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大家都來插一腳
潼關
自從安逸摘了鄒世龍的人頭之後,原本駐守潼關的萬餘守軍大部分都已經是人心思動了,
畢竟這發軍餉的人沒了,京中和太原方麵都沒有派過來新總兵接管的意思,外加上這些兵本就都是關內人,誰願意天天吹著嗖嗖的野風還得時刻提心吊膽的提防著遼人?
所以基本上留下來的副將也彈壓不住每天三位數的逃兵,沒過幾天整個潼關就剩下三百多人不到,每日連挑旗的人都快點不齊了。
三百多年了,大夏的這座雄關什麽時候落得個這副蒼涼而落寞的景象,要是讓太祖皇帝高淵泉下有知,不知道會不會氣的棺材板兒都壓不住。
“唏律律~”
馬嘶長鳴,蕭燕兒仍是那一身英氣勃勃的落日紅雲甲披掛在身,隻是沒有像往常一樣戴著那副可以在陽光之下奪人耳目的金鳳展翅盔,任由如瀑的三千青絲黑錦綢緞一般的披散在肩,如絲般的柔滑和金屬肩鎧所賦予的剛毅相互中和,調配出一股別樣的氣韻縈繞在那精致的五官之上。
“啟稟太後,前麵就是潼關,夏軍並未完全撤出,大元帥請示是否試探攻關。”一名遼軍的令兵飛馬來報。
蕭燕兒抬著臻首,第一次如此細膩地打量著這座漢人的雄關,淡淡的吩咐道:“告訴韓帥,不用試探了,直接強攻。”
“是!”
不管是出於對遼軍兵鋒的無條件信任,還是對於已經無暇顧及對漢人的輕蔑,總之,蕭燕兒的決策似乎總是正確的,根本不需要後軍的步卒把雲梯架上來,韓光德的第一輪箭雨下去,城上僅餘的三百守軍就已經逃散大半了。
“不許撤!不許撤!”
這位不知姓名的副將,倒很是盡忠職守,左手執著圓盾招架著漫天而來的箭雨,右手則緊握著滴著鮮血的長劍,接連砍翻了兩個敢於違抗他命令倉皇而逃的士卒。
不過,兵敗如山倒,現在這種情況,即便是鮮血也已經沒法讓嚇破了膽的夏軍再提起什麽抵抗的勇氣了,一個個冒著被淩空而下利箭貫穿胸膛危險的士卒們,不要命的往城下跑去,
“沒有我的命令!誰都不許撤!”
副將的嘶喊並沒有能夠留下任何一名麾下的兵士,卻是招來了一位還算是忠心的親兵,
那親兵一邊頂著不知道從來找到的方盾,一邊扯著副將的袖甲嘶喊道:“將軍!撤吧!朝廷都不要我們了!我們還為誰拚命!快撤吧!”
“你放屁!”
“咣!”
親兵也沒想到自己冒著箭雨勸副將走的好心,竟然被他當做驢肝肺一樣二話不說一劍就砸了過來,要不是自己手上動作快,半個肩膀都要被他削去!
“你!”
“大夏朝的潼關!不能給遼人!要走你走,我不走!”
親兵看到那副將這一副決然的樣子,也是幹脆氣的把手一甩,“那你就跟你的大夏朝一起陪葬吧,我走!”說著,盯著那方鐵皮盾牌,就朝著城下衝去。
“懦夫!都是懦夫!”
副將揮舞著長劍,朝著最後一批夏軍遁逃的背影怒罵著。
箭雨,很快就停了下來,
畢竟韓光德覺得自己射出去的箭,都快要比城牆上的人還多了,他估摸著潼關裏麵的夏軍應該都四散而逃的時候,開始下令撞開城門,大軍揮師入關。
隻不過,唯一出乎他意料的,就是城牆上的這名副將了,
韓光德爬上城牆的時候,這名副將已經是血染戰袍,後背上還插著兩枝白羽箭,手裏緊緊攥著一杆鋼槍杵在地上,支撐著自己搖搖欲墜的身軀,腳下的位置橫躺著兩名遼兵的屍體,看樣子是剛剛被他擊殺了的,
“來!老子不怕!”
