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縣試,獲童生功名後,按照慣例也會有道脈來人,選拔弟子……我希望你們不要過早抉擇。”


    “以童生入仙門,其實不可能真正受重視,就算選中,也隻是進入道脈附屬的下宗,從雜役弟子做起。”


    “不消多說,這等雜役,前途不大,所授道法也是粗劣,就算真有上佳天賦也得消磨好幾年才能出頭……有這功夫不如再考一場。”


    “秀才功名再入道脈,雖然也基本進入下宗,但至少也是正式弟子,可授正傳道法,未來修成鬼仙也有幾分指望。”


    “我家三代之前,一位先祖曾出過進士,二榜二十二名,後錄入青雲道脈,為真傳弟子,修成鬼仙,可惜十年之前遲遲未能進入地仙,已經壽盡坐化,轉入冥土,自此我家漸顯頹勢。”


    歎了口氣,家主有些希冀地望著他們,說著:


    “你們這一輩人,要是能出得一位鬼仙高士,吾家再興就有望了!”


    高士,是大夏朝廷,對於修行之人的一種榮譽封號,意為修行高妙之士。


    一般隻授予陰神凝聚的修行中人,也就是鬼仙。


    鬼仙位居五仙之中下品,真種萌發,撫育真靈,陰神凝聚,死而有靈。


    雖曰為鬼,猶帶仙風。


    修行到此,死後也非凡類,即便陽壽已盡,在冥土之中也可繼續修持。


    但凡鬼仙,都能依靠自力,淨化冥土惡地,生出一片福地光明之境,庇護後人子嗣。


    這等修行功果,已經能主宰自家死後命運,即便是朝廷,也不得不予以安撫,承認地位,授予封號,甚至可以福澤子孫後人乃至於家族。


    類似於林家這種縣中大族,若能有一位鬼仙高士在世,足以鎮壓族運,使之不衰退。


    這也是如今林家家主林誌清的一片拳拳之心。


    “唉,我當年參與科考,止步州試,到最後也不過是勉強中了個舉人,還是陪了個倒數第三,那時我就知道我於科舉已經盡了。”


    “尤其是親眼見到考場之中,文氣氤氳,生出霞光,有考生當場自凝真種,當時我就是熱淚盈眶,再不想著進學了·······”


    林誌清擔任家主這麽多年,還是一直忘不了當初那一幕。


    “有時候,真的羨慕那些有悟性的,偏偏還肯努力的·······省試之中,文氣濃鬱,文思泉湧,下筆時靈感刹那湧現,本是非常適宜自凝真種的機會,我下筆之時也有所感悟,可惜中途感應隻是一閃而過,終究還是失之交臂,隻能看著別人自凝真種了。”


    林誌清唏噓著,麵上似是在迴憶著過往,下麵幾人都是聽得認真。


    這種科舉之中的秘辛,可不是沒有根底的寒門學子輕易能知曉的。


    所謂世家大族的底蘊,無非就是方方麵麵的這些細節方麵累積起來的。


    並非大族子弟真的生下來就高人一等,隻是他們較之寒門子弟能獲得更多的信息和資源罷了。


    “大部分自凝真種的事跡,都出現在省試,一科數千人,個個都是秀才,甚至考過兩三次的老秀才,在其中下筆著文章,期間文氣湧現,會引動曆年考生留下的道韻,增益靈機,這時其實尤其容易摸到門檻,隻要稍有些悟性就能有所領會······而且還有一點,省試考場之中,靈機較之外界旺盛三倍以上········往往當場就有心光煥發,引動靈機的,省試之後,這類自凝真種的事件屢見不鮮。”


    “到了州試,反而不如省試之中人數多,也少見自凝真種的事跡。”


    “州試之前,有部分英才已經自凝真種,並且加入了道脈,自然不再出現。”


    “這些都是上等的修行種子,一般是在省試當場或者之後不久跨過這一步,在各家道脈都是受重點關照的真傳弟子,前途不可限量。”


    “二來不是所有人都有心仕途的,比如說我,自覺科舉無望,迴返族中,專心打理族中庶務。”


    “最後去參與州試的,其實都是不上不下的那一批,在州試之前都沒能跨越那一步,想著借助州試再拚一次,或者幹脆就是想入仕朝堂的。”


    “加入道脈,好處在於個人修行有了師承,一應修道外物無需分心,師門之中都能備齊,日後修行證果不必煩憂前進無門。即便這一世身死,來世如有資質還會得到接引,就算不能也有望轉入神道。”


    “入仕朝堂,好處在於可以福澤子孫,有益家族,官至正三品之後更能在死後獲得諡號與加封,父母雙親也能得到誥命出身,甚至朝廷氣數還能裨益冥土先祖,可謂是光耀門庭。”


    “朝廷的缺陷,也很明顯,就是對於個人修行的幫助並不算多,很多上乘法門也不可能自朝廷之中獲得,鬼仙還好,地仙法門皇室是不可能給得出的,那時就得自尋出路了。”


    “有誌於仙道,加入道脈是不錯的選擇;有誌於光大家族,入仕為官是不二選擇········不過這都是起碼舉人之後才改考慮的事情,對你們現下還早。”


    “我對於你們的要求,是至少要考出秀才,然後無論如何,都得參與至少一次省試,哪怕不為功名,光是去體驗那裏一次,對於日後個人修行也是大有好處!”


