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的情況,在溫侯府也上演著。
溫侯府的老大是嚴氏啊,所以,聖旨下到溫侯府之後,接聖旨的人是嚴氏啊。
可聖旨是下給貂蟬的,是張濟要納貂蟬為美人的,貂蟬的心裏不願意啊。
嚴氏、曹氏和貂蟬,都是女眷啊,再有呂玲綺在宮裏呢,頗受張濟的寵愛,天使可不敢有任何放肆,立即就告辭離開,迴宮複命去了。
天使離開之後,貂蟬臉色立即一沉,淡淡說道:“姐姐,此詔小妹不奉,請姐姐派人送迴宮裏去吧。”
嚴氏聽了,登時大驚,急忙說道:“妹妹,怎可如此,天子下詔,欲納妹妹為妃,此乃溫侯府喜事也。”
曹氏不無羨慕地跟著勸道:“是啊,貂蟬姐姐,玲綺在宮裏,眼下你也入宮,以後你們二人彼此都能有個照應了。”
嚴氏笑著說道:“是啊,溫侯府有你們二人在宮裏,地位自然非其他府邸可比也。”
貂蟬秀眉倒豎,冷冷說道:“既然說到溫侯,難道你們就忘了咱們三人都是溫侯的遺孀了嗎?”
“溫侯三年之期未過,張濟便納溫侯遺孀為妃,此非是溫侯府之榮譽,反是溫侯府之恥也,姐姐和妹妹難道看不出嗎?”
嚴氏尷尬一笑,歎了口氣道:“妹妹之言,姐姐豈能不知。隻是,眼下漢室已沒,大晉剛立,與往日已然不同。”
“妹妹乃是天下絕色,任何君王都為無不想將妹妹納入後宮。當今陛下就有此心,卻一直能忍耐至今,已經是少有明君了。”
“自古美女配英雄,而當今天下,能稱得上英雄的,也隻有陛下一人,就連溫侯亦是有所不如。”
“所以,姐姐認為,妹妹入宮,乃是好事一件。”
“姐姐所說,妹妹豈能不知。”貂蟬苦笑一聲,“當今天子,勤政愛民,內平諸侯,外禦強敵,的確是百世不出的英雄。”
“隻是,妹妹先侍董卓,再隨溫侯,若是再進宮侍奉陛下,豈非成了三嫁之女了?”
嚴氏微微一笑:“妹妹此言差矣,當今天子英明,就需要後宮穩定,妹妹乃是睿智之人,若能進宮輔佐陛下,為後宮安定盡心盡力,當為一代賢妃,後世流芳也。”
相比較伏壽而言,貂蟬還是比較好勸的。
因為伏壽恨張濟啊,一直恨。
而貂蟬呢,跟張濟沒有絲毫的仇恨,隻不過她一直糾結一點,她已經跟了兩個男人,若是再跟第三個男人,天下人會怎麽看她?
以大漢的律令,為了增加人口,年輕的寡婦,沒有孩子的,是必須要再嫁的。
但是,律令上沒說,如果再嫁之後,丈夫又死了,是不是必須還要第三次嫁人。
張濟代漢立晉之後,很多的法律都是暫時延續大漢的,包括年輕寡婦再嫁。
看著貂蟬已經微微意動了,嚴氏又微微歎了口氣:“妹妹,若是此番陛下選妃,沒有納了妹妹,待溫侯三年過後,妹妹以為,咱們溫侯府還會少得了麻煩嗎?”