雖然已經是被周圍滿滿的一圈遼兵用滿弦如月的長弓指著,麵上卻沒看出有絲毫的懼意,仍衝著人群嘶吼著。
韓光德看了看他,便從旁邊的親兵手裏接過了自己的點鋼槍,
這位老元帥並沒有打算給他這位忠誠的勇士什麽應有的待遇,他心中還是比較在意等會太後上來的時候,城牆上應該已經是甲胄鮮亮的林列兩旁整齊的迎接才對。
韓光德把槍尖兒往前一指,然後麵無表情的朝這名副將勾了勾手,
“來!”
那副將很明白這極具挑釁意味的手勢,緊握著手裏的長劍,近乎歇斯底裏的使出全身力氣,朝著韓光德衝將劈砍過去。
“鏘!”
“噗~”
有時候力氣並不能助你迅速的擊殺對手,更何況這身中兩箭的副將,在力氣上也差了韓光德甚遠,
隻一合,便被輕而易舉的擊殺當場。
“抬起來,丟下去!”
而且韓光德好像並沒有按照“劇本”中的那樣,一副震撼的表情感慨道:真是個勇士,給我厚葬他,
或許副將被從潼關高大的城牆上丟下去的那一刻,還在腦海之中糾結不清,這潼關,到底是大夏朝的,還是他自己的......
“稟太後,潼關城內夏軍已經全部肅清,城中主要隘口也已經全部被我們控製。”
如韓光德自己所想,等到蕭後從城下邁著那兩條在騎裝之下線條盡顯的玉腿信步走上城牆的時候,城上的遼軍果然已經是擺好了一副整齊的隊形迎接了。
蕭燕兒緩緩地走到城牆邊,雙手扶著牆垛,遠眺著西北的方向,橙紅色的夕陽已經沒有了那一副金燦燦的耀眼威力,好像一位遲暮的老人,拄著火紅的流雲拐棍兒,步履蹣跚的往西山後麵挪去,
“原來從從這座雄關上遠眺西北,竟是如此的一幅景象,你看這暮氣沉沉落日,多像今天的大夏啊。”
看了有半晌,蕭燕兒方才低下臻首,用玉手攥著粉拳,輕輕地敲了敲巨石堆砌的牆垛,感歎道:“這城牆可比漢人在西北任何一座城都要堅固,三百多年了,咱們大遼才是第一次踏上這座雄關。”
韓光德在後麵微笑著搭聲道:“太後,在蘭州時,您也是這麽說的,我估摸著以後,您可能這句話還要重複上好幾次呢。”
蕭燕兒聽完這話,僅僅隻是嘴角淡若無形的挑了個精致的尖兒,就迅速地恢複了平靜,她緩緩地轉過身來,吩咐韓光德道:“老帥,傳令下去,大軍休整半日便全速向東,繼續推進。”
“太後,恕臣直言,現在大夏因為崇正的死,已然是分成了德王高慈勳和雍王高慈祥兩派,以我看來這兩派很快就會為了皇位大打出手,咱們與其一腳踩進這泥潭裏去,倒不如等他們兩個鷸蚌相爭,坐收漁翁之利啊。”
韓光德話並不是沒有道理,以現在的時局來看,這樣做的確是一條良策,
隻不過,這位野心勃勃的承天太後,可不這麽想,
“老帥的意思我明白,大夏這爛攤子不好摻和,恐怕太原城裏的德王和那位靜遠伯爺也是巴不得我一路奔著王京裏去。”
她稍稍的頓了頓,轉而道:“不過,這德、雍兩王那個也都不是個忍氣吞聲的閑散王爺,等到一個完全兼並另外一個,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去。而且咱們把大軍屯在這裏,難免讓他們兩個打都打的小心翼翼留一手來對付我們,畢竟咱們才是外族,無論誰登上皇位,若手裏沒有有兵,他們拿什麽跟我們對話?這一點,我覺得兩個小王爺心裏都清楚的很。”
韓光德對於這些事兒的邏輯程度比起蕭燕兒可差遠了,他所關心的是,如果按照蕭後的意思揮師東進而產生的軍事戰陣上的問題,
“太後,如果我們全力向東,那麽太原方麵我們是否需要分兵在關隘據守?不然一旦他們兩個前後夾擊,我們地處中原腹地,處境將會非常不利。但是如果我們因此分兵,到時候城高池深的王京,也會讓我們陷入一番苦戰呐。”
蕭燕兒倒是輕輕笑了笑衝韓光德擺手道:“這一點上,老帥盡管放心,就跟我們在潼關坐收漁翁之利、他們交手起來會有所顧忌是一樣的道理。咱們傾巢而出打進中原,他們跟我們交手一樣會留本錢,因為這兩個賭徒無論是先一致對外,還是先內戰,本質上是一樣的,都還有第二場賭局,不會在第一場的時候就把所有的籌碼都押下去。
因此老帥大可寬心,就算到時候德王想多管閑事,雍王那邊一定會盡數撤出戰鬥的,讓我們給德王造成更大程度的殺傷,所以我們永遠都不會處於兩線作戰的險境。”
不知道怎麽的,蕭燕兒提到多管閑事的人的時候,腦海裏總是浮現出那個素衣白袍的身影。
韓光德點點頭,“好,那便如太後所說。不過,可否請太後把休整時間稍稍延後,我們這些契丹兒郎們士氣方麵實在是有些低落。”
“我明白老帥的苦心,剛剛勸我說在此等待鷸蚌相爭,怕也是有這方麵的考慮吧?”
