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社會,我們秦家的產業一直在太行山脈和華北平原交界的山麓上的一個小城裏,祖上是解甲歸田的遊擊將軍,官至三品,是直隸廳的名門望族,和晉商的商政結合一樣,秦家也走這條路線,雖然沒有像前人一樣做到三品大員,但每代都能出些人物,秦家子孫做過典儀,當過通判,也混過把總,常常捐糧捐物給清苦的窮人,在那一帶有口皆碑。

    然而,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秦家後來的子孫失了先人的政商頭腦,家道漸漸敗落,子孫也分家的分家,出走的出走。

    到我曾祖父那一代,已經沒了望族的氣象。窮生奸富長智,曾祖父苦有恢複秦家聲望的豪氣,卻沒有相當的才能,後來和幾個地方碎官,私辦鹽廠,偷運私鹽,結果被人一紙萬言書告到京城,好在當時革命者正鬧得起勁,草草組成的“皇族內閣”無暇管這些雞毛蒜皮的事,隻把曾祖父拉去充軍,算是罔開一麵。

    人去樓既空,樹倒猢猻散。得知秦家老爺被押去充軍後,秦家宅子裏老老少少,丫鬟雜役悉數離去,椽椽的深宅,隻剩下秦夫人和兩個女兒,還有幾個想老死在秦家的老奴仆。

    秦老爺臨行前,看著空空如也的大宅子,悲從心起,覺得對不起秦家的列祖列宗,囑咐妻子莫斷了秦家香火,買個小子,重塑秦家昔日輝煌,當天秦老爺就死在去軍營的路上。

    那時兵荒馬亂,清苦人家有少則五六個子女,多則十來個,孩子多了養活不起,賣兒給他人作子,賣女給他人作童養媳的舉不勝舉。秦夫人依照丈夫所言,買了個聰明伶俐的小子。誰料這小子,人是極聰明,隻可惜命短,未到弱冠就夭折掉了。

    後來恰逢蔣介石炸毀花園口大堤,導致黃河泛濫,數以萬計難民逃出河南,秦夫人就又從一個和尚手裏買了個小男孩,作秦家的少爺,這個男孩子就是我的祖父秦雲和。

    話說瘦死駱駝比馬大,秦家雖沒有往日雄風,但是產業還在,秦雲和到了秦家一甩過去的窮酸氣,瓜帽旗袍,走路也橫著身,沒幾年,周圍就團結了一群浪蕩分子,成天遊手好閑,四處漂泊。秦夫人平時放縱過甚,不好管教,沒多久就被活活氣死了,辦喪那天秦雲和隻顧著和幾個朋友酒來菜往,不穿麻衣素孝,兩個姐姐實在看不下去,各自迴了婆家,斷絕了與秦雲和的來往。沒了人管秦雲和更肆意妄為,吃喝嫖賭抽,坑蒙騙搶偷整個一十全少爺。

    卻說這日,幾人剛從賭局子裏出來,正好碰上附近雪花山的一個小尼姑到集市買油,秦雲和平時最討厭和尚尼姑,又剛輸了許多錢,見了尼姑,酒勁衝頭,竟耍起賴。尼姑是從外地新來的,不曾見過小城裏有這麽一號閑人,大怒之下,啐了秦雲和一臉唾沫,逃迴庵裏。

    秦雲和驕橫慣了,怎肯受此大辱,從那以後天天帶著一幫子人去庵裏滋生鬧事,大罵老尼姑偷和尚,小尼姑是她的私生子,攪得佛門之地不得清靜,香客也不敢再來朝拜。

    庵裏的老師父,一輩子潔身自好,受不了無理羞辱,絕食自盡。小尼姑性情雖剛烈,終久還是不諳事故的女子,將秦雲和大罵一番後,竟然跳井溺亡。

    那天夜裏,秦家老宅裏就陰風頻起,老奴們都傳說夜裏看見一個渾身是水,沒長頭發的女鬼坐在天井邊的台階上,一直哭。秦雲和本來不信世間有鬼,但眾人成虎,令他寢室難安,做的夢也不吉利,他曾聽老人說過落水鬼複仇的故事,不把它生前仇恨的人害死絕不罷休,那些被鬼纏上的仇人,到最後不是被嚇破膽,就是瘋癲致死,沒一個有好下場。想到這裏,秦雲和害了怕,想搬出深宅又舍不得,就到處打聽怎麽做才能消災,那些平時受夠他欺負的百姓,誰也不肯幫他,幾個要好的朋友怕引鬼上身,避之唯恐不及。

    後來有個外地的短工告訴他,去雪花山的庵子裏造座菩薩像,興許菩薩看在你心誠的份兒上,收了那女鬼。

    於是,秦雲和找來城裏的泥人張,花了兩個大洋,去庵裏修了一尊泥菩薩,完了之後帶著拜品神物,懇求菩薩顯靈,救他一救。

    沒說幾句,那泥菩薩居然眨了眨眼,秦雲和以為自己害怕過度,看花了眼,但那泥菩薩居然開口說起話,秦雲和嚇得五體投地,把頭當棒槌砰砰地往地上磕,求菩薩開恩,發誓以後重新做人,不再遊手好閑。

    泥菩薩說,看在你祖上陰功積德的份兒上,就給你個機會,把那小尼姑的屍體打撈出來,好生安葬,迴家去吧。說完,泥菩薩就恢複原狀,依舊是一團泥巴,抹了層彩繪。

    那天夜裏,秦雲和從庵裏的方井裏撈出尼姑的屍體,讓他大吃一驚的是,經過這麽多天的浸泡,那個尼姑居然沒有半點毀傷,眉須膚理,麵部神采,無一處不似鮮活。

    秦雲和害怕歸害怕,想到泥菩薩的話,硬著頭皮,將死屍背下山,趁著月黑風高,背到荒坡嶺,急皮火燎的埋了,從別人的墳上拔下根墓樁,用隨身帶的刀子刻了一行字,草草而去。

    這事到此本來就可以結束,女鬼入土為安,也算落地有根,沒在騷擾秦家。隻是後來,不又起變故,砸碎了庵裏的泥菩薩,又引起了一場虛驚,文說一半,話分兩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鬼棲燭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冷眼笑紅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冷眼笑紅塵並收藏鬼棲燭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