凜。
正在掃地和灑水的宦官宮女扭頭一看,頓時跪伏在地,自己掌嘴,聲稱再也不敢亂說話了。
坤寧宮管事,內官監太監劉英警告過他們一聲後便沒有再搭理他們。都是先帝時的舊人,能幫襯的就幫襯一二,但以後如何,他劉英就管不到了。
明朝宦官組織龐大,為曆代最為龐大的宦官組織。
明代宦官組織分為十二監、四司、八局,號稱“二十四衙門”。
其中十二監分別為:司禮監、內官監、禦用監、司設監、禦馬監、神宮監、尚膳監、尚寶監、印綬監、直殿監、尚衣監、都知監等。
司禮監掌批紅職權,為十二監之首。禦馬監主紫禁城內武事,與兵部及督撫共執兵柄,掌騰驤四衛營馬匹及象房兵符諸事,可列十二監第二。
而內官監主宮中采辦,掌木、石、瓦、土、搭材、東行、西行、油漆、婚禮、火藥十作,及米鹽庫、營造庫、皇壇庫,凡國家營造宮室、陵墓,並銅錫妝奩、器用暨冰窨諸事。
司禮監被外廷稱為“內相”,禦馬監被成為“廷樞”,而內官監則被稱為“內廷工部”。
劉英身為內官監太監,位高權重。在弘治帝時諸宦官中,除了那位深居簡出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外,是被眾宦官宮女公認的唯一有希望和劉瑾打擂台並可能勝出的先帝舊人。
奈何,劉英誌不在此。
“爾等退下吧,咱家進去服侍太後洗漱。”
劉英身後,四名小宦官躬身告退。
化形為燕子,正在半空盤旋的金世秀頓時決定,就在這個中年宦官的家裏築窩。
能穿蟒袍的宦官,肯定是個大太監,輕易應該不會有人去查他家。
飛落而下,金世秀從劉英頭頂俯衝而過。
呃…宦官身上的味道真不好聞。
濃濃的香料味!
不過好在金世秀本身是嗅覺敏銳的豹子,輕易就能從中分辨出劉英自身的氣味。
順著氣味,不大一會金世秀就摸到了劉英的寢居之地。
在坤寧宮的邊沿,一座偏殿中。
還別說,這個宦官挺愛幹淨的。
化形時間到,金世秀邁步在劉英家裏頭開始到處亂跑。
院門口有兩個把門的小宦官,正在慵懶的曬著太陽,誰也沒往院內瞅一眼。
打翻瓦罐,碰倒器物這種隻會出現在電視情節中的弱智行為是不會出現在動作輕盈的金世秀身上的。
別說大白天,夜裏他也不會。沒辦法,身為豹子,他就是有夜視的能力…
那麽,問題來了。
在哪築窩好呢?
床下?衣櫃裏?
都不妥,這些地方經常會被打掃和開闔,早晚會露餡。
房梁上?
也不妥,金世秀可沒小龍女懸繩而睡的本事,半夜翻個身掉下來指定會被摔死…
金世秀在殿內開始到處找地方,把他累的夠嗆才終於找到了足夠隱蔽,同時視野也俱佳的藏身之地。
劉英供奉的佛龕中!
佛龕裏供奉著一尊慈眉善目的銅像金身,金世秀也不認識這是什麽佛。
一尺多寬的佛像後麵,有一片目測約有零點二平米的空間,足夠金世秀安家了。
金世秀順著佛龕後麵的架子一層層躥了上去,鑽進裏麵一看,後麵剛好對著大殿前廳。
佛像和前廳之間隔著一道厚實的木板,上麵雕獸浮鷹,煞是美觀。正對著佛像後麵的那一處木板是縷空的,在另一麵上掛著一副山水畫將兩邊遮擋了起來。
金世秀用爪子在適合的位置上朝著山水畫上輕輕一戳…
一個蒼蠅眼大小的破洞正適合金世秀偷窺前廳。
在佛像的身後,金世秀看到了篆刻的幾個大字:須彌大願地藏王菩薩。
豢養啼聽的那位?
金世秀躺在地藏王佛像後,慵懶的伸了個懶腰。
若有旁人看到,或錯以為是地藏王菩薩身邊的神獸啼聽現真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