韓光德表示默認的微微一躬身,“太後明鑒。”
蕭燕兒心中計較了一下,才緩緩點頭道:“好吧,那就再多休整半日,咱們等到天明時分再出發吧。雖然說京裏麵老王爺出麵把局勢彈壓了下來,但是留給我們的時間也不是很充裕啊,帶著大軍久出不歸,總歸還是讓有心人抓著把柄煽動些個是非出來。
再一個就是,將士們久居異國他鄉,思歸心切,讓士氣不振的問題也隻會隨著我們拖得時間越久而越來越嚴重的。”
“是,太後,老臣心中有數了。”
韓光德再次朝著蕭燕兒躬了躬身應承著,然後又接著說道:“太後,以您所見,我們大軍開拔下一個目標該是哪座關隘,老臣也好吩咐哨騎營早做準備。”
蕭燕兒的一雙美眸凝聚著利劍一樣的目光射向已經漸漸隆上夜色的東方,淡淡的吐出來兩個字,
“王京!”
潼關
自從安逸摘了鄒世龍的人頭之後,原本駐守潼關的萬餘守軍大部分都已經是人心思動了,
畢竟這發軍餉的人沒了,京中和太原方麵都沒有派過來新總兵接管的意思,外加上這些兵本就都是關內人,誰願意天天吹著嗖嗖的野風還得時刻提心吊膽的提防著遼人?
所以基本上留下來的副將也彈壓不住每天三位數的逃兵,沒過幾天整個潼關就剩下三百多人不到,每日連挑旗的人都快點不齊了。
三百多年了,大夏的這座雄關什麽時候落得個這副蒼涼而落寞的景象,要是讓太祖皇帝高淵泉下有知,不知道會不會氣的棺材板兒都壓不住。
“唏律律~”
馬嘶長鳴,蕭燕兒仍是那一身英氣勃勃的落日紅雲甲披掛在身,隻是沒有像往常一樣戴著那副可以在陽光之下奪人耳目的金鳳展翅盔,任由如瀑的三千青絲黑錦綢緞一般的披散在肩,如絲般的柔滑和金屬肩鎧所賦予的剛毅相互中和,調配出一股別樣的氣韻縈繞在那精致的五官之上。
“啟稟太後,前麵就是潼關,夏軍並未完全撤出,大元帥請示是否試探攻關。”一名遼軍的令兵飛馬來報。
蕭燕兒抬著臻首,第一次如此細膩地打量著這座漢人的雄關,淡淡的吩咐道:“告訴韓帥,不用試探了,直接強攻。”
“是!”
不管是出於對遼軍兵鋒的無條件信任,還是對於已經無暇顧及對漢人的輕蔑,總之,蕭燕兒的決策似乎總是正確的,根本不需要後軍的步卒把雲梯架上來,韓光德的第一輪箭雨下去,城上僅餘的三百守軍就已經逃散大半了。
“不許撤!不許撤!”