這是一語點醒夢中人啊,貂蟬登時醒悟了。
不錯,如果張濟這一次納妃,沒有她貂蟬的名額,那麽,天下人都會認為,是因為呂玲綺已經是後宮美人,張濟就不再納貂蟬了。
於是啊,一旦等呂布的三年之期過後,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垂涎貂蟬的美貌,上門提親呢。
更或者,會什麽功勞卓著的文武大臣,求張濟做主,直接下詔,將她許配給那個人。
那個時候,對於貂蟬而言,隻有兩條路。
第一,貂蟬從詔,嫁給那個自己從未見過,從未接觸過的男人,過一輩子。
第二,不奉詔,那就是死路一條,而且,貂蟬唯有自盡,才能使得溫侯府不受牽累。
而這一次張濟納她為妃,其實就是相當於第三條路啊。
這第三條路,跟前兩條路相比,顯然是最好的結局了。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論及聰明,嚴氏是遠遠不及貂蟬的,但因為她在局外,反倒比貂蟬看得更透徹。
作為一個正常的女人,貂蟬的年齡又不大,哪一個想一輩子守寡啊。
張濟是天下英雄,更傳他對女人特別疼愛,是天下男人的楷模,貂蟬若是不心動,絕對是欺人之談啊。
眼下,有機會了,不是貂蟬倒貼,而是張濟下旨,無疑是給了貂蟬一個很好的借口。
貂蟬對張濟也是心生仰慕,但因為她先從董卓,後隨呂布,若是再跟了張濟,擔心會跟呂布的三姓家奴一般,落一個千年罵名。
眼下,經過嚴氏的一番開解,以及日後的一些可能,貂蟬的心結自然就被打開了。
貂蟬對嚴氏盈盈一拜:“多謝姐姐,小妹謹當接旨,聽候聖命進宮。”
嚴氏也鬆了一口氣,笑著說道:“如此便好,如此便好,日後有妹妹和玲綺在宮中,姐姐和曹家妹妹這生活,過得也安心了。”
“隻是……”貂蟬苦笑一聲,歎道,“小妹跟玲綺皆在宮中,同是陛下的妃子,這輩分該如何論處啊。”
嚴氏微微一笑:“姐姐曾聽玲綺說過,天下女子之中,才智最為卓絕之人,隻有兩個,一個是後宮甄美人,另外一個就是妹妹了。”
“以妹妹的才智,此事如何看不透呢。”嚴氏笑著說道,“妹妹以前是溫侯府的人,但若是進宮之後,自然就與呂家再無關係,跟玲綺姐妹相稱就是。”
“至於妹妹跟我和曹家妹妹的交往,咱們自然是各交各的,並無影響啊。”
這嚴氏呢,有缺點,也有優點。
缺點呢,是遇到緊急大事,或者說是生死存亡關頭的時候,腦子就糊塗了,一點主意和見解都沒有。
優點呢,嚴氏在處理家事的時候,腦子異常靈驗,畢竟家事都不是太急。
也就是說,隻要嚴氏在冷靜的情況下,聰明異常,而在慌亂的情況下,大腦就一片空白了。
換做後世的話講,就是心理素質不過關。
貂蟬徹底恍然大悟了,衷心佩服道:“小妹明白了,多謝姐姐教誨,日後雖然小妹進宮為妃,但咱們姐妹關係依然不變。”
後來,嚴氏勸貂蟬的事,被張濟得知,張濟大為稱讚嚴氏,自然少不了賞賜。
溫侯府的老大是嚴氏啊,所以,聖旨下到溫侯府之後,接聖旨的人是嚴氏啊。
可聖旨是下給貂蟬的,是張濟要納貂蟬為美人的,貂蟬的心裏不願意啊。
嚴氏、曹氏和貂蟬,都是女眷啊,再有呂玲綺在宮裏呢,頗受張濟的寵愛,天使可不敢有任何放肆,立即就告辭離開,迴宮複命去了。
天使離開之後,貂蟬臉色立即一沉,淡淡說道:“姐姐,此詔小妹不奉,請姐姐派人送迴宮裏去吧。”
嚴氏聽了,登時大驚,急忙說道:“妹妹,怎可如此,天子下詔,欲納妹妹為妃,此乃溫侯府喜事也。”
曹氏不無羨慕地跟著勸道:“是啊,貂蟬姐姐,玲綺在宮裏,眼下你也入宮,以後你們二人彼此都能有個照應了。”
嚴氏笑著說道:“是啊,溫侯府有你們二人在宮裏,地位自然非其他府邸可比也。”
貂蟬秀眉倒豎,冷冷說道:“既然說到溫侯,難道你們就忘了咱們三人都是溫侯的遺孀了嗎?”
“溫侯三年之期未過,張濟便納溫侯遺孀為妃,此非是溫侯府之榮譽,反是溫侯府之恥也,姐姐和妹妹難道看不出嗎?”
嚴氏尷尬一笑,歎了口氣道:“妹妹之言,姐姐豈能不知。隻是,眼下漢室已沒,大晉剛立,與往日已然不同。”
“妹妹乃是天下絕色,任何君王都為無不想將妹妹納入後宮。當今陛下就有此心,卻一直能忍耐至今,已經是少有明君了。”
“自古美女配英雄,而當今天下,能稱得上英雄的,也隻有陛下一人,就連溫侯亦是有所不如。”
“所以,姐姐認為,妹妹入宮,乃是好事一件。”
“姐姐所說,妹妹豈能不知。”貂蟬苦笑一聲,“當今天子,勤政愛民,內平諸侯,外禦強敵,的確是百世不出的英雄。”
“隻是,妹妹先侍董卓,再隨溫侯,若是再進宮侍奉陛下,豈非成了三嫁之女了?”