    修行至上的世界,是切實存在長生不死的可能。


    有多少人,能拒絕加入道脈的機會,選擇為了家族而放棄呢?


    這個答案不言而喻。


    若非實在是沒有機會,加上家族的親緣牽扯,當年就·········


    心下又是一陣酸楚,林誌清雖已過中年,卻也難免感慨。


    “········好了,你們慢慢吃,一會兒我親自送你們去考場。”


    言畢,林誌清就起身離開。


    也不走遠,隻是掩門而出,站在長廊上,憑欄望遠。


    室內頓時迴歸靜謐。


    幾人相顧無言,隻是各自秉承著“食不言”的禮儀規矩,文雅地解決早餐。


    林正陽卻是心下有些計較,掃了掃手腕處,那裏盤踞著一縷氣機,形似一朵紅梅花瓣。


    大衍金闕玉府天宮是能周遊大千的靈寶,本身不在此世,而在虛無之內遊蕩,在這裏的隻是他特意留下的投影。


    透過這個印記,他可以借助靈寶之力,隨時調集異界的入侵者,來一波魂穿、身穿乃至於奪舍降臨,盡顯搞事精髓。


    修行至上的世界,可是不乏各種玄妙手段,他要是沒有靈寶傍身,還真的隻能靠著自家辛苦打拚。去博取一個出身。


    “這個世界,雖然不說是一潭死水,但是各種條條框框,限製極多,隻有天資出眾且極其勤勉上進之人,能自凝真種之人,才勉強有幾分長生指望。”


    方才林誌清所言,自凝真種,入道脈立時就是真傳弟子。


    何謂真傳?就是所授道法是得了真傳。


    此世道脈收人,上萬載下來,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體製。


    雜役弟子是最底層,意味著雜役,隻傳授粗淺道法,隻比童生從官府中獲得養生之法稍稍好上一些,但也有限。


    修行到死,也不過是身輕體健,讓人耳聰目明,對身體有些裨益,僅此而已。


    正式弟子,才得正傳。


    所謂正傳,就是正法,正確無誤的道法,切實可以入道修行。


    但是這種道法,大多中正平和,而且不算高明,以之修行,可築基、開脈,修行到人仙之境,百病不生,有些道術神通。


    再想更近一層,就得立下功勞,或者做出各種貢獻,才有希望。


    真傳弟子,得之真傳,所授道法必是上乘。


    隻要不行差踏錯,都能順利修至鬼仙,乃至於通過考驗之後,地仙法門都會授下,前途遠大。


    真傳弟子已經是通常的最上層弟子了。


    再往上就是長老等有司職的人員,一般能在道脈之中擔任長老,都是鬼仙。


    這三等之中,雜役弟子幾無翻身之地;正式弟子,前途不廣,待遇也普通;真傳弟子才受重視,長生有望,地仙可期。


    所以科舉之中的一流人才,幾乎都被道脈籠絡,在省試前後嶄露頭角的都加入了道脈,剩下的其實都是一些不上不下的。


    “聽聞道脈之中,還有師徒傳承,以及世家子弟,不從科舉選人,而是另有傳承脈絡,或是依據特定道法,或是因血脈聯係,或是專注某種命格,或是因為適宜某種體質,不看中自凝真種,反而各有一套磨礪道種的手段,也不遜色······可見所謂科舉取士,隻是為了天下人提供了一個晉升門戶,以便抗衡道脈之中師徒與世家兩脈而已。”


    哪怕沒有親身見過,林正陽都能想象道脈之中的光景。


    道脈之中,師徒傳承、科舉出身、世家出身,三者當是三足鼎立的局麵。


    凡人之中有寒門與世家、大族的區別,道脈之中自然也有世家有寒門的區分。


    光是想想,都能知道裏麵得有多少鬥爭。


    “平成縣隸屬鬆山,歸鬆山觀管轄,附屬有一些下院,也招募弟子,就是不知其中是不是如我所想這般鬥爭激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名傳萬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若塵宮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若塵宮主並收藏名傳萬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