這位不知姓名的副將,倒很是盡忠職守,左手執著圓盾招架著漫天而來的箭雨,右手則緊握著滴著鮮血的長劍,接連砍翻了兩個敢於違抗他命令倉皇而逃的士卒。
不過,兵敗如山倒,現在這種情況,即便是鮮血也已經沒法讓嚇破了膽的夏軍再提起什麽抵抗的勇氣了,一個個冒著被淩空而下利箭貫穿胸膛危險的士卒們,不要命的往城下跑去,
“沒有我的命令!誰都不許撤!”
副將的嘶喊並沒有能夠留下任何一名麾下的兵士,卻是招來了一位還算是忠心的親兵,
那親兵一邊頂著不知道從來找到的方盾,一邊扯著副將的袖甲嘶喊道:“將軍!撤吧!朝廷都不要我們了!我們還為誰拚命!快撤吧!”
“你放屁!”
“咣!”
親兵也沒想到自己冒著箭雨勸副將走的好心,竟然被他當做驢肝肺一樣二話不說一劍就砸了過來,要不是自己手上動作快,半個肩膀都要被他削去!
“你!”
“大夏朝的潼關!不能給遼人!要走你走,我不走!”
親兵看到那副將這一副決然的樣子,也是幹脆氣的把手一甩,“那你就跟你的大夏朝一起陪葬吧,我走!”說著,盯著那方鐵皮盾牌,就朝著城下衝去。
“懦夫!都是懦夫!”
副將揮舞著長劍,朝著最後一批夏軍遁逃的背影怒罵著。
箭雨,很快就停了下來,
畢竟韓光德覺得自己射出去的箭,都快要比城牆上的人還多了,他估摸著潼關裏麵的夏軍應該都四散而逃的時候,開始下令撞開城門,大軍揮師入關。
隻不過,唯一出乎他意料的,就是城牆上的這名副將了,
韓光德爬上城牆的時候,這名副將已經是血染戰袍,後背上還插著兩枝白羽箭,手裏緊緊攥著一杆鋼槍杵在地上,支撐著自己搖搖欲墜的身軀,腳下的位置橫躺著兩名遼兵的屍體,看樣子是剛剛被他擊殺了的,
“來!老子不怕!”
雖然已經是被周圍滿滿的一圈遼兵用滿弦如月的長弓指著,麵上卻沒看出有絲毫的懼意,仍衝著人群嘶吼著。
韓光德看了看他,便從旁邊的親兵手裏接過了自己的點鋼槍,
這位老元帥並沒有打算給他這位忠誠的勇士什麽應有的待遇,他心中還是比較在意等會太後上來的時候,城牆上應該已經是甲胄鮮亮的林列兩旁整齊的迎接才對。
韓光德把槍尖兒往前一指,然後麵無表情的朝這名副將勾了勾手,
“來!”
那副將很明白這極具挑釁意味的手勢,緊握著手裏的長劍,近乎歇斯底裏的使出全身力氣,朝著韓光德衝將劈砍過去。
“鏘!”
“噗~”
有時候力氣並不能助你迅速的擊殺對手,更何況這身中兩箭的副將,在力氣上也差了韓光德甚遠,
隻一合,便被輕而易舉的擊殺當場。
“抬起來,丟下去!”
而且韓光德好像並沒有按照“劇本”中的那樣,一副震撼的表情感慨道:真是個勇士,給我厚葬他,
或許副將被從潼關高大的城牆上丟下去的那一刻,還在腦海之中糾結不清,這潼關,到底是大夏朝的,還是他自己的......