嚴氏微微一笑:“妹妹此言差矣,當今天子英明,就需要後宮穩定,妹妹乃是睿智之人,若能進宮輔佐陛下,為後宮安定盡心盡力,當為一代賢妃,後世流芳也。”
相比較伏壽而言,貂蟬還是比較好勸的。
因為伏壽恨張濟啊,一直恨。
而貂蟬呢,跟張濟沒有絲毫的仇恨,隻不過她一直糾結一點,她已經跟了兩個男人,若是再跟第三個男人,天下人會怎麽看她?
以大漢的律令,為了增加人口,年輕的寡婦,沒有孩子的,是必須要再嫁的。
但是,律令上沒說,如果再嫁之後,丈夫又死了,是不是必須還要第三次嫁人。
張濟代漢立晉之後,很多的法律都是暫時延續大漢的,包括年輕寡婦再嫁。
看著貂蟬已經微微意動了,嚴氏又微微歎了口氣:“妹妹,若是此番陛下選妃,沒有納了妹妹,待溫侯三年過後,妹妹以為,咱們溫侯府還會少得了麻煩嗎?”
這是一語點醒夢中人啊,貂蟬登時醒悟了。
不錯,如果張濟這一次納妃,沒有她貂蟬的名額,那麽,天下人都會認為,是因為呂玲綺已經是後宮美人,張濟就不再納貂蟬了。
於是啊,一旦等呂布的三年之期過後,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垂涎貂蟬的美貌,上門提親呢。
更或者,會什麽功勞卓著的文武大臣,求張濟做主,直接下詔,將她許配給那個人。
那個時候,對於貂蟬而言,隻有兩條路。
第一,貂蟬從詔,嫁給那個自己從未見過,從未接觸過的男人,過一輩子。
第二,不奉詔,那就是死路一條,而且,貂蟬唯有自盡,才能使得溫侯府不受牽累。
而這一次張濟納她為妃,其實就是相當於第三條路啊。
這第三條路,跟前兩條路相比,顯然是最好的結局了。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論及聰明,嚴氏是遠遠不及貂蟬的,但因為她在局外,反倒比貂蟬看得更透徹。
作為一個正常的女人,貂蟬的年齡又不大,哪一個想一輩子守寡啊。
張濟是天下英雄,更傳他對女人特別疼愛,是天下男人的楷模,貂蟬若是不心動,絕對是欺人之談啊。
眼下,有機會了,不是貂蟬倒貼,而是張濟下旨,無疑是給了貂蟬一個很好的借口。
貂蟬對張濟也是心生仰慕,但因為她先從董卓,後隨呂布,若是再跟了張濟,擔心會跟呂布的三姓家奴一般,落一個千年罵名。
眼下,經過嚴氏的一番開解,以及日後的一些可能,貂蟬的心結自然就被打開了。
貂蟬對嚴氏盈盈一拜:“多謝姐姐,小妹謹當接旨,聽候聖命進宮。”
嚴氏也鬆了一口氣,笑著說道:“如此便好,如此便好,日後有妹妹和玲綺在宮中,姐姐和曹家妹妹這生活,過得也安心了。”
“隻是……”貂蟬苦笑一聲,歎道,“小妹跟玲綺皆在宮中,同是陛下的妃子,這輩分該如何論處啊。”
嚴氏微微一笑:“姐姐曾聽玲綺說過,天下女子之中,才智最為卓絕之人,隻有兩個,一個是後宮甄美人,另外一個就是妹妹了。”
“以妹妹的才智,此事如何看不透呢。”嚴氏笑著說道,“妹妹以前是溫侯府的人,但若是進宮之後,自然就與呂家再無關係,跟玲綺姐妹相稱就是。”
“至於妹妹跟我和曹家妹妹的交往,咱們自然是各交各的,並無影響啊。”
這嚴氏呢,有缺點,也有優點。
缺點呢,是遇到緊急大事,或者說是生死存亡關頭的時候,腦子就糊塗了,一點主意和見解都沒有。
優點呢,嚴氏在處理家事的時候,腦子異常靈驗,畢竟家事都不是太急。
也就是說,隻要嚴氏在冷靜的情況下,聰明異常,而在慌亂的情況下,大腦就一片空白了。
換做後世的話講,就是心理素質不過關。
貂蟬徹底恍然大悟了,衷心佩服道:“小妹明白了,多謝姐姐教誨,日後雖然小妹進宮為妃,但咱們姐妹關係依然不變。”
後來,嚴氏勸貂蟬的事,被張濟得知,張濟大為稱讚嚴氏,自然少不了賞賜。