“稟太後,潼關城內夏軍已經全部肅清,城中主要隘口也已經全部被我們控製。”
如韓光德自己所想,等到蕭後從城下邁著那兩條在騎裝之下線條盡顯的玉腿信步走上城牆的時候,城上的遼軍果然已經是擺好了一副整齊的隊形迎接了。
蕭燕兒緩緩地走到城牆邊,雙手扶著牆垛,遠眺著西北的方向,橙紅色的夕陽已經沒有了那一副金燦燦的耀眼威力,好像一位遲暮的老人,拄著火紅的流雲拐棍兒,步履蹣跚的往西山後麵挪去,
“原來從從這座雄關上遠眺西北,竟是如此的一幅景象,你看這暮氣沉沉落日,多像今天的大夏啊。”
看了有半晌,蕭燕兒方才低下臻首,用玉手攥著粉拳,輕輕地敲了敲巨石堆砌的牆垛,感歎道:“這城牆可比漢人在西北任何一座城都要堅固,三百多年了,咱們大遼才是第一次踏上這座雄關。”
韓光德在後麵微笑著搭聲道:“太後,在蘭州時,您也是這麽說的,我估摸著以後,您可能這句話還要重複上好幾次呢。”
蕭燕兒聽完這話,僅僅隻是嘴角淡若無形的挑了個精致的尖兒,就迅速地恢複了平靜,她緩緩地轉過身來,吩咐韓光德道:“老帥,傳令下去,大軍休整半日便全速向東,繼續推進。”
“太後,恕臣直言,現在大夏因為崇正的死,已然是分成了德王高慈勳和雍王高慈祥兩派,以我看來這兩派很快就會為了皇位大打出手,咱們與其一腳踩進這泥潭裏去,倒不如等他們兩個鷸蚌相爭,坐收漁翁之利啊。”
韓光德話並不是沒有道理,以現在的時局來看,這樣做的確是一條良策,
隻不過,這位野心勃勃的承天太後,可不這麽想,
“老帥的意思我明白,大夏這爛攤子不好摻和,恐怕太原城裏的德王和那位靜遠伯爺也是巴不得我一路奔著王京裏去。”
她稍稍的頓了頓,轉而道:“不過,這德、雍兩王那個也都不是個忍氣吞聲的閑散王爺,等到一個完全兼並另外一個,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去。而且咱們把大軍屯在這裏,難免讓他們兩個打都打的小心翼翼留一手來對付我們,畢竟咱們才是外族,無論誰登上皇位,若手裏沒有有兵,他們拿什麽跟我們對話?這一點,我覺得兩個小王爺心裏都清楚的很。”
韓光德對於這些事兒的邏輯程度比起蕭燕兒可差遠了,他所關心的是,如果按照蕭後的意思揮師東進而產生的軍事戰陣上的問題,
“太後,如果我們全力向東,那麽太原方麵我們是否需要分兵在關隘據守?不然一旦他們兩個前後夾擊,我們地處中原腹地,處境將會非常不利。但是如果我們因此分兵,到時候城高池深的王京,也會讓我們陷入一番苦戰呐。”
蕭燕兒倒是輕輕笑了笑衝韓光德擺手道:“這一點上,老帥盡管放心,就跟我們在潼關坐收漁翁之利、他們交手起來會有所顧忌是一樣的道理。咱們傾巢而出打進中原,他們跟我們交手一樣會留本錢,因為這兩個賭徒無論是先一致對外,還是先內戰,本質上是一樣的,都還有第二場賭局,不會在第一場的時候就把所有的籌碼都押下去。
因此老帥大可寬心,就算到時候德王想多管閑事,雍王那邊一定會盡數撤出戰鬥的,讓我們給德王造成更大程度的殺傷,所以我們永遠都不會處於兩線作戰的險境。”
不知道怎麽的,蕭燕兒提到多管閑事的人的時候,腦海裏總是浮現出那個素衣白袍的身影。
韓光德點點頭,“好,那便如太後所說。不過,可否請太後把休整時間稍稍延後,我們這些契丹兒郎們士氣方麵實在是有些低落。”
“我明白老帥的苦心,剛剛勸我說在此等待鷸蚌相爭,怕也是有這方麵的考慮吧?”
韓光德表示默認的微微一躬身,“太後明鑒。”
蕭燕兒心中計較了一下,才緩緩點頭道:“好吧,那就再多休整半日,咱們等到天明時分再出發吧。雖然說京裏麵老王爺出麵把局勢彈壓了下來,但是留給我們的時間也不是很充裕啊,帶著大軍久出不歸,總歸還是讓有心人抓著把柄煽動些個是非出來。
再一個就是,將士們久居異國他鄉,思歸心切,讓士氣不振的問題也隻會隨著我們拖得時間越久而越來越嚴重的。”
“是,太後,老臣心中有數了。”
韓光德再次朝著蕭燕兒躬了躬身應承著,然後又接著說道:“太後,以您所見,我們大軍開拔下一個目標該是哪座關隘,老臣也好吩咐哨騎營早做準備。”
蕭燕兒的一雙美眸凝聚著利劍一樣的目光射向已經漸漸隆上夜色的東方,淡淡的吐出來兩個字,
“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